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配合學校教育的研究論文

  如今的教育,學校已不能完全再獨當一面,需全方位地與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相結合。其中,家庭教育更存在著它的不可替代性和對於學校教育最直接、最方便的輔助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家庭教育配合學校教育的研究》

  摘 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師若能與家長形成教育合力,那必定能達至更佳教育效果。文章針對家校合作中遇到的各種現象進行研究,指出尊重家長的重要性,列舉了若干有效的溝通方式、家教方法指導以及能促進家校持續合作的激勵手段,以利於家庭教育更好地配合學校教育,提高教育質量。

  關鍵詞:家校;家庭教育;尊重;溝通;指導

  “知子莫若父,憐子莫若母”,家長總是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教育力量。在這種情況下,家長也是一種很值得去開發利用的廣闊的教育資源。因此,教師在加強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外,還要努力使自己的工作得到學生家長的配合和支援,從而有助於形成教育合力,以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尊重家長是家校合作的前提

  人與人只有在平等的交往中才更容易接受對方,教師和家長的交流也不例外。有的教師在指責學生錯誤的同時,往往會不自覺地把對學生的不滿情緒轉移到家長的身上,埋怨家長沒有盡到家庭教育的責任,甚至說出一些諸如“孩子是跟你一輩子的,你現在還不教好他,以後後悔的還是你自己”的話;有的教師把家長當成助教,隨意給家長提要求、佈置各種任務,處處要家長簽字,弄得家長筋疲力盡。這樣會讓家長覺得老師在推卸自己的主要職責。也有的教師總愛把學生的過錯完全歸咎於學生或學生家長,這必定會使家長心裡不舒服而導致彼此關係僵化。在與家長進行聯絡時,首先要以誠相待,使交談氣氛和諧一致,提高雙方的心理相容度。如家長訪校時,教師可起身相迎並讓家長坐下,讓這些無聲的語言拉近家長與老師的距離,使家長覺得老師是在真誠地關心和幫助學生,進而使家長樂於接受老師的意見,以贏得家長的理解、支援和配合,實現共同教育學生的目的。其次,要尊重、理解家長,在交談中要善於傾聽,當與家長的看法有分歧時,也應平心靜氣地講清道理,說明利害關係,既要以禮待人,更要以理服人。

  二、溝通,為家校合作搭建平臺

  溝通是一種複雜的社會與心理現象,與家長溝通,是教師和家長的雙邊活動,是語言、情感的雙向交流。因此,教師首先要做好溝通前的準備。事前要對該學生的方方面面進行充分了解,包括學習成績、性格特點、優點和缺點,家庭基本情況以及你為這個學生做了哪些工作等。這樣,在與家長交流時,就能讓他感覺到教師對他的孩子特別關心、重視,以及教師工作細緻、認真負責。其次,要創設合適的溝通方式。教師應當發揮更多的主動性、主導性,創造溝通機會,開拓溝通渠道。如針對學生在家“不參與家務、做作業拖拉、愛看電視”等現象,特地開設“每週家長意見反饋本”,讓家長每週給孩子的表現來個小結,並於週一帶回,教師適時迴應家長的某些疑難或簡單描述學生在校的表現。這種方式的溝通很受家長的歡迎,家庭與學校對孩子都有更深入的瞭解,既促使家長更多地關注自己的孩子,也能收到很明顯的教育效果。教師還應針對不同家長的個性特點靈活運用溝通技巧。針對放任型家長,要強調父母的教育在孩子一生中的重要作用,使家長明白自身的責任。針對粗暴型家長,應該有策略地向家長多報喜少報憂,減少家長粗暴現象的發生,促使家長與子女交流,消除教育過程中的障礙,充分發揮家長在教育環節中的作用。針對理智型家長,則應該實事求是地向其介紹子女的全面情況,一分為二地分析,並幫助其確定更合理的教育方法。針對呵護型家長,應該突出問題的不良“後果”,並在此基礎上幫助家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總之,溝通是一門藝術,只要在充分尊重家長的基礎上有的放矢地與家長交流、溝通,就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指導,增強家校合作效果

  要想家庭教育更好地配合學校教育,教師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必須多提指導性建議、少說空話,不要把溝通當成是彙報情況或告狀,要讓家長覺得老師是在真心真意地幫助他的孩子進步。

