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

  《童年的發現》是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一篇關於童年求知尋根和大膽想象精神的文章,老師們要如何上好這一課呢?小編在此整理了,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最後一句話的含意,領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3、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聯絡實際、激趣匯入

  師:人在長大或變老的時候,常常回憶起童年的事情。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望不了父母有趣而又截然不同的評價,那麼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童年最有意思的是什麼事呢?***以激發學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發現的學習興趣進入新課學習。***

  二、明確要求學有目標

  1、指名讀“閱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結果怎樣?

  ***2***“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發現?

  ***3***舉例說說對“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和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理解。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讀準字音;理解詞語。

  ***3***課文課講了一件什麼事,

  生:課文重點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

  ***4***作者圍繞著童年的發現先講了些什麼?再講了什麼?最後講了什麼?

  生:課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發現,然後具體敘述這項發現的經過,最後講了這個發現在幾年後老師講課時得到了證實。

  四、再讀課文、釋疑解難

  1、再讀課文,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閱讀提示”的三個問題。

  ***1***“我”發現了什麼?引導學生自由讀1、2自然段。

  生:作者發現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

  2、朗讀體會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發現胚胎髮育規律時的欣喜和自豪,及當眾受到懲罰的憤懣。

  讀中評價,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入情入景體會作者的感受。

  3、細讀體會童年祕密的發現過程

  “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

  分小組學習,將找到的句子讀一讀,並談自己的體會。討論交流不理解的問題。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並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於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3***老師並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

  ***4***“我”想得是那樣痴迷,以至於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徵。

  ***5***“我”經過思考、推算,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4、從“我”的發現過程中,那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來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中體會作者執著探究的精神。

  5、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作者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這個祕密的,並結合自己的實際回憶講述生活中探究祕密的小事。

  6、體味作者祕密被證實後的感受

  ***1***學生自讀課文說說作者的祕密被是怎樣被證實的。

  ***2***引導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這句話的意思。

  讓學生通過舉例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引導學生說出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這句話。

  7、引導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內心憤懣的感受。

  五、總結交流開放拓展

  1、從課文中,你覺得文中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通過學生的讀書,感悟,交流,知道費奧多羅夫是個天真無邪、求知若渴、善於探究和想象,並有著執著精神的孩子。

  2、通過學習課文,受到了什麼啟發?

  引導學生說說學習這篇課文後受到了怎樣的啟發。在生活中要養善於觀察的習慣,遇到問題要敢於動腦思考,最為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鑽研的精神。

  3、學生聯絡實際說說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發現。***學生自由發言***

  師:童年的發現,儘管有時別人會覺得可笑,甚至會招來麻煩,可是卻希望你們每個人都有一雙好奇的眼睛去發現,去享受發現的快樂,擁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發現。也許,這就是你創造、研究的開始。

  六、讀寫結合提高能力

  以《童年趣事》為題寫一篇作文。

  板書設計: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學生髮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2.認識本課生字,能用具體事例說明課文中有關句子的含義,體會課文幽默活潑的語言風格。

  學習重難點

  感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學生髮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學習難點

  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課前準備

  1.回憶自己童年的“發現”。

  2.通過查閱課外書,上網等途徑收集有關科學家發明發現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交流,激發興趣

  師: “老師是第一次來岸堤中心校,當時我們找不到學校門口在哪裡,誰來猜猜最後我們是怎麼找到這裡來的嗎?”

  生猜測

  師: “只揀兒童多處行,”我們呀,跟在你們後面就找到這裡來啦。你們就好像是一隻只小蜜蜂,把我們給引來了。你看處處留心皆學問。今天我們接著來學習一篇有關發現的文章——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寫的《童年的發現》一文。

  二、檢查舊知,匯入新課

  ——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童年時就有一個重大發現,通過預習課文,誰來說一說他童年的發現是什麼?

  ——讀讀第一自然段,能體會出作者告訴我們這個發現時他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嗎?

