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反思(通用6篇)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反思(通用6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反思(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反思 篇1

  一直沒下定決心選哪一課作為自己的彙報課,直到上週六聽了戴建榮老師上的《古詩二首》,以讀之、歌之、吟之、舞之四環節將學生帶入奇妙的古詩學習中,而不再是以前那枯燥乏味的學習模式,整堂課輕鬆愉悅,一節課下來學生沉浸在課堂中意猶未盡,而我們聽課的老師也回味無窮。聽完後我便在思考,何不嘗試著把這樣的方式運用到我的古詩教學中?於是我下決心以這首古詩教學作為我的彙報課。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李白所寫的一首七言絕句,短短的28個字表達了一種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同時又有一種闊大深遠的意境。這是唐代時期非常盛行的送別詩中的佳作,讀來很有韻味。

  上這首詩前,我的本意既想教給學生一種學習古詩的方法,又希望學生能發散思維,大膽想象詩人與朋友分別時的畫面。於是,在教學設定上,我先讓學生讀,按照平長仄短的規律讀,同時在我手勢的引導下反覆讀,讀出詩的節奏、讀出詩的韻味。在反覆的誦讀中,學生對古詩的興趣被激發。在熟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想象詩中的畫面,進而理解詩的意思。之後引導學生理解整首詩發生的背景、體會煙花三月的美景、感受詩人李白的依依不捨並進行感情朗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非常的高。

  有人說:詩歌是無聲的音樂。因此在課堂中要讓學生享受古詩的韻律美,畫面美以及整體美,以達到情感薰陶的目的。“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心雕龍》。要使學生披文以入情,教師就必須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披文入境,進而入情。在“悟詩情”教學環節時我讓學生先朗讀古詩再觀察圖畫最後音樂渲染,透過移情,換位思考:“如果你就是李白,李白就是你。你會對即將離開的孟浩然說些什麼?”學生的情感體驗被調動起來,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課堂上流淌的是詩意的語言,湧動的是真實的情感,碰撞的是思維的火花。在感悟詩中的情感後,我讓學生配上《高山流水》的古箏音樂誦讀一番,有幾個孩子還情不自禁的跟著搖頭晃腦起來。課堂最後,我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帶著這份依依不捨和著音樂唱起《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孩子們的心境達到了沸點。

  教學中,我注重拓展課堂的容量,透過對古詩相關資料的滲透讓簡單的古詩變得更加的充實。如:介紹黃鶴樓、黃鶴樓和廣陵的位置、李白和孟浩然的友情以及李白寫給孟浩然的那首《贈孟浩然》。

  短短的四十分鐘,相信孩子們有所收穫了,知道用平長仄短的規律吟誦古詩,知道學習古詩的方法。當然這節課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如課堂設計還是遵循以前的知詩人,解詩題,明詩意,悟詩情,只是加了後面的吟唱。另外教學中還是缺乏一定的教育機智,自己的情緒容易受學生的影響。今後自己還得多加鑽研業務,博取眾人之長,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反思 篇2

  今天上午第二節課,按計劃進入第六單元“人間真情”20課古詩兩首的第一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但一開始就很不順利,多媒體課件因觸控筆失去控制而無法操作,許多直觀的演示也無法進行。幸好課前就把自己準備好的一些擴充內容寫在了小黑板上,有唐崔顥的《黃鶴樓》、李白的《黃鶴樓打油詩》、李白的《和史郎中聽黃鶴樓上吹笛》,還有李白的《贈孟浩然》等詩詞。

  我的計劃是在學生理解這一首比較簡單的送別詩和它的寫作背景後,把這些詩推薦給學生,讓學生積累更多的古詩,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熱愛古詩詞的情感。

