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人格心理論文

  大學生的人格心理特徵也成為高校教學管理研究的重要內容,如何引導大學生人格心理健康發展,對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從人格理論的不同流派的角度分析大學生的抑鬱心理

  摘要:大學生抑鬱是當今社會和教育領域較為關心的話題。本文是基於對相關的人格心理學文獻的閱讀而提出的對大學生抑鬱心理的淺析,其中包括了涉及到的人格理論的六大流派的主要思想和特徵。

  關鍵字:人格理論 流派 大學生 抑鬱

  1 引言

  1.1人格的定義

  心理學家對人格的含義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絕大多數人認同“人格”一詞來源於拉丁語“Persona”,原意指的是古羅馬演員在演希臘戲劇時所戴的面具。古羅馬演員戴的面具***Persona***表明一種角色或者用來給別人看的一種裝扮。人格可以定義為:源於個體身上的穩定行為方式和內部過程。它包括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穩定的行為方式,人格研究者通常認為它們指的是個人差異;第二部分是內部過程。內部過程和發生在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過程不同,它是從人的內心發生、影響著人怎麼樣行為、怎麼樣感覺的所有情緒、動機和認知過程。

  1.2 人格的六個流派共存和分歧的解釋

  人格理論主要包括:精神分析學派、特質學派、生物學派、人本主義流派、行為主義流派、認知和社會認知流派。人格理論為什麼如此之多?原因在於理論性質的本身容許理論建立人從某一特殊的觀點進行思考。理論家在收集資料時必須儘可能做到客觀,但是理論家決定收集那些資料,以及如何解釋這些資料,則是具有個人主觀色彩的事。理論不是一成不變的定律,是建立在容許有個人解釋的假定基礎上。所有的理論都反映了理論建立人的個人背景、童年經驗、生活哲學、人際關係等,因為每個觀察者依據自己的參照系進行的觀察是有個人色彩的,所以隨之而來的五花八門的理論也就不足為奇了。然而有分歧的理論也不無用處,一種理論的效用取決於它是否能推動研究,解釋研究資料和綜合已知的觀察資料,而不是它的常識價值和其他理論的一致性。

  可以打個比方來回答這個問題。盲人摸象的故事人人皆知,五個忙人分別摸到了大象不同的部分,然後就爭著向別人說大象是什麼樣子,磨到不同部位的人,心目中有關於打響的不同形象,這個故事說明,每個盲人所瞭解到的,只是大象的一部分。由於真正的大象比他們摸到的東西更多,所以每個盲人說的都對,但是卻不完整。【3】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格的六個流派就和這幾個盲人差不多,也就是說,每個流派都查明並驗證了人格的一個重要方面,例如: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學家聲稱,人的無意識心理對他們行為方式的差異起著很大的作用;特質流派的心理學家確信,認識處在各種各樣的人格特徵的連續體的某個位置上的;生物學流派的心理學家用遺傳素質和生理過程來解釋人格的個體差異;人本主義流派認為,人的責任感和自我接納感是造成人格差異的主要原因;行為主義流派的心理學家把穩定的行為方式說成是條件反射和期望的結果;認知流派則用人們加工資訊的方式來解釋行為的差異。

  1.3 能否把六個學派的理論融合為新理論的解釋

  如果把六個流派的理論綜合起來,我們是否可以得到人們所作所為之原因的更全面、更詳細的理論?就如同把盲人摸到的不同部分組合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大象。但是,盲人摸象的比喻只是部分地適用於人格研究的不同流派。雖然對於人格的某一問題,不同流派之間往往只是在強調重點上存在不同——每個流派都做出一種合理的、能相互相容的解釋,可是很多時候,兩個或多個流派做出的解釋卻是完全不相容的。因此,很難將六個理論流派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理論。

  2 從人格理論不同學派的角度分析大學生的抑鬱心理

  當今社會,抑鬱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們都知道抑鬱指的是什麼,大多數人都有過感覺有點“藍色的”或者“憂鬱的”生活。許多大學生由於人生經驗不足、思想遊移不定、情感比較脆弱,對新的生活環境、新的人際交往、新的學校生活的不適應,從而產生了心理壓力,並且不能及時的自我調解心理的失衡,導致心理緊張、煩悶,甚至出現抑鬱等消極悲觀的情緒體驗。本文根據現有的人格理論的六個流派的主要思想和特徵,對大學生存在的抑鬱心理進行分析。

