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關於懺悔的講章

  “懺悔意識”來源於基督教的“原罪”理論,西方文明在懺悔意識的指引下以上帝作為懺悔物件,下面由小編為你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一

  就主悔改得寬恕

  一、請主坐席之人***路7:36***

  “有一個法利賽人請耶穌和他吃飯,耶穌就到法利賽人家裡去坐席”***路7:36***。這裡沒提法利賽人的名字,參考其他經文,都講到耶穌應邀在長大麻風的西門家裡坐席***太26:6-13、可14:3-9、約12:1-8。有認為這三處與路7:36-50是同一件事,有認為不是同件事***。請耶穌吃放的人是什麼人?可稱他西門嗎?

  1,“法利賽人”。法利賽人起初是受人尊敬的人,但到了耶穌的時代,法利賽人成了“能說不能行”、“偽君子”的代名詞。以前法利賽人是非常敬虔的人,當時有一個階層是撒都該人,是舊約祭司撒督的後代,掌管著祭司、聖殿的權柄,但撒都該人不信上帝、不信復活、不信天堂。雖然名義上是祭司階層,實際是世俗權貴。於是,有一部分人說:你們不守神的律法,我們守;你們不相信復活,我們相信復活;你們不相信天堂,我們相信。這些人就是法利賽人。是針對撒都該人的,他們是非常敬虔、克苦己心的人,要求自己非常嚴格。然而,到了耶穌時代,有些法利賽人過分流於形式,成了“偽君子”。也有些法利賽人非常敬虔,比如這個長大麻風的法利賽人西門就請耶穌去家裡吃飯。

  2、“大麻風”病人。大麻風在聖經裡代表不潔淨***利13:45-46***,正常的人恐避之不及,更不會到他家裡一起吃飯。但耶穌沒有拒絕他的邀請。這個長大麻風的西門,被人視為不潔淨的,被人遠離的人,耶穌卻接納他,去他家裡坐席。《約翰福音》2章也記載了: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親的筵席,邀請耶穌和門徒去赴席,耶穌就和門徒就同去了,並且在那裡行了用水變酒的神蹟。

  3、可見:耶穌基督對真誠邀請他的人從不出言拒絕,無論邀請者是被人尊敬的人,還是被人視為不潔淨的人;無論是婚慶的筵席,還是窮苦的家庭,只要真誠邀請耶穌,耶穌都願意去。中國人說:“貴客臨門,蓬蓽生輝”!耶穌基督,人類的救主,萬王之王,萬主之主,他屈尊來到我們的心裡、家裡、人生裡;他不嫌棄我們家庭的貧窮、心靈的狹小、人生的平凡。他願意接受你真誠的邀請而來。雖然,有的人感覺家庭卑微、貧寒,連親戚朋友都很少來往。“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但耶穌基督願意接受你的邀請,進到你的家裡、心靈裡。現今時代很講顏值,但耶穌不看我們的外表,只要我們內心虔誠:邀請耶穌,他就與我們同偕!

  猶太人請人吃飯的風俗,中國人喜歡請或被請吃飯。吃飯是聯絡感情、增進溝通的一個渠道、方式。中國人的彼此問候說:“你吃了嗎?”“吃了!你吃了嗎?”相當於彼此問好!如果問人間關係怎樣?就問:是熟人還是生人?熟人是可相互吃飯的!生人是不能彼此吃飯的。但要注意不是什麼飯都能吃!“鴻門宴”之類、出賣人格、品格、國格的飯一定不能吃。須知在你面前的是什麼人?是吃什麼飯?如果因著親情友情,正常良好的人際交往,可以吃。對耶穌來說,真誠邀請他的人,耶穌會接受邀請。