  教學生字、讀背古詩後,進入“解詩題、知詩人”環節,圍繞詩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和作者李白,讓學生明白“誰?在什麼地方?為誰送行?他要到什麼地方去?”學生很自然地理解了:李白在黃鶴樓(設宴)為老朋友孟浩然送行。他要去江蘇的廣陵去。老師問:“誰知道廣陵在什麼地方?”白玢同學馬上舉手回答:“廣陵就是揚州。”“你怎麼知道的?”“詩中說‘煙花三月下揚州’,所以廣陵就是揚州!”老師肯定了白玢能聯絡上下文來理解詩題意思的好方法,讓大家學習她。

  接著老師在這個地方介紹了李白和孟浩然兩名同時代的大詩人,他們都非常有名氣,而且人生經歷也很相似和相近。孟浩然比李白大11歲,我們學過他寫的有名詩歌,大家都會背誦的《春曉》,(一起背誦這首詩)。他們兩人的仕途都不順利,兩人都喜歡遊歷名山川,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孟浩然年輕時遭遇仕途挫折後,便迴歸田園,寫下了許多田園詩詞,是著名的田園詩人。李白就是孟浩然的粉絲,一直把孟浩然當作自己的人生偶像。這時給同學們引出李白的詩《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讓學生感受李白對孟浩然的崇敬之情,他是把李白當成了自己的老師啊。這樣的背景介紹只為讓學生了解李白和孟浩然之間的深情厚誼。為後面理解送別的依依不捨的深情奠定基礎。

  然後抓“關鍵詞、字”來理解詩句意思。一二名抓住“故人”、“煙花三月”、“下”來理解。“故人”:註釋老朋友。說明什麼?(兩人是老熟人。情誼很深!)

  “煙花三月”告訴我們送行的時間是鮮花盛開的陽春三月。

  哪為什麼要用“下”?而不用“上”呢?老師簡單介紹一下中國的地形特點:西高東低。黃鶴樓在西,揚州在東,孟浩然乘船由黃鶴樓去揚州,當然是順流而下。

  “李白在黃鶴樓設宴給老朋友送行,吃完飯後送老師來到樓下碼頭邊,對老師說了些什麼?老師的船走遠了,消失在天邊了,他還在幹什麼?從中看出什麼?”設計這個情節,就是為了能夠入情入境地讓學生走入詩詞報要講述的故事,去體會詩人依依不捨的情感和朋友間的真情。然後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交流去體會李白對老友孟浩然深深的留戀。老友乘坐的船兒早就消失在了天邊,看不見蹤影了,李白依然站在江邊不忍離開,可見他對老友的深情。

  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句意思後,話題一轉提到了黃鶴樓,問同學們知道這座江南名樓嗎?想了解李白和黃鶴樓的故事嗎?然後簡介黃鶴樓: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在湖北省武漢市。講李白遊歷到黃鶴樓,在這裡看到美麗的湖光山色,詩意大發,想寫一首詩。可來到黃鶴樓上一看,比他小三歲的詩人崔顥已經在黃鶴樓的牆壁上題寫下了著名的詩歌《黃鶴樓》,李白讀完這首詩,不得不放下了手中已經提起毛筆,感嘆道(引出李白關於黃鶴樓的打油詩):“一拳捶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李白覺得崔顥的詩寫的太好了,自己再寫也不會超過崔顥的詩了,擱筆不寫了。你們想讀一讀崔顥的《黃鶴樓》嗎?在孩子們的期盼中,把板書好的《黃鶴樓》拿出來,讓大家去讀。“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去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州民。煙波江上使人愁。”然後讓學生去朗讀兩首詩。

  最後再出示了一首李白寫的與黃鶴樓有關的詩推薦給大家《和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中吹笛》:“一同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裡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儘管有些拖堂耽誤了一些時間,但我認為這樣推薦詩歌給孩子們還是很有趣的,既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又拓寬了課程資源,引發了孩子們對詩歌的熱愛。

  當然,由於內容過多可能導致學生對課文重點的理解和體會不夠深刻,有些水過地皮溼的感覺,但我還是想這樣去試一試,改一改以往古詩教學的形式,看看孩子們對古詩的情趣。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反思 篇3

