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創業的故事

  隨著社會知識經濟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展現在社會發展中。一個國家的競爭力更多的展現在創新和創業發展的基礎上。在這個創業社會裡,很多在激勵著我們。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工藝美術大師曾映雪:每幅瓷畫都是一首詩

  她是福建省唯一的瓷畫工藝美術大師,30年來從事瓷畫藝術如一日;她偏愛蘭花,喜歡將蘭花的樸實素潔和高雅印在瑩潤潔白的德化白瓷上,做陶瓷,是她一生的追求……她就是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曾映雪。

  曾映雪出生於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潯中鎮。潯中鎮是陶瓷的主產地,歷來享有“瓷鄉”的美譽,成長在這裡的曾映雪,從小深受陶瓷藝人的影響和陶瓷藝術的薰陶,與陶瓷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

  1983年,年僅14歲的曾映雪進入德化職業中學讀書,開始了她的陶瓷繪畫之旅。1988年她又到景德鎮陶瓷學院學習深造,使理論水平和繪畫技藝更上一層樓。學成歸來,她成為德化陶瓷職業技術學院的陶瓷繪畫教師。

  德化陶瓷自古就有“世界陶瓷看中國,中國白瓷看德化”的美譽,然而瓷畫卻長時間不為人所關注。早在學生時代接觸瓷畫時,曾映雪就暗下決心要傳承瓷畫藝術。她說:“倘若百分之九十九都在關注德化白瓷,那麼請你留下百分之一給我說說瓷畫。”

  1996年,曾映雪向她所任教的學校申請開辦瓷畫專業。1998年,經教育部批准,德化陶瓷職業技術學校正式開辦陶瓷繪畫專業。從此,陶瓷繪畫正式成為陶瓷裝飾專業的必修課程。“這對於德化陶瓷繪畫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起點,對於我來說,也是我一生想要做的事。”曾映雪說。

  作為一名瓷畫專業教師,她經常和學生一起探討陶瓷繪畫的技巧,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學生。二十多年來,曾映雪從不收取學徒的一分學費,就連學徒來畫室作畫所使用的原材料也由她免費提供。

  目前在泉州各地從事陶瓷繪畫工作的人,有80%曾經是曾映雪的學生。畢業後,大部分都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或者是陶瓷小企業。學習陶瓷繪畫的大部分都是女性,拜她為師的徒弟中31人裡女性佔了二十幾個。她最欣慰的是,看到學徒為了這個專業在不懈努力,同時自己的作品也得到了認可。

  過去的30年裡,對曾映雪來說,是一段孤獨而糾結的長途跋涉之旅,“堅持的過程是漫無目的而且心痠痛苦的”。除了白天上課,晚上還要作畫,她曾經連續47個晚上,每個晚上花費4個小時才完成了一幅純工筆畫——西施浣紗圖。在近10年的時間裡,她每個晚上幾乎都是關在房裡作畫,在她居住的那條街,晚上只要看到還有一盞燈亮著,鄰居們就知道一定是曾映雪還在畫畫。

  曾映雪把每幅畫都當作一首詩來對待,花鳥蟲魚、飛禽走獸、山川林木、樓亭人物等,一花一草、一動一靜,線條優美、細膩入微、技巧嫻熟,她總能以小清新的色彩來展現女性情懷。“希望我的作品可以一眼就看出,這是女性的作品”,她說,“作品背後包含的藝術潛質以及意義更為深刻,這樣的作品才會更久遠。”

  “學院派與民間工藝的融合”,是曾映雪對自己作品的定義,她認為瓷畫是“手的藝術,火的歷練”。“做陶瓷是一個頻頻失敗的過程,只能通過一次次嘗試並總結失敗的教訓來克服。”2011年,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這也是德化縣第一個陶瓷繪畫工作室,後來她又成立了德化縣瓷畫院,真正做到了把瓷畫發揚光大。

  曾映雪的格言是:“愛陶瓷,沒錯的!”未來她將在作品中融入更多時代氣息和藝術新元素,“讓更多的人更清晰地看到我的繪畫風格以及對藝術真誠的態度。”

  二:

  80後女性創業者美甲學校的創業故事

  高紅麗,一個清瘦、笑得很甜美、愛打扮的80後漂亮女生。河南周口市淮陽縣人,從一所中職的計算機專業畢業後加入“北漂”一族。初到北京,她住在一間不到5平米的地下室,屋裡只能擱下一張床;找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圖片社,做圖片處理和相片沖印。高紅麗每週從週一工作到週日,每天10小時,一個月僅有3天休息時間。儘管工作很累,工資也低,但她還是認真工作,留心學習。

  “我為什麼不把其他工作都做一遍?”

  在圖片社工作期間,高紅麗想,“開這樣一個店挺好的,我為什麼不把其他工作都做一遍,來了解全部的流程?”有了創業意識的萌動,她就充分利用僅有的每月三天的休息日,幫助別的同事完成工作,把別人的工作都做一遍,一年下來就已經能獨立完成從前期圖片處理到後期相片沖印的整個流程。但她逐漸發現,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已經不那麼好。於是她捨棄了最初的念頭,到陳宇工作室、計算機培訓機構工作過一段時間,認真工作的同時也對自己的創業夢想念念不忘。

  必須是問題解決者

  儘管高紅麗一直有自己“單幹”的想法,但在工作中無論是崗位職責之內,還是之外,從來都是盡力盡責,對領導交待的任務從來沒有過抱怨。有一次領導交給她做一個Flas***件,她自己不會做,於是就請會做的同事吃頓飯,幫助她完成工作。“領導給你這份工作是器重你,認可你。你不能說‘我不會做’。這不是領導想要的結果。你要自己想辦法去把這個工作完成。總有會做的人,你自己去想辦法,去協調他們。”反思我們自己,常常是領導給我們一個問題,我們卻給領導帶回來更多的問題,結果領導成了我們的參謀長和辦事員。

