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黨內民主建設的問題及路徑論文

  黨內民主建設是一項艱鉅的實踐過程,近些年來一直是熱點問題為黨內外所關注。作為執政黨,黨內民主建設程度高低直接影響到國家民主和社會民主,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關鍵和突破口。這些都要求我們要善於把握黨內民主建設的重點,不斷探索發展黨內民主的路徑。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新時期黨內民主建設的問題及路徑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新時期黨內民主建設的問題及路徑全文如下:

  摘要:新時期,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力。加強黨內民主建設對於保持黨的先進性,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發展人民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等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黨內民主建設至今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亟待解決的問題。推進黨內民主建設,應從推進黨務公開、保障黨員民主權利、完善黨代表大會制度、改革黨內選舉制度、完善黨內民主監督制度等路徑著手。

  一.黨內民主的含義及意義

  ***一***概念:什麼是“黨內民主”?

  目前學術界對這一概念尚未達成統一的認識。在中共“七大”上,劉少奇對黨內民主的實質作過這樣的界定:“就是要發揚黨員的自覺性與積極性,提高黨員對黨的事業的責任心,發動黨員或黨員的代表在黨章規定的範圍內儘量發表意見,以積極參加黨對於人民事業的領導工作,並以此來鞏固黨的紀律和統一。”

  ①這種觀點意在強調黨員的主體地位。另外,還有學者對黨內民主概念的理解重在強調製度體系的建設。如顏傑峰認為,黨內民主就是在黨的政治生活中,全體黨員依照平等、多數原則,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和管理黨內一切事務的制度。

  ②除此之外,林尚立還認為,黨內民主不僅是一種制度形態,而且也是一種基本的政治生活,是科學的制度和健康的政治生活的有機統一。

  ③通過借鑑以上有關黨內民主概念的觀點,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所謂黨內民主,就是全體黨員在平等地直接或間接地參與、管理黨內一切事務的政治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系列制度體系。

  ***二***黨內民主建設的現實意義

  1.加強黨內民主建設是保持黨的先進性,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內在要求。一方面,黨的先進性是黨的本質屬性,黨內民主是黨的先進性的體現和必然要求,沒有黨的先進性就不會有真正意義的黨內民主,黨內民主建設就會失去方向和意義;另一方面,黨要保持先進性,就必然要積極推進黨內民主建設,通過黨內民主建設來實現黨的先進性目標,沒有黨內民主建設,黨也就不會有真正的先進性。堅持黨的先進性與加強黨內民主建設是統一互動的關係,統一於黨的先進性建設的實踐之中。

  2.加強黨內民主建設是帶動人民民主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黨內民主建設對人民民主建設起著關鍵、示範和引領的作用。中國共產黨在我國政治生活中的核心地位,決定了不斷推進的黨內民主建設必將帶動整個國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將人民民主不斷推向更高的層次和更深的程度。

  二.黨內民主建設存在的問題

  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黨內民主建設至今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黨員權利沒有得到充分保障:目前黨員權利保障機制還很不完善,黨員實際參與黨內事務的權利很難落實,相當多的黨員難以真切地感受到他們本應享受和行使的對黨內事務的參與權、選舉權、管理權、監督權,因而導致許多黨員對黨的事業缺乏應有的事業心、責任感和創造力。

  ***二***黨的代表大會和黨委全委會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發揮:因缺乏相應的保障制度和執行機制,黨的代表大會的職權難以落到實處。黨代會的職權經常被全委會、會或工作會議、擴大會議所取代。全委會在黨的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是同級黨組織的領導機關,負有重大的責任。但是黨的委員會不是常設的,它在閉會期間,其職權是由會行使。長期以來,全委會的職責履行得不夠充分,作用不夠明顯,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全委會形同虛設的現象。

  ***三***民主集中制貫徹不徹底:在實際的政治生活中,黨的民主集中制尚未得到充分貫徹實施,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民主不夠,集中過多。民主範圍狹小,程式簡單,存在圈內的幾個領導拍板決定的現象。二是集體領導不夠,個人專權過多。在個人與組織的關係上,某些主要領導把個人凌駕於組織之上,個人操縱一切,提交黨委會集體討論只不過是通過形式上的黨委會決定使之“合法化”;三是在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的過程中從私利出發作,有的則對組織或上級的決定合意的就執行,不合意的就不執行。四是黨內監督難、監督“一把手”難上加難的狀況並沒有得到根本改變。

  三.黨內民主建設的路徑

  發展黨內民主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也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當前,發展黨內民主應該著力於以下五個方面:

  ***一***大力推進黨務公開:黨務公開是實現黨內民主的前提條件。在具體實踐中,應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明確公開內容、創新公開形式、規範公開程式、擴大公開範圍上,不斷提高黨務公開的質量。要著力解決目前一些黨組織黨務公開中存在的該公開的不公開、前期公開後期不公開、公開時避重就輕、成績公開問題不公開、公開不公開隨意性較大等問題,切實增強黨務公開的實效性。④

  ***二***切實保障黨員的民主權利:黨員權利的實現和保障程度,直接反映著黨內民主的發展程度。推進黨內民主,關鍵是要切實保障黨員的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和監督權,拓寬黨員參與和了解黨內事務的渠道,為黨員參與民主管理和決策創造條件。通過建立黨內下情上達的呈報制度和反饋制度,拓寬黨員反映和表達對黨組織意見的渠道,保證基層黨員和下級黨組織的意見能夠及時反映到上級黨組織,使各級黨組織的決策能夠真正體現廣大黨員的意志。

  ***三***進一步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制度:黨的代表大會制度是黨的根本制度,是黨內民主的最重要的載體。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制度需要做的工作很多,當前要著重做好三項工作。第一,實行黨代表常任制,任期與同級黨的代表大會相同。實行黨代表常任制,有利於各級黨代會代表,在參與重大決策和監督代表大會決議的執行情況方面發揮作用。第二,實行黨代表大會年會制。黨的各級代表大會必須每年舉行一次,不得無故取消或延遲。第三,完善黨的各級代表大會的議事規則。這是開好黨的代表大會併發揮其應有作用的關鍵。

  ***四***改革黨內選舉制度:黨內選舉制度的完善及其有效運作,是衡量黨內民主水平的重要尺度。因此,要改進候選人提名制度,擴大候選人預備人選和候選人的差額比例,實行自上而下的提名與一定範圍內的黨員群眾民主推薦候選人相結合;要建立健全與黨內選舉制度相配套的黨內任期制;要引入黨內競爭和競選機制,擴大差額選舉的比例和範圍等等。只有這些問題解決好了,黨內選舉才能真正體現廣大黨員的願望和時代的要求。

  ***五***完善黨內民主監督制度:黨內監督是黨內民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黨內民主建設起著重要的保證和保障作用。當前,完善監督制度主要應完善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完善公開辦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重點加強對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人財物管理的使用以及關鍵崗位的監督,健全質詢、問責、經濟責任審計、引咎辭職、罷免等制度,落實黨內監督的條例,還要進一步實行和完善巡視制度。此外,還要加強民主監督,充分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增強監督合力和時效。***作者單位:南京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註解:

  ①劉少奇論黨的建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1:466.

  ②顏傑峰.黨內民主含義考析[J].理論與改革,2009***1***.

  ③林尚立.黨內民主:改革開放以來的探索與實踐[J].探索與爭鳴,2002***6***.

  ④盧瓊華.黨內民主建設的回顧與前瞻[J],組織人事學研究,2009,1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