  二、就主痛悔之女***路7:37-39***

  1、“就主”即就近主前。在耶穌坐席的時候,有個女人來到他面前哭泣。如果是電影特寫,先是一個廣角鏡頭:一個房間裡法利賽人請耶穌及門徒吃飯。鏡頭一轉,有個走路非常謙卑的女人,頭也不敢抬,小心翼翼地來到筵席旁邊,站在耶穌的背後,屈身跪下,挨著耶穌的腳哭,淚水溼了耶穌的腳,她又用頭髮擦乾,還連連親吻他的腳,把香膏抹上***路7:37-39***。

  這一系列的動作,以無聲的語言表達她內心的傷心和懺悔。然而,旁邊有人***請耶穌吃飯的人***面帶不悅,心生厭惡,原來這個女人“乃是個罪人”***路7:39***,是個名聲不好,被視為不忠貞、不檢點、無品格、被人唾棄的人!

  2、這個靠近主耶穌腳前哭泣的女人是什麼人?參考太26章、可14章、約翰12章,耶穌被邀請吃飯,有個女人,打碎玉瓶,用香膏膏主。那是伯大尼的馬利亞。有解經家說是同一個人,有說是另外的一個女人。不論是哪種說法,路7:39說:這個女人“乃是個罪人”,當時是被人瞧不起的人。猶太人把三類人放在一起:稅吏、***、罪人***太21:31***,都是被人瞧不起的人。當這個女人到耶穌面前來哭泣,那個請耶穌坐席的人心生厭惡。也許這個女人是不檢點的人,或主動、或被動從事被人瞧不起的事情。她曾經沒有操守、沒有品德,被人唾棄。但這時,她來到耶穌的腳前哭泣,代表內心真正的痛悔、難過、懺悔、懊悔,無聲的眼淚表達內心真誠的痛悔。

  有人問耶穌坐席時,怎能抱到他的腳啊?這與猶太人坐席的習俗有關。中國人的坐席是有桌子,有凳子。特別講上下尊卑,分上席、主陪、主賓。不要隨意去坐、是上席。古語說:“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中國人坐席,如果是方桌,對著大門、廚房門後面的是上席,上席的左邊是首席。如果是圓桌,對著大門、廚房門後面的是主位,主位的右邊是第一主賓、左邊是第二主賓;主位對面的是副主位,副主位的右邊是第三主賓、左邊是第四主賓。這是中國人的坐席及坐次,腳在桌子底下,無法靠近腳哭泣。中國古代也是席地而坐:雙膝跪地,雙腳跟豎起,臀部放在兩腳跟上,腰板挺直,這是古人的“坐”姿。***“坐”字很形像,是兩個人在土上***。更無法靠近腳哭泣。

  猶太人坐席沒桌子。達·芬奇的畫“最後的晚餐”,有桌子、有凳子,十二個門徒分列在耶穌的兩邊,在聽耶穌說“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的一剎那,各自不同的反應和表情。耶穌在中心,每三人為一組,人物互相呼應。實際上猶太人坐席是席地而坐,身體斜躺,用左手支撐頭部,腳伸在外面,右手可自由索取食物。耶穌坐席的時候,有個門徒正好靠近耶穌的胸膛,低語問那要賣你的是誰?耶穌說:“我蘸一點餅給誰、就是誰”,就遞給了加略人子猶大***約13:25-36***。後來猶大出賣了耶穌。故而路7:37-50坐席的坐姿也與此相同。這時,有個女人來到耶穌面前,才能靠近耶穌的腳哭泣,眼淚溼了他的腳。

  3、真心痛悔必得赦免。這個女人靠近耶穌的腳前傷心哭泣、痛心悔過,以無聲的語言—眼淚,表達真誠的懺悔。這個“眼淚”是痛悔的眼淚,向主認罪悔改,祈求赦免。也包含她被人厭棄的傷心之淚,她來到主前以眼淚表達內心的痛苦與悔改。真正痛悔的人,神並不輕看。要以悔改的眼淚洗刷自己的心靈,真心的痛悔會使心靈得到洗滌!因有耶穌為人釘死十架,成就救恩,為我們擔當了過犯。在耶穌基督的寶血裡,我們只要相信耶穌,接受耶穌,真誠懊悔,就能洗刷自己心靈的汙穢,得蒙主的赦免。

