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性控制理論

[拼音]:Shiwan taoqi

[英文]:Shiwan pottery

中國廣東石灣用當地陶土和崗砂為原料生產的陶器。主要產品有日用陶、藝術陶塑、琉璃陶和建築陶。

石灣燒製陶器始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唐宋時期產量倍增,明清時期有龍窯近百座,從業數萬人。古籍有“石灣之陶遍二廣,傍及海外之國”的記載。現存的“南風灶”是一座建於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的龍窯。清末,生產規模逐漸縮小。1949年,僅存陶窯30座。50年代開始,生產逐步發展,以生產日用陶器為主,並製作批量的耐酸陶器。70年代初期開始生產杯、碟、壺、盤等日用瓷。80年代發展了建築陶。石灣陶瓷器燒成裝置以連續式隧道窯為主,用煤氣或重油為燃料,但以木柴為燃料的“南風灶”等幾座間歇式古龍窯,至今仍在沿用。

日用陶器

以“三煲”,即飯煲、粥煲、茶煲最為著名。三煲是珠江三角洲和東南亞地區民間沿用的炊煮器。石灣蘊藏著豐富的含矽量高的崗砂。用它與當地陶土配合燒製的各種炊具,輕巧適中,耐急冷急熱性好。器內塗黑色或褐色釉,不易滲漏。其圓鼓底寬的造型,放置不易翻倒。飯煲口內有承緣,使蓋平穩,受壓保溫良好。粥煲容量大、脣頂高,煮粥不易溢瀉。茶煲的提把和壺嘴裝置恰當,便於斟出茶水,並可用於煎藥而不致破壞藥的特性(見圖)。除三煲外,還有多種規格的盆類、糖缸、酒罈等薄形的包裝用陶。

藝術陶塑

別具特色的民間民俗工藝品。造型樸實粗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主要分人物、 鳥獸、器皿、微塑 4類。陶塑人物臉部和裸露的肌肉選用有色陶土製成,不施釉彩(稱為露胎),使人物的形象更顯得神似。1983年石灣陶塑人物獲國家金質獎。石灣藝術陶塑將實用與藝術結合起來,有樹樁形的座墩,有樹葉形的菸灰缸,有花鳥魚蟲形態的牆飾、壁瓶等。用陶塑造的花盆有養花不腐莖的效果。石灣藝術陶塑的成型及裝飾有雕、捏、塑、貼、捺、削、粘等方法,施釉有塗、搪、掛、潑、填等工藝。

石灣顏色釉以稻草、穀糠、桑枝燒成的草木灰和石灰或螺蜆灰為底釉,配以鉻、錳、鐵、銅、鈷等氧化物,製成黃、綠、紅、藍等色釉,與古雅樸拙的器皿配合一起,相得益彰。石灣窯的藍釉,渾厚中顯濃豔,紅釉以顯蟋蟀紋、曱甴翼為特色。隨著色釉的不斷豐富,變色釉得到廣泛的應用。它與自然色彩相比幾乎一致,如鐘鼎的古銅色,魚簍的藤色,石榴花果的石榴紅色等等。此外有濃淡相宜、或聚或散、若隱若現的窯變釉彩。所謂窯變,就是釉在高溫熔融狀態下,發生物理化學反應,出現各種奇麗色彩的現象。在諸多的窯變釉色中以仿鈞著名的廣鈞更有創造性的發展。如“三棯花”、“翠毛”釉色為石灣窯變中的珍品。

琉璃陶

明代已有大量生產。古諺有“石灣瓦甲天下”之稱。中國南方許多有名的古建築如鎮海樓、六榕花塔、大嶼山寶蓮寺以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古廟宇、宗祠等建築物,多采用石灣琉璃。佛山祖廟、廣州陳氏書院有清代製作的花卉、人物、鳥獸構圖的瓦脊裝飾,已歷百年,仍色彩明麗。此類產品傳統用手工製作,20世紀80年代起採用擠壓、注漿等陶瓷器成型方法,用自動生產線製作瓦片、瓦筒、花窗等大宗產品。琉璃陶的釉彩主要有黃、綠、藍、紅等顏色。

建築陶

以“三磚”,即錦磚、釉面磚、彩釉磚等牆地裝飾磚為主。20世紀80年代大規模發展,1986年以三磚為主的建築陶系列產品佔總產量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