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加快重慶職業教育基地建設的幾點思考論文

  重慶職業技術教育城是重慶市“十二五”規劃重點建設專案,是重慶市“十二五”職業技術教育的核心區。作為重慶市職業技術教育“一核心兩基地四中心”戰略佈局中的“一核心”,是重慶主城“西有大學城,南有職教城”教育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計劃總投資495億元,總規劃面積18平方公里,秉著打造“中國一流、西部職教高地、全國最大雲端計算產業園”信念,規劃常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對加快重慶職業教育基地建設的幾點思考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對加快重慶職業教育基地建設的幾點思考全文如下:

  【摘要】在現代各類教育中,職業教育與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關係最為密切,是一個國家和地區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重要保證。文章重點分析了重慶職業教育基地建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並就加快重慶職業教育基地建設提出了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經濟;優惠政策;資金

  在現代各類教育中,職業教育與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關係最為密切,是一個國家和地區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重要保證。在大力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全而小康社會建設步伐,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及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偉大程序中,發展職業教育己成為關係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域性性戰略。

  2004年9月,中共重慶市委、市人民政府作出在永川建設重慶職教基地的重要決策之後,重慶職教基地迅速發展,職業教育成為永川城市名片,重慶職業教育基地建設起步早、發展快,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一、重慶職業教育基地建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一***土地供應和需求之間矛盾突出

  由於重慶職教城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濃烈的職教氛圍,加上對發展職業教育實施了各項優惠政策,宣傳到位,社會各界紛紛申請到職教基地辦學。現有職教基地總而積規劃仍然不能滿足實際需求,學校發展急需用地和土地供應指標不足的矛盾突出。

  ***二***經費投入不足,建設資金缺口較大

  土地徵用成本和教育用地出讓價格之間存在一定差距,補貼費用高,建設融資渠道單一,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程序不夠快,跟不上學校加速發展的要求。部分學校辦學規模小,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裝置簡陋。

  ***三***對職教的管理跟不上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

  一方而,由於受計劃經濟時代職教管理模式的影響,對國家辦的職業學校管得過死,其專業設定不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導致一些公辦職校儘管師資力量較強,教學裝置完善,但由於執行機制不靈活,在市場競爭中有時反而不如社會力量辦的學校。另一方而,對社辦學校沒有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許多工作至今還處在“白流”狀態,與這會辦學蓬勃興起的趨勢很不相適應。

  二、加快重慶職業教育基地建設的對策和建議

  儘管重慶職業教育基地建設而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但這些問題只是發展中的問題,重慶職業教育基地發展的空間還很大,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創新思路,加大力度,採取有力措施切實予以克服和解決。

  ***一***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解放思想,創新思路,積極探索建立“政府投、學校籌、社會助”,政府投入和市場驅動並重的多渠道職教投入新機制,多方籌措資金。二是進一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吸引優質院校入駐永川。

  ***二***提高服務水平,優化職教發展環境

  一是認真落實關於發展職業教育、民辦教育的一系列優惠政策,根據需要制定更加有利於職業教育健康、快速發展,更加有利於推動職教基地建設的優惠政策和保障措施,配置更豐富的資源,為職業院校提供強有力的公共服務和良好的發展環境,增強重慶職業教育基地的吸引力、競爭力。二是市級相關部門和相關鎮、街嚴格按照《關於明確重慶職業教育基地建設相關單位工作職責的通知》***永委辦發***2005*** 139號***要求,各司其職,協調配合,加大對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力度。

  ***三***加大統籌協調力度,提升職教發展水平

  一是加強指導管理。加大對職業院校的辦學資格、招生宣傳、招生組織、招生收費、教學管理、實習實訓、就業推薦等的指導和管理力度,指導職業院校強化對學生的職業理想、職業道德、職業紀律、安全意識、健康心理的教育,提升職教學生的綜合素質。二是整合職教資源。積極引導辦學規模較小條件較差的學校走規模化、集團化、連鎖化辦學的道路,增強競爭力,推動職業院校做強做大。二是加強師資建設。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加強職教師資培訓,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高技能的職業教育師資隊伍。

  ***四***積極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激發職教發展活力

  一是加強職業教育研究。充分發揮重慶文理學院職教研究所、重慶職教基地研究所作用,組建專***兼***職研究人員隊伍,進一步加強力量,積極開展“城校互動職教發展新模式”國家級重點課題研究,深化“城校互動”的內涵。二是深化職業教育改革。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根據市場和社會需要,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合理調整專業結構,大力發展而向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專業,大力推進精品專業、精品課程。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半工半讀、彈性學制、學分制、選修制等人才培養新模式,力爭5個專業進行試點,繼續推進“l?l?l”***一年學習、一年頂崗實習、再返校學習一年***的教學模式改革。做好學生實習中的勞動保護、安全等工作。引導職業院校加大以人事分配製度為重點的內部管理體制改革,探索“公辦民助”、“民辦公助”的辦學路子。

  ***五***以市場為導向,抓好職教結構調整

  一是要調整專業結構。職業學校的專業設定要而向市場,而向經濟,與當地產業結構調整、主導產業發展相配套,在農村要與農業產業化、現代人的發展趨勢相適應。二是要立足西部,而向全國人才需求市場,調整我市職業教育培養的市場目標。要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建立人才交流中介組織,使我市向沿海地區的人才流動進入有序化的階段,減少盲目性。二是要實施名校戰略,創造名牌效應。加強宣傳力度,擴大其影響,造就一批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職教名校,吸引優質資源,依靠整體優勢,打造職教“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