  《詩篇》32篇、51篇是大衛認罪悔改的詩。大衛說:“我閉口不認罪的時候,因終日唉哼而骨頭枯乾。黑夜白日,你的手在我身上沉重;我的精力耗盡,如同夏天的乾旱”***詩32:3-4和修本***。當他一認罪,“我向你陳明我的罪,不隱瞞我的惡。我說:‘我要向耶和華承認我的過犯。’你就赦免我的罪惡”***詩32:5***。大衛說“我是在罪孽裡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詩51:5***,又說:“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 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詩51:16-17***。真誠認罪,必蒙主的赦免。在大公教會,有“告解”聖事:犯罪的人,內心不得安寧,找神職人員“告解”***承認犯的罪過,也叫“懺悔”***。後來宗教改革:人無需通過神職人員告解,可直接向上帝認罪禱告。其實“告解”能幫助人,疏導人減輕內心痛苦與壓力。有過錯者說出來就是“告解”***懺悔、認錯、認罪***。能說出這事,表達他已認識過去的錯誤,傾訴說出,就如把窗戶開啟,讓陽光照進來,讓空氣吹進來。這個女人到耶穌面前傷心哭泣,是懺悔、痛心悔過,這樣真誠的認罪,得蒙主耶穌的寬恕和赦免。

  三、愛主更多問誰?***路7:40-44***

  當這個女人來到耶穌面前哭泣時,眼淚溼了耶穌的腳,她就用頭髮擦乾,還連連親吻主足,抹上香膏。那個請耶穌坐席的人見此就心生厭惡,心裡還埋怨耶穌:“這人若是先知,必知道摸他的是誰,是個怎樣的女人,乃是個罪人。”***路7:39***。就是名聲狼藉之人。耶穌怎能讓這種汙穢之人靠近呢?

  1、難道耶穌不知道這個女人是什麼人嗎?當然知道!還知道請他吃飯之人的心理活動。耶穌作為人子,和我們一樣是有血有肉的人,生活在世界中間,他了解人的一切生活、心情感受和心理活動。俗語說:“人情煉達皆學問。嬉笑怒罵皆文章”。要了解別人說的話是何意思?要明白話外之音,言外之意。要了解人心,不要與社會隔絕。“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將心比心,換位思考”。耶穌與人接觸,觀察入微,通過人的言談舉止,眼高眉低,能看出其所表達的意思,從人的眼神、嘴角,舉手投足,能瞭解人的心理、清楚人的內心。比如,在你跟人講話時,那人不停地看錶,那是提醒你要知道應該結束講話了。

  2、耶穌沒說西門的心理不對,而是問一個問題,從而講明道理。主問:“‘一個債主有兩個人欠他的債:一個欠五十兩銀子,一個欠五兩銀子。因為他們無力償還,債主就開恩免了他們兩個人的債。這兩個人哪一個更愛他呢’?西門回答說:‘我想是那多得恩免的人’耶穌說:‘你斷的不錯。’耶穌又對西門說:‘你看見這個女人嗎?因為她得到的赦免多,她的愛就多’”***路7:40-44***。另外也表達:因她對主的愛多,她得到的赦免也多。因為“愛能遮蓋許多的罪”。

