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附答案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的備考少不了做真題,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一、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塗黑。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出自******

  A. 《學記》B. 《論語》C. 《大學》D. 《師說》

  【答案】B。解析:“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出自《論語》為政的第15句。

  2. 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指出,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 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B. 智育與體育相結合

  C. 知識分子與工人農民相結合D.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答案】D。解析:馬克思認為實現人全面發展的唯一方法就是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3. 小學生常常“好心辦壞事",其原因主要是******

  A. 道德情感不深B. 道德意志不強

  C. 道德認識不足D. 道德自律不夠

  【答案】C。解析:小學生好心辦壞事主要是因為具備道德情感,但道德認識不足造成的。

  4. 我國首次頒佈《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確定實施九年義務教育的時間為******

  A. 1982年B. 1986年C. 2000年D. 2006年

  【答案】B。解析:首次頒佈《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時間是1986年,第二次修訂版是在2006年。

  5. 優秀運動員的成功,往往要追溯到啟蒙教練的培養。這說明教師勞動具有******

  A. 創造性 B. 長期性C. 示範性D. 複雜性

  【答案】B。解析:長期性是指人才培養的週期比較長,教育影響具有滯後的效果。因此優秀運動員成功時往往能追溯到啟蒙教練的培養。

  6. 在教育研究中,透過單向玻璃進行的隱蔽性觀察屬於******

  A.顯性觀察B.參與性觀察C.隱性觀察D.非參與性觀察

  【答案】C。解析:隱蔽觀察是指被調査者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已被觀察和記錄。研究者透過單向玻璃進行隱蔽性觀察時,被觀察者就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已被觀察和記錄。

  7. 如果發現有人煤氣中毒,首先採取的正確措施是******

  ①立即開啟門窗,給房間通風②給中毒者飲水,防止口渴③給中毒者蓋上衣服保暖④將中毒者移至空氣流通的地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解析:煤氣中毒主要是指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質燃燒不完全時的產物經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因此,首先應採取的急救措施是:及時開啟門窗通風換氣,迅速將病人轉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臥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暢。

  8. 在板書生字時教師常把形近字的相異部分用不同顏色的粉筆寫出來,以引起學生的注意。所運用的感覺規律是******

  A.感覺適應B.感覺後像C.感覺補償D.感覺對比

  【答案】D。解析:不同顏色粉筆寫出來的字,可以引發學生的感覺同時對比,那些彩色粉筆寫的字更易吸引學生的注意。

  9. 小學生既不想完成作業又不想被老師懲罰,這種心理現象屬於******

  A.雙趨式衝突B.雙避式衝突C.趨避式衝突D.雙重趨避式衝突

  【答案】B。解析:寫作業和教師懲罰都是學生力圖迴避的威脅性目標,產生的是雙避衝突。

  10. 小學生學習了四邊形以後,再學習平行四邊形。這種學習屬於******

  A.上位學習B.下位學習C.歸屬學習D.並列學習

  【答案】B。解析:下位學習是指將概括程度或包容範圍較低的新概念或命題歸屬到認知結構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範圍較高的適當概念或命題之下,從而獲得新概念或新命題的意義。平行四邊形是四邊形的下為概念,先學習四邊形,再學習平行四邊形屬於下位學習。

  11. 兒童道德發展是一個從他律到自律的過程。提出這一理論的心理學家是******

  A.羅傑斯B.皮亞傑C.埃裡克森D.佛洛伊德

  【答案】B。解析:皮亞傑通過對偶故事法,研究得出兒童道德發展是一個他律到自律的過程。

  12.科爾伯格通過道德兩難故事法,研究得出兒童道德發展的三水平六階段理論。對小學生進行減壓團體心理輔導時,採用的冥想放鬆方法主要屬於******

  A.行為療法B.藝術療法C.認知療法D.精神分析療法

  【答案】D。解析:冥想放鬆、方法屬於自我暗示的方法之一,它屬於精神分析療法。

  13.按照美國學者古德萊德的課程層次理論,由研究機構、學術團體和課程專家提出的課程屬於******

  A.理想的課程B.正式的課程C.領悟的課程D.運作的課程

  【答案】A。解析:美國著名課程專家古德萊德認為課程分五個層次:一是理想的課程,二是正式的課程,三是領悟的課程,四是運作的課程,五是經驗的課程。

  14. 陶行知曾用松樹和牡丹比喻育人:用松樹的肥料培養牡丹,牡丹會瘦死;用牡丹的肥料培養松樹,松樹會被燒死。這一比喻運用到教學上,所體現的教學原則是******

  A.直觀性原則B.因材施教原則C.啟發誘導原則D.循序漸逬原則

  【答案】B。解析:陶行知的比喻用在教學中,是指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因材施教,體現的是因材施教原則。

