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語文可貴的沉默教案

  《可貴的沉默》是新課標的三年級第二學期的一篇課文!對於這篇課文的教學,語文教師要做好怎樣的教學準備工作呢?下面小編整理了可貴的沉默教案,歡迎大家的閱讀!

  新課標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正確讀寫“祝賀、神氣十足、左顧右盼、迅速、蘊藏、緩和”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學會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懂得關心父母,關心別人。

  4.體會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進行生動描寫的方法,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

  教學重點:

  理解孩子們的情緒變化,懂得關心別人。

  教學難點:

  體會沉默的可貴。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激發興趣。

  1.師:大家認真聽,***放生日快樂歌***知道這是什麼歌嗎?熟悉嗎?

  師:聽到這首熟悉的《祝你生日快樂》,你想到了什麼?

  師:“爸爸媽媽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嗎?”

  師:“生日那天,爸爸媽媽向你們祝賀嗎?”

  師:“知道的、祝賀的,請舉手!”“把手舉高,老師要點數了!”

  小結:“啊,這麼多啊!”你們真幸福!爸爸媽媽多愛你呀!

  師:“你們中間有誰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請舉手!”

  師:“向爸爸媽媽祝賀生日的,請舉手!”

  ***根據孩子的回答及時表揚或小結。1你真是個懂事的孩子!2我看到也有不少同學在保持沉默,我想問問你,你現在心裡怎樣想的?雖然你沒有向他們表示祝賀,但看得出你非常地愛他們,對嗎?***〈情景匯入,為理解“可愛”做好鋪墊〉

  2.相信我們今天學了《可貴的沉默》這篇課文後,你的感受會更深刻。***板書課題:可貴的沉默***齊讀課題。

  3.質疑課題。師:看到題目你有哪些問題?***相機板書重點問題:為什麼沉默?沉默為什麼是可貴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過渡:下面就請同學們帶著問題去讀讀課文並完成自讀提示的要求。

  ***一***出示目標自學

  自學提示

  1.讀準生字詞,讀通句子,藉助字典學習理解生字、新詞。

  2.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檢查學習情況

  1.你和課文裡的詞語交上朋友了嗎?我把幾個朋友請出來了,認得嗎?***課件出示詞語***

  2.誰還有不明白的詞語?

  3.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上課時,老師從孩子那裡瞭解到,幾乎所有的爸爸媽媽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並向他們祝賀;知道爸爸媽媽生日的只有幾個,而沒有一個孩子想爸爸媽媽祝賀生日。強烈對比之下,孩子們沉默了,老師抓住這一契機,引導孩子們懂得了要關心父母,並學會以行動回報父母對自己的愛***

  過渡:能用這麼多豐富的詞語把事情說清楚,你們真能幹!

  ***三***理清脈絡

  1.下面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對照插圖,用課文中的詞語概括圖上內容並在文中圈劃下來。

  2.關於兩幅圖你都圈劃了那些詞語?

  第一幅圖:異口同聲、肯定、驕傲、神氣十足、興奮、快樂、熱鬧

  第二幅圖:沉默、安靜、寂然無聲

  3.小結:同學們真會讀書,能用這麼多豐富的詞語表達圖意,讓我們知道了兩幅圖上同學們的情緒是截然不同的。同學們的情緒都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4.根據學生髮言,老師板書

  熱鬧——沉默——熱鬧

  三、再讀體會,深入理解。

  ***一***感受愛

  俗話說:“好書不厭百遍讀,遍遍都有新收穫。”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文,去看看有什麼新收穫?

