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制度論文

  高校的經費支出形式也發生了變化,各項支出的複雜化趨勢使得高校財務風險不斷增大。因此,高等院校應當對其財務內部控制管理制度進行規範。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制度

  【摘 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建立完善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已勢在必行。本文結合財務內部控制的概念,探討了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高校;財務;內部控制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發生了顯著變化,通過擴招、共建、調整、合作、合併等方式逐步推動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高等教育步入大眾化時代,高校的辦學自主權和辦學規模越來越大,管理層級越來越多,組織結構越來越鬆散,財務管理工作也日趨複雜,對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概述

  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是高校各項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有利於維護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防止、發現、糾正錯誤與舞弊行為,保證財務資訊的真實、合法、完整,確保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得以貫徹執行,實現發展戰略和辦學規劃而採取的自我規劃、約束、調整、控制和評價的一系列方法、措施與制度的總稱。

  作為現代管理的重要手段,財務內部控制有利於客觀評價高等教育活動的效率性、經濟性和效果性,是解決當前我國高校管理鬆弛、制度弱化以及從源頭上治理腐敗的重要手段之一。高校必須建立完善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才能充分發揮高校的資金使用效率,提高辦學效率,促進高校財務與教育教學、科研等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現狀

  隨著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經費的來源結構也隨之發生深刻變化。優化資源配置、拓寬籌資渠道、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提升高校的財務管理水平。

  ***一***財務內部控制環境弱化

  高校內部控制環境決定財務內部控制的效果。高校內部治理結構不完善,財務風險意識不強,內部控制觀念淡薄,重教學科研,輕財務管理,缺乏現代財務內部控制管理理念。此外,財務人員素質有待於進一步的提高,以促進高等教育的內涵式發展。

  ***二***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高校經濟活動日趨複雜,財務風險不斷增加,給內部控制工作帶來新的挑戰。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不科學,缺乏整體性、系統性,實際操作性差,內部機構設定與權責分配不盡合理,未有效分離不相容職務,授權不清、權責不明、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無法完全發揮財務在經濟執行過程中的控制、監督和考核作用。

  ***三***高校內部審計力量薄弱

  高校內部審計力度不足,內部審計職能不明晰,難以全面落實經濟責任制。首先,內部審計部門屬於學校的職能機構,內部審計機構地位不明確,直接影響了內審制度的獨立性和權威性,不利於內部審計功能的發揮。其次,內審工作得不到足夠重視,內部審計範圍較窄,片面注重事後審計,忽略事前、事中審計,使審計工作陷於被動。最後,內審人員整體素質不高,人員配備不足,審計工作質量有待於進一步的提高。

  ***四***財務資訊化管理手段落後

  有效的資訊與溝通系統是高校財務內部控制的重要保證。高校管理資訊質量不高,各部門間的資訊溝通不暢,溝通不充分、反饋不及時,各種管理資訊在各部門及各管理層級之間無法及時有效傳達,為高校腐敗案件的發生提供了便利條件。

  三、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議

  ***一***加強環境建設,提高隊伍素質

  高校應加強環境建設,積極轉變管理理念,完善學校治理結構,全面落實經濟責任制,實施總會計師制度。強化財務控制與風險預防意識,嚴格執行財務內部控制制度,鼓勵教職員工都積極遵守,形成人人蔘與、人人遵守的良好局面。高校財務工作面臨著新的任務和課題,財務人員應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加強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加快知識結構更新,注重職業道德的培養與專業技能的提高,創新服務理念,強化法律意識,切實做到依法理財。

  ***二***規範權責關係,明確責任分工

  規範授權批准控制,明確校長、分管副校長、財務處長、部門負責人、專案負責人對經費使用的授權批准範圍、許可權、程式、責任等,並在授權範圍內行使職權和承擔責任。完善決策機制,學校大額經費開支和投資專案必須由校長辦公會或黨委會集體研究決定,並通過會議紀要、檔案、宣傳專欄、校園網等形式對學校做出的重大決定予以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實現經濟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建立不相容職務分離制度,包括經濟業務授權批准和執行的職務分離、執行經濟業務和審查稽核的職務分離、執行經濟業務和會計記錄的職務分離、財產物資保管和核對記錄的職務分離等。全面落實經濟責任追究制度,構築以防為先、嚴懲不規的內控管理體系,保障學校、學生正常的教學及學習生活,促進高校各項事業的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三***加強制度建設,健全控制體系

  加強制度建設,及時修訂和完善學校相關規章制度,做到工作到位、制度到位、管理到位、監督到位,加強懲防體系建設,為內部控制的實施提供了基本保障。

  加強經費管理,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日常公用經費、國家專項資金、科研經費和預算外資金管理的制度建設。加強資產管理,加強實物資產物流管理,進一步完善資產購置、保管、使用和處置制度,切實加強有效監管,避免資產的閒置、浪費和流失。加強合同管理,實行經濟合同會簽制度,所有對外經濟合同均需由包括財務處、審計處在內的相關職能部門稽核會籤後,經由校長審批方可簽訂。合同付款由相關部門和財務處共同負責,其中工程進度款和結算款的支付還必須由工程監理單位和審計處簽署意見後付款,最大限度地防止合同履約風險。建立健全規章制度,進一步規範管理行為,最大限度地保護國家和集體財產安全,防範國有資產流失,杜絕資金浪費,努力使財務管理科學化和規範化。

  ***四***加強預算控制,降低財務風險

  樹立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後分析的全過程控制思想,強化預算控制,嚴格執行國家預演算法規,完善預算編制程式,堅持“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總體原則,收入預算積極穩妥,支出預算統籌兼顧、保證重點,預算資金實行責任人限額審批,嚴格控制無預算的資金支出。強化風險意識,防範財務風險,加強對重點風險點的監管。學校在規劃發展和資金籌措方面實行統籌安排,對籌資方向、籌資渠道、籌資規模、償還來源、資金用途及效益進行周密論證,採取積極謹慎的態度,適度向銀行舉債,儘量減輕償債壓力,規避融資風險。

  ***五***強化審計職能,完善監管機制

  建立高校決策層領導下的內部審計機構,切實維護內部審計的獨立地位。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明確審計部門的職能,加強審計隊伍建設,完善審計職能,加強經濟責任審計和重點領域審計,改進審計工作方法,建立對內部控制制度的測試評估制度。此外,還可以藉助外部審計機構的審計控制,健全自身內部控制制度,改善高校內控環境、確保高校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執行。

  ***六***構建資訊平臺,加強資訊公開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全球資訊化浪潮勢不可擋,已經迅速延伸至各個領域,也不可避免地改變著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高校應有效地整合學校網路資源,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資訊庫,充分發揮網路財務的作用,推動財務資訊的公開化,實現教學、科研、財務等資訊資源的整合共享,使網路化系統覆蓋財務管理的方方面面,創新高校財務管理理念,實現財務管理的智慧化和自動化,提高財務管理的水平、效率和透明度,全面提升財務內部控制的效率與效果。

  參考文獻:

  [1]閻達五,楊有紅.內部控制框架的構建[J].會計研究.2001,***2***

  [2]彭藝.高校內部會計控制新論[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8

  [3]許曉穎.加強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管理的途徑[J].會計之友.2011,***2***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