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創業故事

   1

  深圳市一家商業連鎖企業老闆講述的一個故事,為避免廣告嫌疑,我們隱去了其真實姓名。既然探索的是成功話題,姑且叫他“成老闆”吧。話說2008年底的一天下午,成老闆與深圳市50多家企業的老闆、高管一道赴北京參加完一個會議後返航,飛機在跑道上滑行一段時間後被發現出現故障,重返停機坪,乘客被安排到候機樓等待換乘。一個多小時後,正在候機樓內一書店觀看企業經營管理講座錄影的成老闆聽到一位50多歲的老闆非常氣憤、很大聲地接聽電話。

  電話應該是公司打過來的,大意是說今天真是倒黴透頂,飛機出了故障,不知道何時能返航,原計劃的公司會議和拜訪客戶活動取消,等他回來之後再做決定。剛接了電話的老闆顯然餘怒難平、坐立不安,一邊來回走動,一邊嘟嘟嚷嚷、牢騷滿腹。不一會兒,這位老闆給家人打電話,說今天真是倒黴呀,飛機還沒起飛就出了故障,現在還在候機樓,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家呢!話音未落,不少同機的乘客紛紛附和,怨聲四起,有些乘客也掏出了手機,準備給家裡打電話。場面逐漸變得嘈雜混亂。這時,成老闆走到那位老總身邊說:“您這樣給家人打電話是不對的。家人遠在千里之外,幫不上我們什麼忙,與其讓他們擔心受怕,不如輕描淡寫,讓他們放心等待。還有,在我看來,今天我們是走大運了。您想想,如果不是在跑道上就發現了飛機故障,而是在飛到了高空才發現,恐怕情況更糟糕呢!”那位老闆和眾人一聽,句句在理,而且態度謙恭誠懇,場面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大夥各自回到座位上。兩個多小時後,廣播通知重辦登機牌,成老闆請求身旁也在觀看錄影的一家國際知名飲料企業的深圳公司總經理說,我想把這一段看完,能不能我幫您照看行李,您幫我辦一下登機牌?對於這樣的小小請求,這位總經理當然不便推辭,何況,剛才成老闆出口不俗、讓人刮目相看。在飛機上,這位總經理對成老闆如飢似渴的學習精神大加讚揚。成老闆說,小時候因為家境貧寒,讀到初一就輟學打工,讀書少、底子薄,現在企業規模大了,沒有知識不行啊!平時工作忙,難得今天這麼空閒,正好補補課,加加油。說著拿出一大堆書籍、光碟,說“今天沒看完的買回去接著看,我再給員工看”。這位總經理深為歎服:此人日後必成大器。回深圳後,這位總經理立馬與成老闆簽定了長期供貨合同,併成為至交好友。

  說到這裡,有必要交待一下成老闆的經歷。此君幼時家貧,14歲讀到初一便輟學擺攤賣菜,後騎著比自己還高的28式自行車來回150裡到鄰縣販賣蔬菜水果;19歲時不名一文、連普通話都聽不懂的他闖蕩深圳,心甘情願到親戚開的餐館忍辱負重刷盤子洗碗,為的是可以偷師學廚。半年後圓了廚師夢,一年後承接了老闆的小餐館當上了老闆。聽人講幹廢品收購掙錢,便關掉餐館開起了廢品回收站。三個月後的一天晚上,受到一群不明身份的人圍攻,一顆子彈擦破頭頂,至今留下一道4釐米的傷痕。不但沒掙到錢,反而將歷年積蓄的投資款折損殆盡,不得不到異地重操舊業開飯館。選好了鋪位,卻無資金付房租,只得頂著頭皮挨家挨戶找親朋好友借。為了節省開支,自己和幾個夥計睡了一年多地板。2003年,33歲的成老闆決定投資商業,便變賣了全部資產,到香港、上海、杭州考察商業的運作,程門立雪般地請教專家、教授。

  2003年底,成老闆拿出全部積蓄,開出第一家商場,不料,由於定位、商品結構和定價不當,開業前幾個月出現鉅虧,親戚朋友都勸他及早收手,免得血本無歸。但成老闆憑著“我看中了的就一定要堅持去做,失敗也要弄清楚原因”的韌勁,對妻子說,“如果失敗了,我就是擺地攤賣水果,也不會讓全家人餓著,而且還要省吃儉用,積累資本以圖東山再起。”成老闆關掉手機排除干擾,遍訪周邊居民,對照問題條分縷析虧損原因,對症下藥調整商品結構、重新定價,7個月後一舉扭虧為盈。接著,一家、兩家、三家,成老闆一路快速發展,現已發展成為深圳是有影響力的商業企業集團。

   2

  林奇是浙江溫州人,畢業於南京郵電大學,在浙江電信任軟體工程師一年後開始自主創業。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任悠易互通廣告有限公司合夥人。2009年5月至今,創立上海遊族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並任董事長、總裁職務,10年間完成了從屌絲到億萬總裁的華麗轉身。

  遊族是林奇的第三次創業了,之前曾經營過電腦業務,連VC都談後了卻不知因何故,VC房企了投資。遊族之所以能成功,關鍵或許在於堅持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方針。

