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精神護理學論文

  精神衛生四大領域主要包括社會工作、心理學、精神病學以及精神科護理,其中精神科護理學作為精神病學與護理學的專業分支,要求護理工作者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精神護理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精神護理學論文範文一:成年男性精神科護理安全管理

  【摘要】本文針對成年男性精神科的特點論述了精神科的安全護理管理:***1***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綜合素質及專科知識水平;***2***對工人進行培訓及管理;***3***與患者建立信賴關係,做好心理護理;***4***加強與家屬溝通;***5***改變管理模式,豐富的住院生活;***6***工作精細化,崗位責任到人;***7***嚴查規章制度的落實,加強安全檢查;***8***落實健康 教育,建立安全管理工作體系。

  【關鍵詞】成年精神科;護理安全;管理

  成年男性精神科的特點

  1.1精神科病人特點: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種因素作用下造成大腦功能失調,出現感知、思維、情感、意志行為、智力等心理過程異常的一類疾病[1]。病因及發病機制不甚明確,常出現不協調錶現***言語行為與周圍環境、語言行為之間、語言行為與情感***;社會功能的缺損***生活、學習、工作***;大部分病人無自知力,不合作,拒絕 治療;都是成年男性病人***16-60歲***,發生衝動、傷人、毀物行為比普通病房的機率高的多。

  1.2精神科護理特點

  1.2.1封閉式管理模式:限制了患者的活動空間及自由,增加患者的敵對情緒,增加了護理的工作量,給管理帶來了難度,對護理安全存在更大的隱患。

  1.2.2護理人員素質、專業知識及技能參差不齊:成年男性精神科有4個病區,床位160張,護理人員44名。護理人員的素質、臨床經驗等不同影響護理質量的高低。

  1.2.3工人的流動性大,素質普遍較低:工人是大保公司從社會上招聘的,素質普遍較低,沒培訓就進入臨床。待遇比較低,流動性大,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難度。

  1.2.4家屬的知識缺乏,依從性差:家屬將危險物品***銳器、玻璃、長繩、藥品等***帶入病房,造成安全隱患;由於家屬的行為和護理不當引起患者的情緒波動而造成不良後果。

  2精神科的護理安全管理

  護理安全是指在實施護理的全過程中,病人不發生 法律和法定的規章制度允許範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包括無護理併發症、差錯、事故及糾紛[2]。護理安全是護理管理的重點,也是衡量護理質量的重要標誌之一。針對成年男性精神科的特點,首先抓好人的環節管理,注重細節管理,調動人的積極性及潛能;強化安全意識,積極改變工作模式,提高安全係數。

  2.1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綜合素質及專科知識水平:科室制訂了服務理念和制度,每位護理人員有自己的格言,規範自己的言行,使一切工作的宗旨都以患者安全為出發點。護士長知人善任,病區設總專業護士、辦公室護士、總務護士、護士組長等不同崗位,根據每人的能力分配不同崗位和任務,充分調動每人積極性和潛能[3]。

  對不同年資的護士進行分層次的培訓,如對新畢業的護士主要進行“三基訓練和專科知識”的培訓;對護師、主管護師除基礎培訓外還應鼓勵她們繼續深造,提高學歷,積極做好帶教和科研工作,全面提高整個科室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質量。 2.2對工人進行培訓及管理:對於新招聘來的工人進行集體和個體培訓相結合,講解精神科的規章制度、病情觀察的要點、突發事件的處理、約束帶的使用、人性化服務理念,重點強化安全服務意識等。具有同理心,尊重他們,及時解決工作中和生活上的困難。成立工人組長協助護士長管理,定期地召開會議,表揚、獎勵好的同志,反饋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整改措施。

  2.3與患者建立信賴關係,做好心理護理:要尊重、關心、同情、理解患者,及時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不合理的要求給予耐心解答,贏得患者的信任,主動傾訴內心活動及想法,掌握患者的第一手資料,針對性做好心理護理工作,讓患者樹立生活信念和新的生活模式。

