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教學管理論文

  加強教學管理創新,深化教育改革,培養創新型人才是我國當代教育事業的目標。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謝謝你的閱讀。

  篇一

  淺談高校教學管理創新

  【摘要】加強高校教學管理創新,深化教育改革,培養創新型人才是我國當代教育事業的目標。筆者從高等教學管理創新的必要性出發,對高校教學管理創新的措施進行了分析與闡述。

  【關鍵詞】高校;教學管理;創新;措施

  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髮展與進步,以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的科學技術不斷地提升我國競爭力,推動著社會的發展。民族要想進步、國家要想興旺發達,必須建設創新型戰略目標,促使我國成為創新型國家。建設創新性國家必須要有創新型人才,然而高等院校擁有著知識豐富、技術較強的尖端人才,對創新人才的培養極為重要。因此,高等院校應不斷加強教學管理,進行改革創新,為國家培養創新型人才做出貢獻。

  一、高校教學管理創新的必要性

  1.教學管理不能適應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院校不斷擴招,學生數量在不斷地增加,高等教育已經大眾化,使得教學管理變得極為複雜。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部分高校由於適應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快速發展,盲目的進行擴招,課程體系和專業設定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教學的質量得不到保證,以致不能更好的培養創新型人才,造成資源的浪費。

  2.教學管理體制僵化

  目前,大多數教師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仍進行灌輸式教學,偏重理論課程的傳授,忽略了學生的實踐學習,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使得學生產生厭煩心理,不利於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創新技能的鍛鍊。由於學校教學管理體制不靈活,教學計劃和課程不能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學生的主導地位得不到充分的發揮。

  3.學校對教學管理工作重視不夠

  部分學校在教學設施建設方面上加大了投資力度,忽略了教育管理崗位人員的培訓,使得管理人員缺乏學習的機會,教育管理思想受到極大的束縛,無法認清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嚴重削弱了教育管理崗位人員隊伍的實力,導致了教學管理墨守成規,不能隨教學目標的改變而改變,進而影響到教學水平和教育的質量。因此,應加強對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視,提高教學管理隊伍的專業素質,培養教學管理工作人員先進理念,不斷地進行改革創新,培養高校創新型人才。

  二、高校教學管理創新的措施

  1.教學管理觀念的創新

  為培養創新型人才,我們應具有良好的教育管理理念,不斷深化正確的教育觀,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良好學習態度的培養,以達到教學的目的。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進步,教育改革不斷髮展,高校教育思想和觀念若要固步自封,勢必會影響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因此,教育思想的轉變極為重要。為使我國成為創新型國家,教育觀念應實行終身制,通過進行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推動我國教育事業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瞬息萬變的資訊社會,以科學合理的方式推進高等教育觀念的改革,以培養創新人才為中心,實行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豐富教學管理,不斷創新,以適應市場的需求。

  2.教學管理方式和手段的創新

  在資訊化社會,加強教學管理方式和手段的創新,可有效地提高教學的質量。高校管理人員應利用先進的自動化裝置對多方面資訊進行現代化管理,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節約投資成本。與此同時,應不斷提高高校教學管理隊伍的綜合素質,認真分析管理人員的不同需求,有針對性的採取措施,不斷激發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其更好的為工作服務。不定期的組織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素養和技能,培養管理人員良好的協作意識和自主性,建立一支各方面精通的現代化管理隊伍。

  3.教學過程的創新

  高校教學管理應在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適當增設難題,使學生在面對挑戰時充分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對於學科的專業設定,必須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體現學校的特點和優勢,根據學生的需求,對專業進行調整,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育,用發展的眼觀看待學生,堅持以人為本,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國家培養創新型人才。

  4.教學管理目標的創新

  加強教學管理目標的創新,首先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出發,進行不斷地探索,為學校的發展制定一個合理的目標,以吻合學校的辦學特色。第二,隨著我國社會資訊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逐漸多樣化,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符合多樣化發展的前提下,我們應選擇良好的培養方式,對學生進行人性化教學管理。我國高等教育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面臨各種挑戰,各高校只有根據社會發展變化,不斷及時地調整教學管理目標,創新教學管理,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才。大眾化教育下的高等教育目標不再只專注於精英人才的培養,人才已有了多種標準,這就要求高校制定更趨個性化的培養方案。即應以更加開放的心態,面對學生來源多樣化、人才培養規格及培養方式多樣化的現實,構建適應面更廣、應變能力更強的管理模式,為創新人才的培養提供較大的選擇空間。

  三、總結語

  總而言之,加強高校教學管理創新,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深化教育改革,為我國培養專業的創新型人才,促使我國高等教育事業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李圓圓.對中國教育大眾化的分析[J].劍南文學經典閱讀,2011,***08***.

  [2]李輝生.高等學校的管理創新與創新教育[J].中國行政管理,2007,***5***:85.

  [3]鄭淑紅.高校教學改革與創新研究[D].2009,***12***:31- 39.

  [4]潘懋元.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教育質量觀[J].中國高教研究,2000,***11***:9- 11.

  [5]莊強,王功民.以人為本[M ] .北京:企業家出版社,1997.

  [6]薑桂春.高校教學管理創新與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J].煤炭高等教育,2000,***3***:40- 42.

  [7]丁景梅.論高校教學管理模式[J].華東經濟管理,2000,14***4***:106- 107.

  [8]王宗禹.培養創新人才與高校教學管理的創新[J].機械工業高校研究,2001,***1***:1- 6.

  作者簡介:

  趙志偉、男、1975年12月、河北灤縣、漢族、管理職員八級、本科、教育教學管理、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基礎課部。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