  3、越是愛主更深,就越瞭解主對我們的恩典和接納;若能更多知道我們所得的恩典,就越愛主。端午節前,我們堂網站組一起聚會,靈脩、禱告、分享。有弟兄姊妹分享事奉的經歷,包括拍照、寫報道、寫感悟、校對、上傳等事奉。***大家可以到百度搜索“莫愁路堂”,就會查到我們莫愁路堂的網站:“南京市基督教莫愁路堂—傳揚神的福音,引人歸主···”,那是我們堂的主頁。裡面有我們教會動態的報導,也有見證、講道、分享***。其中一位撰文分享:不管工作多忙,到了聚會的時間,就來聚會,每次從聽道中有感悟,經過思考寫出來發表分享。其中有篇是“喜樂事奉之我見”,認為事奉是喜樂的,使她成長的。或許有人認為每年聖誕節、復活節的活動都差不多,有什麼可報道的?每次聽道都差不多,有什麼可寫的?但是,這位同工認為每次聽道總有新的感悟、新的收穫。這就是個人對主耶穌的關係,對教會的心靈經歷。越愛主越愛崇拜聽道。越認真讀經,好好靈脩,就越能與人交通,總有收穫。先要認真聽道,好好讀經,感受主的恩典,感受主對我們的愛,才有豐富的情感,才有心得寫出。希望網站組的弟兄姊妹在下個階段裡有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感悟寫出,榮神益人。得恩典越多的人,愛就越多。不要說:我沒得什麼恩典,我什麼波折坎坷都沒有,不像有人忽上忽下、大起大落的,沒有什麼恩典啊。其實,這也是恩典啊!因為簡簡單單,平平凡凡,尋尋常常就是你的最大恩典啊!

  四、待主敬禮之愛***路7:45-49***

  耶穌對請他吃飯的人講:“你看見這女人嗎?我進了你的家,你沒有給我水洗腳,但這女人用眼淚溼了我的腳,用頭髮擦乾;你沒有與我親嘴,但這女人從我進來的時候就不住地用嘴親我的腳;你沒有用油抹我的頭,但這女人用香膏抹我的腳。所以我告訴你,她許多的罪都赦免了,因為她的愛多。但那赦免少的,他的愛就少。”***路7:45-49***這裡把如何對主的三個不同表現,對比顯明。

  1、“我進了你的家,你沒有給我水洗腳,但這女人用眼淚溼了我的腳,用頭髮擦乾。”***路7:45***“用水洗腳”是猶太人待客之道的首條,因猶太地處乾燥之地,走路腳上會沾塵土。在缺水的迦南,用水給來客洗腳,是非常尊敬的禮節***我們南京浦口地區,有客人進到家裡,第一個禮節就是打盆清水,遞上毛巾,請客人整把臉。有的人會推辭不要。但我每次會接過毛巾,擦擦臉,擦擦手,這是對人的尊敬***。當耶穌去西門家坐席時,西門沒有用水給他洗腳,這個婦人在耶穌腳前哭泣,淚水滴在主的腳上。這是用眼淚洗腳,禮節更誠。

  2、“你沒有與我親嘴,但這女人從我進來的時候就不住地用嘴親我的腳。”***路7:46***“親吻”表示擁抱接納、熱烈歡迎***按:這是猶太人的習俗,後來西方人也有此俗。而中國人則有另外的習俗:如古代之出門迎接、跪拜,到後來之鞠躬、作揖、拱手、抱拳,到現在的握手、敬禮、招手等等***。當耶穌進西門家時,西門沒有與他親嘴***擁抱、親吻表示熱烈歡迎***,這個婦人卻俯伏在地哭泣,淚水溼腳,又抱著耶穌的腳,用頭髮擦乾,還連連親吻主之雙足,表達尊敬與親切之情。

  3、“你沒有用油抹我的頭,但這女人用香膏抹我的腳。”***路7:47***在筵席上用“香膏”抹在賓客頭上,表明對客人的最尊敬的禮節。也表明這位客人是最尊貴的人,最受人愛戴的人。西門邀請耶穌來赴席,卻沒有用香膏抹耶穌的頭,尊敬不夠,禮節不夠。而這個女人用香膏抹耶穌的腳,表達了耶穌在她心目中的崇高、尊貴的地位,也表達了她對主的滿腔真摯的熱愛。尊敬之禮,溢於言表。而請耶穌坐席的人該盡的禮儀沒有盡到。可見待主尊敬之禮,要講內心,也不能忽略應有的禮節。

