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不想學習怎麼辦

  高三有部分學生,在不同階段都具有不同程度厭學情緒的特點,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讓高三學生學習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改善高三學生的厭學情緒的方法

  首先,高三學生應該給自己一個合適的定位和評價,自己的學習成績能達到什麼樣的程度,有沒有提高和進步的空間,這是需要去思考的。盲目的追求不切合實際的目標,只會讓自己覺得學習無望。

  明確目的,接受允許的進步和退步,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態,提高自信。

  其次,要明白平時的考試只是一種訓練和發現自己的缺點弱點的過程。平時考得不好,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要知道這比在高考時才發現問題要好的多吧,高考的分數才是最終的目標。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就是這個道理。

  再次,學習成績只是體現一個人的學習能力而已,每個人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不能以學習成績和高考成績來斷定一個人的能力,並且高考並不是惟一的出路,要掌握知識和本領,並不一定要從大學裡才能學到。

  最後,家長應該明白,不能把自己的期望和願望強加給孩子,有經歷過高考的人都知道,學習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是腦力活也是體力活,不是努力就一定能考上好大學的。

  7大技巧幫助高三生迅速進入複習狀態

  巧用心理暗示

  “已經高三了”的心理暗示比什麼都重要。人的成功最重要的莫過於知道自己處於什麼樣的情形下,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已經高三了”的意識設定,告訴自己不能我行我素了,倘若慢慢浸入骨髓,那就意味著學習狀態的到來、成功的開始。

  2巧理每天時間

  要保證合理的睡眠安排,建議早上6:00後起床,中午休息30分鐘,晚上不要超過23:30。如果上課常打瞌睡,便說明時間安排上有問題,學習效率很低。

  實踐證明許多原本基礎較好的同學就因為不注意這點而在高考中失利。合理調整學習和休息時間,上課才能集中精力。應該意識到,70%以上的知識是靠課堂的,30%知識才靠課餘時間彌補。

  3巧尋讀書環境

  要尋找最佳的環境讀書。學校環境自不必說了,主要是在家裡讀書的環境。不論是晚上還是週末,建議儘可能少呆在家裡,因為家裡是港灣,主要是休息的地方,哪怕有相當好的學習環境。

  可以跟兩三個同學一起,去圖書館最好,又安靜,又有氣氛,一起寫,有問題還能問,累了也可以休息一會一起玩玩。特別是週末回家不想學習的學生很容易荒廢週末。

  4巧訂學習計劃

  模擬課程表安排好每天課餘時間學習計劃表,列出每天的學習科目和學習時間段,並儘量詳細地列明早晨幾點到幾點讀什麼書,中午幾點到幾點午睡,傍晚幾點到幾點體育鍛煉、課外閱讀或各安排哪幾科學習。

  每科兼顧到學習的吸收、複習、練習、歸納、預習五大環節,連各科學習期間的休息時間以及睡覺和起床都可列出來。訂下學習計劃表後,儘量排除干擾堅決執行。

  5巧做限時訓練

  高考是個大系統,各科目是零件,加強限時訓練是協調多學科學習、單科學習卓有成效的做法。

  在做章節練習時,對每一題分配相應時間,儘量在規定時間完成,最後才對答案,看自己完成練習的正確程度,查詢自己知識掌握程度,快速發現自己問題所在,在最短時間內予以彌補或矯正。正確率低於70%往往意味著自己在相關章節存在著較大問題。

  6巧養三個習慣

  最重要的三個“養成”即養成做筆記、做標註、做錯題的三個良好習慣,解題過程中千萬不要滿足於得出答案,要清楚答案從何而來,力求把每一題錯的選項改成正確的選項,或指明錯誤原因,或標出證明性例項、反駁性例項。理科學習通過歸納可以提高複習效率,真正把握各種解題思路、方法和技巧,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誤。

  7巧抓零碎時間

  零碎時間來無影去無蹤,沒用誰都不知道它來過,用了都說好。採用間斷性、頻繁性背誦,爭取零碎的時間,學語文和英語特別需要採用這種方法。

  引起高三學生厭學情緒的原因

  1、因為學習壓力大,對自己缺乏自信而導致的恐慌和焦慮;

  2、在學校家長等環境作用下,認為學習成績高於一切,而忽略了考試的目的是什麼;

  3、把高考和高校看得太重,忽略了自身存在的價值;

  4、外界的期望值和缺乏家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