  ——從那裡體會出來的?你能從詞語裡體會出作者的感情,很好,學習語文就應該有這樣的敏感。來,讓我們自豪的告訴大家你的發現。***齊讀第一自然段***

  三、品讀體驗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請同學們默讀課文3——13段,看看我是怎樣發現的?

  可以用自己的話把它概括一下。也可以找原文中的句子來說說。

  彙報,交流。

  ***1***夢中飛行

  ——我的發現起始於夢中飛行?夢中飛行是一副怎樣的情景?誰能找出相關的語段讀讀?

  指名讀:***每天夜裡做夢我都會飛……似乎想去哪裡就能飛到哪裡。***

  ——文中哪個詞語可以概括夢中飛行的特點?

  ——理解“ 隨心所欲”,從哪裡可以看出這就是“隨心所欲”?夢中飛行可以******,可以******可以******,想象下:還可以******?如果你也做了這樣一個夢,或者你真的能飛了,你會是什麼樣感覺?

  ——帶著這樣的感受讀讀這段話。自由讀,指名讀

  ——從這奇妙的夢裡,我們感受到了他是怎樣的一個孩子??***富於幻想***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說過:想象力是發明、發現及其他創造活動的源泉。這時的我對“飛行”,產生了好奇心,急於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接下去我們是怎麼做的?誰來說?

  ***2***請教老師

  ——我們一起找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時,我一連串提了幾個問題?我們一般寫作文,寫人物對話時,特別喜歡加上提示語,例如:我問:“為什麼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這是提示語在前,還有哪幾種類型?***提示語在後的,提示語在中間******出示小黑板***

  ***1***、我*** ***問:“我為什麼會在夢中飛行?”

  ***2***“為什麼只有在晚上睡覺時才長?”我*** ***的問。

  ***3***“那麼為什麼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我*** ***問,“這究竟是什麼道理?”

  ——能結合文意給加個修飾詞嗎?

  ——本文中在能分清說話人身份情況下,作者捨棄了這些提示語,我們除了體會出他們的好奇外,還體會出他們怎樣的的心情?***迫切,著急***

  好,帶著這樣的感受,我們來分角色朗讀讀。評價

  ——通過這連珠炮般的追問,我不禁想到一個歇後語:打破砂鍋問到底,讀到這兒我們對費奧多羅夫又有了怎樣的瞭解?你覺得他是怎樣的一個孩子?

  ***勤于思考 求知若渴 刨根問底***

  小結:發現的過程需要豐富的想象力,更少不了勤于思考 求知若渴 刨根問底的精神。老師的解答滿足了我的好奇心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又是怎樣做的?

  ***3.*** 痴迷研究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徵。

  “我”研究一條魚的情形是怎樣的?***朗讀這句話***

  你研究魚時“翻來覆去”的會看些什麼?你翻來覆去的看魚時會想些什麼?

  聽到費奧多羅夫這麼說,這麼想,看到他這麼痴迷的研究,我們再次感受到了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勤于思考求知若渴 執著探索***

  小結:發現離不開執著的探索。

  ***4***、發現規律

  那麼我想出名堂來了嗎?找出本段具體描述我的發現的句子。***齊讀***讀到費奧多羅夫的這個發現,我們不禁感嘆:————————!為了這個發現我思考的情形是什麼樣的?認真、痴迷等,文中有一個詞可以表達這個意思——絞盡腦汁。什麼意思?你能用換詞法來解釋下嗎:搜腸刮肚、冥思苦想、費盡心思等。從哪裡體會出作者絞盡腦汁?梅花香至苦寒來,所以當“我”發現或者是幻想了這樣一個規律時,“我”是怎樣的心情?***高興,自豪***誰來通過讀讓我們感受到作者的這種心情?

  小結:結合板書,你看:作者的發現起始於夢中飛行——請教老師——痴迷研究——發現規律,通過學習作者發現的過程,我們知道了發現也並不是那麼輕而易舉的,那是要有善於幻想,有追根究底及求知若渴的精神。

  因為童年的費奧多羅夫具有這些品質,所以他才有這非凡的發現。

  三、拓展延伸:

  1.從“我”的童年發現中,你有什麼啟發或體會?