  很多人來到我們莫愁路堂,感到濟濟一堂、其樂融融的氣氛很好。作招待的弟兄姊妹,對新來的人微笑著迎接、招呼;互相關愛,笑容滿面,教堂的秩序井然,讓人感到這是神聖的地方、是心靈的家園,身心在此得以寧靜。不管是不是信主的,隨時都可在教堂裡坐坐,放下外面一切的喧囂,身心放鬆,恢復身心。也有的地方,聚會的環境很差,沒有秩序,人聲鼎沸。聚會要做到三個字“淨、靜、敬”:由環境的潔淨、到人殿安靜,再到心靈的敬虔。可見環境、次序、面貌、禮節是重要的,體現內心對神的尊敬。

  5月28日我們莫愁路全體義工培訓第一課,近300多位義工參加,王雪峰牧師主持靈脩後,有8位弟兄姊妹上臺分享自己事奉的個案。其中有位年輕姊妹,在單位是主管,後來到教堂的兒童班事奉,孩子們活潑好動,時間長了,她心裡想:我是個主管,在這裡給這些孩子端飯端水的值嗎?後來,她查了字典關於“事奉”有四個意思,在教會裡是事奉,在單位工作也是事奉,教唱獻詩是事奉,照顧人、服侍人也是事奉。她想:我來這個兒童班就是來事奉的,就是來做這些事的啊!因此她耐心照顧孩子,對職場的同事也越來越寬容了。講的時候感動流淚了,有人就把紙巾遞上去,體現彼此關愛,非常好。同時有另外一位也表達愛心給紙巾,是啪”地一聲,從遠處把一包紙巾到扔了臺上。大家愕然。其實可以拍拍前排的人,示意把紙巾傳過去,通過團隊的合作傳過去更好。可見,關愛人要有合適方式,我們愛主、待主也要有禮節表達尊敬。

  五、得主赦罪平安***路7:49-50***

  “耶穌對那女人說:‘你的罪赦免了。’同席的人心裡說:‘這是什麼人,竟赦免人的罪呢?’耶穌對那女人說:‘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回去吧!’”***路7:49-50***。這裡耶穌對這女人有三句恩言,非常寶貴!

  1、“你的罪赦免了。”***路7:49***這是赦罪的恩典。前面按照請耶穌吃飯者

  西門的看法,這女人“是個罪人”***路7:39***,是被人厭惡、拒絕、藐視的人。她自知罪孽深重,無地自容。現在竟蒙耶穌宣赦,得到寬恕,赦免,讓她不安的心靈得到平靜,安寧。以至於同席的人暗想:“這是什麼人,竟赦免人的罪呢?”。當然,我們清楚耶穌是上帝之子、人類的救主,他說赦免了誰的罪,誰就得赦免了。耶穌宣赦也因為他降世犧牲擔當人們的罪***賽53:4-6***

  2、“你的信救了你”***路7:50***.其“信”體現有三:一、相信耶穌是救主,能接納她、不拒絕她的靠近。二、相信耶穌能傾聽她的心聲、看重她的痛悔之淚,接納她的真誠痛悔。三、相信耶穌會對她寬恕、赦免,賜下赦罪的平安。

  3、“平平安安地回去吧!”***路7:50***罪在哪裡哪裡就沒有平安。因為罪如猛獸伏於門前***創4:7***又如繩索捆綁窒息,罪如網羅陷入難脫,罪如虺咬使人苦滅。但所有這一切,都因認罪悔改,得主赦免!赦罪的平安,真是平安。主賜平安,身心坦然。更有力量,抵制罪誘,行於真理,作鹽作光!

  今天我們也講認罪悔改,真誠痛悔,得主赦免。當然聖經裡所講的罪和社會上所講的罪不一樣。社會上講的罪是違法亂紀,作奸犯科,判了刑期,是“罪行”。而聖經裡講的罪,是指有不好的言語、意念、動機,是“罪性。如中國人所講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了過錯,當知錯改過,認罪悔改,必得主的赦免,得主所賜的平安。

  願主祝福祂自己的話語!

