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烏欖怎麼種植

  烏欖***學名:Canarium pimela Leenh.***,別稱:黑欖,木威子。橄欖科,喬木,高達20米,胸徑達45釐米。果可生食,不過烏欖怎麼種植,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烏欖的特徵

  喬木,高達20米,胸徑達45釐米。小枝粗10毫米,干時紫褐色,髓部周圍及中央有柱狀維管束。無托葉。小葉4-6對,紙質至革質,無毛,寬橢圓形、卵形或圓形,稀長圓形,長6-17釐米,寬2-7.5釐米,頂端急漸尖,尖頭短而鈍;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偏斜,全緣;側脈***8-***11***-15***對,網脈明顯。花序腋生,為疏散的聚 傘圓錐花序***稀近總狀花序***,無毛;雄花序多花,雌花序少花。花幾無毛,雄花長約7毫米,雌花長約6毫米。萼在雄花中長2.5毫米,明顯淺裂,在雌花中長3.5-4毫米,淺裂或近截平;花瓣在雌花中長約8毫米。雄蕊6,無毛***僅雄花花葯有兩排剛毛***,在雄花中近1/2、在雌花中1/2以上合生。花盤杯狀,高0.5-1毫米,流蘇狀,邊緣及內側有剛毛,雄花中的肉質,中央有一凹穴;雌花中的薄,邊緣有6個波狀淺齒。雌蕊無毛,在雄花中不存在。果序長8-35釐米,有果1-4個;果具長柄***長約2釐米***,果萼近扁平,直徑8-10毫米,果成熟時紫黑色,狹卵圓形,長3-4釐米,直徑1.7-2釐米,橫切面圓形至不明顯的三角形;外果皮較薄,干時有細皺紋。果核橫切面近圓形,核蓋厚約3毫米,平滑或在中間有1不明顯的肋凸。種子1-2;不育室適度退化。花期4-5月,果期5-11月。

  烏欖的種植技術

  定植

  烏欖適宜於年均溫20℃左右,絕對最低溫不低於0℃,海拔300米以下的地區種植。烏欖對土壤和水分要求不嚴,紅黃壤的山坡地、低窪地均可種植。土層深厚、土質肥沃的沙質土壤栽植更佳。

  烏欖嫁接苗移栽成活率低,一般採用剛長出2~3片真葉的袋裝實生苗定植,株行距為4米×5米。基肥一般每穴放幹稻草15千克,石灰1千克,鈣鎂磷肥3~5千克和畜禽糞20千克。幹稻草、鈣鎂磷肥、石灰放底層,畜禽糞放在中層,表土放上層。植時使根頸部平於地表,植後整好樹盤,覆蓋雜草。

  嫁接及整形

  烏欖苗定植後第2年開始嫁接,嫁接宜在“春分”前後***3月中下旬***,即春梢尚未萌動而枝條充實、芽眼飽滿時進行。嫁接前1個月,不再給砧木苗施肥,以提高嫁接成活率。選擇芽眼飽滿、充實、無病蟲害的枝條作接穗。接穗採下後立即剪去葉片。在砧木距地面30釐米處採用腹接法進行嫁接,每株接1~2個接穗,成活後再將主幹在離介面上方10釐米處剪斷。

  烏欖嫁接後,要經常檢查其萌芽狀況,抹去砧木上的芽梢,減少養分消耗,保證芽的生長,提高成活率。接芽抽發後施薄肥,促梢壯體,及時解除薄膜包帶並護梢防風折裂。

  烏欖嫁接成活後第2年要定主幹促分枝,主幹高度一般在40~50釐米,第一層留主枝3~4條,主枝基角60~70度。鄰近枝條均勻分佈,以後各層分佈部位應跟相鄰層主枝錯開,一般層與層之間的距離為50~60釐米,留4~5層,矮化成形後,樹高控制在4米左右。

  幼齡樹的修剪採用短截疏枝與打頂控梢相結合,短截徒長枝,疏掉內膛枝、重疊枝,並在樹冠頂端打頂控梢開天窗,控制樹體高度。經過3年的整形修剪,可形成矮化、豐產和緊湊的自然圓頭形樹冠。

  烏欖的價值

  定植

  烏欖適宜於年均溫20℃左右,絕對最低溫不低於0℃,海拔300米以下的地區種植。烏欖對土壤和水分要求不嚴,紅黃壤的山坡地、低窪地均可種植。土層深厚、土質肥沃的沙質土壤栽植更佳。

  烏欖嫁接苗移栽成活率低,一般採用剛長出2~3片真葉的袋裝實生苗定植,株行距為4米×5米。基肥一般每穴放幹稻草15千克,石灰1千克,鈣鎂磷肥3~5千克和畜禽糞20千克。幹稻草、鈣鎂磷肥、石灰放底層,畜禽糞放在中層,表土放上層。植時使根頸部平於地表,植後整好樹盤,覆蓋雜草。

  嫁接及整形

  烏欖苗定植後第2年開始嫁接,嫁接宜在“春分”前後***3月中下旬***,即春梢尚未萌動而枝條充實、芽眼飽滿時進行。嫁接前1個月,不再給砧木苗施肥,以提高嫁接成活率。選擇芽眼飽滿、充實、無病蟲害的枝條作接穗。接穗採下後立即剪去葉片。在砧木距地面30釐米處採用腹接法進行嫁接,每株接1~2個接穗,成活後再將主幹在離介面上方10釐米處剪斷。

  烏欖嫁接後,要經常檢查其萌芽狀況,抹去砧木上的芽梢,減少養分消耗,保證芽的生長,提高成活率。接芽抽發後施薄肥,促梢壯體,及時解除薄膜包帶並護梢防風折裂。

  烏欖嫁接成活後第2年要定主幹促分枝,主幹高度一般在40~50釐米,第一層留主枝3~4條,主枝基角60~70度。鄰近枝條均勻分佈,以後各層分佈部位應跟相鄰層主枝錯開,一般層與層之間的距離為50~60釐米,留4~5層,矮化成形後,樹高控制在4米左右。

  幼齡樹的修剪採用短截疏枝與打頂控梢相結合,短截徒長枝,疏掉內膛枝、重疊枝,並在樹冠頂端打頂控梢開天窗,控制樹體高度。經過3年的整形修剪,可形成矮化、豐產和緊湊的自然圓頭形樹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