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七年級生物上冊教案

  七年級生物教學方式的改變首先從教案設計開始。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設計

  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說出實驗法研究的一般步驟;

  2.過程與方法:通過閱讀增強學生的閱讀技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在學習中認識和熱愛大自然

  二、教學重點:1、使學生通過閱讀和討論,

  2、能夠歸納出實驗法研究的基本步驟與過程。

  難點:1、使學生通過閱讀和討論,

  2、能夠歸納出實驗法研究的基本步驟與過程。

  三、教學方法:閱讀法和討論法、講解法。

  四、教學用具:錄相、材料,自制鼠婦實驗裝置、鼠婦

  五、課時安排:1課時

  六、教學過程:

  複習:

  請將科學家與相應的研究成果用線連線起來。

  林奈 DNA分子雙螺旋結構

  達爾文 生物分類系統

  哈維 物種起源與生物進化的理論

  沃森和克里克 血液迴圈

  匯入新課:

  生物科學工作者利用觀察、調查、分類 、實驗等方法,研究生物的科學事實,然後在各種科學事實間建立起合理的聯絡,再尋找事實產生的原因,提出解釋事實的各種假說和理論。其中,實驗法是現代生物學研究的重要方法。實驗法包含哪些基本方面呢?

  閱讀材料:教材P27-28

  一、響尾蛇追尋獵物的過程:

  響尾蛇的背景:響尾蛇是一種產於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毒蛇,長達兩米。

  吃獵物的方式

  咬----放----追尋-----吃

  提出問題:

  它是如何找到它放走的獵物的?

  討論題 :

  1、實驗中兩隻死老鼠的惟一區別是什麼?

  2、為什麼要設計一隻沒有被響尾蛇襲擊的死老鼠?

  3、實驗法研究一般包括哪幾個步驟?

  4、在“探究溫度對黴菌生活的影響”的實驗中都包括了哪些步驟?

  三種情況

  1、 靠眼睛---視力弱

  2、 靠眼前的感熱部位----距離遠

  3、 靠舌感受空氣中的氣味

  總結並板書:實驗的方法步驟:發現並提出問題、收集與問題相關的資料、提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實施實驗並記錄、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

  二、鼠婦的實驗

  P29

  小結:一般實驗的步驟。每個實驗只設一個變數因素,每個變數因素應該設定對照試驗。實驗法的一般操作步驟包括了1、發現並提出問題2、收集與問題相關的資訊3、作出假設4、設計實驗方案5、實施實驗並記錄6、分析實驗現象7、得出結論。

  作業:1、實驗法的基本操作步驟

  2、課外補充題

  七、板書設計:

  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收集與問題相關的資料

  提出假設

  1、實驗的設計實驗方案

  方法步驟實施實驗並記錄

  分析實驗現象

  2、 一個實驗往往只有一個變數因素,每個變數因素要做它的對照實驗。

  初中生物課堂匯入基本方式

  摘要:

  初中生物教師應當從自身的教學實際情況出發,從所教學生的認識水平出發,能動地採取具體的課堂匯入策略,如此方能在提升課堂匯入效果的同時,真正為初中生物整堂課教學效果的切實優化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

  初中生物;課堂匯入;問題設定;生活實際;現代資訊科技

  “有效的課堂匯入如同經典音樂劇的序幕環節,總是能在一開始就給學生觀眾帶來最極致的視聽感官盛宴。”那麼,如何才能保證初中生物課堂匯入充分發揮其應該具備的良好效果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對此進行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一、設定問題實現初中生物的課堂匯入