  上週二的課例研討,我挑戰自己,選擇了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我在備課時對這首進行解讀,觀看了3個教學實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李白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別詩,從李白、孟浩然兩人關係來看,雖帶有一絲依戀,幾許惆悵,更多的是李白表達自己的敬仰與嚮往,是一種富有詩意的送別。也正是基於這一點,文章充滿了詩情畫意。

  因此,我設計教案時,一二句從感受煙花三月的美好,著重體會兩位詩人之間是詩意的送,浪漫的別。後兩句,抓住“孤”和“唯”來體會詩人之間的依依不捨之情。

  古詩教學應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體會詩中的意境,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促進學生對古詩優美語言的感受、積累、內化。因此,本節課讓孩子們熟讀成誦也是目標之一。

  這節課上完,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

  第一,我自己的情感不夠投入,朗讀不到位,所以不能利用自己的語言將學生帶入情景中,這點,我今後還要多加練習朗讀。

  第二,對詩意的講解過於瑣粹。四年級的孩子具有初步獨立閱讀的能力,在解釋詩意時不宜太碎,可以讓孩子們自讀,藉助解釋理解詩意,有不明白時老師做指導解讀。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反思 篇4

  今天我借班上課,上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古詩。感覺有很多的不足。

  本來在備課的時候,我瞭解這首古詩和以往的送別詩不同,它沒有送別的傷感和悽苦,詩歌的意境是輕鬆愉快的,這樣的詩境也應該和李白的性格和他當時的處境有關。當然對於人物的分析對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太高了,也是沒有必要的。所以我把品讀的重點放在感受詩歌意境,瞭解詩歌的情感上。為了讓學生明白他們是在輕鬆愉快中分別,我創設情境,引導他們感受揚州之美,知道孟浩然要去揚州,心情必然是愉快的,帶著這愉快的心情來讀詩句,感受人物心情;再讓學生換位思考,這樣美的揚州大家都想去,那詩人也一定很想去,體會詩人對揚州的嚮往,對朋友的祝福和羨慕之情。教學是這樣的構想,但實際上卻沒有收到這樣的教學效果。這部分的教學處理也都按我的計劃完成,但學生似乎遊離詩歌以外,沒有把這些和詩的內容聯絡起來,使這些學習沒有很好的為教學服務。因此,教學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在回顧教學過程的同時,我也在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覺得最主要的一個問題是由於好幾年沒有帶中年級的課,對學生的水平把握不住,所以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有些拔高,使學生學習起來也感覺有難度。但學生的問題是思考不夠,總認為送別就是傷感的,沒有用心去品味文字,這是讀書不動腦的結果。

  本課在人教課標版教材中是四年級上冊的內容,《古詩二首》選編了兩首古詩,第二首就是《送元二使安西》,這首詩在北師大版的教材中是六年級下冊的內容,同是一首詩跨越了兩個年級,四年級和六年級的認知水平肯定有很多的差別,所以對於中年級的古詩教學應該怎樣上,我也要認真的思考和把握,以後不能再出現類似的問題。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反思 篇5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七冊第六組課文的主題是“人間真情”,精讀課文《古詩兩首》安排了兩首千古傳誦、膾炙人口的送別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其中的一首。

  本詩是李白出蜀壯遊期間的作品。開元盛世,陽春三月,文人知己,江南名樓,繁華都會——這樣的創作背景使盛唐詩人筆下的這次離別在感傷之外,更充滿了少年人青春昂揚的氣息,充滿蓬勃的生命活力,色彩明麗,體現了盛唐獨有的精神風貌。因此,在“送別詩”中獨放異彩,是歷來傳頌的名篇。

