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前的準備

  習練太極拳之前做準備是必不可少的,像小學生入學前,要有書包、鉛筆、本子等學習用具。初學練太極拳時在物質上準備不多,有雙合適的鞋及寬鬆的服裝已經夠了,而重要的是思想準備。下面由小編給您介紹:。歡迎閱讀!

  一自 然

  老子說:“道法自然。”拳論日:“返璞歸真”“自然輕靈。”先賢告訴我們後來者習練太極拳要自然用意,不要用勁。初學難以自然,越說自然越不自然,心裡想著不要用力,動手全是力。通俗地講,這也是太極拳的博大精深之處。老師要求一天打沙袋200拳,容易。老師要求出手空不用力,難,幾年力也去不掉。太極拳就是返璞歸真,自然輕靈,迴歸到先天自然。對初學者要反反覆覆講這個淺顯而難以做到的道理,做不到不強求,但要有自然輕靈、返璞歸真的意識。這樣想這樣做,你將獲得健康,功夫上身也快。


  怎樣練拳可以達到自然不用力的要求呢?在拳勢執行中,不要想著用意不用力,越想不用力,心裡越拿著勁,出手僵緊一時難以鬆下來,也難以自然。練拳時應像平時穿衣服系衣釦,像吃飯時用筷子夾菜,像用勺喝湯,像持兩根竹針織毛衣等等動作,這些日常生活的動作都是用意不用力,做得很好,很鬆,很自然。看報的人也沒有一位跟報紙較勁的,都是輕鬆自然。請到舞場看一看,清晨在公園的光滑場地上兩個人雙雙起舞,是那麼的輕鬆、自然、和諧。兩個人如此輕鬆自如,為什麼一個人練拳反而僵緊鬆不下來呢?

  練拳以自然輕靈為好,如果用力,是練不好太極拳的。

  二載體

  習練太極拳,要有一個練太極拳的軀體。拳論雲:“天地為一大太極,人身為一小太極。人身為太極之體。”“可言乾坤為一大天地、人為小天地也。”初涉拳場者要認清、擺對自己之位置,人是太極之體,則應以太極之體習練太極拳。再進一步闡述,學練太極拳者,其軀體不能像平時上班勞作的身體、走路的雙腿、勞作和拿東西的雙手;習練者的軀幹、四肢、頭腦將是太極拳功法之載體。這是習練太極拳所必須要做的準備和先決之條件。所謂“載體”,似空火車廂,空汽車、一張自紙、一隻空杯。火車廂可載人,亦可裝貨物。汽車同樣可坐人和裝東西。一張白紙可以寫字,寫字便是書法藝術;也可畫國畫.一張畫可以作為國禮贈送給國家元首,也可被各國美術館收藏,如果不塗抹上彩色,也僅僅是一張白紙而已。杯中可注入水、飲料和酒,裝上什麼顏色的液體,這隻玻璃杯就變成什麼顏色,這便是載體效應。但是,如果載體裡有物件,有水,白紙上胡亂寫畫著什麼,還會有前邊說的效果嗎?杯中有水,什麼飲料、美酒也裝不進去,火車廂內有貨物,怎麼坐人?道理一樣,你不是一個太極之體,頭腦滿是名利雜念,如何可以收進太極拳理?身上僵緊,太極拳的拳法,陰陽、虛實、鬆柔等等太極拳的東西就難以進入你的軀體中去,道理十分淺顯。

  初涉拳場的或者練了二三年拳的朋友,可到公園、體育場看一看,凡練太極拳不懂此理者,練拳十年八載不會有大進展,初練太極拳者要有“載體”意識,先靜體淨身再去練拳,這是築基功,不是多餘的、可有可無的。一時靜體淨身有難度,不要急躁,慢慢會如願。但一定要有載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