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掌上黃皮

藥材名稱:烏欖

名稱出處:《綱目》

概況

異名:木威子(《本草拾遺》),烏橄欖(《海槎全錄》)。

基源:為橄欖科橄欖屬烏欖的果實和葉。橄欖屬全世界約100種,中國約7種。

原植物:烏欖Canarium pimela Leenh

歷史:《綱目拾遺》記載:“烏欖,皮黃色,肉白有文,層疊如海螵蛸狀,酒筵中以為豆籩食品。《綱目》主治所載,悉言白欖,即今常食之青果,又所載欖仁可治吻燥者,亦指青果核中仁而言,非指烏欖仁也。按粵志術語橄欖有青烏二種,閩人以白者名青果,粵中名白欖,不曰青果也。白欖利微,人少種焉。烏欖下番禺諸多皆種之,種至二年,其秧長八、九尺,必挺之乃結實,挺之三年而子小收,十年而大收矣,其樹本高而端直,多獨幹。烏欖子大肉厚,其性溫,故味澀甘。以溫水泡軟,俟紫脂浮起溢位,乃可食,水冷則生膠,熱則肌膚反實,故必溫水之和,乃醇其性。”按以上記述確係本種無疑。

形態:常綠大喬木,高10~16m;有膠粘性芳香的樹脂,樹皮灰褐色,平滑;小枝褐綠色,無毛。單數羽狀複葉,互生,長30~65cm具小葉15~21枚;小葉對生,具短柄,革質,長圓形至卵狀橢圓形,長5~15cm,寬3.5~7cm,基部偏斜,先端漸尖或銳尖,全緣,上面有光澤,平滑,無毛,下面平滑,網脈兩面均明顯。花兩性或單性花與兩性花共存;排成頂生或腋生的狹圓錐花序,花序長於複葉;萼杯狀,3~5裂,長約2mm;花瓣3~5,分離,長約為萼的3倍;雄蕊6,著生於花盤邊緣,長度不超過花冠;子房上位,通常3室,每室有胚珠2,著生於中軸胎座上。核果卵形或橢圓形,略呈三角形,長3.5~4.5cm,寬1.5~2cm,成熟時黑紫色,表面平滑,核木質,兩端鈍,內有種子1~3。種子無胚乳。花期5~7月,果期8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563頁.圖2856)

生境與分佈:生於平原、丘陵地、山地密林中。分佈於福建、廣東、廣西、雲南。

生藥

採集:8~9月果實成熟時採收,除去雜質,晒乾。

貯藏:置乾燥處,防蛀。

藥性

性味:酸、澀,平。 ①《廣州記》:“苦、澀。” ②《本草拾遺》:“酸,平。” ③《綱目》:“酸、甘。” ④《綱目拾遺》:“澀、甘,溫。”

功效:止血,化痰,利水,消癰。

主治:咳血,咯痰,水腫,乳癰。 ①《本草拾遺》:“主心中惡水,水氣。” ②《生草藥性備要》:“止血。” ③《本草求原》:“功近橄欖。” ④《嶺南採藥錄》:“火煅存性,止血化痰。少鹽漬之,名欖豉,乳癰初起,煎水洗之可消。” ⑤《全國中草藥彙編》:“根:風溼腰腿痛,手足麻木葉:感冒,上呼吸道炎,肺炎,多發性癤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煎水洗。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廣西本草選編》:“治乳腺炎:烏欖角60~90g,水煎薰洗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