  二

  真悔改至少五大要素

  信心和悔改是一組手牽手不可分割的教義。任何真正合乎福音的信仰經歷,都少不了這兩者其中一項。如果我們真的相信主的話,這樣的信就必須帶著悔改的態度;同樣,如果我們真心悔改的話,這悔改也必須帶著相信的態度。此外,這一組對上帝恩典的反應,不只是在新生命誕生時才形影不離地在一起,就是在我們今後一生的日子,它倆兒仍是繼續不斷地攜手同工,從不分離的。當我們不斷信靠基督時,我們也就會不斷認罪悔改。約翰加爾文對悔改的理解就是這樣的,他給悔改下了以下的定義:

  悔改——真誠的以己歸向上帝的轉變,出於對上帝單純、迫切的敬畏,也包含了治死自己的肉體和舊人,並在聖靈裡作新人。

  西敏斯特小要理問答中有一條問題問:悔改以致得永生是什麼意思?回答是:悔改以致得永生是上帝所賜的救恩,使罪人因真正覺悟自己的罪,又確知上帝在基督裡的恩慈,就痛心懊悔,恨惡並離開自己的罪,歸向上帝,立志竭力重新順服。

  悔改包含些什麼呢?悔改的實際經驗和用情深度是會因人而異的,也會因各種各樣的人生背景和生活環境而各不相同。但在不同之中,有某些特徵是相同的。

  分割線

  一、羞愧感的產生

  當我們認識到罪已經使我們墮落,而且更重要的是,罪已經奪去了上帝在我們身上所有的榮耀形象時,我們便產生出悔改的心。這悔改的心往往與一種自覺羞己辱神的感覺一起產生。所以保羅說羅馬的信徒會覺得有「現今以為羞恥的事」***羅6:21***。

  分割線

  二、謙卑感的產生

  很奇怪的,當一個人開始為自己以往的所作所為感到羞愧時,他內心很可能會被他的傲慢所充斥,於是他開始為自己找藉口!他的心也就因此變得越來越剛硬。但當上帝叫我們真悔改時,我們則會感到無法狡辯,唯有在上帝面前認罪、謙卑降服在他的審判臺前***羅3:19***。

  分割線

  三、憂傷悔疚之心的產生

  被上帝降服後,我們因看到了己的現狀而會悔不當初,乃很自然、也很必要的事。我們會為自己曾經對不起上帝、對不起別人、對不起自己而感到痛悔不已。我們問自己:從前怎麼會浪費了那麼多的恩典,虛渡了那麼多的光陰呢!

  四、這一切還不能算是悔改

  這些只是為真悔改而鋪路。真悔改會產生一股對罪恨惡的心,也就是悟罪時的感覺,因為那時,我們嚐到了罪真正帶來的苦頭;這也是上帝光照人心時所作的工作,叫我們全面認清罪的醜陋和可怖。我們不僅為罪所帶給我們的後果和不便而懊悔,我們更會像詩人大衛一樣,說:因為我知道我的過犯;我的罪常在我面前。我得罪了你,惟獨得罪了你;我行了你眼中看為惡的事,因此,你宣判的時候,顯為公義;你審判的時候,顯為清正。看哪,我是在罪孽裡生的;我母親在罪中懷了我。***詩51:3-5***我們也會像寇佩爾***WilliamCowper***那樣說:我痛恨罪,罪使你傷透心,罪使你遠我靈。

