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畢業論文獲獎範文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音樂是通過聲音來塑造形象、表達情感的藝術形式,音樂藝術的一切實踐活動都依賴於聽覺,音樂更是必須藉助聽覺而實現的藝術活動。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在音樂遊戲中促進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環境的日趨向好,很多家庭很注重日常攝入食品的營養,並且很多家長過度關心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國新生幼兒群體的身體素質較以往有所提升,同時也存在一定的能力教育缺失問題。因此,採用適合幼兒自身成長特點的教學策略就可以對幼兒未來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實踐證明,以音樂遊戲來促進幼兒生活自理能力這一做法極為有效。

  一、在音樂遊戲中,找準提升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依據

  由於人們生活環境和條件的不斷提高,孩子就是家長最愛的“小蘋果”,他們不僅給孩子提供了最好的物質條件,還對孩子的生活進行了無微不至的貼心服務,這就導致現在的大部分孩子的依賴性強,自理能力差,這種狀況的發生不利於其日後更好地適應陌生環境,往往會造成孩子的內心脆弱等後續問題出現。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幼兒階段的教育對於一個人的未來成長十分關鍵。因此,從幼兒教育階段就要有針對性地培養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並採取有效的教學策略――音樂遊戲,來推進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是有必要的。

  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兒在日常中能夠具備基本的照料自己生活的能力,以及自我服務性質的勞動能力等。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直接影響到孩子今後的生活質量,可見在他們的成長階段,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關鍵的。而音樂遊戲內容都很生活化,歌詞淺顯易懂,說唱起來朗朗上口,節奏感強,深受孩子們的喜歡。因此,在音樂遊戲中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容易激發幼兒的情感,使他們領悟教育的內容,從而起到了“寓教於樂”的良好教育效果。對其今後的系統學習以及步入社會以後的發展都有一定的影響。

  二、在音樂遊戲中,促進幼兒的自主發展的主觀性

  音樂遊戲與幼兒教育之間的聯絡十分緊密,因為在很多幼兒對其它生活元素不感興趣的時候,卻對音樂元素有感覺,對聲音與節奏的感知能力要稍勝一籌,這是幼兒階段孩子的天性。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幼兒音樂遊戲的開展是提升幼兒綜合能力素質的最有效手段,只有讓幼兒融入到實踐活動當中,才能對生活化的事物有更為系統的認知。

  音樂遊戲的組織形式有很多種,對於幼兒教育而言,音樂遊戲主要體現在對音樂教學工具的認知、對歌曲的學習和演唱等方面。並通過教師與幼兒共同操作的模式,來調動幼兒學習音樂的積極和主動性,激發他們對其它生活知識的求知慾,使其在自然而然的狀態下,完成音樂遊戲,對幼兒自身的自理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益處,並且,還能夠促使幼兒積極參與更多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去,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學習環境。

  三、在音樂遊戲中,提高幼兒生活自理的能動性

  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要順應幼兒階段孩童的特點。在我國,在大部分新成立的家庭當中,都有一個孩子,家長對孩童十分溺愛,往往忽視了幼兒的自理能力的發展,而自理能力恰恰是一個人首先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一***積累遊戲經驗,為幼兒音樂遊戲提供豐富的源泉

  1.創編故事,理解音樂情節,激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教育形式將音樂情節呈現出來,從而在美妙的背景音樂聲中激起孩子們探究故事結果的好奇心,從而讓幼兒從音樂遊戲中汲取成長的養分。例如,教幼兒學唱《小馬的變奏曲》,一開始,幼兒可能對歌詞內容不瞭解,教師要耐心降解,並讓幼兒模仿小馬跑的動作,然後讓幼兒清楚瞭解小馬為什麼有時候跑得快、有時候跑得慢,慢跑是因為小馬沒有吃東西,肚子餓。從這一點內容來看,就與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息息相關,教育幼兒要學會獨立進餐。另外,自理能力當中還包括有幼兒自己穿脫衣物、整理自己的物品,如玩具、學習工具、衣物等。不可小看這些基本的能力素養,從以往的教育研究資料中可以看到,幼兒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生活習慣的形成,有利於培養幼兒的責任感、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同時還可以增強幼兒解決簡單生活問題的能力,有益於令其形成一個系統的思維模式,對其日後的學習和生活都可能會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

