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體的穩態與調節的專題練習詳解

  生物需要記憶的內容很多,但是想要學好也離不開做題,下面的小編將為大家帶來高正生物的專題練習,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更好的迎接高考。

  高中生物人體的穩態與調節的專題練習

  一、內環境及其穩態的維持

  1.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2.內環境穩態

  3.內環境的物質成分歸納

  ***1***小腸吸收的需要在血漿和淋巴中運輸的物質,如水、無機鹽、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維生素等;

  ***2***細胞合成的分泌蛋白***如抗體、淋巴因子***、神經遞質、激素等;

  ***3***細胞的代謝產物CO2、水、尿素等。

  .發生於內環境中的生理過程總結

  ***1***乳酸與碳酸氫鈉作用生成乳酸鈉和碳酸,實現pH的穩態。

  ***2***興奮傳導過程中神經遞質與受體結合。

  ***3***免疫過程中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特異性地結合。

  ***4***激素與靶細胞的結合。

  .內環境維持穩態的基本途徑

  機體各種器官,系統協調一致地正常執行,是維持內環境穩態的基礎。

  ***1***組織細胞直接與內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然後經內環境間接地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

  ***2***與物質交換相關的器官有面板,系統有呼吸、迴圈、消化、泌尿四大系統。

  ***3***參與調節的系統有神經、內分泌、免疫三大系統。

  1.血糖平衡調節

  2.體溫調節過程

  3.水鹽調節過程

  4.血糖平衡調節的分析

  ***1***血糖調節以激素調節為主,多種激素共同起作用,其中胰島素是人體內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之間是拮抗作用;胰高血糖素與腎上腺素之間是協同作用。

  ***2***下丘腦是血糖平衡調節的中樞,可通過神經直接作用於胰島細胞和腎上腺。

  .體溫調節過程應注意的問題

  ***1***寒冷條件下體溫調節既有神經調節也有體液調節。

  ***2***寒冷環境下,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是神經—體液調節模式,而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則是神經調節模式。

  ***3***體溫調節感受的刺激是溫度的變化,冷覺與溫覺形成的部位是大腦皮層,而體溫調節的中樞是下丘腦。

  .水鹽平衡調節的分析

  ***1***平衡本質:吸收量等於排出量。

  ***2***水鹽平衡的調節中樞是下丘腦,產生渴覺的中樞是大腦皮層。

  ***3***調節水鹽平衡的激素主要是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腦神經細胞分泌,由垂體後葉釋放。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靶細胞是腎小管和集合管的細胞。

  1.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的比較

  比較專案 體液免疫 細胞免疫 區

  別 作用物質 特異性抗體 增強免疫細胞活力的各類淋巴因子 作用物件 侵入內環境中的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細胞 比較專案 體液免疫 細胞免疫 區

  別 作

  用

  過

  程 關係 對於外毒素,體液免疫發揮作用;對於胞內寄生物,體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病原體的傳播感染,當寄生病原體進入細胞後,細胞免疫將抗原釋放,再由體液免疫最後清除

  結構

  基礎 記憶細胞:能迅速增殖、分化為漿細胞,壽命長,對抗原十分敏感,能“記住”入侵的抗原 過程 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時,記憶細胞很快地做出反應,即很快分裂產生新的漿細胞和記憶細胞,漿細胞產生抗體消滅抗原 3.對抗原的特異性識別

  ***1***在特異性免疫中,對抗原有特異性識別作用的細胞或物質有:B細胞、T細胞、記憶細胞、效應T細胞和抗體。

  ***2***吞噬細胞對抗原有識別作用,但它的識別作用沒有特異性

  ***3***漿細胞不能直接接觸抗原,但其分泌的抗體能特異性識別抗原。

  1.內環境穩態的實質、調節機制及意義

  2.下丘腦在生命活動中的重要功能

  ***1***感受:滲透壓感受器感受滲透壓升降,維持水鹽代謝平衡。

  ***2***傳導:可將滲透壓感受器產生的興奮傳導至大腦皮層,使之產生渴覺。

  ***3***分泌:分泌促激素釋放激素,作用於垂體,使之分泌相應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環境溫度低時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在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時促使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