  在觀察和思考中找到商機

  很偶然的一天,高紅麗在中關村的一家商場裡注意到有許多女孩子在排隊做美甲,一向好奇心強的她就開始思索:“既然有這麼多人排隊,肯定是有市場需求的。或許這是一個很好的專案啊!”於是她也加入到排隊的人當中,悉心瞭解美甲的價格、工作流程等,萌生了自己開一家美甲店的想法。但後來,她又在店裡看到有美甲學員在老闆的指導下用假手練習修甲,發現原來有些美甲師在工作前並沒有經過基本修行,“功課”是到店裡才完成的。於是她就開始去想,並著手打聽有沒有專門培養美甲師的培訓學校。不久之後,高紅麗瞭解到一位同事的男朋友在這樣的一所學校裡工作,便迫不及待地請他吃飯,聽他聊美甲培訓行業。經過他的介紹和自己反覆的市場調研,她欣喜地發現,美甲培訓市場有著光明的前景,“既然我有在培訓機構工作的經驗,那我為什麼不試試建一個美甲培訓學校呢?”

  有了這樣的想法,高紅麗就辭掉了月薪三千的辦公室工作,自掏學費去了一家美甲學校學習,並留在那裡工作了一段時間。這期間,她一直沒敢給家裡人講自己的決定。“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我為什麼這樣做。之前的工作對於一箇中職生來說已經很好了。而去美甲學校一天工作12個小時,有時14個小時,一個月才拿一千多,不但沒有福利、保險,學校每月還扣下五百,說是工作滿一年後才返還。但我不在乎工資,我就是去學習,不僅是技術,還有學校的授課方式、市場推廣、師資招聘,等等。”高紅麗每天忙得不亦樂乎,甚至在工作之餘還去給老師當授課和練習時的手模,“因為這樣也可以學習”。

  辦法總比問題多

  “之前我在想,我26歲了,還是一事無成。從上學起到畢業再到參加工作,沒有成為過學習的榜樣,也沒有當過領導。很多人都說,就你這個學歷,還想當領導呢?休想!我就想,這是你說的,我偏不信。我就把他們的話化作動力。”說這些話的時候,高紅麗的眼中滿是堅定。

  於是,高紅麗的美甲培訓學校——“東方麗人”正式註冊啟動了。為了自己的夢想,高紅麗東拉西湊,還把自己這些年省吃儉用的積蓄全部投了進去。可對她來說,創業並不是只為了掙多少錢。“我創業就是想證明自己,實現自己的價值。我想,即便公司沒有開成功,大不了再接著去住地下室;但是即使是回到了地下室,我整個人也不一樣了。因為創業使我個人得到了鍛鍊,這就是成功——這個‘成功’代表的是,你能站在領導的角度在企業中思考和做事。像有一些人那種‘你給我開多少工資,我就幹多少活’的心態肯定是不行的。只有以創業者的心態,和企業共同成長,才能有發展。”

  高紅麗先是找朋友幫忙建了學校網站,然後是白天逛二手傢俱店買課桌椅、去網上發推廣的貼子,晚上悶頭自己編寫銷售話述,幾次想得太入神,以至於洗臉時把牙膏當作洗面奶抹在臉上。可即使她執著地付出和近乎偏執地堅持,過程也並不是那麼一帆風順——曲折漫長的資格認證申請、學員鬧事、資金的一度短缺……一路的艱難都沒有嚇倒這個看起來柔柔弱弱的女生。“確實挺辛苦的。但如果你有信心、有毅力去做,絕對沒有問題。不要去想,這麼多問題,怎麼能解決呢?其實這些問題都能解決,辦法總比問題多。”

  創業第一年,高紅麗的美甲學校的利潤就超過百萬,創造了一個指尖上的創業神話。

  創業勵志感悟和創業經驗分享:

  高紅麗對市場的敏感性、很強的判斷能力和決策魄力給人很深的印象。她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和對學習的追求是很多80後創業者應該學習的地方。她總是抓住一切機會去學習、提升自己。高紅麗在計算機培訓公司工作時,同事都是本科以上的學歷,“我的學歷是最低的,大家都比我優秀,我週末就去報班,去買書、看書。”她自己就曾參加過演講班、英語班等各種在當時看來工作中似乎並不必需的知識和技能培訓。

  高紅麗曾在中國就業促進會副會長陳宇老師的工作室工作過,在陳宇工作室工作時,陳老師常常需要在週末參加各種的會議、論壇。在其他的研究生學歷的同事不願意犧牲休息時間去陪同參加時,高紅麗卻總是很積極地主動申請這樣的機會,常常一聽到訊息就提早一個月打報告:“我想陪同您去參加這次會議,我保證這次的照片照得比上次還好!”在每次會議、論壇時,她一邊做好自己的拍攝工作,一邊抓住機會聽專家和領導們講話、留心觀察,“在他們講話的時候,我就用心去聽,去學習。不是說只是把照相這個本職工作做好了就可以了。”

  儘管高紅麗從來不是中國教育體制中的佼佼者,但她進入社會後展現的積極學習的意識和創業能力,卻讓我們這些高分名校的所謂“精英”們自愧不如。學習並不終結於大學畢業證書,她比我們更好地體現了這一點——“要求進步是一個人對自己的終生承諾,青春就是要發出光彩。”

  即便作為國內外名校畢業生的大學生,同樣懷著創業夢想在創業路上打拼,她的創業經歷仍然讓很多創業者汗顏。80後創業者們!努力吧!我們還要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