  1. 專家型指導

  現在的家長都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尤為迫切。有的家長認為,學校教育已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自己的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於是,鋪天蓋地的練習題,假期排著滿滿的興趣班,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來,結果適得其反。有的家長卻認為工作很忙,於是把家庭教育交給家教、長輩,或只單純地關心孩子的成績、作業等問題。有的家長對孩子缺乏客觀的評價,覺得自己的孩子總不如人,孩子有一點兒毛病就感到無可救藥。也有的家長只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不健康,認為教育只是學校的事。諸如此類,都是部分家庭教育的誤區。為此,學校可每年或每學期開展一些家庭教育專題講座、諮詢活動等,以更新家長的家教觀念,從而增強家庭教育的效果。

  2. 教師的專業指導

  孩子能夠成才是每個家長殷切的期望,但並不是每一位家長都懂得運用科學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因此,作為教師,有責任向家長宣傳科學的思想和方法,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走向科學化、合理化,從而更好地實現育人目標。因此,教師可結合班級實際不定期給家長印發家庭教育資料或推薦相關網站、報刊。教師可以派發給家長《中、美孩子吃飯異同》《關注孩子的心理》等資料,推薦“中國家庭教育指導師網”“中國教育網”“中華教育網”等網站,並鼓勵他們到郵局訂閱《現代家長報》。這樣,就使家長的素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他們學會了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去指導自己的教育行為,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去解決家庭教育中的問題。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能抽時間去閱讀教育資料。所以,教師要隨時隨地去發現並糾正家長在教育中的偏差。如班級同學小L的家長在“家長意見反饋本”中常提女兒的缺點其實小L是個很乖的孩子,每週都能找出女兒的一些不足之處。小L剛開始一兩週還是很願意改正媽媽提出的要求,但慢慢地就沒有動力去改了。這時,教師從中發現了原因,及時指導家長對孩子要有客觀的評價,語言最好要有激勵性,多發現孩子的優點,看待孩子做事要重過程,不能光盯著結果,不然可能會導致相反的效果。小L家長很快明白了自己的錯誤,在以後常能看到她對女兒的讚美。小L也越學越帶勁,上學期還取得了總分第一名。   3. 家長與家長、家長與教師的互相指導

  有些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得比較成功,教師可以讓他們進行經驗介紹,因為他們的經驗也許比老師的指導更有吸引力。有些在家庭教育中處處碰釘子的家長也可向其他家長或老師請教。這樣,大家在熱熱鬧鬧的氣氛下共吐心聲,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和體會,可能比看書得到的收穫還要大。

  4. 開展相關活動,在實踐中進行指導

  教師可組織一些親子活動,增進親子間的感情,以增強教育效果。如每週要有一次以上與孩子共同讀書、談書,結合生活例項教育孩子,給孩子的讀書表現寫個評價,有條件的可拍下相片或錄影等。親子活動有很多,但無論搞什麼樣形式的活動,都必須讓家長明白其中的好處,讓家長認為這是非常有意義的,而不是一種負擔。

  四、激勵,讓家教動力更為持久

  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指出,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僅取決於他本身的能力,也與教師及同伴對他的期望有密切的關係。同樣的道理,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所能發揮的力量也不僅取決於其本身的教育理論水平,還與家長自身、學校與社會對孩子的期望有一定的關係。因此,為了更好地發揮家教合力,教師與家長交流時要多提學生的優點,讓家長看到孩子的希望,同時,也要多讚揚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所做的工作,讓家教的動力更為持久。如班級上學期進行了“優秀家長”的評選活動,並給部分優秀家長髮了獎狀,使有的家長尤其是一些中下生的家長受寵若驚,連連感謝老師的認同,並表示會繼續配合學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這一活動引起了其他沒獲獎的家長的注意以及對家庭教育的重視,促使他們更好地配合教師做好教育工作。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家庭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長期的教育工程,家長一定要有愛心、耐心、信心,用親情和關愛溫暖孩子因犯錯而受傷的心靈。當家成為孩子激烈拼搏後的堅實基地、溫暖的心靈港灣時,每一個父母都會為自己成功的家庭教育而感到無比的欣慰。

  參考文獻:

  [1]黃河清.家校合作導論[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2]湯聰.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有效融合[J].甘肅教育,201606.

  [3]馬麗麗.淺談提高農村家庭教育的對策[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305.

  [4]李瑩.論家庭微觀環境中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有效性[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01.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