  ***4***調節:是體溫調節中樞、血糖調節中樞、滲透壓調節中樞。

  3.引起組織水腫的原因歸納分析

  ***1***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質進入組織液,使組織液膠體滲透壓升高,水分由血管進入細胞液,發生水腫。

  ***2***淋巴迴流受阻。使含蛋白質的淋巴液在組織間隙中積聚而引起水腫,如絲蟲病時,主要淋巴管道被成蟲阻塞,引起下肢和陰囊的慢性水腫。

  ***3***腎小球濾過率下降。急性腎小球腎炎時,引起蛋白尿,使血漿蛋白減少,導致組織水腫。

  ***4***過敏性物質引起。過敏反應產生的組織胺使毛細血管通透性加大,血漿蛋白滲出毛細血管進入組織液引起水腫。

  ***5***營養不良引起。營養不良時,血漿蛋白合成減少,血漿滲透壓降低,使水分進入組織液。

  綜上所述,凡能引起組織液蛋白質濃度升高或血漿蛋白濃度降低的因素,都能引起組織水腫。細胞形態和功能的變化引起生命體的變化。

  1.常見的能夠構成內環境成分的物質:

  ①營養物質: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無機鹽等。

  ②代謝廢物:二氧化碳、尿素、乳酸等。

  ③其他物質:氧氣、激素、抗體、組織胺、神經遞質、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等。

  血紅蛋白***紅細胞內***、載體***細胞膜上***、呼吸作用酶***細胞質基質或線粒體中***、轉氨酶***肝細胞等細胞內***、過氧化氫酶***細胞內***等則均不屬於內環境的組成成分。

  2.內環境中化學成分的不斷更新,主要依賴於人體的消化系統、呼吸系統、迴圈系統和排洩系統。機體不斷地從外界獲得營養物質,又不斷排出代謝廢物,機體各器官系統協調一致地正常執行,是維持內環境穩態的基礎。內環境穩態又是相對的,處於一個動態變化過程中。

  3.幾個病理的概念

  抽搐是低血鈣或大量鈣離子進入細胞,嚴重干擾了神經細胞的正常功能,使其興奮性增高,容易在微弱刺激下發生放電,從而出現抽搐。 尿毒症指人體不能通過腎臟產生尿液,將體內代謝產生的廢物和過多的水分排出體外。是有害物質積累引起的中毒和腎臟激素減少發生的病,血漿中的蛋白質在正常情況下是不能通過毛細血管壁的,血漿與組織液之間的滲透壓差主要取決於血漿與組織液之間的蛋白質分子的濃度差,如因某種原因導致血漿中的蛋白質含量減少或組織液中的蛋白質含量增加,就會相應地造成血漿的滲透壓降低,組織液的滲透壓增加,這時組織液增加,就會出現組織水腫的現象。

  1.體溫調節

  兩種環境中體溫調節機制,可以概括為如下圖解。

  特別提示:

  ***1***調節體溫的中樞在下丘腦;溫度感受器分為溫覺和冷覺感受器,溫度感覺在大腦皮層中形成;

  ***2***炎熱環境下的調節主要通過增加散熱來實現,因為機體不產熱是不可能的;

  ***3***相關的激素主要有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

  ***4***相關的組織或器官是面板、毛細血管、汗腺、肌肉等;

  ***5***機體可通過神經調節肌肉收縮增加產熱,還可通過腎上腺素、甲狀腺素促進代謝來增加產熱,但沒有激素參與增加散熱的調節。

  體溫主要影響酶的活性,進而影響機體的代謝速率。

  2.水鹽調節

  水和無機鹽平衡調節與人體健康***高滲、低滲和等滲性脫水***

  3.血糖調節

  ***1***血糖平衡的調節

  ***2***血糖的激素調節

  七、分析群體及生態系統各穩態的具體應用

  1.遺傳保持物種的穩定性

  遺傳和基因的“穩定性”,是“物種”的基本生物特徵。有絲分裂是細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染色體複製一次,細胞分裂一次,遺傳物質均分到兩個子細胞中,使之具有與親代細胞在數目和形態上完全相同的染色體。細胞的有絲分裂既維持了個體正常生長髮育,又保證了物種的遺傳穩定性。減數分裂是生殖細胞成熟時產生配子的細胞分裂形式,對於保證物種的遺傳穩定性和創造物種的遺傳變異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減數分裂中,染色體複製一次,細胞分裂兩次,產生染色體數目減半的配子。

  2.群落的穩定性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群落穩定性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具有同一概念,主要包括兩種能力,即抵抗力和恢復力。前者表示群落抵抗干擾、維持群落結構和功能、保持現狀的能力。後者表示群落在遭受破壞以後恢復原狀的能力。恢復得越快,群落也越穩定。組成群落的物種數越多, 群落內物種間的關係越複雜,群落穩定性越高。

  物種豐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不同群落的物種豐富度不同。不同區域物種豐富度的變化規律是:

  4.抵抗力穩定性、恢復力穩定性和總穩定性之間的關係

  關於抵抗力穩定性、恢復力穩定性和總穩定性之間的關係,可以用上圖來表示。圖中兩條虛線之間的部分表示生態系統功能正常的作用範圍,當一個擾動偏離這個範圍時,偏離的大小可以作為抵抗力穩定性的定量指標,而恢復到原狀所需要的時間可以作為恢復力大小的定量指標。曲線與正常範圍之間所夾的面積則可以作為總穩定性的定量指標***TS***,這一面積越大,說明這個生態系統的總穩定性越低。

  5.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原理

  6.生態系統穩定性的破壞因素

  溫室效應、酸雨、臭氧層破壞、外來物種入侵等。表明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是相對的,當外來干擾超過自身的調節能力時,生態系統就可能受到破壞。

  考點一 內環境及其穩態

  1.***2015·高考全國卷***某同學給健康實驗兔靜脈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鹽水***20 mL後,會出現的現象是***  ***

  A.輸入的溶液會從血漿進入組織液

  B.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分別增加10 mL

  C.細胞內液Na+的增加遠大於細胞外液Na+的增加

  D.輸入的Na+中50%進入細胞內液,50%分佈在細胞外液

  內環境穩態是維持機體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內環境保持相對穩定有利於機體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

  B.內環境穩態有利於新陳代謝過程中酶促反應的正常進行

  C.維持內環境中Na+、K+濃度的相對穩定有利於維持神經細胞的正常興奮性

  D.內環境中發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給細胞提供能量,有利於生命活動的進行

  內環境有關的三個失分點

  1.血液≠體液,血漿≠內環境:體液包括細胞外液***內環境***和細胞內液,細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巴,而血液包括血漿和血細胞。所以血液並不全是體液,血漿只是內環境的一部分。

  2.體內液體≠內環境:一切與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宮等***中的液體***如尿液、淚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屬於內環境。

  3.細胞內的成分≠內環境的成分:一切存在於細胞內的物質,如血紅蛋白、胞內酶等,不屬於內環境的成分。

  考點二 血糖、體溫、水鹽調節

  .***2016·高考江蘇卷***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是一種自身免疫病,主要特點是胰島B細胞數量減少、血中胰島素低、血糖高等。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通過協同作用調節血糖平衡

  B.胰腺導管堵塞會導致胰島素無法排出,血糖升高

  C.血糖水平是調節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D.胰島素受體是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

  ***2016·高考全國丙卷***下列有關動物水鹽平衡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外液滲透壓的改變可影響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B.腎小管通過主動運輸吸收水的過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調節

