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中美高校公民道德教育論文

  道德教育是高等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具有較高思想道德素質、符合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的重要環節,是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領域之一。由於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歷史文化傳統等方面的差異,中美兩國道德教育的開展各具特色。。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芻議中美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芻議中美高校公民道德教育全文如下:

  摘要:20世紀末開始,公民道德教育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和重視。當代美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公民道德教育的方式來進行,其公民道德教育的內容對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關鍵詞:中美;公民道德教育;教育內容;比較

  中國自古以來有德育為先的傳統,而美國也世代傳承並重視公民德性的重要性。公民道德教育作為公民教育的一個重要維度,亦成為各國公民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中國公民道德教育的內容

  中國的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內容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互相影響、互相制約並互相滲透。“思想教育是根本,政治教育是主導,道德教育是基礎。”①

  1.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就是要在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為大學生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根本的思想方法,為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鍛造堅實的思想基礎。“思想教育就其性質而言,是提高人的思想認識的教育,是提高人們主觀反映客觀的認識能力和認識水平的教育,因而是認知性的教育”。②作為認知性的教育,最重要是理論武裝,以提高大學生科學認識各種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科學精神教育等內容。通過思想教育,有意識且全面地對大學生進行世界觀的教育,培養大學生科學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我國公民道德教育的創新之處。

  2.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的內容,決定了公民道德教育內容體系的性質和方向,是當前公民道德教育的核心內容。重點要解決的是對階級關係、國家結構、社會制度等重大政治問題的根本立場、根本態度和根本看法問題。政治教育使大學生認識到堅定政治方向的重要性,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增強民族自信心和時代使命感。在現階段,政治教育具體來說,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精神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革命、建設和改革歷史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基本國情和形勢與政策的教育等。

  3.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礎。道德教育,就是通過對大學生進行有組織、有計劃和有目的的道德訓練,使大學生形成符合我國社會要求的優秀道德品質,成為有道德的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道德教育的內容是由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的,併為社會經濟基礎服務。社會主義道德,是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基礎的反映,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是由無產階級培養的,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道德體系。現階段,道德教育內容的重點是要培養大學生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相適應的道德觀念。道德教育雖然在性質和導向上受到思想教育的引導和政治教育的制約,但良好的道德水平是促成個體形成優秀思想政治素質的基礎。

  二、美國公民道德教育的內容

  在美國,沒有思想政治教育這一說法,美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在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項名義下進行的,在這些教育中,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歷史教育都是重點涉及某一方面的教育,而公民教育是以培養具有資產階級民主理念和民主行為的公民為目標,涉及的內容相當廣泛③。因此,公民道德教育是美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

  在美國公民道德教育實踐中,其內容體系被視為一個有機的系統,而不僅僅是表面看起來的獨立而互斥的部分。“大概說來,其主要內容包括政治性十分鮮明和表面看來政治性比較淡化的兩部分。”④其中,政治性最鮮明的是政治教育的內容。而道德教育作為政治教育的延伸,其內容使政治性比較“隱蔽”。最後,融入美國文化的宗教教育,其內容逐漸向文化靠攏,成為文化中的政治。

  1.宗教教育

  美國“‘公民宗教’只是一種宗教象徵,是藉助宗教感情表達的一種社會信仰,體現著美國人的民族精神。”⑤宗教教育發揮著資本主義精神形成的思想導向作用,為資產階級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在公民宗教中,實質上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體現著以資產階級為核心的美國式的資本主義倫理精神,為美國提供社會凝聚力的基礎。美國是西方國家中最早實施政教分離的國家,但是政教分離並不代表政府意識形態上的宗教分離。教育中的政教分離是指“教會不得插手公立學校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國家也不得以任何名義用徵收的公共稅款支援教會學校,但並不排除***實際上也排除不了***宗教或宗教信仰的影響在公立學校的存在。”⑥“在很多私立大學裡,宗教仍然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⑦宗教教育在美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從殖民化時期就已經被肯定,美國高校最初的教育目的就是為了培養牧師。宗教早已成為高校公民道德教育的根基,甚至可以說是美國的根基。“宗教不再以國家機構的直接作為資產階級手中的工具為其服務,但這並不意味著宗教已退出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它只是以間接的方式介入政治領域。”⑧美國高校並沒有失去清教精神和宗教核心。

  2.政治教育

  美國一直將自身看作是自由民主的典範,並認為這是國家強盛的原因,這種思想深深植入於美國文化傳統――資本主義倫理精神和美國自由主義思想。美國高校作為傳播這種傳統的基地,將培養優秀大學生作為高校的最高目標和光榮使命。“大學生學習的質量最終是要根據畢業生是否願意為社會和公民服務來衡量的。”“很明顯,大學畢業生需要履行公民的義務。”⑨美國高校政治教育的內容,雖然種類繁多,常有更換,但總是以培養優秀大學生的品質和大學生參與能力為兩大中心的。