  引導學生誦讀是經典詩詞教學之根本,誦讀是不可替代的融通語言和精神的言語感知活動,“讀”是主線,要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讀準、讀通、讀出節奏、讀出詩韻、讀出詩情,層層遞進,顯象得意。隨著對古詩語言逐步深入的品味,隨著放飛想象產生的多彩體驗,學生的古詩誦讀能力漸漸趨於個性化,成熟化。

  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歸納、積累學習的方法,以培養學生今後獨立閱讀古詩的能力。各個步驟結束時及時總結並寫在黑板上,成為板書的一部分。

  注重氛圍的創設,注重引導每一位學生主動參與。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反思 篇6

  詩,永遠是美妙的代名詞,《古詩》,更是以其深邃古樸的意境感染著我們。華夏悠悠五千年的歷史長河裡,誕生的那無數膾炙人口的優秀詩篇,更是朗朗上口,韻味無窮。其中送別詩更以其獨特的魅力感染眾人,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山水,或沉醉於江湖。詩中離別依依之情躍然紙上,怎不叫人為之驚歎,為之折服。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正是這樣一首傳唱千古的名篇,詩人李白寓情於景,傾訴著離別。原本送別之中必然會有互訴衷腸,互致珍重的話語,但詩人卻惜墨如金,只寄情於江水,以水傳情,更顯示出開闊深遠、超凡脫俗的送別意境,表達出含蓄深沉的送友之情。如何讓學生自己去領略其中的意境,達到與詩人“同情共感”的藝術境界呢?我想:只有透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大膽想象,把送別場面拉到孩子們眼前,讓他們模仿課文,自編古詩,來開拓和深化意境的創造,這樣才有可能提高學生的文學鑑賞水平與語言表達能力。

  一、從初讀裡瞭解古詩

  情境教學的基礎必定是建立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的,沒有良好的底蘊又如何可以體會美好的情感?詩是有韻味的文學,沒有熟讀成誦,又怎麼能體會其中的精髓呢?於是,在介紹完詩人之後,我設計了一個讀的環節。讀,卻不是搖頭晃腦,漫無目的、有形無實的吟誦,讓孩子帶著問題去讀,去思考,才是這個環節設計的目的。在初讀的過程中,讓他們談談了解、在詩面上做做文章。我要求孩子們動起筆來畫一畫,把自己的瞭解批註下來,把口頭語言轉化為書面語言,還是那句話“不懂筆墨不讀書啊!”。就是在這樣的初讀中,讓他們從生澀的朗讀裡學會思考,而後又在思考中感受詩中的“景”。

  二、在細品中理解詩意

  完成初讀後,再次細細品味詩詞,古人說“書讀百遍其意自現。”果然不錯啊!在反覆誦讀的學習活動中,原本生澀的詩句已然漸漸清晰明瞭,如同撥開濃霧一般,一一展現在學生們的眼前。此時,我適時地讓學生展開質疑,“你們真行,初讀古詩就可以瞭解這麼多。那請你們再放聲的朗讀一遍,這次把不理解的用你常用的符號畫出來。”緊接著進行集體討論,結合課文註釋解決發現的問題。(我在一旁適時地點撥了一些,發現他們的思維特別活躍,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在這裡得到了體現。)最後,利用小組彙報的機會,讓孩子來說說詩句的意思。雖然孩子們的語言並不準確,也還不能感悟到詩中的美,但聽了他們頗具文學性的譯文,我知道他們在細細品味的過程中,已經揭開了詩中之“意”。