  15. 張老師對《匆匆》一課進行教學設計時,將“體會時間的寶貴,並珍惜時間”作為教學目標之一。該目標屬於******

  A.知識性目標B.過程性目標C.技能性目標D.情感性目標

  【答案】D。解析:體會時間的珍貴,並懂的珍惜時間屬於情感性目標。

  16. 綜合課程打破了學科界限和知識體系,按照學生髮展的階段,以社會和個人最關心的問題為依據組織內容。這種課程內容的組織形式是******

  A.垂直組織B.橫向組織C.縱向組織D螺旋式組織

  【答案】B。解析:縱向組織,是指按照知識的邏輯序列,從已知到未知、從具體到抽象等。

  17. 先後順序組織編排課程內容。橫向組織,是指打破學科的知識界限和傳統的知識體系,按照學生髮展階段,以學生髮展階段需要探索的、社會和個人最關心的問題為依據組織課程內容構成一個一個相對獨立的專題。教師上課時所使用的課件、視訊、投影、模型等教學資源屬於******

  A.教材B.教案C.教參D.教科書

  【答案】A。解析:教材是教師和學生據以進行教學活動的材料,包括教科書、講義、講授提綱、參考書、活動指導書以及各種視聽材料。題幹所描述的教學資源屬於教材。

  18. 教學目標與任務是選擇教學方法的重要依據。有利於實現技能、技巧性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是******

  A.陶冶法B.討論法C.練習法D.講授法

  【答案】C。解析: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地進行實際操作,以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的方法。練習法有利於實現技能、技巧性教學目標的實現。

  19. 以評價物件自身的狀況作為參照標準,對其在不同時期的進步程度進行評定。這種評價屬於******

  A.絕對評價B.相對評價C.總結性評價D.個體內差異評價

  【答案】D。解析:個體內差異評價是對被評價者的過去和現在進行比較,或將評價物件的不同方面進行比較。以自身作為參照標準,對不同時期的進步程度進行評價屬於個體內差異評價。

  20.貼在教室牆上的課程表本身也是一種課程。這種課程屬於******

  A.學科課程B.活動課程C.隱性課程D.顯性課程

  【答案】C。解析:課程表本身是一種“隱蔽的課程”,它向學生傳遞著一些社會所需要的觀念。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二、解答題

  ***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21. 簡述知覺的一般特性。

  【參考答案】

  知覺的一般特性包括:

  ***1***選擇性:人在知覺過程中把知覺物件從背景中區分出來優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覺的選擇性。

  ***2***整體性:知覺的物件是由不同部分和屬性組成的。人在知覺時,並不把知覺物件感知為個別孤立的部分,而總是把它知覺為統一的整體。

  ***3***理解性:人在知覺某一事物時,總是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認識知覺物件的特徵。

  ***4***恆常性:在不同的物理環境中,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離知覺某一熟知的物體時,雖然該知覺物件的物理屬性***大小、形狀、明度、顏色等***受環境情況的影響而有所改變,但是對它的知覺卻保持相對穩定性,知覺的這種特徵稱為知覺的恆常性。

  22. 簡述學校產生的基本條件。

  【參考答案】

  學校教育產生的條件包括以下幾個:

  第一,社會生產力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能為社會提供相當數量的剩餘產品,使社會上有一部分人可以脫離生產勞動而專門從事教育學的活動;

  第二,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有了明顯的分工,出現了專門從事科學文化活動的積極分子,使人類間接經驗有了相當數量和程度的積累,為學校的產生提供了必要的教學內容;

  第三,文字的出現。

  23. 簡述《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所提出的基本理念。

  【參考答案】

  小學教師專業標準所提出的基本理念包括:

  ***一***學生為本

  尊重小學生權益,以小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小學生的主動性;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提供適合的教育,促進小學生生動活潑學習、健康快樂成長。

  ***二***師德為先

  熱愛小學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範。關愛小學生,尊重小學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為重

  把學科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突出教書育人實踐能力;研究小學生,遵循小學生成長規律,提升教育教學專業化水平;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

