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與電商的創業故事

  他是手抓餅一哥;他是電商集團的董事長,兩人都是成功創業者,今天我們來一起看看屬於他們的。

   第一篇

  衣食住行是人類生存最根本的需求,在人們生活水平得到不斷改善的今天,餐飲行業也迎來了發展的契機,廣大吃貨們的需求是很強大的存在。麵食生意以本小利大,經營方便,得到廣泛地飛揚,有人已經用實踐證明。

  年收入250萬的手抓餅生意

  大學生禹化普大三時就當上手抓餅小老闆,2年來連鎖加盟店已開遍重慶大學城。

  一家不到10平米的小店,一位剛剛畢業的90後大學生,小小的手抓餅生意,兩年時間裡發展了4家直營店、1個加工廠和8家加盟店,年收入達250萬元。

  下午4點,小店店門口,已經有五六個白領在排隊。放麵糰、煎雞蛋、配作料……三分鐘後,兩個手抓餅新鮮出爐遞給了前面的顧客。和傳統烙餅不太一樣,這個餅千層百疊,面絲千連,外層是淡淡的金黃色,內層柔軟白嫩。

  每天能賣400個餅

  排隊的人那麼多,為什麼還有人要加入?“這五六個客人是活招牌。顧客也許不知道我們,但看著這人氣,就會吸引他們來嚐鮮。”禹化普說,小吃店的祕籍就是要保持人氣旺,排隊人越多生意越好。

  “以前我們追求速度,人多了就一次出6個餅。”禹化普說,在2011年做第一家店時這個快捷的方式並沒有贏來顧客青睞。他特意跑到成都小吃街去考察,發現類似的小吃店老闆總是保持慢工出細活的狀態。即便店外已經排起長龍,也不慌。

  禹化普回到重慶,開始要求師傅一次只做2個餅,甚至有時候做一個餅。這個營銷方式反響很好,餅保持最好的口感,排隊的客人反而更多了,每天平均能賣400個餅。

  加盟店4個月盈利

  禹化普的北城店才開兩個月,租金掏了1.3萬元,每月能賣1.5萬個餅,憑藉這樣的人氣,禹老闆在又迎來了三位新的加盟商。

  禹化普說,從去年的5個加盟商情況來看,基本4個月就能盈利。加盟費收1萬元,門店3-10平方米即可,租金價格通常在3000元左右。扣掉原料、房租、水電煤及人工費用,按每家店最差賣300個餅算,一個月的純利潤平均為8000元。

  “每賣一個麵糰給加盟商,他們賺8毛,我們只賺五毛,薄利多銷。”禹化普說,按10個月算,5家加盟店每天至少購買2500個麵糰,一年僅靠賣麵糰營業額能達到100萬元。

  隨著2012年大學城西街兩家分店步入正軌後,禹化普開始擴張腳步。去年他新增了一家直營店和5家加盟店,殺入了大學城。“大學城八所院校差不多15萬人,70%都吃過我們的手抓餅。”如果說4成靠營銷,那麼口感佔六成。油酥麵糰是手抓餅口感的關鍵,禹化普一直堅持在自建的加工廠裡手工製作,拒絕機器加工。

   第二篇

  今年29歲的張曉東,是東航電商集團的董事長。18歲高三畢業開始勤工儉學,大學期間做過14份兼職,從張曉東的自我介紹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愛“折騰”的人。張曉東真正的創業是在大學畢業之後,但是他的創業前奏卻是在大一時響起的,“先接觸一些人一些事,比貿貿然進入社會要好。”

  積累經驗:大學期間做14份兼職

  2004年,張曉東順利地考上了哈爾濱商業大學,美好的大學生活開始了,可是與多數大學生不同的是,張曉東沒有選擇只花父母的錢在學校裡“安然度日”,他的腦袋裡一直充盈著創業的念頭,並且從大一開始,這個念頭就付諸實施。

  大四以前,張曉東先後幹過14份工作,做過檯球室擺球員、網通接線員、烤肉店切肉師、快餐店後廚和服務員、高爾夫球球童,還曾經在東北林業大學門前擺地攤賣盒飯,而這些都是為了給日後創業積累經驗。“我覺得,兩年的球童工作經驗讓我熟練掌握了打高爾夫球的技巧,也讓作為兼職球童隊長的我,具有了同時管理100多個人的經驗。”

  這些經歷,成為張曉東日後走向社會一筆寶貴的經驗財富。張曉東說,雖然這14份工作都是最底層最基礎的職業,但讓他有了很大的收穫。

  正式創業:電子商務領域獨闢蹊徑

  2008年7月,張曉東註冊成立大連潤鑫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拉開了他正式創業的序幕。

  最初,張曉東帶領自己的團隊做類似人人網、開心網之類的運營網站,但是由於資金不足,很快專案破產。初期的幾個月幾乎沒什麼收入,團隊5人沒錢租房,只能睡在簡陋的辦公室裡。為了節省開銷,他們每天自己做飯,有時5個人只吃一個菜,十分艱苦。

  2009年7月,張曉東的專案獲得大連多個創業政策的扶持,在與創業導師交流後,通過導師的點撥引導,張曉東調整了戰略方向,主營業務是電子商務全網渠道運營。

  他將電子商務模式與傳統性零售業進行創新性融合,為傳統企業提供以網路平臺為基礎的電子商務全網渠道運營,輔助其建立網路銷售渠道,如天貓商城、京東商城、唯品會、聚美優品、銀泰網、聚尚網、阿里巴巴以及獨立的垂直電商平臺等,提供更專業的銷售組織和供應鏈全程服務。

  電子商務運營服務在杭州等南方城市發展得比較成熟,但在大連還很冷僻。經過分析,張曉東發現,經營電子商務,重在誠信,其次是推廣和價效比,要實現盈利並不難。於是,張曉東的團隊從品牌定位、網店店面設計、策劃、運營推廣、銷售,再到客戶服務實現了一條龍運營管理。

  在張曉東團隊的努力下,公司進入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階段,從2009年操作大連第一家網際網路女裝品牌,進入了整個服飾類目的前十名,到牽手大連奧遠集團併成立東航兄弟***大連***科技有限公司,團隊擴充到70人,再到成立大連市電商聯合會並擔任會長,張曉東一路狂奔著走了下來。今年,他又成立了大連東航世紀科技有限公司,並給自己制定了未來20年的人生髮展目標。

  經驗之談:要創業規劃很重要也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張曉東認為,對於創業,規劃是很重要的,很多事情可以提前著手實踐,但是並不一定要一步到位。“我覺得大學時期創業的成功率很低,應該至少95%的人都會失敗,而且會很慘。”在張曉東看來,創業並不一定適合所有的人,“這是一個事業的選擇,也是一種生活狀態的選擇,在大學可以提前接觸一些人一些事,然後再給自己做個判斷,該創業還是該做別的。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