  C.攝鹽過多後飲水量增加有利於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相對恆定

  D.飲水增加導致尿生成增加有利於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相對恆定

  ***2016·高考上海卷***導致圖中ab和de段人體體溫變化的事件可能是***  ***

  A.非自主顫慄和發熱

  B.骨骼肌收縮和排尿

  C.吹電風扇和劇烈運動

  D.寒冷環境和汗液分泌增加

  體溫調節與水鹽調節的兩大失分點

  1.體溫調節

  ***1***體溫感覺中樞位於“大腦皮層”;體溫調節中樞位於“下丘腦”;溫度感受器是感受溫度變化的“感覺神經末梢”,它不只分佈在面板,還廣泛分佈在黏膜及內臟器官中。

  ***2***高溫條件下的體溫調節只是增加散熱量,不減少產熱量,調節方式主要是神經調節;寒冷條件下的體溫調節既增加產熱量,又減少散熱量,調節方式既有神經調節,又有激素調節。

  2.水鹽調節

  ***1***抗利尿激素的產生、分泌部位是下丘腦的神經細胞,而釋放部位是垂體後葉。

  ***2***在水平衡調節中,下丘腦既是感受器,又是效應器***分泌激素***。

  ***3***滲透壓感受器及水鹽調節的中樞位於下丘腦;渴覺中樞位於大腦皮層;參與水平衡調節的主要器官是腎臟。

  考點三 免疫調節

  3.***2016·高考全國乙卷***病毒甲通過呼吸道感染動物乙後,可引起乙的B淋巴細胞破裂、T淋巴細胞功能喪失,導致其患腫瘤病,患病動物更易被其他病原體感染。給新生的乙個體接種甲疫苗可預防該腫瘤病。回答下列問題:

  ***1***感染病毒甲後,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體感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新生的乙個體接種甲疫苗後,甲疫苗作為________可誘導B淋巴細胞增殖、分化成________和記憶細胞,記憶細胞在機體被病毒甲感染時能夠________,從而起到預防該腫瘤病的作用。

  ***3***免疫細胞行使免疫功能時,會涉及到胞吞和胞吐這兩種物質跨膜運輸方式,這兩種方式的共同點有________***答出兩點即可***。

  ***2015·高考全國卷***下列與病原體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抗體可以進入細胞消滅寄生在其中的結核桿菌

  B.抗體抵抗病毒的機制與溶菌酶殺滅細菌的機制相同

  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與人的細胞癌變無關

  D.人感染HIV後的症狀與體內該病毒濃度和T細胞數量有關

  下列關於人體淋巴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在胸腺中發育成熟的T淋巴細胞可參與細胞免疫

  B.效應T淋巴細胞可攻擊被病原體感染的宿主細胞

  C.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都是由造血幹細胞發育成的

  D.T淋巴細胞釋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細胞增殖

  A.NaCl中Na+參與血漿滲透壓形成而Cl-不參與

  B.產生和維持神經細胞靜息電位主要與K+有關

  C.興奮沿神經纖維傳導時細胞膜外Na+大量內流

  D.Na+從紅細胞外運入紅細胞內的過程屬於被動運輸

  3.***2016江蘇卷.13***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變異性,感染機體後可損傷多種免疫細胞,並通過多種機制逃避免疫系統識別和攻擊。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

  B.HIV的高度變異性,致使疫苗效果難以持久

  C.被HIV潛伏感染的細胞表面沒有HIV蛋白,利於病毒逃避免疫系統識別和攻擊

  D.HIV破壞免疫系統,機體無體液免疫應答,不能通過檢測抗體來診斷HIV感染

  4.***2016新課標2卷.3*** 下列關於動物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機體內、外環境的變化可影響激素的分泌

  B.切除動物垂體後,血液中生長激素的濃度下降

  C.通過對轉錄的調節可影響蛋白質類激素的合成量

  D.血液中胰島素增加可促進胰島B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5.***2016江蘇卷.15***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史一種自身免疫病,主要特點時胰島B細胞數量減少,血中胰島素低、血糖高等。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通過協同作用調節血糖平衡