  3.道德教育

  在美國社會,道德教育還是受到了比較高的關注和重視,尤其是在高校,即使在道德教育的衰退時期,道德教育的捍衛者們仍堅持不懈為道德教育的發展努力著,將其視為“教育的最高目的”。美國早在建國初期,“語法和詞典之父”諾亞?威伯斯特就提出“人的美德比其能力對社會的影響更加廣泛,為此原因,心靈的培養比頭腦的訓練更應該一絲不苟。”⑩美國高校的道德教育,可概括為:一是直接的學校道德教育,二是間接的道德教育。直接的學校道德教育通常是指通過開設獨立的公民道德教育課程,如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品德教育、倫理教育等,分層次、分階段、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地對學生進行教育。間接的道德教育是指依靠除學校公民道德課以外的全部教育教學活動以及社會的影響所進行的品德教育,它主要通過四個方面來實現:首先,在專業課的教學過程中滲透公民道德教育。其次,通過課外、校外活動來進行道德教育。再次。利用社會文化機構和大眾傳媒來進行道德教育。最後,通過隱蔽課程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美國的道德教育在每個時期每個階段,它的側重點都有所不同,但是其始終關注品格教育、道德認知能力和道德反思能力三個方面的培養與訓練。   三、中美高校公民道德教育內容對比

  從以上的對比來看,中國和美國都將道德教育作為公民道德教育的基礎內容。道德是具有社會約束力的一直社會意識形態,其作用範圍非常廣泛。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的都存在許多不適宜由政治、法律來調節的許多社會關係,道德則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並對不良行為進行糾正。所以,中美兩國高校公民道德教育都必然要包括道德教育,從而將統治階級的道德觀念逐漸轉化為人們的道德品質,成為人們必須履行的道德義務,大大減少政治和法律所不能解決的問題。

  公民道德教育內容體現了傳統與現實的統一。兩國的傳統文化都包含著豐富的公民道德教育資源,是重要的公民道德教育內容。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中華民族有許多優良的傳統美德。美國雖然歷史短暫,但非常注重吸取西方的自由傳統和人文傳統,並利用宗教的對社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兩國對傳統文化的利用,都是以兩國的現實需要為基準的,是將傳統文化進行去粗取精後的昇華,才能促進現代社會有效執行和建設。中國和美國進入到現代化歷程以後,傳統文化都存在著許多與現代社會價值觀不統一的內容,如有悖於世俗、法制、民主的內容,就不能照搬照抄。傳統最終必須為現實讓路,這是由公民道德教育內容所決定的。

  兩國的教育內容也有一定的差異。首先是公民道德教育內容的出發點、偏重以及價值觀不同,我國是以集體主義價值觀為核心,原則是集體主義,內容是辯證唯物主義。而美國以個人主義價值觀為核心,維護私有制、崇尚私有主義和享樂主義為特徵的傳統精神。其次是宗教教育在我國並未列入公民道德教育內容中,我國實行政教分離,中國的政治是以馬列主義為指導的,中國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的解放和統一,在黨的領導下進行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而美國的公民道德教育歷來都是非常重視宗教教育的作用,即對於增強美國公民的愛國精神的培養。

  對於美國公民道德教育的內容,包括愛國主義教育、道德價值教育、政治觀教育,宗教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中美國公民道德教育的先進思想我們應該積極吸取借鑑,關於其個人主義和享樂主義的價值觀我們則要辯證的對待。其次,公民道德教育的內容不應該僅僅只是在政治課上,而是要滲透到各個學科中。其他學科的老師也要積極配合,努力挖掘所教學科中的公民道德教育因素,例如,可以通過地理、經濟、歷史等學科來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和民族認同感等。再次,教育內容要注重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例如:孔子的仁愛思想、老子的無為思想等,有益於改善現代人們的急功近利、道德敗壞等。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建設孔學堂,學習和傳承孔子文化,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繼承人更應該好好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中國的公民道德教育工作做出貢獻。***作者單位:貴州財經大學***

  註解:

  ①王玄武,駱鬱廷.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較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10.

  ②王玄武,駱鬱延.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較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35~36.

  ③曹潤花.美國公民教育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教學與管理,2007,***03***.

  ④王瑞蓀.比較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60.

  ⑤王瑞蓀.比較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61.

  ⑥姚運標.美國公共教育中的宗教問題研究[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29.

  ⑦陳國海,李燕娜,蔡宇翔.美國哈町大學宗教教育訪談錄[J].大學教育科學,2010,***1***.

  ⑧高峰.美國政治社會化研究[M].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166.

  ⑨呂達,周滿生.當代外國教育改革著名文獻***美國卷?第一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37.

  ⑩Noah Webster,On the education of Youth in America,Boton,1790.Quoted in James W.Fraser,The School in the United States A Documentary History,New York,2001,p.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