  五、真悔改一定包含對上帝赦免之恩的認識

  還有一點常會被人遺忘,也許是由於這一點與以上四點看上去不屬同一類吧。真悔改一定包含對上帝赦免之恩的認識。就好象西敏斯特小要理問答所言,我們悔改因為我們「確知上帝在基督裡的恩慈」。就是這恩慈,我們才懂得懼怕;也因這恩慈,我們得以從懼怕中得釋放。對這一點的闡述,最具代表性的經文要數詩篇130篇了。馬丁路得稱這篇詩作「保羅之詩」,也就是這個原因。在這首詩裡,詩人對自己的罪認識得極為深刻,幾乎要被這悔疚感所吞沒,他從深處向上帝發出呼求***第1節***,他知道在上帝那裡有他犯罪的檔案***第3節***,他也不能妄想自己能夠在上帝面前站立得住***第3節***。但是,他的盼望是:「但你有赦免之恩,為要使人敬畏你...耶和華有慈愛,也有豐盛的救恩。」***詩130:4,7***。只有當我們的雙眼不再注視著自己的罪,而是定睛在上帝的慈容上,看到他的赦罪之恩,我們才會開始悔改;也只有當我們看得到原來上帝是有恩典、有赦免的,我們才敢悔改,敢回到上帝跟前,敢與他契合。

  因此,在新約裡,悔改被視為福音的禮物,是藉著耶穌基督賜給我們的***徒5:31;11:18;參提後2:25***。保羅說領我們悔改的是上帝的恩慈***羅2:4***。律法或許能使我們知罪,帶給我們一種罪疚感,正如讓保羅感受到的那樣***羅7:7-13***。但是,只有當恩典從水平線上升起來,把上帝的赦免展現在我們眼前,我們的心才會被上帝慈愛的陽光所溶化,以致能夠回心轉意歸向上帝。

  三

  悔改的生活

  何謂悔改?

  我們常看見聖經裡有"悔改"這一個詞;神常呼籲人悔改,悔改包括哪些意思呢?

  人類最大的罪是遠離了造他的神,且以偶像或別的事物來代替祂,棄絕了神,以致落在魔鬼的手中,終日在黑暗中渡日,更遑論以聖潔的生活來榮耀神,經上 說:“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三23***。世人遠離了聖潔全能的神,必沒有能力過榮耀的生活。所以我們必須響應神愛的呼喚,悔改歸向祂。 悔改不僅僅是懊悔已過、痛改前非而已;乃是將心完全歸給神。從前是背向神,現在是面向神;從前是懷疑、不信,現在是全然信靠;從前一提到神便反感,且無故 恨祂,現在是渴慕、親近祂;從前是自以為義、埋沒良心,生活在黑暗中,現在是活在祂光中,為罪、為義、為審判責備自己。

  從前我們的靈在神面前是死的,現在因信主是活的;從前我們不認神,也不要神,現在卻認識神;從前我們恨神,現在我們愛神;從前我們的意志是背叛、抵 擋、反對神,現在是向神敞開、接受、追求;從前我們的身體是為罪而活,現在我們的身體是給主使用。總而言之,悔改乃是內心完全歸向神,這也是聖靈在我們初 信之時所動的工。祂叫我們認罪倒空自己,以致讓祂能更多充滿我們。為此,悔改不只是基督徒初信時的經歷而已,乃是需要經常順服聖靈的帶領而有的行為,我們 的心常常因遠離神而墮落在黑暗中,所以常常悔改的人是有福的。耶穌說:“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路十三3***對世人來說,若不悔改,結局就是永遠滅亡;對於信的人來說,若不悔改,雖不致滅亡,但必經歷屬靈的死亡,失去屬天的賞賜,至終主必管教、審判,成為貧窮可憐的人。所以我們要常常虛心痛悔,謹慎戰兢的遵守主的道。

