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對稱協調的五個規律

  太極拳要求連貫圓活,同時必須具有對稱協調的內在質量,才不至於空洞無物,徒具形式。太極拳對稱協調的內在規律,可以總結為五個方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

  01.意欲向上,必先寓下

  例如,雙掌向後收回,重心後移,吸氣將盡時,為含、虛、蓄勢,轉變為向前按出或向前掤出時,兩肋骨先弧形鬆沉,同時呼氣***部分氣撥出,部分氣往下沉入丹田***。胯骨微內收而鬆沉,鬆肩墜肘,兩掌隨著微微弧形下沉,隨著腰腿的前去,隨即腹兩則內勁弧形向前上折射,與兩掌的淺弧形向前上按出或掤出的動向相一致,力點交叉集中於一點。腿勁下沉,過半路略為升高些,身形仍須保持端正,不凹凸,不斷續,不歪斜,動作鬆靜而不僵滯,為開、實、發勁。這是“意欲身上,必先寓下”的一例。

  02.意欲向左,必先右去

  例如,欲邁左步,右腰隙即下抽落實,右胯根右抽內收落實,同時吸氣,反之亦如此。向左或向右轉動時,身形須端正,動作要柔順圓滿,兩肩不可有一高一低的現象。

  03.前去之中,必有後撐

  例如,身手腿前去時,襠勁下沉,足底著力,而內勁由襠中上翻經脊背透達掌指而直射,腰脊命門穴須後撐;手掌前按,意遠勁長,而手背有內吸後撐之意。這些都是有前必有後的對稱協調的練法,也可說是前後的對拉拔長。目的是為了求得全身不失中正安舒的基本狀態,加強反射力量。

  04.上下左右,相吸相系

  例如,左腿輕靈地向左前斜角邁出,右手臂則輕柔地往右後斜角展開,左手臂了緊隨著往右去;兩足尖之間、兩手尖之間、兩足尖與兩手尖之間須上下左右互相呼應,有相吸相系之意,使動作舒展而不散漫,精神仍然團聚,開展中不失蓄勢,也就是開中有合。邁出的左虛腿、與右胸側有相吸相系之勢,使虛腿不致偏浮。這是上下左右的“相吸相系”,來達到“對稱協調”的一例。

  05.對拉拔長,曲中求直

  例如,脊柱鬆沉直豎,骶骨著力,沉氣於小腹,襠勁下沉,足底勁似植根地下,而頭頂百會穴須始終虛領上頂,這是“虛領頂勁,手沉丹田”、“提頂、吊襠”的練法,有上下對拉拔長的作用。這時,上身則含胸塌腰,大椎鼓起,下身則小腹前突,背後腰脊命門穴後撐;脊柱節節鬆沉,而又要節節虛虛對準籠住,使能節節靈活而又增強負擔能力。這是軀幹在正直狀態下保持脊柱“三彎形”的自然狀態,也就是上下對拉的曲中求直。膝節屈而不直,足底平實踏地,其勁如植地生根而又勁起腳跟,意往上翻,加強地面反作用力;手掌向前伸展,意遠勁長而又要求肩往下鬆,肘往下墜,肘節屈而不直。手往前發,足部蹬勁,這是兩手與兩足的對拉拔長和屈中求直。兩手向左右或上下分開,方向相反而互相呼應;兩足的胯根撐開,膝節向相反方向前挺,都是在纏繞運轉中對拉拔長,屈中求直的。可以說,太極拳是始終貫穿著“對拉拔長,屈中求直”這一特殊規律的。應用在推手的粘化上,身法中正地掤住來手?化,脊柱鬆沉直豎地隨襠步後移,粘著點作軸心運動的旋轉,讓中不讓地引化來力,腿勁纏入地下,腰襠則在轉換,使對方感到進之則愈長而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