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閱讀習題

  閱讀是從視覺材料中獲取資訊的過程。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一***

  ①世界上最堅強的動物是什麼?最近,歐洲空間局的研究人員宣佈,他們利用無人太空艙所得的航天實驗資料發現,世界上最堅強的動物是一種我們肉眼看不清楚的水熊蟲。

  ②2007年9月,一批水熊蟲搭載歐洲航天局發射的“光子-M3”無人飛船進入太空,接受嚴峻的生存考驗。研究人員希望用一些容易生存的物種,來測定太空中嚴酷環境下的生物反應。他們選擇了兩種水熊蟲——大黃水熊蟲和小斑水熊蟲進入太空艙。10天之後,在能夠立即讓人類和其他絕大多數生命體喪命的太空環境中,所有大黃水熊蟲和大部分小斑水熊蟲都未能通過測試,犧牲在茫茫太空之中。但有10%的小斑水熊蟲儘管停止了一切生物活動,卻奇蹟般地活了下來,活生生地回到地球,成為了“航天英雄”。

  ③太空的真空和低溫對於許多可以休眠的生物來說,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它們最怕的是太空中的超強輻射。比如太空中的紫外線輻射強度是地表的1 000倍,在太空強烈紫外線的照射下,大黃水熊蟲的一些細胞遭受紫外線灼傷而壞死,從而導致大黃水熊蟲死亡。在完全開放的太空,只有10%的小斑水熊蟲能夠忍受如此極端的考驗。存活下來的小斑水熊蟲在結束太空之旅後,甚至仍具有良好的繁殖能力,產下了一些“水熊蟲寶寶”。

  ④研究人員推測,小斑水熊蟲肯定有一種獨特的細胞機制可以修復輻射造成的傷害,或者它們有辦法直接抵禦太陽輻射。這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可以在這類惡劣條件下存活的動物。這種蟲子居然能在真空、超低溫和強太陽輻射等多重極端惡劣環境下生存10天。

  ⑤除此之外,水熊蟲在地球上的超強忍耐力也早就為科學家所熟知。水熊蟲雖然生活在潮溼的環境中,但是它們有超強的耐旱能力,能夠進入脫水狀態。當棲息環境處於乾燥狀態時,它們停止所有新陳代謝,處於一種假死的休眠之中,甚至能這樣“假死”數十年,直到有一滴水來喚醒它。

  1.水熊蟲的超級堅強表現在哪兩個方面?***4分***

  2.第③段劃線句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3分***

  3.“這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可以在這類惡劣條件下存活的動物。”一句中,“迄今為止”能否刪去,為什麼?***3分***

  4.結合文字和材料,說說研究超級堅強動物有何現實意義。***2分***

  【材料一】:紫外線含有能夠對活組織造成重大損傷的高能光粒子,晒傷和面板癌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材料二】:紫外線還可以輕易地破壞生物體內的染色體,導致生物不育。

  答案:

  1.能在真空、超低溫和強太陽輻射等多重極端惡劣環境下生存10天;在地球上有超強忍耐力。

  2.舉例子、列數字 具體說明了大黃水熊蟲最怕的是太空中的超強輻射。

  3.不能刪,“迄今為止” 表明小斑水熊蟲是目前發現的唯一可以在這類惡劣條件下存活的動物,不排除今後還有其他發現的可能,去掉就過於絕對,““迄今為止””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4.抗輻射的藥物和技術裝備將會有大的發展;人類有望告別面板癌和輻射不孕症的困擾;能有效抵禦在太空旅行中的輻射干擾。***寫出兩點即可***

  ***二***

  在西方,人們常常把玻璃說成是上帝賜予人類的最佳禮物。藝術家們利用它晶瑩透亮冷峻而堅固同時具有折光反射的特點,通過藝術創作讓玻璃達到變幻莫測、令人難以預想的藝術效果。而設計師和工程師們則將它廣泛用於建築、日用、醫療、化學、電子、儀表、核工程等領域。

  玻璃最初由火山噴出的酸性巖凝固而得。公元前3500年前,由古埃及人首先發明瞭玻璃,他們用它來製作首飾,並揉捏成特別小的玻璃瓶。到了公元前1000年,古埃及人就掌握了玻璃吹制的工藝,能吹製出多種形狀的玻璃製品。為了紀念古埃及人的這一發明,現代許多水晶玻璃作品上都繪有埃及人的頭像以及古羅馬人和埃及人作戰的圖案。

