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講章耶穌榮進聖城_講章耶穌榮進聖城

  兩卷福音書記載的關於耶穌基督榮進聖城的事件,另外兩卷福音書《路加福音》和《約翰福音》也各自以不同的手法記載了耶穌基督榮進聖城,下面由小編為你整理基督教講章耶穌榮進聖城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基督教講章耶穌榮進聖城

  經文:可11:1-11

  每年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主日是復活節,往前推一個禮拜,中間的八天就被稱為是“受難周”或者有稱為“聖周”,是記念主耶穌在世的最後一週內發生的事。受難的第一天是“棕樹節”,也有稱為“榮耀日”。在這一天,主耶穌榮進耶路撒冷聖城。

  一、耶穌騎驢進城

  1.耶穌為什麼進城?

  因為時候到了,他定意走向耶路撒冷。耶穌知道他喝苦杯的時候到了,他知道他一生最後的一站是耶路撒冷,是各各他山。

  2.耶穌為什麼騎驢?

  因為舊約先知的預言,耶穌騎著預選的驢駒,這正應驗了先知撒迦利亞的話說:“錫安的民哪,應當大大喜樂!耶路撒冷的民哪,應當歡呼!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裡,他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謙謙和和地騎著驢,就是騎著驢的駒子。”***亞9:9***。

  二、耶穌騎驢進城的意義

  1.表明他是榮耀之王

  群眾夾道歡呼“和散那!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這證明王的威嚴,尊榮,權能。

  2.表明他是和平之君

  他並沒有騎高頭大馬,也沒有佩上寶劍,或戴著冠冕。他來不是要給地上帶來爭戰,而是帶來和平。

  3.表明他是謙卑之王

  先知撒迦利亞預言說“謙謙和和地騎著驢,就是騎著驢的駒子”。這是統管萬物人類君王的態度。他以謙卑的愛來吸引萬人來歸他。

  三、神兒女的人生

  1.學向耶穌的順服

  順服的意思是:沒有自己的打算、主意、思想、觀點等。主耶穌就是這樣順服神的旨意,做了被殺的羔羊。當時,主雖然知道前面有危險,然而他認定了“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意思”***可14:36下***,他完全順服神的旨意。

  2.學向驢駒的獻上

  這匹驢駒被解開,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被主使用。它默默無聞,甘心讓主騎上。謙卑順服在主面前被主所用;甘願將主權交給神。

  感謝神的大愛臨到我們,使我們成了有福的人。求主幫助我們願意擺上為主使用,主就要在我們身上成就大事,讓神的心得滿足。

  基督教講章:耶穌賜你平安

  經文:路 2:14

  各位朋友:晚上平安!平安!平安!

  如此問候,第一個原因是因為12月23日世界未世並沒有來到,每個人都平安的活著。反而是這個謊言末日卻來到了。第二個原因是今晚是紀念主耶穌誕生之夜, 通稱為平安夜,全世界將有26億的基督徒慶祝這個非凡的節日。你、我今晚一同聚集也是為此目的。邀請你,問候你身邊的人說,“祝你平安”。

  一、人人渴望平安

  人人都需要平安,因為沒有平安就沒有幸福!有平安才有幸福。這個世界很多人看似平安,內心卻不平安;看似歡笑,其實充滿煩惱。

  今日,我們處在沒有戰火,沒有硝煙的和平年代。但我們卻無比向充滿了焦慮;那些即將畢業,是否可以找到穩定的工作,沒有把握,心裡滿了疑慮;還有年青男女 對自己心儀的白馬王了,或白雪公主,是否肯嫁給我,裡面會有憂慮;心中的巨集大的理想信念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一點一點的消失,我們內心漸漸變得惆悵。我們的 情緒,不再被理性控制,常常糾結不安,內心失去真實的平安。多么想有一種自由、自在的自然狀態下生活。我們能從哪裡尋找到這種生活內心寧靜、喜樂的生活 呢?那裡有世外桃園呢?

  二、人人尋找平安

  大家都在努力想獲得這份平安。我們以為成功可以讓我產變得強大,讓我們擁有更多平安,其實我們越成功發現我們越是軟弱,因為高處不勝寒;我們以為有更多的 金錢,可為讓我們擁有更多的安全感,其實,那會讓我們更沒有安全鹹;我們以為擁有更強大的關係,讓我們保障,為此,大家開始“拼爹”,或者沒有爹可拼就 “拼乾爹”,拼到最後,身心疲憊,一切回到起點。

  其實,科學再發達,也趕不上疾病的發展,生活條件再好,也無法使人的心得著滿足。為什么人會如此難得平安呢?很重要的一點,因為不認識生命的主宰。因為人 都是神所造的,若不歸回,就如漂流在外的浪子,沒有安息之處。這就是人為什么內心沒有安全感、不能滿足、常有懼怕感、心不安穩的根源!