  結出果子與悔改的心相稱

  經上說:“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太 三8***。人必須先有悔改的心,才能結出悔改的果子。今天的危機是許多人根本沒有悔改的心,怎能結出果子來呢?我們聽過許多悔改的道,也講論了許多,卻失去 了悔改的心,主鑑察人心肺腑,要照個人所行的報應各人。若有悔改的心,自然會有為罪憂傷、痛悔的感覺,聖經說:“耶穌在諸城中行了許多異能,那些城的人終 不悔改,就在那時候責備他們,說:‘哥拉汛哪,你有禍了!伯賽大啊,你有禍了!因為在你們中間所行的異能,若行在推羅、西頓,他們早已披麻蒙灰悔改了。但我告訴你們,當審判的日子,推羅、西頓所受的,比你們還容易受呢!”***太十一20-22***主又曾用比喻說到稅吏和法利賽人在聖殿中祈禱,稅吏在神面前低頭、捶胸、悔改,但法利賽人卻自吹自擂,結果在神面前,稅吏比法利賽人更算為義。***路十八9-14***

  悔改的榜樣

  舊約列王紀下記載約西亞王因看見神的律法書而撕裂衣服,徹底地改,以致蒙神憐憫,這實在是我們的榜樣。常存悔改的心,必多蒙憐憫,所以我們要讓主在心中居首位,讓聖靈的主權、主的權威動工,叫我們可以完全歸向祂。

  悔改加上祈求

  有了悔改的心必須加上祈求,讓主的大能得以完全顯在我們軟弱人的身上,因此產生出更多的果子榮耀神。結果子是指好行為,就如我們重新建立禱告的生活, 恢復晨更的生活,喜歡親近神;我們的言語、行為、一舉一動都很自然地改變,像是有新生命的樣式,顯在家中、工作的地方。從前是常常憂慮,現在是靠主常常喜 樂,叫人因看見我們的好行為,歸榮耀給神。

  悔改的果子

  聖經提到撒該悔改之後對主說:“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我若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路 十九8***這是悔改的果子。他本是視財如命、仗勢欺人、訛詐、勒索人的,但一悔改歸向主,他就立刻顧念窮人的需要,又對以往訛詐的人作出賠償,並且沒有一點 為難的感覺,乃是歡歡喜喜的禱告。為此,我們的果子必須與悔改的心相稱,神的眼目遍察全地,要顯出大能幫助那向祂心存誠實的人;我們若有一個真實悔改的 心,主必幫助我們,叫我們多結悔改的果子。

  請聽主的呼籲

  “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這 句話是當日施洗約翰對那些悔改受浸的人說的,也道出了那世代神子民的危機。當日他們常常學習律法,有很多知識,卻失去了結果子的生活;從那一班教法師的法 利賽人身上,就可以清楚看出這種情形:主常責備他們的假冒為善。在這末世時代,主同樣發出悔改的呼聲,祂對亞西亞七個教會中的五個教會,呼籲他們要悔改, 行起初所行的,如經上說:“所以,應當回想你是從哪裡墜落的,並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啟 二5***。主知道我們落在更危險的情況中,許多人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知道很多悔改的道,但實際上卻沒有結出果子來。我們的生活應該榮耀神,以 頌讚為祭獻給神,與神有密切的關係?否則就需要悔改歸向祂;我們若轉向祂,祂必幫助我們。盼望我們都能天天向著祂,過一個結果子的生活。

  悔改與帶進主的國度

  主的國度是指一千年的榮耀,在那裡神掌王權、基督為元首,神的旨意得以成全。經上說:“看哪,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亞到你們那裡去。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咒詛遍地。”***瑪 四5- 6***這是舊約最後一章聖經的最後一段話,說到主來之前,神要預備使者來帶領祂的子民悔改歸向祂。這話在施洗約翰時代固然應驗了,但本文更是說出了主的心 意:祂巴望在再來之前,神的眾兒女能完全轉向父神。所以,在這末世時代,我們的心要轉向祂,讓聖靈的主權我們身上,叫我們的生活和事奉都在祂的面光之中, 討祂的喜悅。“預備主的道、修直祂的路”,這不但是當日約但河旁的呼聲,更是今天迫切的需要。然而,實際的預備乃是今天就從我們的內心開始;讓神的旨意在我們身上執行,在教會中執行,好等候主的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