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的故事有哪些

  莊子是道家學派的繼承人,是道家學派的大師級人物,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莊子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莊子的故事

  莊子在濮水這個地方垂釣,楚國的君王派兩個使者到濮水,向莊子發出邀請。使者對他說,我們的君王將治理國家職務託付於你,希望你不辭辛勞能夠接受。他繼續釣魚沒有起身,只是對使者說道,傳聞你們國家有一隻龜獸,已經死去很長時間,你們的君王把龜包裹在錦緞裡珍藏在匣子裡,供奉在廟堂之上。請問,這隻龜是願意死了被尊貴的供奉起來,還是願意活著在爛泥沼裡自在的爬動呢?兩位使者回答,當然是願意在泥沼裡爬動。此時莊子大聲說道,你們回去吧,我就想像龜一樣在泥沼裡活著。

  莊子曾周遊列國,活得自由率性,後來拒絕了楚王的官職,隱居著書。莊子人和他的思想一樣,反對人的追求功名心,這在古代非常難得。他所寫的文章多為寓言故事,簡短的幾個比喻就將要表達的意思形象生動的展現出來。他認為在朝廷為官,謀取功名權勢,就像雖然身著顯貴之服,身處顯貴之地,但是卻如同死去,而自然而然的活著,雖然物質條件匱乏,卻能讓自己身心舒暢。他有一個名言,指哀莫大於心死,認為精神追求比物質追求重要,這裡也能體現出來。

  其實他真的很偉大,有多少文人讀書就是為了得到當朝者青睞,能夠做官顯富貴,而他面對一個君王送上來的官職厚祿卻毫不心動,視為草芥,讀了這個故事,更加佩服莊子的品德。

  莊子妻死的故事

  莊子曾經有過三個妻子,因為家貧,所以那些妻子都先後離開了他,後來莊子對自己的家也沒有之前那麼嚮往了,於是就這麼拖著過日子。

  後來,莊子和一個富家女子田氏在一起組成了家庭。田氏雖然是富家小姐,但是並不嫌棄莊子家貧,因為莊子的才華,對莊子一往情深。於是不聽家人阻攔,與莊子一起回到鄉下過起了平凡的農家生活。

  好景不長,莊子這一次的好日子沒有多久,他的妻子田氏竟然死了。莊子的好友惠子前往表示弔唁,準備好好安慰莊子。但是當惠子到了莊子家中後,才發現莊子卻正在分開雙腿像簸箕一樣坐著,一邊敲打著瓦缶和木盆一邊唱歌。

  惠子詫異道:“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這麼久,本來應該是生兒育女直至白頭偕老,人死了不傷心哭泣也就算了,卻敲著瓦缶和木盆唱起歌來,這也太過分了吧!”

  莊子不緊不慢說:“不是的。我的妻子初死之時,我怎麼能不絕望傷心呢!但是我仔細想了想,她開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來就不應該具有生命形體,不只是不曾具有生命形體,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氣。夾雜在恍恍惚惚的環境之中,因為變化而有了元氣,元氣變化而有了形體,形體變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又回到死亡,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執行一樣。死去的那個人將安心的在天地之間睡覺一般,而我傷心圍著她啼哭,這就不能知道天命本意了,所以我不難過傷心,反而為她高興。”

  莊子行於山中的的故事

  話說有一天莊子去拜訪朋友,途中經過一座山,在山裡面走呀走,因為無聊嘛,就東看看西望望。看到了一個人,這種人在山裡面挺常見的,就是砍樹的人。

  砍樹的人站在一棵樹下,但是不砍樹。莊子有點疑惑,就去看樹。一看,哇,這棵樹真好看,這麼高,這麼漂亮,枝繁葉茂的,為什麼不砍呢?莊子就問這個砍樹的。

  砍樹的說,因為這種樹除了好看之外沒有用啊!

  莊子一聽很感慨,看看吧,沒有用不成材的話可以安享晚年。

  在這裡插一句話,“不成材”這個典故就是出自這裡。

  莊子下山之後到了朋友家裡面,朋友見到莊子,貴客呀,就吩咐殺一隻鵝招待客人。僕人就說,咱們家裡面有兩隻鵝啊,一隻會叫的,一隻不會叫的。主人說,這還用問嘛,不會叫的鵝,留著做什麼?就這樣,那隻不會叫的鵝成了大家的下酒菜。

  莊子有個隨行的小僕人,近朱者赤,也喜歡思考問題,就問莊子,樹不成材,結果沒死;鵝不成材,結果被殺掉了。您看看,您是想要做“成材”的呢,還是“不成材”的呢?

  莊子多聰明,精神境界多高呀,他的回答是,他介於二者之中。因為在兩個之間吧,好事都可以沾一點,壞事都能夠遠一點。這樣他自己也能自然一點。什麼東西吧,多了都不好,要懂得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