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螄小吃店的創業故事

  這幾乎是一家永不打烊的小吃店。這家小店是杭州小吃界的一個傳奇;十幾年時間裡,他們在杭州買了兩套房。他們的小吃店有著怎樣的創業故事呢?想知道更多詳細的內容,請看下文,小編將為您作詳細的解答。

  :一年只關一次門

  “凡老頭”是一家只有二三十平方米的小店,主營炒粉幹、蓋澆飯、砂鍋、鴨頭、雞爪、小龍蝦,以及炒螺螄。店裡一共七八個人,包括陳榮明兩口子、陳凡、一個老家帶來的廚師、幾個請來幫忙的阿姨,以及陳凡的弟弟陳義。

  他們的排班表是這樣的:陳凡從凌晨1點到下午3點;陳榮明兩口子從早上9點到午夜12點;陳義和廚師從下午四五點到次日早上四五點。每個班頭12到15小時不等。

  這種作息維持了很多年。除了每年春節回老家那幾天,陳凡已經十幾年沒有見到過夕陽。

  這幾乎是一家永不打烊的小吃店。

  不打烊,是因為生意好得根本停不下來。你去吃午飯,排隊;你去吃晚飯,排隊;你晚上去宵夜,竟然還有人排在你前面!全家所有人都緊張地各司其職,幾乎連聊句天的工夫都沒有。即便是每天四五點夜宵結束,他們也不得閒,又要緊張地準備新一天的食材和滷味。

  偶爾空下來,陳榮明會看著店裡的卷閘門感慨一下:“這個門,我一年只拉下來一次,拉上去一次。”

  :螺螄“隨便燒燒”

  “凡老頭”每天要賣掉近千隻雞爪、幾百個鴨頭。最俏的是螺螄,每天只有四十來斤,尤其在這個人人都會點盤螺螄的季節,去晚了,就吃不到了。

  螺螄就在附近菜場買,也是十幾年如一日的老戶頭。“***賣家***是個五常那邊的老頭,他的螺螄都是村裡老人每天在小河裡摸上來的。”陳凡說,“生意做久了,質量有保證。我們進的螺螄往往還比別人貴一點,但東西好就行”。

  這裡的螺螄並不濃油赤醬,但很入味,口感較辣。或許是因為食材質地不錯,除了肉質厚實嫩滑,也保留著河鮮原始的鮮味。

  :祕訣在哪裡?

  陳凡笑了:“哪裡有什麼祕訣。說難聽一點,我們也就是大眾口味,隨便燒燒的。”

  令人驚訝的是,他自己並不愛吃螺螄。來杭州之前,也不會做菜。“多琢磨,多練習,總能做好的,十幾年下來你也燒得出來。”他哈哈哈地笑開了,“但有一點,我們還是很自豪的,我們富陽人嘴巴真的蠻刁的,所以我們覺得好吃的,應該不會差吧。”

  :衣錦還鄉

  十七年如一日的高強度工作,回報也很可觀。

  當年,陳凡初中畢業,便躊躇滿志地來了杭州。或許從那一刻起,他就不再是曾經的那個調皮搗蛋的“老頭”——他不喝酒,也不瞎逛,甚至不玩微信,除了睡覺,基本都在店裡忙。最讓他自豪的是,這一輩子只經人介紹談過一次戀愛,就結了婚。如今兒子已經八歲,在外地讀私立的外國語學校。

  10塊錢一盤的螺螄、2塊錢一隻的雞爪,這家人就靠著這份不眠不休的拼勁發家致富。十幾年時間裡,他們在杭州買了兩套房,“都是一次付清”;陳凡和陳義兩兄弟,一人開一輛寶馬5系;他們在老家有漂亮的別墅,新的五層小洋樓也在建造中。

  “還行吧,其實我們也就是過日子。”陳凡說,“錢多一點少一點,真的不重要。”

  而對陳榮明老兩口來說,有了這份家業,他們也可以安心準備養老了。“太累,身體確實有點跟不上。我們兩個老的,決定再做兩年,後面就隨他們自己折騰了。”

  為什麼不多請幾個人,或者乾脆開分店呢?

  “我也知道開連鎖掙錢快,可你看看,有幾家連鎖可以挺十七年的?”陳榮明說,“我寧願這樣一家人在一起,辛苦一點。賺快錢,但把牌子做塌了,我不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