  2.4加強與家屬溝通:針對病人在住院期間存在問題,利用入院時、探視時與家屬隨時隨地進行有效溝通,取得家屬配合,減少隱患。

  2.5改變管理模式,豐富住院生活:良好、安全的住院環境是保證患者安全、 治療和護理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為了豐富患者的住院生活,組織患者參加各種文娛、 體育、學習活動,開展工娛治療。定期召開工休座談會,表揚和宣傳患者中的好人好事 ,提倡病友相互幫助,友好相處,使病區內充滿良好的風尚。根據患者的病情實行封閉、半開放、開放的管理模式,使患者在得到良好的治療護理的同時,儘可能接近正常人的生活,為迴歸家庭、社會提供條件。

  2.6工作精細化,崗位責任到人:護士要掌握病情,觀察巡視到位,瞭解有自傷、自殺、衝動傷人、出走企圖或行為的患者的動態,必要時安置於重症室由專人24小時看護,一旦有異常行為及時給予制止。在事故的高發時段***夜間、凌晨、午睡、開飯前、交接班等***和高發地段***廁所、走廊盡頭、暗角、僻靜出等***尤其注意,防範於未然。另外,每個人都定崗定位,責任到人,比如晨間護理時每個病房的安全檢查都是分配給每位護士,讓她負責整理床鋪和安全檢查工作;約束病人與非約束病人分開管理,專人看護,重症室24小時不能脫人等。護理人員既要明確分工,又要密切配合,共同保持病房的安靜、整潔、舒適與安全,對存在的安全隱患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

  2.7嚴查規章制度的落實,加強安全檢查:護士嚴格執行各項護理常規和工作制度,如精神科護理常規和核心制度等。加強安全檢查力度,每天檢查患者身上、床單元,尤其對入院、會客、外出、請假離院返回者更加重視,防止危險物品帶入病室。加強危險物品的管理,專櫃上鎖,班班交接,每週檢查病區的門窗及公關設施,及時維修,消除隱患。

  2.8落實健康 教育,建立安全管理工作體系:健康教育是防止精神疾病復發的重要保證,採取個體和集體健康教育並重,每週進行檢查、落實。成立護理安全小組,由護士長任組長,負責安全管理工作;建立不良事件登記本,及時分析事件發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實施獎懲制度,對發生差錯者給予 經濟處罰,對於杜絕差錯,發現隱患者給予獎勵,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參考 文獻

  [1]李凌江.精神科護 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8

  [2]張梅 翟鳳平.新時期護理安全管理探討[J]. 現代護理, 2006***14***: 1348-1349

  [3]李景香,王瑞梅.以人為本的護理管理[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誌,2005,2***1***:38

  精神護理學論文範文二:精神科臨床護理工作的體會

  摘要:人的管理是現代管理的核心,是醫院生存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精神科臨床護理工作有其特殊性,如何在精神科深入開展整體護理工作,引導護士進行以人為本的護理實踐是擺在護理管理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自2005年以來,我院精神科病房護理人員與床位比基本達到國家規定要求,現配有護士長1名,主管護師5名,護師和護士12名,護理員8名,配餐員1名,保潔員1名;臨床護理管理,更加重視了基礎護理、安全護理、職業道德、護士素質、科業務知識和技術操作等有計劃的培訓,為護理管理上水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而使我院護理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現將具體做法及體會報告如下。

  關鍵詞:精神疾病護理臨床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9-0370-01

  人的管理是現代管理的核心,是醫院生存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精神科臨床護理工作有其特殊性,如何在精神科深入開展整體護理工作,引導護士進行以人為本的護理實踐是擺在護理管理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擔任精神科護士長的近十年來,越來越感到肩負的責任重大,護士長既是醫院管理中的組織者,又是領導者。在醫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各種新技術、新理論在護理領域中的廣泛應用,尤其是在2002年 《新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出臺,也使廣大護理人員清醒認識到臨床護理工作的責任、風險,必須加強對法律、法規和專業理論的學習,所以護士長必須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引領護理人員紮紮實實做好工作,使護理質量穩步提高,護理安全得到保證。

  自2005年以來,我院精神科病房護理人員與床位比基本達到國家規定要求,現配有護士長1名,主管護師5名,護師和護士12名,護理員8名,配餐員1名,保潔員1名;臨床護理管理,更加重視了基礎護理、安全護理、職業道德、護士素質、科業務知識和技術操作等有計劃的培訓,為護理管理上水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而使我院護理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現將具體做法及體會報告如下。

