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財務風險成因考察及控制策略論文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樹立的財務風險防範意識與識別能力。進行財務風險的成因分析,採取有效措施進行風險控制,從而降低企業財務風險,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醫院財務風險成因考察及控制策略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醫院財務風險成因考察及控制策略全文如下:

  摘 要 隨著現代醫院管理逐步由事業單位管理向企業化管理轉換,財務工作變得更加複雜,財務風險日漸顯現出來,醫院財務風險的控制和管理顯得越來越重要。通過考察醫院財務風險成因,提出了強化醫院財務風險意識,完善風險管理機構,健全內控制度,加強貸款風險和投資風險管理,提高財務人員素質等措施。

  關鍵詞 醫院 財務風險 成因 控制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以及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化,醫院的理財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國家對衛生機構的經費投入逐年減少,醫院在資金的需求上不能只依賴政府財政撥款,更多的時候需要自籌資金。而且隨著醫療市場的放開,各種形式醫療機構大量興辦,醫院面臨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為適應形勢發展需要,現代醫院管理逐步由事業單位管理向企業化管理轉換,財務工作變得更加複雜,財務風險日漸顯現出來,成為影響醫院經營管理的重要因素。醫院財務風險的控制和管理顯得越來越重要。如何有效地管控財務風險,已成為每一個醫院無法忽略的現實問題。

  一、醫院財務風險特徵描述及成因考察

  風險是現代財務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從風險的一般性質出發,通常認為風險是指某種損失發生的可能性。將風險與財務問題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財務風險,它構成經濟風險的一個組成部分。醫院財務風險是指醫院在開展財務活動中,由於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導致醫院財務收益與原來預測的收益發生偏離,因而遭受損失的可能性。財務風險是當前醫院經濟管理活動中一種常見的經濟現象,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醫院資金的正常執行,損害醫院經濟收益,嚴重時阻礙醫院的發展,使醫院陷入危機。

  其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存在的客觀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醫院財務風險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客觀存在的,因此從根本上消除它並不現實,只要將其降低到一個可控的合理範圍內即可。二是不確定性。醫院所處環境因素的變化,均可能帶來財務風險,但哪些因素變化是未知的,故發生何種財務風險、發生的範圍和時間以及損害程度是不確定的。三是潛在性。醫院的財務風險潛藏於醫院運營的各個環節,其發生之前,通常有一個不被人注意的階段,損失也是潛在的。四是可控性。財務風險的發生受一定因素影響,如果對這些因素有充分的瞭解,就可以採取針對性措施加以控制,預防風險發生,減輕財務風險帶來的不良經濟後果。

  醫院財務風險的成因十分複雜,涉及多個方面。從客觀原因來看,首先,國家政治、經濟、法律等巨集觀環境複雜多變,對醫院影響很大,但醫院無法對其進行準確預測和控制,一旦這些環境因素髮生不利變化必然給醫院帶來財務風險。其次,利率變動對涉及負債經營的醫院而言,必然加大醫院現金流的不確定性,如利率下降,可能導致前期***高利率***貸款利息負擔變得相對沉重;而利率上調往往會導致醫院債務融資成本增加,加大醫院的財務風險。再有,由於衛生行業公益性質,醫院肩負著救死扶傷的社會義務,不可避免地經常從事弱勢群體、無主病人、自然災害或重大事故後的醫療救援等無償救治,這對醫院財務收益的影響不容忽視。

  從主觀原因看,主要有:一是醫院管理層多將工作重點放在醫療業務方面,對財務管理重視不足,對醫院財務風險瞭解和認識不深,忽視醫院財務風險防範工作。二是醫院財務人員普遍缺乏財務風險意識,對風險管理知識所知不多,不能對財務風險進行識別、分析、預測和控制。三是內控建設落後。實踐證明,內部控制是防範風險的利器,缺乏健全而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是釀成財務風險的根源。多數醫院缺乏內控理念,內控建設沒有跟上醫院發展,暴露出醫院管理體制的欠缺。四是醫院貸款管理不善,資產負債率較高,財務負擔沉重,償付能力嚴重不足時將導致財務風險的發生。五是投資決策缺乏科學性。在投資決策中,由於醫院對投資專案缺乏周密的分析和研究,導致決策失誤,給醫院帶來財務風險。

