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高效課堂論文

  高效的課堂教學是高中政治課堂的根本基礎,研究如何建立高中政治高效課堂具有非常重要的客觀價值。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

  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政治高效課堂模式要求教師實現從“施教者”到“指導者”、從“獨奏者”到“協奏者”的角色轉變,要善於創設開放、合作的課堂氛圍,突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定位,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熱情,讓學生體驗探究和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以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一、精心備課是高中思想政治高效教學的基礎

  高效教學的理念,最終要落實到課堂上,課堂上的高效才是最終的有效,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使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互動的過程。

  1.按課程標準,備好教材,研究教材。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更是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的資源,也是師生溝通的橋樑。充分地利用教材,開展創造性的教學,是新課程的基本主張。教師是課程的開發者,也是教材的研究者,教材的價值在於生成性。研究教材要從知識性和人文性兩個方面來考慮。知識性包括原理、觀點內含的知識和課外延伸的知識;人文性是從培養學生資訊素養角度來講的。備教材應領會新課程的主要思想;研究政治教學的新課標,從整體上了解教材的特點、把握書本的體系結構,分析新課標,通過鑽研新課程標準,掌握教材基本內容和教學要求,統觀全域性,抓住主線。研究教材還必須確定教學目標,知道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2.按課程標準,備好時政熱點。

  新教材的特點之一是“具有基礎性、生活性、豐富性和開放性”,即教學內容是基礎而豐富的,呈現形式卻是開放的。因此,在備課時要廣泛閱讀有關報刊,找出哪些是需要增加的知識點和教學中需要的新素材、新資源。

  3.按課程標準,備好學生。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是新課程改革的宗旨。課堂上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的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課堂上要真正能做到“以學生髮展為本”,使新課程的理念真正落實到每一天的課堂上來,備課要做到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等情況。

  二、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常規流程

  1.情境創設,誘發學習慾望。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

  創設問題情境的實質在於引起學生內心的衝突,打破學生已有認知結構的平衡狀態,使學生處於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憤悱”狀態,引起認知衝突,產生認知失調,從而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

  在匯入階段,教師的主要任務是促使學生樂於學習教學的材料。通過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創設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問題情境,啟動學生的內驅力,喚起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熱情。

  2.指導閱讀,發現問題。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會學習首先要學會閱讀”。學生在教師精心指導下,圍繞教學目標,通過自己的閱讀去獲取知識,發現問題,體驗情感。它既是教學開展的基礎,又是學生閱讀習慣和自學能力養成的過程。

  學生提出問題是這一教學環節的難點。教師一方面要對課堂提問提出明確要求,既不能為提問而提問,使提問流於形式,又不能不加思考一疑就問,使提問過於膚淺和表面化;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引進競爭機制,展開小組競賽,激勵學生從敢問到會問,提高問題的質量。

  3.引導討論,問題解決。

  開展課堂討論的目的是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利用書本知識去觀察問題,分析主、客觀原因,探究性地解決問題,進而提高多方面的能力。

  討論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討論的方式可根據問題的特點及教師的意向分為辯論式小組討論或診斷式小組討論。前者通過成員相互交流,互相質疑,比較修正,謀求主導意見,歸納出不同意見。後者是通過相互檢查,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訂正錯誤。

  教師通過巡視,觀察是否有學生不參加討論並瞭解原因,檢查學生是否圍繞內容討論,及時解除討論中遇到的障礙,掌握討論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及代表人物。

  為使課堂教學變成互動式教學,促使學生由被動聽課轉為主動參與、主動學習,教師應尊重和賞識學生的獨到見解,特別是對學生的一些“異想天開”、“奇談怪論”不要輕易否定,而是認真傾聽,正確引導,最大限度地調動每個學生的討論積極性。

  4.適時精講,釋疑解惑。

  當教師在巡視中發現在閱讀和討論中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時,要統一講解,為學生繼續學習掃除障礙。

  新課堂模式看似教師退居幕後了,實際上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不但要加強知識儲備,還要對學生、對課堂新生成的問題做好預測,對容易弄錯的知識點做好分析。

  5.反思歸納,增強信心。

  課堂小結是對一堂課的教學內容進行總結、概括,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及技能更好地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形成新的認知結構,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堂小結應改變教師“包辦代替”的形式,嘗試讓學生走上講臺。教師可根據學生素質差異,按從易到難,由部分到全程的漸進原則引導學生進行總結。這樣可以滿足學生自我表現的心理需求,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綜合能力,克服學生課堂心理障礙,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對於學生小結中的不足,教師要及時加以完善,並強調知識間的聯絡及易錯易混知識點,起到畫龍點睛作用。

  篇二

  原來的高中政治教學課堂由於受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授課教師通常會把課堂當成講堂,著重只注視於對學生知識的灌輸,則會使學生感覺政治課單一枯燥、缺少樂趣、與生活實際相脫離,這樣自然導致很低的課堂效率,然而真正高效政治課堂教學應該是要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授課教師通過採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手段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知識、增強技能的過程中鍛鍊能力,獲得濃厚的學習興趣與樂趣。打造高效的高中政治課堂,是增強學生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的必要步驟,同樣是讓學習與生活相融合的發展趨勢。以下就是本人對如何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一些拙見,望請指教。