  2.1 精神分析流派

  精神分析是心理學家對人格內部的最深層的發掘。它將探索人性的目光投向內心深處。認為無意識心理影響心理差異。精神分析的創始人Freud在治療神經症時發現:神經症患者的症狀只是表象,其背後潛藏的動力才是病根。他進而推論,人的任何行為表現都有潛在的動因,並由此把整個心理學的目光引向人性的深層——潛意識。他認為,潛意識中的生物本【6】能是人的動力源泉,在人格的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

  對於大學生的抑鬱心理,在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Freud看來是一種轉向內心憤怒。處於抑鬱中的大學生有一種無意識的憤怒和敵意感。例如:他們可以能想向身邊的人大打出手,但是一個正常的人就不會有這種感覺。但是與此同時,精神分析學派還認為,每個人都有內在的、阻止人表現出敵意的社會標準和價值觀念。也就是說,大學生由於各種主觀、客觀原因所引起的憤怒,在自身的價值觀和道德觀的約束下,進而轉向了內心,就是所謂的“向自己出氣”——用精神分析理論來解釋,這是一種無意識水平的表現。這種表現的結果就是使大學生處於一種抑鬱的心理狀態。

  2.2 特質理論流派

  生活中人們往往是用詞語來描述人格,比如:大大咧咧,認真細心等。特質理論的人格心理學家正是受此現象的啟發,創立了特質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是處於各種人格特徵連續體上的某個位置。雖然在特質理論之前,Freud用潛意識來解釋人格,並創立了完整的人格理論,但它是從屬於心理病理學的。Freud關心的主要是心理治療,而特質理論作為一個完整形態的人格理論雖然產生較晚,但它起源於古老的日常經驗,建立者Allport不僅將特質作為人格研究的邏輯七點,而且有意識地建立了一門人格心理學學科。

  對於大學生抑鬱的心理狀況,特質理論流派會重在調查哪些型別的大學生更容易抑鬱。先前的研究發現,一個人當前的一般情緒水平是預測他今後情緒的好指標。同時,前人的在研究中測量了一群中年男性的抑鬱水平,30年後進行了重測***Leo,Gillum,&Gouze,1979***.結果發現,兩次重測中這些男人的抑鬱水平有高相關。還有一項研究發現,被研究者7歲的行為可以預測他們18歲的抑鬱水平。基於前人的研究,對於大學生中處於內向和不愛交際的人群更容易產生抑鬱心理。同時,可以對於大學生中處於抑鬱的群體,在早年前的行為也可以反應出現在的抑鬱水平。

  2.3 生物學流派

  心理因素包括:生理、遺傳和進化。由於腦是心理的器官,既然親代和子代在腦的解剖結構和生理機能上存在相同點,那麼由腦產生的心理機能自然而然也有相似之處。據此推測:人格形成和發展與人的解剖結構和生理機能,特別是腦的結構功能有關。同時,人的解剖結構和生理機能又受制於遺傳而來的基因。因此,生物學流派的人格心理學家對於大學生抑鬱會用抑鬱穩定性來辯說。在大學生群體中,有些人可能生而具有對抑鬱的敏感素質***McGue &Christensen,1997;Wender etal.,1986***。在大學生中,有些人生來就具有一種脆弱性。這種脆弱性使他們在面對來自生活的壓力事件時會做出抑鬱的反應。此外,這種抑鬱的反應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受到抑鬱遺傳的大學生在生活中會不斷地體驗到憂鬱心境。

  2.4 行為主義流派

  行為主義關注外部環境對人格的塑造作用,在行為主義者看來,人格的本質其實就是行為。作為行為主義的開創者,Watson強調研究外顯的行為,聲稱環境是人格形成的決定性因素,其證據就是Pavlov的經典條件反射。Skinner提出了操作性條件反射的概念,用強化來解釋學習和人格的形成。因此,對於大學生抑鬱的心理,行為主義流派的解釋應該是,抑鬱是由於生活中缺乏積極強化物所致。也就是說,大學生覺得沒意思,不想做事,是因為他們沒有看到生活中有什麼值得做的事情。前人的研究得出一個影響深遠的抑鬱的行為模式,它假設抑鬱是由厭惡情緒體驗所致,在令人厭惡的情緒中,人們感覺自己幹什麼都是無能為力。根據這一理論模式,當大學生處於自己不可控制的情境時,會產生一種無助感,並且會泛化到其他的情緒中去,就形成了抑鬱綜合症。