  通常情況下,問題是促使學生對特定學習內容產生內在探究驅動力與學習興趣的重要依據。在疑難問題的推動下,學生會積極迸發出思維與智慧的火花,產生強烈的認知需求。而這些都將推動他們自身得以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該問題背後所蘊含具體知識點的學習活動之中。從這一層意義展開來講,通過在課堂匯入中設定一些疑難問題不失為提高初中生物課堂匯入效果的一種有效途徑。筆者自身的教學實踐就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例如,在教學“人體的呼吸”這一知識點時,一上課,我就向學生提出瞭如下幾個問題:邊說笑邊吃東西時,很容易導致正在食用的食物誤進入器官,這是因為什麼?為什麼強調“吸菸有害健康”?冬天若是教室的門窗關閉得比較嚴實,一段時間之後,教室中的學生就會接連出現“打呵欠”的現象,這是為什麼?這樣一來,就藉助上述幾個問題使得學生開始了積極的思考;在此基礎上,我再向學生點明:“上述問題其實都與將要學習的人體呼吸內容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絡”……如此,便能最大限度上激發學生對這節生物課具體要學習到的知識點濃厚的探究興趣以及求知積極性。

  二、聯絡生活實際實現初中生物的課堂匯入

  任何學科都與社會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可以這麼說,社會生活是一切學科知識的最根本來源。初中生物同樣也不例外。對此,筆者認為,初中生物教師可以在課堂匯入環節引用初中生所熟悉社會生活經驗或者熱點話題,這既能幫助學生認識到所學生物知識的必要性及重要意義,也能促使他們以此為基礎,充分調動自身對於初中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與熱情。認識到這一點之後,筆者在自身的初中生物教學活動中進行了積極的實踐。如,在教學“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這一知識點時,我就在課堂匯入環節為學生穿插瞭如下社會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在同患有肝炎患者的家庭成員一起聚餐時,人們通常會將該患者的碗筷單獨擺放,並對其使用的餐具進行非常嚴格的消毒。經仔細確認某名患者患有傳染性疾病之後,醫生對該患者進行積極治療;與此同時,將其進行一定時間內的單獨隔離,直到傳染性疾病的警報得到解除。醫院還對該患者在就診前密切接觸的人進行預防性治療。……如此一來,藉助這些生活例項學生就能意識到原來所學的生物知識內容同各自的現實生活實際有著這麼密切的聯絡,這既使他們堅定了認真學習生物的決心與意念,另一方面,也有效地激發了他們努力學習相關傳染病預防知識的熱情與積極性,而這就很好地證明了聯絡生活實際實現初中生物課堂匯入的積極優勢與重要作用。

  三、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實現初中生物的課堂匯入

  伴隨著現代資訊科技的高速發展,其在各階段各學科中的運用也得到了廣泛的普及與推廣。其在顯著優化學科教育形式與手段的同時,無疑也為各學科的實際教學活動取得良好的效果提供了充足的技術支撐。初中生正處在追求新鮮事物的敏感時期,他們對周圍的事物有著較強的探究興趣以及積極性,而現代資訊科技的合理、恰當運用就很好地滿足初中學生的這一認知特點,幫助他們實現學習效果的最優化與最佳化。筆者在初中生物課堂匯入環節中就積極地運用了現代資訊科技這一先進技術手段,取得了比較不錯的效果。如,在學習“環境的汙染與保護”這一節內容時,一上課我就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多媒體教輔裝置依次為學生播放了我國當今的環境汙染問題幻燈片以及相關視訊。從多媒體教輔裝置中,學生能清晰地認識到:我國當今所面臨的主要環境汙染問題,也使得他們拉響心中的警報:保護環境,刻不容緩;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很明顯,現代資訊科技所具備的獨特視覺、聽覺等效果帶給螢幕前的學生以強烈的感官刺激,更引發了他們對環境保護這一社會焦點話題的充分重視與關注,而這都為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這節課具體知識點的學習活動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萬事皆有法,但教無定法。相信,只要初中生物教師從自身的教學實際情況出發,從所教學生的認識水平出發,能動地採取具體的課堂匯入策略,就必定能在提升課堂匯入效果的同時,真正為初中生物整堂課教學效果的切實優化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黃曉萍 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平羅縣高階回民中學

  參考文獻:

  吳莉莉.淺談初中生物課的匯入技巧[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