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骨

藥材名稱:野苜蓿

名稱出處:《內蒙古中草藥》

概況

異名:苜蓿(《別錄》),鐮莢苜蓿(《內蒙古中草藥》)。

基源:為豆科苜蓿屬植物黃花苜蓿全草。

原植物:黃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又名野苜蓿、豆豆苗(內蒙),連花生(《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

歷史:本品見於《爾雅》,雲其:“黃華今謂牛芸草為黃華……葉似苜蓿。”(宋)梅堯臣雲:“有芸如苜蓿,生在蓬翟中,黃花三四穗、結穗植無窮。”其描述為黃花,按其分佈亦可肯定其即為當今之本品。

形態:多年生草本。多分枝,微被毛,高30~70cm。3出羽狀複葉,小葉橢圓形至倒披針形,長1.3~3cm,寬0.3~0.7cm;先端鈍圓或微凹,中肋突出,葉緣上部有鋸齒,下面被疏柔毛;側生小葉較小;小葉柄長0.1~0.3cm;托葉披針形,先端尖。總狀花序腋生,花10~20朵,簇生於花序軸頂端;花萼鐘形,被白柔毛,萼齒披針形;花冠黃色,比萼長2倍。莢果圈卷,長1.5~2cm,成熟時褐色,無毛,種子5~10粒,扁圓形。花果期6~8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374頁.圖2478)

生境與分佈:生於丘陵低地,草原及溝邊。分佈於新疆、陝西、甘肅及華北等省區。

生藥

採集:夏、秋季採收,晒乾。

化學性質

含氨基酸[1]、維生素B1、B2[2]、木脂素、酚性物質[3]、黃酮[4]、半乳甘露聚糖[5]和元素Mn、Fe、Cu、Zn等[6]。

參考文獻

[1] CA 1979;91∶87343g。


[2] CA 1977;87∶148699b。


[3] CA 1984;101∶3965h。


[4] CA 1994;119∶45357p。


[5] CA 1990;112∶155314R。


[6] CA 1977;87∶98944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