  2.5 人本主義流派

  作為心理學“第三勢力”的人本主義,是在批判精神分析和行為主義的基礎上產生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內部存在著兩種思想取向:一種是以Maslow和Rogers為代表的自我實現心理學取向;另一種是以May為代表的存在心理學取向。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會用自尊來解釋大學生的抑鬱心理。就是說,在大學生中,經常為抑鬱所困的人,是那些不能夠建立良好的自我價值感的人。人的自尊心是在成長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它像人格的其他概念一樣,在不同時間和情境都是相當穩定的。對於處於抑鬱的大學生,人本主義流派認為他們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接納自己,甚至接納自己的失誤和弱點。

  2.6 認知流派

  認知取向的人格心理學家認為,人格的差異是由人們資訊加工方式的不同造成的,也就是說,人的思維方式決定人的人格。在認知流派的理論中,大學生是否抑鬱,取決於他們如何解釋自己控制環境的無能。例如,有人把缺乏控制力解釋為暫時的經濟困難,有些人則認為缺乏控制力是由於個人的能力不足。相比之下,前者就不像後者那樣容易出現抑鬱。與此同時,認知心理學家認為,人們用一種好似抑鬱過濾器的東西來理解和加工資訊。因此,大學生中容易抑鬱的人總是用最可能導致抑鬱的方式來解釋周圍世界。而他們也很容易回憶起不愉快的體驗,他們所遇見的人和環境也好像總是在提醒他們想起那些悲傷,不快的時刻。 【5】3 討論

  本文是基於對相關的人格心理學文獻的閱讀而提出的對大學生抑鬱心理的淺析,其中包括了涉及到的人格理論的六大流派的主要思想和特徵。但是隻是基於理論模型上的解釋,並沒有相對應的實證研究。本文的特點,就是將當今社會和教育比較關注的話題和人格心理學中的主流理論相結合,給出了較為學術的解釋。當筆者希望將其中的部分研究可以在以後進行完善,例如:在本文中提到的生物學流派對大學生抑鬱的解釋中,可以設計相關實驗,考察和驗證大學生中處於抑鬱的人群的和普通正常學生的情感脆弱度的區別;也可以效仿特質流派中的研究正規化,對小學生進行抑鬱的研究,繼而追蹤到成長到大學生的時候的抑鬱情況,得出兩者的相關。

  4 人格理論研究的展望

  人格理論研究的發展會與教育更為密切的聯絡,對學生的某些心理進行分析的同時,可以給出專業的引導和指導措施,從而完善學生的人格發展。並且,隨著中國道家、儒家文化在國際上的關注度,人格理論的研究會結合中國道、儒家的思想,例如:人本主義認為人性是天生善的,人類本性中固有完善、善良、實現等積極方面。羅傑斯認為人具有天生的某種傾向,不是白板,即“實現傾向”,人的本性自然發揮的作用,其實是“建設性的,是可以信賴的”。馬斯洛則認為人的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一種“似本能”,人的最高層次的需要就是“自我實現的需要”。老子的人性論與他的道本體論是緊密相關的。他認為“道”是產生、形成宇宙萬物的本體、始基。【8】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在人格心理學家的不斷探索中,可能會應運而生一種適用於現代社會和生活的新的人格理論。或許不是某個新領域的創新,僅僅是在某個學派的理論上的進一步探索,進而會大大推進人格心理的研究。

  參考文獻

  [1]Jess Feist Gregory J.Feist. Theories of Personality.人民衛生出版社,第7版.

  [2]Jerry M.Burger. Personality.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3]郭永玉,賀金波.人格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4]張明霞.精神分析與人本主義人格理論之比較.唐山學院學報,3:11-13.

  [5]陳元元.從斯金納的人格理論角度分析大學生作弊.教育研究.2011,6:22-23.

