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的傳導機制及其效果

  財政政策的傳導機制是指財政政策工具在發揮作用的過程中,各種財政政策工具的構成要素通過某種作用機制相互聯絡,從而形成一個有機的作用整體。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的相關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1、什麼是財政政策的傳導機制;2、財政政策主要通過哪些媒介體將財政政策工具的作用傳匯出去?

  1、什麼是財政政策的傳導機制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政策的實施存在著如何從政策工具變數到政策目標變數的轉變過程,這一過程需要特定的傳導媒介使政策系統與經濟環境進行資訊交流,並通過傳導媒介的作用,把政策工具變數最終轉化為政策目標變數***即實現期望值***。財政政策傳導機制的分析就是回答這一問題。

  簡單地說,財政政策傳導機制就是財政政策在發揮作用的過程中,各政策工具通過某種媒介體相互作用形成的一個有機聯絡的整體。財政政策發揮作用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財政政策工具變數經由某種媒介體的傳導轉變為政策目標變數***期望值***的複雜過程。

  2、財政政策主要通過哪些媒介體將財政政策工具的作用傳匯出去?

  財政政策主要通過哪些媒介體將財政政策工具的作用傳匯出去?最為重要的媒介體是收入分配、貨幣供應與價格。財政政策工具變數的改變主要是通過引起上述媒介體中間變數的改變來達到預期目標。這樣,政策能否達到預期目標,在很大程度上就與傳導機制的作用聯絡在一起。不注重對政策傳導機制的研究,就無法回答財政政策在貫徹執行中的種種效應偏差,並無法解釋財政政策體系的整個作用機理。

  首先,讓我們來分析政策工具變數調整是如何通過收入分配來傳導的,它們之間如何協調。收入分配的範圍很廣,我們只選擇對整個GDP分配影響最大的個人收入和企業利潤收入分配進行分析。

  政策工具變數的調整,對個人收入分配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改變貨幣收入者實得貨幣收入或使貨幣收入者的實際購買力發生變化。對於前者,主要是通過對居民個人徵稅,使其稅後收入減少或通過某種形式的補貼使居民個人的實得收入增加;對於後者,主要是通過貨幣的升值或貶值來進行調節。居民個人收入的變化影響其儲蓄與消費的行為,並影響勞動者生產積極性,在一定的程度上還可能導致勞動者在工作與閒暇中重新作出選擇。例如,開徵消費稅直接影響消費支出,開徵利息稅則可能影響儲蓄行為。再如開徵個人所得稅,當累進稅率達到一定高度時,就可能使一部分人在工作與閒暇中重新選擇,產生減少工作***或有效工作***時間增加閒暇時間的替代問題。這樣,就會對總產出產生一定影響。

  政策工具變數調整對企業利潤分配的影響,則主要體現在企業稅後利潤的分配上。體制調整後,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自主權擴大,利潤成為企業追求的主要目標,稅後利潤的多少,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活動。企業稅後利潤的變化,影響企業的生產行為,尤其是企業的投資行為。對於國有企業來說,國家與企業的利潤分配關係不穩定,缺乏必要的規範性措施,往往是導致企業行為短期化的重要誘因,片面追求短期利益傾向會影響企業的長期發展,帶來諸如盲目生產、重複建設等一系列問題。