  三、在想象內領悟情感

  情感,往往是厚積薄發的,特別是在這一篇詩作裡,詩人李白並沒有把情感直接地表達出來,他把這份情感巧妙地融進了黃鶴樓周圍的美境裡。一江春水,一葉孤帆,無不處處蘊含著這位大詩人對孟浩然無比嚮往之情。遺憾的是,學生稚嫩的心靈有怎麼能理解呢?這時教師的“導”便應該不失時宜的出現。在教學設計裡,我將李白與孟浩然的友情大致敘述了一番,讓學生稍微瞭解了這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如此的鋪墊如同一塊小小的碎石,必然會泛起層層漣漪。我適時地拋磚引玉,一層層剝開詩作中蘊含的真情:從“這樣的朋友遠行,李白的心情將如何?”——“若是朋友要去的地方美麗無比,李白會傷心嗎?”“如此說來,李白會把孟浩然留住嗎?”連續的幾個問題,並不是盲目的,它們引領著孩子們的思維,一步步走向詩人情感的最高峰——“嚮往”。是的,正是這嚮往之情,當李白意欲同行而又不能時,才會面對滾滾江水,寫下這感人的詩篇。讓孩子們從對古人的崇拜中,走進意境,走進詩句,感悟到詩人對朋友那種真摯之“情”。

  四、遊情境中感悟延伸

  詩的教學本該結束了,但文字的結束並不能滿足孩子們的慾望,他們仍然激動著,渴望著。他們需要一種方式來宣洩心中的情感,朗讀就是其中之一。於是我更近一步的創設情景,用舒緩的語氣引導孩子入情入境展開想象:“李白此時想對孟浩然說些什麼?”“祝你一路順風!”“我多想和你一起去揚州啊!”……孩子們用他們自己的語言描述著這份不捨,不僅在情感上得到昇華,更在語言上得到了訓練。接著便是我的引導:李白是一個浪漫的詩人,是一個喜歡山水的人,他多希望也能到揚州去玩玩。更主要的是,他多希望和自己敬佩的朋友——孟浩然一起去遊山玩水。可是現在他只能看著孤單的小船遠去,煙花三月,長江上本該是千帆過盡的,可是他的眼裡卻只有孟浩然的那艘小船,心裡還在為朋友的遠行依依不捨。於是他輕輕地吟誦下這首詩。是啊,那小船最後也漸漸離開了李白的視線,只能看到奔騰不盡的長江滾滾東流而去。他無不感慨地再次吟誦了這首詩。

  有人說這只是一首寫景的詩,你看:黃鶴樓,煙花三月,孤帆遠影,長江東流,這明明是寫景啊,可是,它真的只是單純寫景的詩嗎?(不是)那它寫了什麼?(寫情)寫了什麼情?(依依惜別之情,寫下了詩人對自己敬佩之人一種嚮往之情。)那就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情再來朗誦一次這首詩。

  學生的情感在朗讀裡得到了抒發,或舒緩,或若有所思的長吟,無不體現著孩子對詩文的理解。在這時,我適時地要求孩子們進行背誦,這樣的情感,這樣的詩句,如果不透過背誦來積累,將會在下課鈴拉響之後煙消雲散,背誦能使這樣的情感逐漸融入、內化。當然對學生們來說,背誦是多麼枯燥而又無味的事情啊,只有展開翅膀飛將開去,才是他們所期盼的,那就讓他們也作作詩吧!我把自己寫的詩展示了一下,學生的思維開闊了起來,每個孩子都參與進來,帶著濃厚的興趣,紛紛動筆寫下了自己的“大作”,而其中更不乏突出的作品。(見附)孩子們的心情在飛揚,思緒在膨脹。我很高興可以看到這樣其樂融融的場面。我相信此時此刻,孩子們的心終於走進了古詩深邃的意境中。依然身臨其“境”了。

  《古詩》——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在我和孩子們的互動中活化了教學過程,透過讀詩文——解詩意——感詩情——入詩境這樣的教學過程,重新煥發了古詩詞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較好地體現了古詩教學的特點,把孩子從生澀難懂的詩文中解脫出來。可提倡的是:形成了一次有趣的語文活動,加深了孩子對古詩的印象,提高了孩子們學習古詩的興趣,讓孩子從毫無實際意義的誦讀中走出來,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只有這樣,中華文化的寶庫才有可能被他們挖掘,被他們稚嫩的思維所接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