  [6]張靜.當前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與心理教育[J].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增刊***.2004.6.

  [7]張莉.弗洛伊德人格理論中的非理性傾向及價值.外語藝術教育研究.2007,1:52-60.

  [8]褚啟明,宋淑娟.人本主義人格理論中道家老子思想探微.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7***12***:75-78.

  範文二:淺談大學生“御宅族”及其人格心理學分析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學生之中逐漸湧現出一批“御宅族”,他們是在自身發展過程中產生了新的需要,在與社會雙向互動過程中,出現了新的心理和行為方式。本文通過深入研究大學生御宅族及對其進行心理學的分析,並深刻認識到“御宅”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力求大學生正確的看待“宅文化”。

  【關鍵詞】大學生 御宅族 宅文化 心理 人格

  一、引言

  “御宅族”,一個日語詞彙,是對熱衷動畫、漫畫及遊戲等人群的統稱,也可指其他領域的狂熱者。近年來,御宅一詞在大學校園裡流行開來,宅男、宅女都成為大學校園“御宅族”的代名詞。根據調查發現,大多數大學生“御宅族”沉迷於虛擬的網路世界,他們主要特徵是個性封閉和不修邊幅,甚至脫離班級的集體活動。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選擇宅生活是心理防禦機制中的退縮在起作用,是為了逃避現實中的壓力和挫敗,在虛擬世界中尋找成功帶來的滿足和成就感,這種行為可能是在現實社會中受挫或人際關係失調而引發的,同時也是社會衰退的表現。其他研究和生活經驗均告訴我們,御宅族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質。與全國常模和非宅人相比,大學生御宅族所表現出來的一些積極或消極的特徵,與有關研究大學生宅心理與行為特點方的問卷調查結果相一致,如不愛出門、不願主動與人交往、身心處於亞健康、時間管理能力較差、沉迷自己的興趣、很強的資訊蒐集和處理能力等。大學生在成長成才的關鍵時期,其御宅現象呈現太多的消極因素,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二、大學生“御宅族”生活現狀

  當下大學生“御宅族”生活相成分當簡單。他們除了上課需要去教室,其餘時間基本全部消磨在宿舍。往往又由於與同宿舍的幾個舍友“宅”在一起,宅的程度越來越嚴重。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今大學生大多使用多種精良的電子產品,他們的生活主要依賴於網路。他們吃飯時可以叫外賣,購買日常用品及零食則靠網購,快遞送貨上門,他們只需開門簽收即可。而精神需求方面則通過上網玩遊戲、看電影、網上交友等滿足。大批的“御宅族”在網路上相遇,通過各種軟體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大多在網路上形成了小團體,在虛擬的網路上找到了歸屬感,令他們更加的“宅”。

  三、原因分析

  一***外部因素分析

  1、媒體的作用。網際網路對於“御宅族”的形成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對於大學生而言,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過網路來完成。網上訂餐、購物、娛樂對於大學生而言就是日程生活中的一部分。網路資源的存在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網路遊戲更是成為多數大學生休閒娛樂的方式。無需邁出家門,“御宅族”就能滿足日常的生活需求,很多年輕人樂於保持“宅”的生活狀態。

  2、大學生活相對閒暇。大學中不僅課業大幅度減少,相對於高中而言,更是沒有了鞭撻我們前進的升學壓力。除了上課就是呆在宿舍消磨時間,考試前熬通宵複習,就是很多大學生的生活現狀。

  3、傳統家庭模式的演變和代際衝突

  現在的青少年群體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與子女間的互動是家庭溝通和交流的主

  要方式,可是這種溝通會因為雙方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上的差異而產生代際衝突。父母往往會反覆的用枯燥的話語去教育子女,對於子女身上變現出來的不和傳統的生活方式予以打壓。有御宅傾向的年輕人在童年時期很少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他們從小生活在孤單和溺愛中,缺乏安全感、溝通能力及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缺少正常的生活經驗。在學校生活中,社會交往有時會成為他們的一種負擔,內心有想法卻又不善於與他人溝通,所以更加留戀熟悉的家庭環境和虛擬世界。在虛擬世界中,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尋找到精神依託和成就感。