  因為我們往往錯誤的以自己為起點來開始。我們問一些自我為中心的問題,比如:我要做什么樣的人?我該如何運用我的人生?我的人生目標、我的雄心大志、我的 夢想、我的將來是什么?專注在自我中心的想法永遠無法顯示我們人生的目的。聖經說:“因為萬物都出自他,藉著他,歸於他。願榮耀歸於上帝,直到永遠!阿 們。”***羅11:36節***上帝才是人生命的重心。上帝愛我們,樂意跟我們分享他自己的榮耀。

  三、耶穌賜你平安

  你也許會問,我怎樣知道上帝愛我,上帝在眷顧我?我告訴你,耶穌降生來到這個世界就是就是要告訴你,我上帝愛我,也愛你。約翰福音3章16節,上帝愛世 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上帝成為人,就是彰顯上帝的愛,表達上帝愛我們。耶穌的另外一個名就叫以馬內利。” “以馬內利”的意思就是“上帝與我們同在”。蕭伯納曾說:“人生真正的喜樂是當你感到自己是為偉大的目的而活,是當你覺得自己是上帝的眼中所寶貴,你就會 有快樂。如果你有確信,你確信的你有上帝兒女的身份就會有平安。

  1994年1月17日凌晨4點,美國洛杉機發生大地震,30萬人在不到4分鐘的時間裡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在混亂中,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衝向他7歲的兒子的學校。那個昔日充滿孩子們歡聲笑語的漂亮的三層教室樓,已變成一片廢墟。

  7歲的阿曼達與13個小朋友在漆黑的瓦礫下,沒有水、沒有食物,更沒有爸爸、媽媽,十四個孩子都不約而同地大哭起來,喊著:“我要爸爸!我要媽 媽!阿曼達停止了哭泣,抽了幾下, “呯”又是一陣房屋倒塌的巨響,同學們再次大哭起來,大家更加的驚魂不定了,阿曼達急忙大聲安慰道:“同學們別哭了,我爸爸一定會來救我們的,耐心點”真 的嗎?阿曼達的一句話讓一片哭聲戛然而止。“你父親會來救我們?這是真的嗎?”一陣帶有激動與疑問的話語立即像爆炸似的“炸開了”。 時間似乎過得很慢,四個小時過去了,六個小時過去了,三十六個小時也過去了,同學們不再哭泣了,趴在石頭上絕望了。可阿曼達卻還是堅信父親的話:“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而此時,阿曼達的父親就在廢墟外,悲傷地挖掘。同時,不斷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趕來,看到這片廢墟,他們痛哭並大喊:“我的兒子!”“我的女兒!”哭喊過後,便絕望地離開了。有些人上來拉住這位父親,說:“太晚了,沒有希望了。”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離開。 警察走過來對父親說:“你很難過,我能理解,可這樣做,對你自己、對他人都有危險,馬上回家吧。”

  很多人都認為這位父親因為失去孩子過於悲痛,而精神失常了。

  然而這位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著我!”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 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挖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見瓦礫堆底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 是兒子的聲音!父親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

  “爸爸,真的是你嗎?”“是我,是爸爸!我的兒子。”

  “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說只要我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我。因為你說過,不論發生什么事,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你現在怎么樣?有幾個孩子活著?”父親大聲向四周呼喊:“這裡有14個小孩,都活著!快來人!”過路的人趕緊跑過來幫忙。50分鐘後,一個安全 的出口開闢出來了。父親聲音顫抖地說:“出來吧!阿曼達。”“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生什么事,我知道你總 會跟我在一起。”

  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

  阿曼達是幸福的,他得到了寶貴的平安。耶穌道成肉身,就是與人同在,與信他的人同在。我們每個人如果確定創造生命的主宰與你同在,萬主之主與你同在,你會 何等的平安保障啊。耶穌降生的當年,天使報信給牧羊人說,“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上帝,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這就是平安夜的來源,上帝要藉著耶穌賜 給你平安。我們要承愛上帝的所賜下的平安,就是你、我必須要與上帝有一個和好的關係,你需要被上帝所喜悅,你要接受耶穌作你個人的救主。

