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集觀經濟綜合平衡

[拼音]:chenjingfa

[英文]:drop-shaft sinking

在地面下沉預製井筒的施工方法。在井口位置,預製好沉井刃腳和一段井壁,邊掘邊沉,再在地面澆築,接長井壁,繼續下沉。此法開始多用於水利工程,工藝簡單,通常採用磚井壁,人工挖掘,自重下沉。沉井深度一般僅20m左右。1839年法國創造了壓氣沉井法,因下沉深度有限,並有損工人健康,到20世紀50年代漸被淘汰。1894年德國創造了淹水沉井法。1944年日本向沉井壁後施放壓縮空氣,減少井壁與土層的摩擦阻力獲得成功。1952年匈牙利和瑞士創造了觸變泥漿液體減阻的新方法。中國於1958年創造了震動沉井法;1969年起採用壁後泥漿淹水沉井,建成了30多個井筒,最深井達192.5m。

沉井結構

由套井、井壁和刃腳三部分組成。套井(即鎖口)是靠近地表預先作好的一段大於沉井外徑1.5m左右的井筒,用以保護井口,安設導向裝置和貯存減阻材料。沉井井壁就是井筒的永久井壁,應有足夠的強度,並滿足下沉所需的重量。一般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壁厚1m左右,隨沉井下沉不斷在井口澆築接長。刃腳位於沉井井壁最下端,多用鋼材製造,刃尖角通常為 30°,刃腳高3m,刃腳外半徑比井壁外半徑大100~300mm,以便下沉後在井壁四周形成一個環形空間。

施工時沉井利用鋼刃腳插入土層,工作面不斷破土排渣,依靠井壁自重不斷下沉,當沉井刃腳達到基岩後,即行封底與壁後注漿固井。

沉井法分類

按井內淹水與否分為不淹水沉井和淹水沉井兩種。淹水沉井又分壁後泥漿淹水沉井和壁後施放壓氣淹水沉井。按井壁下沉動力可分為自重沉井和載入沉井。後者又分為震動沉井和壓水沉井。

不淹水沉井

在沉井內排水,工人在井底工作面掘進。除井壁在地面澆築、隨掘進隨下沉外,其他工序和普通鑿井法相同。由於排水造成井內外壓力不平衡,下沉深度受到限制,本法不宜在湧水大、流砂層厚的表土層採用。

淹水沉井

特點是:井內淹水,保持井內外壓力平衡,可防止湧砂冒泥;壁後灌注減阻介質;掘進與排渣均在水下完成;一般採用水槍或鑽機破土、壓氣排液器排渣。該法工藝較簡單,需用裝置少,機械化程度高,工人不下井,作業條件好,成本較低,除礫卵石層外,一般均可採用。但由於量測和糾偏技術尚未完全解決,沉井下沉速度和偏斜程度較難掌握,往往影響工期。

壁後泥漿淹水沉井

在整個施工過程中保持井筒內淹水水位高於地下水位 1~2m。在沉井壁後環形空間灌注觸變泥漿,它是以膨潤土為主要原料,加水和化學處理劑(鹼、羧甲基纖維素)混合攪拌而成的一種液態減阻材料,其特性是靜止時為不易流動的凝膠狀態,攪動時變成易於流動的溶膠狀態。通過埋設在井壁內的管路,將觸變泥漿灌注在沉井壁後的環形空間內,把井壁和地層隔開,藉助泥漿柱壓力,維護土層穩定,防止塌陷並可在沉井下沉時減少沉井外壁的摩擦阻力。用觸變泥漿減阻,經濟效益較好;但在恢復井壁與土層的固著力和保證泥漿護壁的可靠性方面,還有待研究改進。

壁後壓氣淹水沉井

在沉井外壁上,按壓縮空氣可能克服的作用面積,預留氣龕,在氣龕底部設噴氣小孔與井壁內的壓氣管路相連,構成施放壓氣的通道。沉井需下沉時,按施工的要求壓力依次開啟管路閥門,壓氣由噴氣孔噴出,沿井壁外圍擴散上升,形成一個空氣帷幕,減少周邊的摩擦阻力,促使井筒下沉(見圖)。該法可控制施放壓氣的時間,有利於控制井筒偏斜。日本用本法施工,最深沉井達200.3m,偏斜僅為0.1%。

震動沉井

在預製的薄壁長段井筒上部裝有井帽,在其上安置震動機,帶動井筒震動,加大井筒的下沉力,並促使井壁四周土壤液化,減少沉井周邊的摩擦阻力,加快下沉速度。本法由建橋工程使用的震動管柱法移植而來,自1958年起,在中國淮北礦區用該法相繼建成了十多個井筒,優點是機械化程度高,成井速度快,成本低。由於震動機的載入有一定限度,在遇到礫卵石層時,井壁容易斷裂,且地面及井筒周圍受震動影響,適用條件受到限制。

壓水沉井

載入沉井的另一種形式,在沉井刃腳上增設傘形鋼結構底罩,把井筒和刃腳隔開,傘上灌水,增加荷載。傘下作為破土排渣的空間,破土使用五組裝在刃腳四周斜面處和傘頂部的固定水槍,泥渣水自傘頂中心的排渣管排出。本法在中國開灤建井工程處首次試用,下沉深度達30.1m。

參考書目

餘力、巴肇倫、卓鑫然編著:《煤礦沉井法鑿井》,煤炭工業出版社,北京,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