  中國出土並經過科學檢測的最早期的玻璃,是從新疆拜城克孜爾墓地出土的一批西周至春秋時期***公元前1100~前800年***的古玻璃,其化學成分接近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玻璃,但其成分卻有所區別,是富有明顯當地特色的含鹼鈣矽酸鹽玻璃,屬於當地製造。

  公元1世紀,羅馬成為玻璃製造業的中心。羅馬帝國的玻璃工藝有吹制、吹模、切割、雕刻、鐫刻、纏絲、鍍金等。不過,直到公元12世紀,才出現了商品玻璃,並開始成為工業材料。此後崛起的威尼斯成了西方世界的玻璃製造中心。隨著工業革命的蓬勃發展,玻璃生產技術得到了改進。

  威尼斯玻璃生產的鼎盛時期是15世紀到16世紀,產品幾乎獨佔歐洲市場。16世紀以後,開始有玻璃工匠分散到歐洲各地,玻璃製造技術也逐漸傳播開來。

  終於,歐洲的玻璃工業開始迅速發展。法國用鑄造法生產大面積的玻璃鏡和平板玻璃。英國人發明了兩項最重要的技術:一是鉛玻璃;二是熔化技術的革新。此外,瑞士還發明用攪拌法制造光學玻璃,為熔制高均勻度的玻璃開創了新途徑。自此,玻璃成為了日常物品。

  玻璃的大批量生產,為人們提供了顯微鏡、望遠鏡、氣壓計、溫度計、真空瓶等多種科學儀器,由此推動了人們對自然及物質世界的探求。它令西方文明闡釋世界的方法由聽覺模式轉為了視覺模式。

  到了18世紀後期,產業革命對玻璃製造業的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這一時期發明的技術有路布蘭制鹼法,還有氨鹼製造純鹼,使過去依靠天然鹼和燒木製灰法的狀態得到徹底的改變。

  20世紀50年代末,英國人阿拉斯泰爾·皮爾金頓爵士開始倡導以革命性的浮法工藝生產玻璃,今天超過90%的平板玻璃使用浮法工藝生產。此外,超現實主義者們關於透明建築的夢想也終於在20世紀變成了現實。

  玻璃有石英玻璃、矽酸鹽玻璃、鈉鈣玻璃、氟化物玻璃等。現在,人們使用的玻璃通常指矽酸鹽玻璃,是由石英砂、純鹼、長石及石灰石經混和、高溫熔融、勻化後,加工成型,再經退火而得。

  1. 標題中的“透明”一詞為什麼要加上引號?

  2. 本文是按什麼順序說明的?請簡要說說這樣說明的好處?

  3.下面語句分別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1***今天超過90%的平板玻璃使用浮法工藝生產。

  ***2***玻璃有石英玻璃、矽酸鹽玻璃、鈉鈣玻璃、氟化物玻璃等。

  4. 在西方,人們為什麼常常把玻璃說成是上帝賜予人類的最佳禮物呢?

  5. 閱讀全文,找出與文章表述不一致的一項*** ***

  A. 古埃及人於公元前3500年前首先發明瞭玻璃。

  B. 中國出土並經過科學檢測的最早期的玻璃的化學成分與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玻璃相同。

  C. 直到公元12世紀,才出現了商品玻璃,並開始成為工業材料。

  D. 瑞士發明用攪拌法制造光學玻璃,為熔制高均勻度的玻璃開創了新途徑。

  答案:

  1. 本文說明的物件是玻璃的歷史,“透明”是玻璃的主要特點,標題中用玻璃的主要特點“透明”指代玻璃,具有特殊含義,所以“透明”一詞加上了引號。

  2. 說明順序:時間順序。文章介紹的是玻璃的發明和發展歷史,以時間順序能更好地說明玻璃的發展歷程。

  3.***1***列數字 ***2***分類別

  4. 因為玻璃應用廣泛,藝術家們通過藝術創作讓玻璃達到變幻莫測、令人難以預想的藝術效果,設計師和工程師們則將它廣泛用於建築、日用、醫療、化學、電子、儀表、核工程等領域。

  5.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