  “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上帝,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讓耶穌掌管你的生活,讓他透過你的生活、談吐、追求來彰顯他的榮耀;神若真的與你同在,人就能從你的生活中看見神!神也從你身上得到他當得的榮耀,你也能從他的同在中得到最大的滿足與平安。

  我邀請你,與我們一同承受耶穌要賜下的平安。你必須相信耶穌,讓耶穌來引領你的人生,帶領你的腳步。

  基督教講章:耶穌潔淨聖殿

  《約翰福音》第二章水變酒的神蹟中,我們看到耶穌喜樂的一面。他參加迦拿婚筵,與喜樂的人同樂,並將淡水變為美酒。在《約翰福音》2:13-22中我們看到耶穌憤怒的一面。在耶路撒冷的聖殿中,耶穌看到聖殿成了“賊窩”,於是他“拿繩子作成鞭子,把聖殿中的牛羊趕走,並且倒出兌換銀錢之人的銀錢,推翻他們的桌子”,憤怒的耶穌讓我們直面他的審判。今天我將從耶穌的憤怒、聖殿的異化、聖殿的指向三個方面來分享這篇資訊。

  一、 耶穌的憤怒

  這件事是發生在猶太人的逾越節。逾越節是猶太人的重要節日,是紀念當年神擊殺埃及人長子,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一個節日。在這個節日中,居住外地的猶太人都會到耶路撒冷過節。那一天耶穌也上耶路撒冷去過節,在耶路撒冷的聖殿中,耶穌看見殿裡有賣牛、羊、鴿子的,並有兌換銀錢的人坐在那裡。耶穌就拿繩子作成鞭子,把牛羊都趕出殿去,倒出兌換銀錢之人的銀錢,推翻他們的桌子。又對賣鴿子的說:“把這些東西拿去,不要將我父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約2:14-16***

  這段聖經中我們看到耶穌憤怒的形象。有一個神的僕人說的好:憤怒通常是難看的,但它不一定是壞的。中國文字中的“氣”意指人類的生命力,而這力量的其中一種表達就是憤怒。

  十多年前筆者在上海復旦大學參加基督教研究生課程班學習時。美國哈佛大學靈脩學教授詹姆斯·懷特夫婦曾給我們上過《憤怒靈脩學》一課。課堂上,詹姆斯·懷特教授提醒我們留意聖經中上帝憤怒的形象。

  在舊約聖經中,我們看到神在列怒中施行審判的例子。如《士師記》中,神在憤怒中對以色列人施行審判***參士2:14***,《西番雅書》中,神在烈怒中對猶大國施行審判***參番3:8***,神的列怒是出於對公義的迴應,是因那些不忠的選民所引發的怒氣,然而這憤怒一直被憐憫所制衡。經上說“……我回心轉意,我的憐愛大大發動。我必不發猛烈的怒氣”***何1:8-9***

  在舊約先知傳統中,我們也看到先知通過憤怒來表達他對以色列人的控訴。如耶利米宣告耶和華的怒氣:“……我必將我的怒氣和憤怒傾倒在這地方……”***耶:20***,耶利米也承認這燃燒的怒火已經浸透他的心靈。他說:“因此我被耶和華的憤怒充滿,難以含忍……”***耶6:11***

  在新約聖經中,我們也看到耶穌憤怒的一面。如他看到聖殿成賊窩時的憤怒態度,另外在符類福音中,我們也看到耶穌憤怒的表達。***參可3:5,路13:15***

  在生活中,我們通常認為憤怒是一種負面情緒,當一個人發怒的時候,這團怒火向內會燃燒自己,向外會燒傷別人。但憤怒靈脩學提醒我們,憤怒也是一種力量,一種對公義迴應的力量。但這股力量需要被節制所制衡。因此保羅說:“生氣卻不可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弗4:26-27***一個人的怒氣如果不被節制,那怒氣容易發展成為一種苦毒、一種怨恨,最終導致犯罪,給魔鬼留地步,就像舊約中的該隱一樣。

  憤怒靈脩學提醒我們,我們需要把憤怒的力量引導到善行上,而不是任其發展成為一種衝突,憤怒中要有憐憫、恩典和節制。人在憤怒中可以表達他的勇敢,但這種勇敢不一定是通過發火來表達。憤怒本身是一種力量,用好這份力量,那憤怒不一定是壞事,如我們對社會公義的伸張。因此有人說,當你生氣的時候,就拿你的怒氣來作一點事吧!