  比如:

  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養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遇到問題要敢於動腦思考,要大膽創新,最為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鑽研的精神。

  2.你在學習、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的發現?說出來和大家交流。

  小結:童年的胡思亂想就是一種“發現”。生活中有很多的知識等著我們去發現。成熟的蘋果一個個的從樹上落下來,人們司空見慣,但只有落在牛頓面前的蘋果,令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壺蓋被熱氣頂的“突突”跳,瓦特看到後發明了蒸汽機。你看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處處留心皆學問,說不定同學們的這些發現日後還能成為一項重大發明!不過,這還需要努力,學習”。有一雙善於觀察、留心生活的眼睛!更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執著探索的精神

  附

  板書設計: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讀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滑翔、天賦”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4.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想象能力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瞭解“我”發現了什麼,重點了解“我”是怎麼發現的。

  2.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課文幽默活潑的語言風格。

  教學難點: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1.回憶自己童年的“發現”。

  2.通過查閱課外書,上網等途徑收集有關科學家發明發現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題質疑,激發興趣

  難忘的童年生活中,我們不知不覺得成長著,有笑,也有淚;有喜,也有憂……今天我們學習《童年的發現》,不知它又能帶給我們哪些感受。***出示課題***

  從課題中,你最想了解什麼?

  二、緊扣“發現”,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我”童年的發現是什麼?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摺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摺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3.仔細讀讀這幾句話,理解句子意思,並帶上自己的理解轉述這幾句話。

  4.聯絡整段話,反覆朗讀,體會當“我”發現這個規律時,是怎樣的心情。

  ***格外高興、得意……***

  5.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三、圍繞“發現”,精讀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談談自己的體會。

  分小組學習,將找到的句子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並討論交流不理解的問題。

  2.探討交流,理清脈絡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並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於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似乎想去哪裡就能飛到哪裡。”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為什麼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那麼為什麼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麼道理?”“人怎麼會是鳥?”

  ***3***老師並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以至於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徵。

  “我想得是那樣痴迷,以至於從河裡抓到一條魚,我都會翻來覆去地看個仔細,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具備的某些特徵。”

  ***4***“我”經過思考、推算,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四、轉述發現,小結課文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我”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體會作者執著探究的精神。

  五、佈置作業

  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現和發現的過程。

  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有感情的朗讀。

  第二課時

  一、回憶匯入,激趣朗讀

  “我”的發現有趣嗎?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二、再讀課文,體味感受

  學生自讀課文說說作者的祕密被是怎樣被證實的。

  2.引導理解“老師誤解了我的笑聲,以為我的笑不懷好意。”

  當老師講到“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時,“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居然跟進化論的觀點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這裡絲毫沒有惡意。那麼,為什麼老師會以為“我”不懷好意呢?

  3.引導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意思。

  ***1***結合自己的實際回憶講述生活中探究祕密的小事。

  ***2***引導學生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通過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用自己的話舉例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3***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內心的感受。

  三、結合課文,賞析作者

  從“我”的發現和發現過程,你覺得“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找出相關的句子來理解,並帶著理解有感情地朗讀。

  1.“我”是一個富於幻想的孩子

  “每天夜裡做夢我都會飛……似乎想去哪裡就能飛到哪裡。”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2.“我”是一個執著探索的孩子

  “那天我們幾個人決定去見我們的老師,讓他來解答這個奇妙的問題……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徵。”

  3.“我”是一個幽默風趣的孩子

  “聽完這句話,你大概會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當眾受到了懲罰。”

  “幸虧他沒有容我解釋……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或發現,有時還會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四、聯絡生活,總結交流

  1.從“我”的童年發現中,你有什麼啟發或體會?

  2.你在學習、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的發現?說出來和大家交流交流。

  五、佈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