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論政治社會化的途徑和特徵論文

  政治社會化是公民個體在政治生活的中習得政治知識、培育政治情感、塑造政治價值、形成政治信仰、完善政治人格的過程,承擔著塑造合格政治人、維護社會穩定、傳承發展政治文化以及推動政治發展等功能。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簡論政治社會化的途徑和特徵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簡論政治社會化的途徑和特徵全文如下:

  摘要:政治社會化具有豐富的內涵,對推進社會的發展進步有很大的作用,本文從政治社會化的途徑和特點兩方面進行研究,從基礎理論的論述來深化對政治社會化的理解。

  關鍵詞:政治社會化;途徑;特徵

  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認為,人們認識客觀世界中的事物和現象,是主觀世界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和一定的實踐基礎上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我們可以把政治社會化概括為:人在特定的社會政治關係中,通過自己的社會實踐活動和政治生活,從中學習到了相關的政治知識和能力,繼而改變個人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形成過程。”

  一、政治社會化的途

  政治文化的傳播是通過特定的媒介來進行的,政治社會化同樣是需要通過媒介來完成。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社會組織,機構和團體。他們都為人們提供個體所需的政治資訊,同時傳遞自己的政治文化,並且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影響人們政治意識的媒介,這些媒介有:

  1、家庭是政治社會化的第一場所

  人作為社會的一員,從出生開始個人社會化的第一種方式就是家庭的影響。童年的經歷和家庭的教育會影響一個人的政治態度,所以家庭則是政治社會化媒介的第一場所。家長在養育後代的同時,會經常把他們對世界,對社會,對政治權威的態度,以及對政治事件和政治價值的判斷,直接或間接地傳遞給下一代,並且指導後代初步研究和學習理解外部政治生活。

  研究表明,孩子的家庭環境,尤其是父母對待事情的態度和觀點影響孩子的態度和意見,能夠積極參與家庭決策的年輕人可能會在政治上會非常活躍;專制的家庭教育,可能會產生兩種人:政治服從者和政治專斷者;假如童年的家庭生活不完美,沒有正常的家庭教育,成年後有可能會成為一種社會反常人;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可能會把孩子塑造成一種保守的性格。

  2、學校是政治社會化的主要陣地

  學校是文化傳播的主要機構,思想政治教育體系課程可以長期,系統的進行。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一方面通過系統的政治學習,形成了初步規範的政治觀點;另一方面,在同老師和同學的交往中,初步參與體驗了社會政治生活。因此,學校在培養一個人的政治觀點、政治情感和政治態度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校可以增強學生對政治體系的好感,培養學生的政治忠誠,使其擁有共同的政治信仰,作為這樣一個關鍵的陣地,它常常被統治集團用來向學生灌輸自己的政治態度和政治價值觀。

  3、大眾傳媒是政治社會化的主要工具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視、報紙、雜誌、廣播、網路、新媒體的出現,政治觀點和政治思想的傳播通過大眾傳媒傳遞開來,它不僅僅傳播了政治文化,而且改造了政治文化,它在引導社會政治方向方面起著重大的作用。通過大眾傳媒實現政治社會化功能主要通過兩種方式:第一,通過新聞報道、輿論宣傳等方式,來吸引人們對社會大眾問題的關注。增加人們的瞭解程度,由此引導社會政治心理的發展方向。第二,在各種各樣的宣傳報道中,直接宣傳統治階級的某種政治觀點,政治情感和政治態度。

  4、特定的政治符號是政治社會化的標誌

  特定的政治符號,如國旗、國歌、國徽、政治領袖等,這些符號具有重要的代表意義和政治象徵意義,在政治社會化過程中,符號傳遞著相應的政治文化,特別是對於人來說,直觀反覆的刺激最有效果,會使特定的政治心理髮生改變。

  5、政治實踐是政治社會化的橋樑

  生活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在政治社會化中,政治成員是通過實踐來認識,瞭解政治的,所以說在政治社會化的過程中,和其他的傳播工具相較政治實踐更有意義。政治實踐通過了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發展過程,期間,人們不斷調節個人的政治心理,學習相應的政治文化,提高個人的政治修養,完善個人的政治人格,使自己的政治認識達到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得到從感性向理性飛躍。

  除上述所列主要的政治社會化媒介之外,教會、工作場所和民族聚居地等,也起著傳播政治思想的作用,對政治社會化有積極的影響。

  二、政治社會化的特徵

  政治社會化具有豐富的內涵,就決定了他具備區別於其他社會政治現象的特徵,主要表現在:

  1、政治社會化的實踐性

  人們對於政治的理解過程就是一個政治的實踐過程。首先,人們把握的政治現象和政治規律都是在具體的社會發展階段和社會形態下通過實踐獲得的具體認識,所以人們所獲得的具體認識就是特定的政治內容。其次,人們除了通過自身實踐所獲得的政治經驗,還可以學習前人總結的政治規律和政治知識來充實自己,顯然,這兩種途徑都是以人們的實踐活動為前提的,同時,人們的政治認識也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深化。

  2、政治社會化的社會性

  政治社會化是人類社會眾多發展程序中的一種,在統治者獲得合法的權威地位後,為了維護其統治,把自己的政治理念在全社會推行。每個社會成員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進行著政治學習,但在一個人的童年時期,不會有高階的社會化,在經過成長和形成基本人格之後才會接觸到政治,瞭解其中的文化,開始真正的社會化程序。儘管社會生活的其他方面內容也會影響甚至支配著政治社會化的過程,但是,人們對政治生活的認識和取向等,始終是政治社會化的基本內容。

  3、政治社會化具有連續性

  我們所認識政治和學習的政治文化的發展經歷了從簡單到複雜、從單一到多元、從多面到統一的過程,在這個漫長的發展時間裡,政治社會化具有連續性。在實踐中,社會共同體和政治組織將自己的政治理念、信仰、準則和價值觀通過各種媒介傳播給政治體系內的每一個成員,使得每個人都去關注自己的政治共同體,一代一代的傳下去。從人類文明發展的角度來看,就是政治文化的連續性,也就是政治社會化的傳遞性,實現了政治社會化的傳承和發展。

  總之,從政治社會化工作的途徑來說,我們必須要選擇一條適合中國政治社會化的發展道路,也就是政治社會化要凸顯時代價值。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對社會成員進行政治價值觀、信念、態度和行為方式很多方面的教育。需要家庭、社會、學校、新傳媒等多方面的參與,才能使政治社會化得到應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