  二、聖殿的異化

  耶穌為什麼要發怒?前面我們談到耶穌發怒的原因,是因為猶太人將神的殿變成賊窩。為什麼會這樣?這裡我們需要了解一下當時的背景。在逾越節,外地的猶太人都會按著習俗上耶路撒冷過節、獻祭,並享用極具有象徵意義的逾越節晚餐,反思以色列人所得的救恩。有人估計這段時間耶路撒冷的總人數達到百萬。這些從外地來到耶路撒冷過節的猶太人,需要按照摩西的吩咐獻上祭物,於是耶路撒冷城中產生大量的商業活動。此外,獻祭的人每年需要向聖殿交付半個舍克勒的丁稅***參太17:24-27***,由於各國的錢幣都不一樣,在聖殿中只通用一種貨幣,因此他們需要進行貨幣兌換。交易必然產生利潤,利潤必然產生奸詐。

  在這裡耶穌並不是指責耶路撒冷城中的商業交易,耶穌所指責的是發生在聖殿中的交易。經上說耶穌看見“殿裡有賣牛、羊、鴿子的,並有兌換銀錢的人坐在那裡。”***約2:14***他就“心裡焦急,如同火燒。”為什麼耶穌如此焦急呢?因為神的殿本來應該是禱告、敬拜、獻祭、教導律法之地,但現在這些人卻讓聖殿成為交易之地、汙穢之地、吵鬧之地,混亂之地。在這裡充斥了奸詐、吵鬧、混亂,聖潔之地儼然成為盜賊之窩。耶穌是神的兒子,他看到神的殿成為賊窩,心裡當然焦急。

  於是耶穌拿繩子作成鞭子,把聖殿中的牛羊趕走,並且倒出兌換銀錢之人的銀錢,推翻他們的桌子。不知大家思考過沒有,當時耶路撒冷聖殿有那麼多人,當耶穌潔淨聖殿時,居然沒有一個人站出來阻擋耶穌做這事。為什麼?那是因為眾人的良知告訴他們,聖殿成為賊窩是不對的。哪怕那些宗教領袖心裡不高興,但這時候他們也不敢出來攔阻,因為耶穌在作一件正確的事。

  三、聖殿的指向

  在耶穌潔淨聖殿之後,猶太人對耶穌說:“你既做這些事,你還顯什麼神蹟給我們看呢?”批評耶穌的人看見耶穌做這件事,要求耶穌顯些神蹟以顯明他做這些事的權柄。耶穌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耶穌的話是語帶雙關,他指著眼前的事物,說的卻是屬靈的真理。在《約翰福音》中,我們經常看到耶穌這樣表達,如講論活水,講論屬靈收割,講論重見光明等。事實上,猶太人當時沒有聽懂耶穌的話,不但如此,他們還會錯耶穌的意思,認為耶穌要拆毀聖殿,甚至這事後來成為耶穌被釘十字架的罪狀之一。

  在這裡“耶穌這話,是以他的身體為殿。”***約2:21***後來保羅進一步延伸,談到教會就是基督的身體。宗教改革家約翰·加爾文曾說:“關於古聖殿的教導確實可以完全應用於教會,因為教會是上帝在地上的莊嚴聖所。因此我們應將上帝至高的尊貴常擺在我們面前,就是那住在教會中的榮耀,以免它被玷汙。而能守住其聖潔尊貴的唯一方法就是,任何有別於上帝話語的,都不讓進入教會。”今天我們可以將耶穌潔淨聖殿的教訓應用於我們的教會。教會不是某一個建造物,教會是神所召聚的一幫人。教會應該是傳揚福音、教導真理、崇拜祈禱,愛神愛人的地方,今天我們的教會是否是按照主的心意而行呢?

  在《啟示錄》中,我們看到主對亞細亞七教會的稱讚與責備。如以弗所教會的“行為、勞碌、忍耐”被主所稱許,但因著他們“把起初的愛心丟棄了”,因此受到主的責備。老底嘉教會自以為富足,一無所缺,但在主眼中卻是那“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今天我們教會在主眼中是怎樣的光景?在物質上我們越來越豐富,但在靈裡面,我們的光景又是怎樣?耶穌在憤怒中潔淨聖殿,讓我們再一次直面他的審判。讓我們反省今天在主面前真實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