  1認清精神科護理管理在新時期面臨的問題

  當前精神科護理已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護理模式也由傳統的功能制護理向生物-心理-社會的整體護理模式方向發展。我院既有傳統護理管理方式,又在不斷吸取先進護理管理理念,如以人為本的管理、感動護理、人力資源的配置等,先進的護理管理理念帶動了護理的發展,使我院的護理工作蒸蒸日上,突見成效。

  2加強護理管理者的培訓

  人本管理是當前新形勢下對醫院管理者提出的新的要求,是行為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各學科在臨床護理管理領域的綜合應用,是現代護理管理中最重要的一個原理。它要求護理管理者在護理管理活動中,把以護理人員為中心的管理作為最根本的指導思想,堅持一切從人出發,以調動和激發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根本手段,從而達到提高護理工作效率和促進護理人員的不斷髮展的目的。

  3加強理論業務培訓

  為提高護理質量,深入開展整體護理工作,我們要求護士必須具有豐富的醫學護理理論知識及熟練的精神科的臨床護理能力。因此,護理管理者要帶領護理人員努力學習理論知識和相關的法律、法規及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在學習上,做到長計劃、短安排,靈活實施。護理部每年初制定學習計劃,讓護士瞭解和掌握學習範圍,科內每月由護師以上職稱的護師進行小講課1-2次,並參加護理部組織的每月一次的業務學習,年終對護士學習情況進行考核[1]。

  4努力提高護理人員的臨床護理能力

  精神科經常會遇到一些突發事件,如患者突然衝動、外跑、自殺等,如護士不能及時發現,就可能釀成大禍,因此護士長應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教育培養護士具有一定應急能力,而且更要有嚴謹的科學態度。針對精神科的特殊性,組織護理人員學習精神科的各種常識知識,提高精神疾病各種病症的觀察能力和採取有效的護理措施[2]。臨床護理實踐證明,在護理工作中,我們要引導護士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總結經驗並制定相應措施,使其更進一步合理化、科學化。每件細小的護理工作都蘊含著科學性,都要我們細緻觀察體會發現有價值的東西和規律,從而增加了臨床護理管理工作的信心。

  5合理安排不同年資護士的臨床護理工作

  護士的年資不同其臨床護理經驗及業務水平亦不同。將不同年資的護士安排在不同崗位,如經驗豐富的護士安排在重患病室,每個夜班4名護士,其中至少有1名主管護師或護師,2名護士和1名護理員。

  6在臨床護理管理中護士長要有高度的責任感

  護士長對科內所實施的各項護理工作做到心中有數,並應經常深入到實際工作中,根據臨床和專科護理特點,在理論上、技術上,耐心指導護士,在臨床護理管理工作中,使護士真正做到,觀察細心、搶救及時。將新畢業與工作3-5年及工作10年以上的護士結合在一起,共同從事精神科的臨床護理工作,以老帶新,從中互相學習,互相取長補短[3]。護士長在臨床護理管理中,對下屬護士要加強培養予以扶植,才能調動她們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積極性,愛崗敬業,有集體感,穩定了護理隊伍,使其充分發揮作用。

  7護理部為臨床護理管理工作創造條件

  護士長在本科臨床護理上,要多想些患者突發的意外事件的原因和條件,對下屬護士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及時採納,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對於他們取得的成績要給予表揚和獎勵。既要做到人員力量搭配合理,又要儘量滿足護士提出的合理要求,使之心情舒暢,配合融洽。加強精神科安全護理工作:精神科護理有其特殊性,其安全護理是保證護理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條件,護士長經常強調安全護理的重要性,每週進行一次安全檢查和討論,對存在的安全隱患予以解決,每月開一次科內安全討論大會,強化安全意識,杜絕了不安全事件的發生。

  總之,護士長科學化管理,使臨床護理工作井井有條,護理人員團結一致,各項工作開展順利。所以作為一名精神科的護理管理者,應本著腳踏實地、努力探索、不斷學習、認真負責的態度,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

  參考文獻

  [1]劉新梅.精神科護士輪崗制的實施與體會[J].中華護理雜誌,2001,36***2***:125-126

  [2]魏方豔,周愛英.淺談精神科護理的風險管理[J].中國民康醫學,2008,20***5***:476-478

  [3]屠燕,房潔,孟江南,等.精神科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實踐體會[J].護理學報,2011,4***18***: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