  2.角色扮演,融入音樂情境,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教師可以為孩子們準備一些小型教具,例如,日常家務勞動時所用到的盆或桶等,讓孩子們對生活物品有所認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組織一些具備教育意義的音樂遊戲來提升幼兒的自理能力,就像教幼兒學唱《我有一雙小小手》這隻歌曲,一方面,可以用音樂遊戲的形式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幼教老師在解釋歌詞內容給幼兒時,要滲透讓孩子親自動手來進行自我服務的思想內容,從而讓幼兒依照歌詞當中所提及的內容進行模仿。這樣一來,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所組織的音樂遊戲就起到了培養幼兒勞動觀念,促進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另外,還可以靈活運用遊戲形式,結合音樂遊戲,發揮幼兒的創造性。

  ***二***採用遊戲形式,為幼兒提供音樂遊戲自主發展的舞臺

  從長期幼教過程中發現,具備基本自理能力的幼兒要比稍弱一點的幼兒在理解同一個問題時的思維模式不盡相同。可見,要想培養幼兒其它技能,則要從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開始。實際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可以遵循,如以音樂與遊戲相結合的活動來促進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極為有效。例如,在音樂欣賞活動中,採用融合式的遊戲形式,或者可以在集體舞的教學活動,採用串連式的遊戲形式。另外,在教育過程中要組織有教育內容的音樂遊戲。對於幼兒的自理能力教育而言,最重要的是讓幼兒活躍起來,當其沉浸在某個情境之中時,他們的學習以及領悟能力的最佳的。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幼兒的自理能力培養過程中,以組織幼兒參與音樂遊戲的形式可以更好地實現提升幼兒自理能力這一教育目標,讓幼兒主動地參與勞動等,這是因為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更符合幼兒階段孩童的心理特點,令其在十分愉悅、輕鬆、美妙的音樂聲中感知這個世界,從而增強了幼兒動手探索未知領域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便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篇2

  淺談音樂聽覺能力培養的策略

  1.什麼是音樂聽覺能力

  人類的音樂聽覺能力是與生俱來的,音樂是由傾聽到收聽而存在,所以聽覺能力與音樂聽覺能力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音樂聽覺能力是指對聆聽者對音樂的感受想象能力。音樂的聽覺能力可以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的提高,還能夠對音樂作品有各種各樣的理解,使得聆聽者對不同型別音樂的產生不同的評價態度。通常音樂給人的感受都是情緒上的波動,對音與音之間微妙關係的感覺且包括在音樂方面的想象能力、模仿能力等。音樂培養聽覺的藝術,音樂創作、演奏到欣賞都離不開聽覺的參與。

  2.音樂聽覺能力培養的表述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音樂是通過聲音來塑造形象、表達情感的藝術形式,音樂藝術的一切實踐活動都依賴於聽覺,音樂更是必須藉助聽覺而實現的藝術活動。可見,聽覺對音樂的依賴,貫穿我們整個生活當中,培養聽覺能力是學習音樂的途徑之一。著名指揮家康德拉申在談到音樂聽覺的重要性時說到:"如果我在研究不是很複雜的古典作品的時候,我只需憑音樂聽覺,對於織體簡單、和聲功能清晰的作品,音樂聽覺就可以代替任何演奏。當我想象一切按照原速進行時,仍舊利用音樂聽覺能力。"利用多種不同形式的聽辯來培養音樂能力,一切音樂培養都應該建立在聽覺的基礎上,因此,音樂聽覺能力培養應該通過結合感知、情感、聯想和想象的能力方式,培養絕對音感,發展音樂聽覺能力。