  B.胰腺導管堵塞會導致胰島素無法排出,血糖升高

  C.血糖水平是調節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D.胰島素受體是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

  6.***2016江蘇卷.16***右圖表示正常人分別快速飲用1 L清水、1 L生理鹽水後排尿量和血漿滲透壓的變化情況。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曲線c表示飲用1 L生理鹽水後排尿量的變化

  B. 飲用大量生理鹽水後迴圈血量出現暫時性增加

  C.曲線d表示飲用1 L生理鹽水後血漿滲透壓的變化

  D. 飲用大量清水後垂體合成和分泌的抗體尿激素減少

  7.***2016新課標Ⅲ卷.3***下列有關動物水鹽平衡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A. 細胞外液滲透壓的改變可影響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B. 腎小管通過主動運輸吸收水的過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調節

  C. 攝鹽過多後飲水量的增加有利於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相對恆定

  D. 飲水增加導致尿生成增加有利於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相對恆定

  31. ***2016江蘇卷.26******8分***為了研究神經幹的興奮傳導和神經—肌肉突觸的興奮傳遞,將蛙的腦和脊髓損毀,然後剝製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如下圖所示。實驗過程中需要經常在標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見下表***,以保持標本活性。請回答下列問題

  ***1*** 任氏液中維持酸鹼平衡的成分有_______,其Na+/K+比與體液中______的Na+/K+比接近。

  ***2*** 任氏液中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若將其濃度提高到15%,標本活性會顯著降低,主要是因為______。

  ***3***反射弧五個組成部分中,該標本仍然發揮功能的部分有______。

  ***4***刺激坐骨神經,引起腓腸肌收縮,突觸前膜發生的變化有______、______。

  ***5*** 神經-肌肉突觸易受化學因素影響,毒扁豆鹼可使乙醯膽鹼酶失去活性;肉毒桿菌毒素可阻斷乙醯膽鹼釋放;箭毒可與乙醯膽鹼受體強力結合,卻不能使陽離子通道開放。上述物質中可導致肌肉鬆弛的有______。

  1. ***2015課標I卷.3***某同學給健康實驗兔靜脈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鹽水***20mL後,會出現的現象是

  A.輸入的溶液會從血漿進入組織液

  B.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分別增加10mL

  C.細胞內液Na+的增加遠大於細胞外液Na+的增加

  D.輸入的Na+中50%進入細胞內液,50%分佈在細胞外液

  2.***江蘇卷.5***通常情況下,人體組織細胞的細胞內液與組織液的生理指標最接近的是*** ***

  A. Na+濃度 B. 滲透壓 C. K+濃度 D. O2 濃度

  3.***海南卷.18***人體中血漿、組織液和淋巴等構成了細胞賴以生存的內環境,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血漿和組織液都有運輸激素的作用 B.血漿和淋巴都是免疫細胞的生存環境

  C.血紅蛋白主要存在於血漿和組織液中 D.組織液中的蛋白質濃度低於血漿中的蛋白質濃度

  4.***上海卷.1***當環境溫度接近體溫時,人體維持體溫恆定的散熱方式是*** ***

  A.蒸發 B.傳導 C.輻射 D.對流

  5.***上海卷.8***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肝細胞後,必須在乙型肝炎病毒***HBV***輔助下才能複製。以下論述正確的是*** ***

  A.抑制HBV一定能抑制HDV

  B.HDV的感染會促進HBV的感染

  C.血清中檢測出HDV抗原不一定能測出HBV抗原

  D.血清中檢測出HBV抗原則一定能測出HDV抗原

  6.***上海卷.17***B淋巴細胞經抗原刺激後增殖並分化成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T淋巴細胞經抗原刺激後直接參與消滅抗原細胞或病原體。這兩大類淋巴細胞被抗原啟用的機理是*** ***