  因為遊戲市場一直處於高速增長階段,在遊族覆蓋的範圍內,市場規模幾乎沒有邊界,只有在細分領域裡生根,樹立起足夠高的專業壁壘,便足夠遊族網路發展壯大;同時要提前做好團隊和產品的長期規劃,避免了其他遊戲團隊靠一款遊戲爆紅,隨後走向平庸和衰亡的命運。

  2009年創辦遊族網路,當年推出的第一款頁遊產品《三十六計》就開了個好頭,在一個好的檔期得到了市場認可,為公司早期創造了不少收入。除了運氣之外,善於把握機遇才使得遊族網路在行業發展中有所斬獲。總之,這是大時代帶來的機遇,而林奇又抓住了機遇。

  憑藉著敏銳的市場判斷力和高效的產品研發能力,林奇將遊族網路發展成遊戲行業的領軍企業。多年以來,遊族網路堅持精品化和全球化戰略,在網頁遊戲和智慧手機遊戲研發、發行運營及其他技術方面均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他在業內率先提出了“輕娛樂”、“碎片時間管理”等理論,為推動行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並被多次授予“十大遊戲風雲人物”,成為行業領袖。

  從2012年開始,遊族發展進入了快車道,2012年度和2013年1-8月營業收入分別為1.74億元和3.95億元,淨利潤分別為0.37億元和1.63億元。此時的林奇開始考慮上市,“當時IPO不開,與券商一遍遍過招股說明書也不是辦法,只能另尋他法。”上市公司梅花傘方面因為業績的壓力,重組的意願非常強烈,雙方從接觸到簽訂重組框架協議的過程非常快。

  “上市不單純是錢的問題,而是一家公司的一個發展階段。如果到這個階段而不去做,就是浪費機會。至於選擇借殼上市,純粹是巧合。”

   3

  他23歲賺到首個100萬.33歲做到了汽車用品老闆 33歲,有的人還在尋覓努力的方向,有的人卻已經成為某個領域的佼佼者,王漢榮就是後者。

  28歲,他完成了從0到10000000的跨越,吃了深圳汽車用品超市的螃蟹,在寶安開設了當時全市最大的汽車用品中心,大到汽車輪胎、汽車音響,小到防滑墊、汽車香水等上萬種汽車用品像普通超市一樣敞開擺設、明碼標價、自選銷售,令消費者耳目一新。

  23歲,他利用一次機遇賺到了人生中第一個100萬,還認識了一個一生中最重要的人。這一切還得從他18歲從英德農村到深圳打工之路說起,沒有那段塵土飛揚的日子就沒有今天的王漢榮.王漢榮4歲喪父,母親一手把他們3兄妹拉扯大。為了幫補家計,還在讀初中的他就跟著哥哥一起收集村裡人採的草藥,然後轉手賣給藥材公司,賺取微薄的差價。可就是這樣一倒一賣,每個月竟也能賺回數百元,王漢榮第一次嚐到了做生意的甜頭。

  1990年,村子裡有位在鐘錶廠當師傅的遠房親戚遊說王漢榮去當學徒,他幾乎沒怎麼想就揣著哥哥給的150元來到了深圳。剛到工廠,師傅就分給他一頂帽子和一個口罩,他開始了每天十幾小時的工作,用麻布輪和蠟給錶帶和錶殼打磨。每天晚上回到宿舍我都要用肥皂拼命地搓臉,因為塵土太大,除了口罩遮住的地方外都是黑色的。王漢榮回憶道。他還很清楚地記得,第一個月的工資也是150元。

  沒多久,帶他出道的師傅與老闆因分成而發生爭執,又帶著他們跳到了別的廠。不論在什麼地方,王漢榮都像海綿一樣不斷吸收著,學習別人的技術。 1991年底,他已經成了打磨車間的骨幹,每個月能拿到1000多元工資。第二年,他卻作出一個重要決定,跳到一個工資不足千元的機械加工廠工作,原因是憑他的技術能夠當上生產組組長。每個人都是需要別人的肯定,我也不例外。他說。

  這回還是打磨,所不同的是終於跟他未來的事業沾上了邊,打磨的是汽車防盜鎖。沒過多久,這家原本做外銷的工廠轉為內銷,需要開拓國內市場,一個跟他很談得來的車間主任就推薦他去跑業務,因為他會說廣東話方便溝通。王漢榮告訴記者:當時廠裡選了十幾個人出來作推銷員,到現在成功的恐怕只有我一個。 第一桶金--遠赴郴州賺回5萬元

  1993年,深圳汽配廠最集中的地方在翠竹路,而王漢榮工作的工廠在蛇口,每天他都要橫穿整個深圳市區。當時蛇口出深圳就是坐204路,可工廠離204路總站還有幾公里,我就先騎單車再轉公車。

  後來我又買了輛單車鎖在上海賓館站,到市內後再騎單車去翠竹路逐家逐戶地推銷。

  終於在一位遠房親戚的引薦下,他向湖南郴州車管部門推薦了適合當地使用的防盜鎖,車管部門要求他儘快送兩萬多把防盜鎖到郴州,貨到付款。當時兩萬多把鎖需要200多萬貨款,他上哪裡籌這筆錢呢?後來他決定向工廠讓利,將其中的差價讓給工廠,自己每把鎖只賺幾元錢。能夠做成這筆生意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不怕吃虧,如果我對利潤斤斤計較,也許最後連5萬元也賺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