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的六招語言表達技巧

  一般而言,在寫申論文章時,語言以平實為主。然而平實並不代表平庸,一些靈活的表達方式不僅會使得文章更加生動,還能增加語言的張力,甚至能夠增加文章的思想性。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申論語言表達的答題技巧,歡迎閱讀:
 

  申論語言表達第一招、“擒賊先擒王”——首字相同

  例1:穩中求進、穩中有為、穩中提質。

  例2:因運而生、因力而為、因厄而壯。

  例3: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

  例4:關於環境保護,有的地方提出“做好水文章、做實綠文章、做美山文化”。

  例5:如講到企業轉型升級的難點時,有人提到:難在沒方向,企業不會轉;難在沒動力,企業不想轉;難在缺人才、缺技術、缺資金,企業不敢轉;難在政策支援不夠,企業不能轉。

  申論語言表達第二招、“千斤墜”——尾字相同

  例1:關於糧食問題,“廣積糧、積好糧、好積糧。”

  例2:關於人生,“拓寬眼界、提高境界、守住邊界。”

  例3:關於新制造業,“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服務化、綠色化、個性化。”

  申論語言表達第三招、“夫唱婦隨”——首尾字均相同

  例1:關於做人做事,“做人要誠實、老實,做事要踏實、務實。”

  例2:關於工作分工,要做到“不錯位、不越位、不缺位”。其中,“不錯位”是指要明確自己的權責;“不越位”是指按照自己的崗位職責開展工作,不越權;“不缺位”是指各個部門、每位員工應該分工配合。

  申論語言表達第四招、“神龍擺尾”——首尾字均不同

  例1:有人提出“黃梅戲應該‘唱起來、沉下去、走天下’”。“唱起來”,可以看成時間維度,要傳承歷史文化遺產;“沉下去”,可以看成空間維度,主要指黃梅戲發展的深度和厚度,意思是黃梅戲要深入群眾,打好群眾基礎;“走天下”也是空間維度,主要指發展的廣度,意思是黃梅戲要對外交流,增加黃梅戲的知名度。這句話深入淺出,說它“深入”,是因為這句話正好符合十七屆六中全會關於文化發展提出的“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說它“淺出”,是因為表達得簡潔又易懂。這樣的表達既生動、又易懂,而且還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正符合老子的“大巧若拙”的思想。

  例2:調整產業結構,拓寬就業渠道,增加就業崗位,鼓勵自主創業,加強就業培訓,落實就業政策,轉變就業觀念,完善勞動法規。分別用了調整、拓寬、增加、鼓勵、加強、落實、轉變、完善等動詞,動詞後面的賓語也是內容豐富,幾乎涵蓋了就業難題的主要應對之策。

  例3: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

  例4: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繫。

  申論語言表達第五招、“縮骨大法”——簡潔表達

  例:江蘇省在一次接受採訪時,說到要做好“藍、清、綠”三篇文章。“藍”,就是要治理空氣汙染,讓大家能時常看到藍藍的天;“清”,就是保護好水資源;“綠”,就是生產綠色食品。

  申論語言表達第六招、“乾坤大挪移”——用好“轉”字

  例1:對於用工培訓,應“由被動培訓向主動培訓轉變;由孤立培訓向系統培訓轉變;由崗前培訓向全過程培訓轉變。”

  例2:“由單純注重數量向數量、質量並重轉變;由注重整體質量提升向注重全面提高質量轉變。”

  語言形式精彩,內容思想深刻,這應該是好的申論語言的重要特徵。當然,在申論文章中無需通篇都出現這樣風格的語言,申論文章裡更多的語言應該是平實的。關於精彩的語言表達方式,不勝列舉,以上幾招,僅希望引起大家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