  A.淋巴細胞對抗原分子或病原體的吞噬行為

  B.淋巴細胞表面受體對抗原分子的特異性識別

  C.淋巴細胞膜與糖脂類抗原分子之間的融合作用

  D.B細胞抗體或T細胞淋巴因子對抗原分子的特異性結合

  7.***上海卷.29***一些細菌能借助限制性核酸內切酶抵禦外來入侵者,而其自身的基因組DNA經預先修飾能躲避限制酶的降解。下列在動物體內發生的過程中,與上述細菌行為相似的是*** ***

  A.巨噬細胞內溶酶體殺滅病原體 B.T細胞受抗原刺激分泌淋巴因子

  C.組織液中抗體與抗原的特異性結合 D.疫苗誘導機體產生對病原體的免疫

  8.***課標II卷.5***下列與病原體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抗體可以進入細胞消滅寄生在其中的結核桿菌

  抗體抵抗病毒的機制與溶菌酶殺滅細菌的機制相同

  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與人的細胞癌變無關

  人體感染HIV後的症狀與體內該病毒濃度和T細胞數量有關

  9.***海南卷.14***關於人體體溫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呼氣是人體的主要散熱途徑 B.骨骼肌和肝臟是人體的主要產熱器官

  C.有機物的氧化分解是人體產熱的重要途徑

  D.下丘腦有體溫調節中樞,也有感受體溫變化的功能

  10.***浙江卷.1***下列有關艾滋病***AIDS***的敘述, 正確的是***  ***

  A.某些逆轉錄酶抑制劑可用於治療艾滋病

  B.艾滋病主要是通過唾液、 食物和昆蟲傳播的

  C.HIV 的遺傳物質直接整合到宿主細胞的染色體中

  D.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嚴重減退而體液免疫功能不受影響

  11.***福建卷.2***有一種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是由於患者體內某種T細胞過度啟用為效應T細胞後,選擇性地與胰島B細胞密切接觸,導致胰島B細胞死亡而發病。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這種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屬於自身免疫病

  B.患者血液中胰島素水平高於正常生理水平

  C.效應T細胞將抗原傳遞給胰島B細胞致其死亡

  D.促進T細胞增殖的免疫增強劑可用於治療該病

  12.***天津卷.2***雞霍亂病原菌易致雞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雞霍亂病原菌對雞群進行注射,意外發現全部雞存活。再次培養新鮮病原菌,並擴大雞的注射範圍,結果僅有部分雞存活。進一步調查發現,存活雞均接受過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第一次注射時,所用的雞霍亂病原菌相當於抗體

  B、第一次注射後,雞霍亂病原菌誘導存活雞產生的抗性變異

  C、第二次注射後,存活雞體內相應記憶細胞參與了免疫反應

  D、第二次注射後,死亡雞體內沒有發生特異性免疫反應

  13.***北京卷.1***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種抗原。接種該疫苗後人體會產生相應抗體,該抗體*** ***

  A.由T淋巴細胞產生 B.可與多種抗原結合

  C.可裂解乙肝病毒 D.可被蛋白酶水解

  14.***江蘇卷.28******9 分***下圖表示下丘腦參與人體體溫、水鹽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調節過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受到寒冷刺激時,下丘腦可通過垂體促進腺體 A 的分泌活動,腺體 A 表示的器官有 。

  ***2***人體劇烈運動大量出汗後,下丘腦增加 激素的生成和分泌,並由垂體釋放進入血液,促進 對水分的重吸收。

  ***3***當血糖濃度上升時,下丘腦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產生興奮,使胰島 B 細胞分泌活動增強,血糖濃度下降,此過程屬於 調節。 胰島分泌的胰島素需要與靶細胞的受體結合才能發揮作用,胰島素的受體分佈在靶細胞的 ***填“細胞膜上”或“細胞質中”或“細胞核中”***。

  ***4***Ⅱ型糖尿病由胰島 B 細胞損傷引起,患病率具有種族差異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島B 細胞的抗體和效應 T 細胞。 據此推測:Ⅱ型糖尿病是由 決定的、針對胰島 B細胞的一種 病;胰島 B 細胞的損傷是機體通過 免疫導致的。