  二、新形勢下醫院財務風險控制策略

  ***一***提高醫院財務風險管理意識。

  風險意識缺失是醫院財務風險產生的重要原因。在新形勢下,醫院管理層必須強化財務風險意識,並通過風險知識宣傳和教育,培養醫院全體員工的財務風險觀,引導其參與風險管理工作,從而形成全員防範財務風險的局面。財務部門是醫院財務風險防範的重要部門,應參與到醫院所有經濟活動中去,以便更好地瞭解醫院經濟活動中的風險,做出風險方案供管理層決策。其他部門應加強配合,共同實現對財務風險的控制。

  ***二***完善財務風險管理機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醫院財務風險控制的複雜性和多樣性要求醫院必須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對財務風險實施及時有效的控制,醫院可單獨設立一個財務風險管理部門並配備相應的人員對財務風險進行預測、分析、監控,以便及時發現及化解風險。其次,醫院要建立監督控制機制,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特別要加強崗位制約、授權批准、會計監督、預算管理和內部審計。醫院要根據自身業務特點,明確相關部門和人員的權責利關係,合理設定崗位,各崗位之間應保持相互制約,每個人都在規定的許可權範圍內開展業務活動。對重大事項應按程式實行集體決策審批,任何人不得越權或擅自更變集體決策。醫院資產應定期進行盤查,保證賬實相符。高度關注預算管理工作,一切支出必須嚴格根據預算方案辦事,提高醫院資金使用效率。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監督職能,客觀、公正地審查醫院各項經濟業務,及時將醫院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暴露的主要風險、薄弱環節向管理層反饋,並提出改進建議,從而防範並降低財務風險。

  ***三***加強醫院貸款風險的控制。

  在資金缺乏的情況下,負債經營是必然選擇,但是醫院要合理控制負債規模,避免醫院陷入財務困境。醫院貸款風險控制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明確貸款指導思想,堅持科學發展觀與科學民主決策程式,根據事業發展需要和醫院的實際償還能力確定貸款專案和貸款額度,制定切實可行的還款計劃和措施,避免財務風險。二是構建醫院貸款的政府監督管理體系,加強醫院貸款管理,明確還貸責任,防範財務風險。三是構建醫院負債經營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加強貸款風險監控。四是將貸款管理納入醫院預算管理體系,促進醫院科學、有效地使用貸款資金,防止財務風險發生。

  ***四***加強投資管理,避免投資風險。

  醫院取得資金後必須將其投入使用,以期望在未來取得報酬,謀求最大的經濟效益。因此,醫院的投資活動,是醫院盈利的重要途徑之一。投資佔用資金量大,投資失敗會給醫院帶來巨大損失。故必須重視醫院投資管理。一方面,提高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對擬投資專案的投資目標、投資規模、投資方向、投資結構、投資成本與收益等投資活動中的重大問題進行分析,並對專案技術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進行論證,通過認真分析風險和收益的關係,採取合適的投資方案,適當控制醫院的投資風險。另一方面,加強專案投資的嚴格管理,在專案啟動後,即開始著手對專案實施跟蹤監督,並對投資效果進行評價,及時發現問題並採取調整措施,儘可能地將財務風險化解於萌芽時期,以避免風險損失。同時,建立責任追究制度,這將會使投資專案的提出和管理得到很大改進,更有效地避免投資風險。

  ***五***提高醫院財務人員的素質。

  財務人員素質不高,風險意識淡薄是導致醫院財務風險問題發生的重要原因。目前,醫院必須加強對財務人員的風險管理培訓,提高其對財務風險危害性與風險防控重要性的認識,增強財務風險控制意識,工作中時刻留意風險問題。通過培訓,使財務人員系統掌握財務風險管理理論和技術手段,具備對於財務風險的識別、監控、評估、處理等方面的能力,在遇到風險問題時可以及時有效的採取措施進行處理。同時,醫院應構建有效的激勵制度,將財務人員的工作業績與獎金掛鉤,激發財務人員的工作熱情,積極主動地開展財務風險控制工作,保證醫院經濟效益最大化目標的實現。此外,財務人員應多關注國家醫改政策和經濟環境變化,適時調整醫院財務管理策略,增強醫院財務管理的應變能力,防止外部環境的不利變化給醫院帶來財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