  一、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使學生們對高中政治的課程產生學習動力,重點是要使學生自己能夠對高中政治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可根據教學內容,採用生動的、適應學生心裡特徵的手段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完全投入到學習中去,這樣才是學生學好高中政治這門課的前提和保證。高中政治老師需要在生活裡做個有心的人,經常採集與課程內容相聯絡生活裡的小故事或者新聞等等,讓學生在高中政治課堂中感覺到濃厚的學習樂趣。

  例如我們在上《生活處處有哲學》這一小節時,我在上課之前給學生講了一個小故事,小故事裡包含了讓人深思的道理,就在學生們聽得津津樂道的時候,我恰當時機的進入課程的正題,引導學生去研究自己在生活裡遇到過什麼令人深思的事情?經過學生們自己交流與探討,老師並不需要多講解,學生們就可以掌握了生活中的一些哲學與智慧,還可以從中看清事物的本質,進而掌握只是要領和課程內容,老師的教學目標也可以很順利地完成,一舉兩得。教師在政治課堂的教學中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學生們自己對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的基礎上,才能讓他們展現自己的智慧和才幹,真正激發出了他們的學習慾望,使其沉浸於自主摸索的境地之中,無疑是提高政治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二、豐富教材內容,引學生入勝

  高中政治教材在內容編纂上不可能更新地像報紙新聞一樣的快,在一段時間中是固定不變的,如何使學生喜歡政治課,產生學習興趣呢?這樣就需要高中政治老師豐富與優化教程的內容,剔除一些比較難、舊、偏的知識點,促使知識點生活化,易被理解與掌握。在課堂中,教師努力去創設適宜的政治情景,這樣有助於使學生的思維活動一直處於活躍期,一旦如此,學生便會融入其中去認真地探索政治的知識與內涵,繼而可以將從課堂學習到的政治知識轉化為生活中的一項應用能力,這樣的一節課便是一節成功的高效的政治課。

  例如在進行《價值與價值觀》這一節課的講解時,我並不是單純地只講解理論知識點,而是以一個案例作為開始:2009年10月24日,長江大學的三名大學生為了營救兩名溺水的兒童,在營救過程中不幸遇難。對此事件,社會各界說法議論不一:其中有些人人覺得用三個人去換兩個人是不划算的;另外有些人覺得生命本是無價的,生命換生命,不存在劃不划算的比較。所以,人生的價值是什麼呢?生命的價值如何去體現?一邊是大學生在見義勇為,而另一邊面是撈屍的人索取高額打撈費,這些事情表現出他們對價值的選擇是怎麼樣的。這個引發眾人關注的事件也開啟了學生對人生觀、價值、價值觀的思考,自然學生們對大學生的挺身而出、見義勇為拍手稱快,而對那些打撈者的惡行感到極其憤怒和指責。這樣舉例的事件自然讓活躍了課堂的氣氛,讓學生在討論中在思想上學習和反思,不僅可以對他們以後的言行起到指導作用,也成功實現了這節課的教學任務目標,使政治課堂高效化。

  三、合理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化難為易

  對於我們現在的教師來說,我們的責任重大,高中政治本身就是一門相對比較抽象的學科,許多政治課之中的概念與理論都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難點,教材裡的知識內容是單一的、靜止的,所以如果僅憑教師的口頭描述與講解,可見教學效果與學生掌握效果一般。隨著資訊科技的日漸成熟,多媒體技術已經發展到各種教學活動之中。在高中政治中,引入多媒體教學,可以更加直觀地讓那個學生了解一些政治理論中的邏輯推理,增加課堂資訊容量,要求有強烈的直觀性,這種直觀性強了學生們才會更容易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這也是我們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的最直接辦法。

  教師通過藉助現代化教學手段,以多媒體作為輔助教學方式,採用新聞、動畫、音樂、紀錄片等等資料來優化和豐富課堂的內容,則會從視覺與聽覺上給予學生各種各樣的體驗,可以使學生樂在其中,進而增加學習效率和提高課堂效率。例如在進行《文化與生活》這一節課的講解時,我給學生們用多媒體演示些豐富多彩的有關生活文化的圖片,比如音樂、舞蹈、書法、影視、瓷器、象棋等,使學生生動感受文化的豐富美好與博大。給學生展示具體的圖片、場景等,可促使學生深層次地掌握課本知識點,化難為易、化靜為動、化單一為豐富,讓政治課堂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課堂效率。

  以上就是一些自己在多年教學之中的經驗總結,要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效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我們大家不斷尋覓,不斷探索,共同努力,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和能力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的未來更加精彩。我相信教師們只要能夠做到這些,而且持之以恆,必能對打造高效的高中政治課堂帶去巨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