  1.師:***出示插圖1***請同學們快速默讀描寫第一幅圖的自然段,找出有關描寫他們語言、動作、神態的語句,小聲讀一讀,看看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2.體會、感悟。***同學們因為感受到父母的愛而高興、興奮、熱鬧***

  3.齊讀***課件出示***“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快樂的交談,談的內容當然是生日聚會、生日禮物、父母祝福……”。

  小結:多麼幸福啊!從孩子們的表現可以看出,父母之愛,孩子們都感受到了。***板書:感受愛***

  ***二***思索愛

  1.師:***出示插圖2***老師的一句話卻讓剛才如此興奮孩子們沉默了,老師說了什麼?找出描寫孩子們沉默的句子讀一讀。哪些地方能看出孩子們沉默了?教室裡靜悄悄,沒有人舉手,沒有人說話,誰能把這種出奇的靜通過朗讀表現出來?***指名讀***

  課件出示

  “向爸爸媽媽祝賀生日的,請舉手!”教室裡寂然無聲,沒有人舉手,沒有人說話,孩子們沉默著,他們可能在想:__________。

  相機板書***思索愛***

  2.師:同學們都沉默著,連追逐我的目光都躲開了。在這一分鐘裡,在沉默中孩子們又懂得了什麼呢?

  師:*** 出示句子“沉默了足足一分鐘,我悄悄的瞥了一下這些可愛的孩子們——他們的可愛恰恰在那滿臉的犯了錯誤似的神色之中。” ***

  反覆讀讀這句話,孩子們的可愛之處在哪兒?你是怎樣理解的?

  A 老師在問你這個問題時,有很多同學也沉默了,那時候你心裡的感覺是什麼?B老師正是看到了你們的愧疚的表情,感到了你們的天真,才會覺得你很可愛的。

  師:孩子們在沉默中認識到自己做得不好,感到難為情,懂得要回報父母的愛。所以說孩子們的神情在老師看來是可愛的,這種沉默是可貴的!這也正是老師想尋找的蘊藏在孩子們心靈深處的而他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的極為珍貴的東西。***板書:回報愛***

  當老師輕輕地問怎樣才能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時,教室裡又變得熱鬧起來!***板書:熱鬧***只是與沉默前的熱鬧已經不一樣了。

  ***三***回報愛

  1.這些孩子們意識到了應該回報父母的時候,老師給他們提了怎樣的建議?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2.孩子們是怎麼做的?我們可以通過家長會上爸爸媽媽的話來看出,誰來給同學們讀一讀。***指名讀***

  3.學到這兒,我們再來思考“沉默為什麼是可貴的?”***指名說***

  小結:雖然都是熱鬧,但熱鬧的意義卻不相同,正是沉默使他們意識到了極為珍貴的東西,看來這個沉默有魔力啊!

  ***課件出示***就連他們的老師都說:“啊!我真快活!這一片沉默給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所以我們說:***課件出示***

  這一片沉默給了孩子們多大的享受啊!

  他們懂得了_________。

  這一片沉默給了爸爸媽媽多大的享受啊!

  他們感受到________。

  這一片沉默給了老師多大的享受啊!

  他看到________。

  所以說:這一片沉默是可貴的!

  四、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你現在想一想:平時你的爸爸媽媽、你的親人是怎麼關心愛護你的?這篇課文學到這裡,理解了沉默為什麼是可貴的之後,你有沒有什麼話想和你的爸爸媽媽說?

  課件出示:親愛的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說:________。

  ***指名說***

  五、小結全文

  師:同學們,表達愛的方式有很多種,你回家後可以向親人和鄰居瞭解,你小時候父母是怎樣疼愛你的;觀察、瞭解父母平時是怎樣為自己操勞的,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愛並不是虛情假意的謊言,它是實實在在的情感,只要仔細感受,你就會發現愛就在你身邊:它可能是清早母親擠向你牙刷上的一寸牙膏,讓你感受到溫馨;它可能是陌生人的一把攙扶,讓你體會到溫曖;它可能是作業本里老師落下的一根白髮,讓你感悟到關愛;它可能就是一個微笑,讓你理解到寬容和讚賞。在生活中,你有了這種感受,體會,感悟,理解,受到觸動感染,激勵鼓舞,你就會去掉冷漠,解除封閉,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

  師:最後老師想送給同學們一句話

  ***課件出示句子:懂得愛,知道回報愛是一個人的美德。***

  板書設計:

  17 可貴的沉默

  熱 鬧 沉 默 熱 鬧

  ↑ ↑ ↑

  感受愛 思索愛 回報愛

  新課標三年級下冊語文可貴的沉默教學反思

  這次我執教的《可貴的沉默》是六年制小學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六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以孩子們情緒變化為描寫的主要內容:由熱鬧到沉默,又從沉默漸漸回到熱鬧,使學生在學習課文、感受“愛與真情”的同時,能夠行動起來,在生活中深入體驗這種感情,學會表達和回報父母對自己的愛,懂得關心別人。在教學中我注重學生的品讀感悟,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展,較好地完成了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根據整節課的教學過程,我談以下幾點自己的反思:

  一、重視詞語積累和理解。

  新課標強調要注重積累,要求“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本單元教學中要求學生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美讀課文、積累詞句。因此,在教學中,我首先設計了一個遊戲,要求學生在一分鐘內比賽識記課文中出現的四字詞語,可以看出,學生對這一活動十分感興趣,每個學生都是全情投入,從反饋的情況來看,就連班上學習程度較弱的學生都能全部記住。我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極佳的啟用學生的大腦,長此以往,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一定可以有一個飛躍的發展。

  在課堂上,我還十分注重引導學生對詞語的理解,但這種理解不是要求作概念上的解釋,而是領悟體會。如對重點句“他們驕傲的舉起了手,有的還神氣十足地左顧右盼。”這一句中“驕傲”、“神氣十足”、“左顧右盼”等詞語的理解,我就是通過做動作,想象體會等形式進行啟發,使學生感受人物的內心情感,體會到用詞的準確。

  二、利用圖文結合法,突破教學重難點。

  三年級學生正處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對於他們來說,還需要藉助圖片、動畫等形式來有效地幫助他們建立起對事物的概念。本課的重點是理解孩子們的情緒變化,懂得關心別人,難點是理解體會為什麼說這種沉默是可貴的。由於本課的三幅插圖***書上只有兩幅圖,第三幅圖是根據第二次熱鬧的場面創作的***,人物神情對比強烈,比較好地體現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因此由觀察圖畫入手,再進入到課文的學習,學生就能比較快的理解文章三部分內容的意思,尤其對於孩子們沉默的場面有更強烈的印象和認識。從本節課教學過程來看,這樣的設計符合孩子的需要,的確對於孩子理解課文,尤其是幫助孩子突破教學難點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三、體現“以讀為本”的思想,採取品讀感受法。

  新課標強調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在本節課教學中,我始終注重引導學生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多形式的個性朗讀,在閱讀中體驗,在入情中感悟。採取了自由讀、範讀、指讀、評讀、齊讀等形式。如對描寫第一次熱鬧的句子在朗讀時引導學生讀出孩子們興奮、得到愛的滿足、自豪的心情。而對於描寫孩子們沉默的句子時引導學生能讀出“寂然無聲”情景。本節課中,學生讀得積極、認真,不少學生都能很快進入到文字中,讀得有滋有味。在朗讀過程中,我還注意引導學生評價,運用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教師評價等方式,使學生更準確理解和感受孩子們的情緒變化,在朗朗的讀書聲中明理、悟情。

  四、注意滲透人文教育。

  本篇課文是進行人文教育的範文。在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想象說話“假如你是這些孩子中的一員,你想怎樣回報父母,讓他們也感受到你對他們的愛呢?”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使學生走進文字中的情境,設身處地的體驗這種情感,學會回報父母的愛。學生的答案雖然五花八門,但都可以看出的確是孩子真實的想法。然後,我又設計了小練筆環節,讓學生寫一寫學完這篇課文後的感受。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個孩子談到:“我以前認為媽媽打罵我是一種懲罰,學完這篇課文後我知道了這其實也是一種愛。”當時我對這樣的話特別感動,如果我們的教學能讓孩子們改變對生活的看法,學會更珍愛別人,那該是老師多麼大的一份享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