  總之,在總供求波動的背後,主要是收入因素變動影響,而收入的變動是分配的結果,或者說是利益格局調整的結果。財政政策工具正是通過對利益的調整來實現政策目標值。

  其次,再分析政策工具變數調整是如何影響貨幣供應的。撇開財政政策對貨幣流通速度與貨幣存量結構變化的影響不談,集中分折我國財政赤字與貨幣供應的關係,我們就會發現,我國的財政赤字具有貨幣擴張效應。理由是:***1***我國過去的赤字口徑是把公債已經計入收入後總收入與總支出的差額,這種型別的赤字又叫“硬赤字”。硬赤字的彌補,只能通過向銀行透支或借款解決。***2***如果中央銀行能壓縮專業銀行的貸款規模,在提供財政借款時,不打破年度信貸總規模,那麼財政性貨幣發行不會發生,而事實上這是做不到的。因為,其一,赤字數額是在年終結算時,才能最終知道,而庫款的支撥是在預算執行中就已撥出,當赤字發生時,增加的貨幣已進入流通領域。其二,新的預算年度能否通過壓縮信貸規模促使貨幣回籠,在一般情況下難以做到。要想在原有的信貸規模基礎上壓縮各專業銀行的信貸規模,困難重重,強制壓縮可能引起一系列調整,企業方面也會抵制。

  最後,價格為什麼也是財政政策傳導的重要媒介體。在我國,許多財政政策工具的作用是通過價格作用體現出來的,或者是與價格相互作用共同發揮調節作用的。長期以來,我國產業部門間的利潤率,存在著巨大差異,這種差異,是導致產業結構不合理的一個重要原因。調整產業結構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調整利益結構。部門與行業間的利潤率的差別,除了受成本變動等因素影響外,主要與價格政策有關。例如,基礎工業產品與加工工業產品的盈利差別,主要與基礎工業產品的定價偏低、加工工業產品的定價偏高有關。價格不合理往往是制約基礎工業發展的最關鍵的因素。調整價格,逐步放開價格,是經濟體制改革面臨的主要問題。然而在向市場經濟轉變中,政府對價格的適度控制仍然必要。當然這種控制不單是採用行政手段,如管制物價,而且還應採取經濟的手段,適度地調控物價。在這方面如稅收、補貼等財政政策工具就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效率不僅取決於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市場化取向,而且取決於金融機構、企業和居民行為的市場化程度,即它們必須對市場訊號做出理性的反應。如果它們不能完全按照市場準則執行,即不能對市場訊號,包括中央銀行的間接調控訊號做出理性反應,那麼貨幣政策工具就不可能通過對貨幣信貸條件的調節來實現其政策目標,貨幣政策傳導過程就會受到梗阻,貨幣政策效果就會被減弱。

  ***1***隨著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由貨幣渠道向利率渠道的變化,各國貨幣政策的操作工具也逐漸由貨幣供應量調整為利率,提醒中國注意客觀認識並恰當把握貨幣供應量增長率與經濟增長和物價上漲之間的關係。貨幣政策不宜簡單地以貨幣供應量增長率是否適度來衡量。應該更多地關注最終目標,即物價上漲水平變化而非中間目標即貨幣供應量變化。

  ***2***隨著資本市場的迅速發展,資產價格渠道在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且比較複雜,資產價格本身日益引起各國貨幣政策當局的關注,並將其作為主要的監控目標,中國必須高度關注資本市場發展和資產價格變化對於貨幣政策的影響。

  中國近年來資本市場發展迅速,一方面,資本市場投資與銀行儲蓄存款的替代關係越來越明顯,客戶保證金對貨幣層次結構的影響越來越大,致使M2指標的全面性受到挑戰,需要建立包括保證金等在內的貨幣供應量新指標。

  但另一方面,當前中國資本市場的財富效應不顯著,資產價格變化對實體經濟尤其是投資與消費的影響並不大。因此,貨幣政策需要關注資產價格的變化。但不能以資本市場變化為目標。在具體操作中應該主要以實體經濟的穩定和增長為目標,適當兼顧資本市場的需要。

  ***3***生產者一消費者信心使預期因素的傳導作用趨於增強,對於貨幣政策效果造成了比較複雜的影響,已經引起各國貨幣政策當局的關注,需要在中國貨幣政策實踐中加以考慮。中國的貨幣政策實踐應當適當地考慮預期因素的作用,在貨幣政策決策之前,對預期因素的作用有一個“預期”,以保證貨幣政策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