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備考的高效複習建議

  高三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歷史科目的備考對文科生來說也是重中之重,怎樣做到高效複習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提供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高考歷史高效複習建議:做題與能力

  俗話說,知識是能力的載體,能力是知識的昇華。如何提升能力,有不少同學把數學學習的方法照搬到歷史學習上來,認為不用去過多記憶,只要多做題目,就能把歷史學好。固然,做題是必要的,是提升能力必要途徑,但是全面、系統、牢固、準確掌握歷史基礎知識,任何時候都是歷史複習的第一要務,否則也只能是望題興嘆。提高歷史成績的能力要素主要有兩條,一是對教材的閱讀與把握能力,通俗地說,就是一篇課文你能不能判斷它的主題,能不能分清楚全文的層次,能不能找出貫穿全文的線索,能不能理解關鍵概念的含義。其次才是在做題目的時候具體表現出來的運用能力,一是要培養學生反覆閱讀題目和材料的習慣,審清題意抓住題眼,掌握題乾和材料中的有效資訊,搞清設問和材料意思再去答題;二是要促使學生整理答題思路,想清楚了,考慮全面了,再去回答,避免想半截丟半截;三是培養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表達精練、準確、完整;四是要在做題過程中自覺地把教材中學過的結論或史實與題目提供的內容相結合,讓自己的答案有理有據。

  高考歷史高效複習建議:單科與綜合

  目前我省高考是“3+綜合”形式,高考歷史學科是融入文科綜合形式體現的,而我們平時的教學、學習、檢測是單科進行,因此有的同學到高三後期綜合考試中就不能夠很快適應,以至於月考甚至是高考成績不能如意。這就需要同學們要從內容到形式注意提高適應性。從內容上來講,我們在掌握歷史學科基本知識的基礎上,要有意識地把歷史知識與其他學科的知識點聯絡起來,力求明確尋找到它們相互聯絡的內線上索並能夠表達出來。如歷史和政治學科的聯絡,不僅體現在基本知識點上,而且體現在一些基本原理和思維方法上;歷史與地理知識的聯絡,每一個歷史事件總是發生在一定的空間範圍內的。從形式上來說,首先要解決的是綜合考試題量的變化和學科試題交錯排列的變化上的適應性過程,在整體時間的分配上應該注意提前預估各科的難度和容量,做到心中有數,以防止出現時間的不足。其次在具體答題時,既要注意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絡,也要注意不同學科專業知識點和概念表達的不同特點,防止出現學科間專業知識的混淆。

  高考歷史高效複習建議:一輪複習

  第一輪的複習目標是要重視基礎知識,突出主幹知識。這一階段的核心是“迴歸教材”。要全面 閱讀教材,查漏補缺,徹底掃除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在這一基礎上,對知識進行梳理和歸納, 使知識系統化。同時配以單元訓練,提高應用能力。掌握基礎知識的具體操作,強調三點:

  1、少量多次的不間斷學習 必須保證每天持續不斷地學習,不可一曝十寒,許多天不學習歷史,將大量的學習內容集中在一 兩天突擊完成。 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 人們在學習了新知識以後, 遺忘速度最快的是學習後的 24 小 時之內, 一半以上的學習內容會在這一時間段內遺忘。每天堅持不斷的學習實際上是克服遺忘的最好 的,也是唯一的辦法。每天學習一門課程的時間不要太長,以保證注意力的集中和學習的效率。

  2、加強熟讀與記憶,夯實基礎知識 第一階段的複習應強化對歷史教材的熟讀,並牢記其中的重點內容。理解是增強記憶的祕訣。反 復琢磨,是加深記憶的好辦法。

  ***1*** 通過主動地作用於教材形成記憶。 歷史教材中的文字表述通常可以分為語法成分和知識成分。 所謂主動地作用於教材, 就是我們要在學習中去區分教材中的這些不同的成分,知識成分通常是解答 問題的關鍵,也是高考閱卷中的“採分點”,應該準確地把握,而語法成分在表述上是有很大自由度 的,只要能把知識成分正確地串聯起來,無須拘泥於特定的說法。因此,在學習中主動地思考教材表 述中的語法成分和知識成分,在這樣的理解和甄別過程中,理解和記憶也就開始形成了。我們通常說 的通過理解來記憶,其含義當然比較複雜,包含多方面的問題,但是,我們現在討論的這種方法無疑 是非常重要和有實效的一個操作手段。 我們可以看這樣一個簡單的例項,教材中表述道: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巨大、波瀾壯闊的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革命戰爭。 在這句話中,可以作為採分點的內容只能是“反封建”“反侵略”“農民”這三個詞。可以把這 樣的詞叫做“核心詞”,這種方法也可以稱為甄別和記憶核心詞的方法。從上例中可以看到,經過甄 別以後的記憶內容精煉緊湊,記憶量僅有原先的 1/5。

  ***2***通過複述的方法檢驗和強化記憶。複述知識要點的方法是強化對知識的記憶和提高再認、再 現能力的一個有效的手段,複述時可以先確定一個複述的依據,以此為提綱,逐條回憶和落實。儘量 不去翻看教材,實在難以回憶起來的知識點,再通過教材來解決問題。

  ***3***其他幾種方法。聯想記憶方法, 既注意不同階段歷史內容的縱向聯絡,又注意中外歷史的 橫向聯絡,培養一種動態時空歷史觀念;濃縮記憶法, 抓住複雜的歷史內容的主要頭緒,緊扣關鍵 性字眼,把繁雜的材料加以概括和壓縮;圖示記憶方法, 把歷史凝聚成點,化點為面,一目瞭然地 反映歷史的演變軌跡;特點分類記憶法,抓住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自身的特點,把所學知識,按內容 性質、特徵歸納分類,使本來分散的歷史知識系統化、條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