  ***四***終身學習

  學習先進小學教育理論,瞭解國內外小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具有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做終身學習的典範。

  三、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個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閱讀材料,並回答問題。

  24. 材料:

  某小學四***3***班語文老師要求學生用“如果…就…只能…”的句式來談談自己的理想。學生甲:我媽媽常對我說:“如果你不好好學習,就考不上大學,考不上大學,只能去當清潔工”。學生乙:我爸爸常教育我:“如果你不好好學習,就考不上大學,考不上大學,只能像我一樣去打工”。學生丙:“老師經常告訴我們……”全班絕大多數學生的理想都是”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像電腦裡設定的固定答案一樣。

  問題:

  ***1***你如何看待“好好學習,考上大學”成為絕大多數學生唯一理想的現象?***10分***

  ***2***針對這一現象,應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思想教育?***10分***

  【參考答案】

  ***1***理想教育是小學生德育的重要內容,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是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的責任。材料中學生認為好好學習考上大學這種唯一理想是片面的,是不科學的。

  造成這種理想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中國傳統的文化觀念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認為體力勞動者要低於腦力勞動者,在這樣的觀念影響下必須考上大學才能有一個體面的工作,才能成為人上人;其次學校教育的影響,在傳統應試教育制度的影響下,學校只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社會只以升學率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考試成績、升學檔次成了衡量孩子有沒有出息的標準尺度;最後家庭的教育方式,在社會和學校的雙重壓力下,家長不得不強迫孩子學習考上大學。

  這樣片面的理想會對學生產生很多不良的影響:首先繁重的課業要求超出孩子的心理髮展水平和承受能力,孩子天真爛漫的童年喪失;其次很多兒童無法對自己及時作出調整,並予以適當反應,導致自身情緒易產生劇烈變化,最終導致心理失調;最後兒童只成為了學習和升學的機器,不能全面健康的發展。

  ***2***針對這一現象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瞭解分析,因勢利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全面的理想。

  教師要了解和分析學生理想的現狀和成因。學生的理想總是通過對一些具體事情的嚮往或態度表現出來的,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各種態度和傾向,加以梳理,因勢利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

  第二,從低到高,循序漸進,促使學生朝著理想不斷奮進。

  由於學生年齡、經歷和文化水平的差異,因而對理想的認識也有差別,教師要從高處著眼,從現實基礎入手,積極地促使學生朝著遠大的理想而奮進。

  第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避免板起臉孔談理想。

  教師在進行理想教育的時候,可以採取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形式,提高學生的認知,激發學生的情感,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理想。

  第四,以德啟智,德智相長,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滲透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

  教師在曰常的教學工作中要把理想前途教育與各科教學緊密地結合起來,為學生滲透積極向上,正確的理想教育。

  25. 材料:

  小學數學教材中有這樣一個問題:一個服裝廠計劃做660套衣服,已經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為了讓學生積極參與,孫老師把題目改編為:“六一”兒童節要到了,我們三年級要參加表演,需要演出服裝160套,愛心服裝廠已經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20套。現在離“六一”兒童節還有2天,請你幫忙算算每天需要完成多少套?

  巧妙的設計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問題:

  ***1***對孫老師成功的教學情境創設進行評析。***10分***

  ***2***闡述老師處理教材內容時的基本要求。***10分***

  【參考答案】

  ***1***教學情境是指在課堂教學環境中,作用於學生而引起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反應的教學過程,在教學中老師可以採用編造故事和問題創設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生動的故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通過故事的引導和一定的問題情境聯絡,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新奇的、獨特的教學情境,有效的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和探究能力。

  材料中,孫老師把枯燥乏味的數學題目,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六一兒童節的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根據教學內容提出教學問題,這樣新奇巧妙的設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慾望,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2***教師在處理教材內容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深入瞭解學生,找準教學的起點。教學設計的物件是學生,教學設計的成效如何,將取決於對學生情況的瞭解程度。教師在處理教材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他們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設計富有情趣的數學教學活動。

  第二,教師在處理教材時應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好奇心,向學生提供充分參加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知識,解決問題。

  第三,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一節課的資訊量過大,知識點過多,學生難以接受,而一節課的資訊量過小,知識點過少,則浪費時間,不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謂教學內容的深度,就是指知識的難度,也就是教師挖掘教材的程度。教學的難度太小,不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的難度過大,容易挫傷學困生和中等生的學習積極性,符合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合適的難度有利於學生自信心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