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反應化學教案及反思

  設計一個好教案,是每個高中化學教師必做的功課,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你參考。

  離子反應化學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了解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含義;

  使學生了解離子反應和離子反應方程式的含義;

  使學生了解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和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能力目標

  通過對中和反應、碳酸根離子檢驗等知識的綜合運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學生的科學方法,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情感目標

  通過教學對學生進行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教育。

  教學建議

  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離子反應和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教學難點: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書寫。

  教學建議

  離子反應是電解質在溶液裡發生的反應,或在溶液裡生成電解質的反應。

  要正確書寫離子反應方程式,必須掌握電解質、電離、電離方程式和酸、鹼、鹽的溶解性等知識。

  教學過程可採用:實驗→觀察→分析→結論的程式進行教學。具體建議如下:

  一、精心設計,並做好強弱電解質水溶液導電性強弱的實驗,再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現象推理,是建立強弱電解質概念的關鍵。教師要強調比較導電性強弱時,必須條件相同。在演示實驗中引導學生觀察,比較燈光的亮度,討論推斷:燈光亮度不同→溶液的導電性不同→溶液裡自由移動的離子濃度不同→電解質電離程度不同→電解質有強弱之分。從而為理解離子反應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由於學生學過的化學反應不太多,本節只要求學生掌握離子互換反應和有離子參加的置換反應兩類離子反應,不要再擴大。

  做好教材中的演示實驗,讓學生展開討論,引導學生運用電解質在水中發生電離,電離方程式等知識進行分析,並聯系複分解反應趨於完成的條件,得出“電解質在溶液裡發生反應的實質是離子間的反應”這一新課題。理解離子反應總是向離子濃度降低的方向進行的道理。最後過渡到為表示反應的本質,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來表示化學反應,即離子方程式的教學。

  三、書寫離子反應方程式是本節的難點。

  建議1.初學時按書寫步驟進行訓練。2.步驟中的第二步是正確書寫離子反應方程式的關鍵。學生的主要錯誤是不熟悉酸、鹼、鹽的溶解性表。教師可幫助學生抓住若干條規律,記住常見物質的溶解性,這樣有利於教學。3.強調離子反應方程式所表示的意義,加強讀出離子方程式正確含義的訓練。學生練習化學方程式改寫成離子方程式和由離子方程式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離子反應教學反思:

  1.學生對電解質、非電解質辨別和其導電性的辨別不夠準確,在新課引入時,從複習物質分類法引入,目的在於讓學生加深酸、鹼、鹽都屬於化合物的認識,為學習電解質概念鋪墊。在教學中,感覺這樣教學能使知識前後銜接,取得較好效果。物質導電性的判斷仍然是學生的弱點,關鍵是學生對導電的條件尚屬機械記憶階段,用概念去解決問題還需一個過程。

  2 .學生對難溶的電解質理解有困難,這不要是學生對電離的條件理解不深刻,在今後的教學中,製作熔融條件下電離的課件,以加深學生的認識。

  綜上所述,在教學中改進教師教學行為的同時,而且更主要的是能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從而在更大程度上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