  3.影響音樂聽覺能力培養的要素

  人和周圍環境發生關係時,發生的聽覺過程是認知過程,音樂聽覺內容過程中,感知、情感、想象具有重要的意義。聽覺是不借助任何音響實體、不出聲唱樂譜卻能借助想象在"聽"到音樂的一種能力、它是積極的有意識的、有目的的聽覺活動。具備聽覺想象的能力是聽覺高速發達的標誌。培養音樂聽覺能力時,預感能力十分重要,因為培養聽覺預感是培養良好樂感能力的重要基礎。第一,音樂聽覺是在音樂感知體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對音樂情感體驗的結果。在不斷的音樂實踐中,積累聽覺經驗,就是人的聽覺經驗依靠的是記憶力,在腦海中音樂聽覺的想象。第二,音樂聽覺能力不是靜止不動的,是在聽覺的作用下反映出音樂的積極主動的感受。它伴隨個人審美感知情趣、追求不同的風格特色而呈現出個性化特徵。因此,人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培養音樂聽覺能力的也是因人而異的。通過聽樂音律動,是對音樂自身的感知情緒情感特徵把握和感悟,人藉助於聽覺能力而成為一種審美的聽覺,才會有創造性和思維性。

  4.如何有效進行音樂聽覺能力培養

  音樂的首要任務是發展人的聽覺,培養人類對音樂良好的感受能力。要求"發展人類的音樂聽覺應貫穿於音樂培養的全部活動中",引導人類學會聆聽、善於聆聽、樂於聆聽,讓人類聽有目標、聽有興趣、聽有思考,從中感悟音樂真諦,感受音樂之美,是音樂培養的重要任務。

  4.1培養聆聽的好習慣。所謂"聽"是指人的一種本質反應,表現出對音樂尊重的態度,全神貫注、專心致志地傾聽音樂,品味其中的情感。它既是學習音樂技能的基本方法,更是提高人類聽覺能力的重要之一。第一要讓人類瞭解音樂作品,聆聽和發揮想象、感受和賞析作品,不僅能夠陶冶情操提升自我的涵養,而且有助於我們高尚人格的形成。第二要努力聆聽音樂情感創造出的意境,最大限度喚起人類的聽覺注意與好奇感,形成聆聽音樂必備的良好心境。第三要在有意或無意中鍛鍊人類的聽覺耐心和自制力,如:藉助於樂器、律動等手段和方法參與音樂聽覺活動,引導人們聽音樂做出正確的反應,形成專注聆聽音樂的好習慣。

  4.2學會聆聽,培養人的音樂技能。音樂是心靈的語言,心靈的語言用心去感受、去溝通。靜聽中,音樂融及靈魂,在人的精神上空升騰、泛化,發掘音樂所散發的聲音資訊,從音樂本體的技術元素中瞭解音樂,體會聽的內涵,豐富聆聽者對結構形式、各種要素的總體感知經驗,積累可創造音樂的豐富表象,為聆聽音樂、發展形象思維打下良好的基礎,既能幫助聆聽者逐步增強對各種音樂要素的敏感反應,又能夠潛移默化地提高音樂聽覺能力。

  4.3善於聆聽,培養聆聽者的鑑賞能力。倡導完整而充分地聆聽音樂,使聆聽者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和體驗。有目的的反覆聆聽使聆聽者熟悉了歌曲,理解並體驗了一領眾和、眾領眾和的演唱形式,充分調動了聆聽者的熱情。這是因為聽覺需要在聲音連續比較和鑑別中才能加深記憶,而且能通過對語調的直接模仿,使人產生聽覺情感的共鳴與豐富的聯想。通過反覆有目的的聆聽,運用靈活多變的方法,使聆聽者理解作品表達的情感及其塑造的藝術形象,從而展開想象、引發共鳴,提高對音樂作品的鑑賞能力。

  5.結語:

  總而言之,具備良好的音樂聽覺能力能夠有效的提高欣賞者對音樂的理解能力,為培養音樂的準確性打下良好的基礎。一個經過良好專業訓練的人,可以通過聽覺對音樂的樂譜認識和賞識,使自己在學習指導的情況下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能夠對音樂作品分析情感並作出理性的評價。音樂聽覺加入人的認知情緒、情感的體驗,體現人對音樂的主體性和音樂審美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