  15.***海南卷.27******8分***Na+在人體的內環境穩態維持和細胞興奮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問題:

  ***1*** Na+和Cl-對維持血漿滲透壓起重要作用,將紅細胞放入0.9%的NaCl溶液中,細胞形態___***填“會”或“不會”***改變。

  ***2***Na+可與___等無機負離子共同存在於血漿中,一起參與緩衝物質的構成。人血漿pH的正常範圍是______。

  ***3***神經細胞受到刺激產生興奮主要是由於Na+___引起膜電位改變而產生的。當興奮沿細胞膜傳導時,整個細胞膜都會經歷與受刺激點相同的_____。

  16.***上海卷.綜合題七***分析有關人體內環境調節的資料,回答問題。***9分***

  研究人員構建了用特定光束控制神經元啟用的小鼠模型,以考察X神經元對體內水分平衡的作用。圖25顯示的是小鼠在不同條件下一定時間內的飲水***即舔水***行為。對照條件為無光刺激***“-光”***,實驗條件為有光刺激***“+光”***,兩種條件下各嘗試了6次,陰影部分表示光刺激時間。圖中每一個小豎線代表小鼠的一次舔水動作。

  1.根據已有知識,X神經元應位於______。2.結合圖25,光刺激10秒後,將導致小鼠的血漿滲透壓______,引起腦內_______分泌量減少,從而調節水平衡,這種調節方式為____________。3.圖26顯示了接受不同處理的三組小鼠15分鐘內的飲水量。據此結果,可得到結論:____________。4.光刺激15分鐘導致腎臟功能障礙的小鼠體內水分向細胞內液轉移,引起細胞水腫。這種情況發生在神經細胞時,將會引起嗜睡、煩躁、昏迷等,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A.神經細胞神經遞質合成減少 B.神經細胞內電解質濃度降低

  C.神經細胞質膜上遞質受體減少 D.神經細胞質膜上離子通道數量減少

  ***課標Ⅰ卷***3.內環境穩態是維持機體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內環境保持相對穩定有利於機體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

  B.內環境穩態有利於新陳代謝過程中酶促反應的正常進行

  C.維持內環境中Na+、K+濃度的相對穩定有利於維持神經細胞的正常興奮性

  D.內環境中發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給細胞提供能量,有利於生命活動的進行

  ***新課標Ⅱ卷***3.關於正常情況下組織液生成與迴流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生成與迴流的組織液中氧氣的含量相等

  B.組織液不斷生成與迴流,並保持動態平衡

  C.血漿中的有些物質經毛細血管動脈端進入組織液

  D.組織液中的有些物質經毛細血管靜脈端進入血液

  ***江蘇卷***9.下列關於人體內環境穩態與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A.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通過體液定向運送到甲狀腺

  B.人體遇冷時,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均可參與機體產熱調節

  C.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濃度的調節,也受神經調節

  D.飲水不足會引起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14.給正常家兔靜脈注射一定量的高滲葡萄糖溶液後,家兔體內發生一定變化,一段時間後恢復正常。注射後隨即發生的變化是

  A.紅細胞吸水增加 B.胰島素分泌降低

  C.肝糖原的分解增加 D.血漿滲透壓迅速升高

  27***9分***根據內環境及其穩態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⑴某奶牛場為提高產奶量,給奶牛飼餵了大量的某種精飼料後,奶牛瘤胃發酵產酸過多,引起機體血液pH低於正常值,且難以恢復到正常水平。產酸過多使pH難以恢復的原因是:

  。pH低於正常值會引起酸中毒,為了避免這一問題,可以在飼料中新增起 作用的物質,以利於奶牛內環境的pH維持在正常水平。機體的內環境是指 ,主要包括血漿、 、 。

  ⑵環境的劇烈變化或驚嚇會導致奶牛機體內某些激素水平的變化,從而使產奶量下降,在這個過程中機體的調節方式包括 調節。

點選下頁檢視更多高中生物植物激素調節的專題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