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與環境

[拼音]:Luomannuofu Wangchao

[英文]:Романовы

俄羅斯封建王朝(1613~1917)。1613年1月,在縉紳會議上,貴族、商人、僧侶和哥薩克上層的代表推舉羅斯托夫總主教菲拉列特的兒子米哈伊爾·費多羅維奇·羅曼諾夫(1596~1645)為沙皇,是為羅曼諾夫王朝之始。1741年伊麗莎白·彼得羅夫娜繼位,男嗣斷絕。後由外戚當權,仍襲用羅曼諾夫王朝的室號。羅曼諾夫王朝長達 300餘年,它的統治是建立在維護農奴主-地主利益、殘酷壓迫和剝削廣大農民的基礎之上的。對內實行絕對君主統治,1649年頒佈法典,用法律形式確定農奴制。殘酷鎮壓鮑洛特尼科夫起義、拉辛起義、普加喬夫起義。對外實行侵略擴張政策,侵吞歐、亞各國大片土地,鎮壓各國人民革命,成為歐洲反動勢力的主要代表。1905年革命給沙皇制度以沉重打擊。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1917年3月15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次年7月17日,他連同親屬在葉卡捷琳堡(今斯維爾德洛夫斯克)被處決。

羅曼諾夫王朝共歷16個沙皇(或皇帝)。他們是:米哈伊爾·費多羅維奇(1613~1645)、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1645~1676)、費多爾·阿列克謝耶維奇(1676~1682)、彼得一世(1682~1725)、葉卡捷琳娜一世·阿列克謝耶夫娜(1725~1727)、彼得二世(1727~1730)、安娜(1730~1740)、伊凡六世(1740~1741)、伊麗莎白·彼得羅夫娜(1741~1762)、葉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謝耶夫娜(1762~1796)、保羅一世(1796~1801)、亞歷山大一世(1801~1825)、尼古拉一世(1825~1855)、亞歷山大二世(1855~1881)、亞歷山大三世(1881~1894)、尼古拉二世(1894~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