  二***內部因素分析

  1、寄託希望於虛擬世界來彌補自身的缺陷

  部分大學生由於家庭生活環境以及學校的教育環境的影響,缺乏優良的交際能力,導致性格內向和交往障礙。一方面他們期望自己能夠與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一方面又因為自己社交能力有限,在社交活動中不得要領,始終不能如願。若是再遭受挫折,會是他們更加自卑。一部分大學生開始在網路上塑造理想中的“自己”,在虛擬的網路上,他們不用直面他人,寄託於虛幻的感情。

  2、緩解壓力、逃避現實

  當代大學生面臨著考研、就業、人際交往、情感等多方面的壓力,有的人選擇直面,有的人卻選擇了逃避。部分“御宅族”清楚的認識到了自己面對的挑戰,卻不願去克服,任由自己“宅”在自己的世界中。

  3、內心脆弱,易受外界事物吸引,並且成癮性強,有惰性心理。部分大學生“御宅族”從小沒有培養堅韌的心智,也不曾面對花花世界中的各種誘惑。初入大學,各種誘惑接踵而至,他們偏好舒適、懶散。可一旦養成習慣,就會漸漸的喪失鬥志,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4、從眾心理

  大學生具有迴歸群體和被群體認同的需要,作為群體中的一員,他們不想被排斥或受到攻擊,所以他們需要與其他成員保持步調一致。這種從眾心理是盲目的,缺乏自身對群體行為的判斷。所以如果宿舍的大部人或幾個關係較好的同學都變成了“御宅族”。其他人都跟著宅也並不奇怪。 三***對大學生“御宅族”問題的人格心理學思考

  從人格心理學角度分析造成大學生“御宅族”的原因,是很有必要的一環。從人格心理學的角度而言,社交體驗是個體的人格發展的重要條件。阿德勒認為一個人的人格特徵,其心理是否健康,集中體現在他的生活風格上,而生活風格的形成與其早期的社會環境影響和個人經驗密切聯絡。在“御宅族”的生活中,社交活動的缺乏導致其社交能力的下降,阻礙個體社會化的正常程序,尤其是處於個性心理髮展重要階段的青少年“御宅族”所受到的影響更為深刻。在人格發展方面,從小具有御宅傾向的青少年,在數個人格發展過程中往往在父母的溺愛中成長。父母對於他們通常採用的是“一手包辦”,導致他們能對一些事物做出理性的判斷和思考,也沒有養成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

  御宅現象究竟為什麼會出現呢?人類的一切矛盾衝突,精神痛苦,都是由於失去某種平衡的結果。其次,對每一個人來說,在一生中會遇到很多失敗和挫折,這種時候很多人不願意面對自身的缺陷和失敗的現實,而是傾向於藉助某種機制,來解除自己不適應和焦慮,這就是防禦機制或者調整機制。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存在著很多境遇,它威脅著我們心理平衡的可能,防禦機制保護我們在這些關鍵時刻免遭可能有的傷害。事實上,每一個人的心理上都有一套自我保護機制,它能夠對危機有所防禦從而得到自我解脫。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心理退縮?遇到無力解決的問題時,現實中的“我”萎縮,企圖以非現實的虛構方式來應對挫折從而得心理平衡。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善交際,而在遊戲、部落格中表現出令人驚訝的敏銳和活潑;而虛擬世界中的“我”不斷膨脹,使得個體在現實生活中的角色扮演逐漸減少。

  四、“御宅”對大學生產生的負面影響

  “御宅”雖然讓大學生的生活變得簡單化、緩解了壓力,令他們的生活相對的更加自由,讓他們找到了自己更加喜歡的生活方式,但是“御宅”所產生的負面影響要遠遠大於他的好處。在大學生思想、學習、生活、身體健康等方面都產生了負面影響。

  1、思想方面

  “御宅族”長期的滯留在相對較小的圈子裡,不能與外界進行良好的社會交流。現今網路上資訊種類繁多,不免包括了一些不良資訊。部分心智不堅定的大學生在長期接觸此類資訊的情況下,價值觀有可能產生扭曲,偏離道德航線,更有甚者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2、生活方面

  “御宅族”生活上則比較懶散,三餐基本用外賣打發,衣服經常堆成“小山”,更有甚者懶於打理個人衛生,整日以邋遢萎靡的狀態示人。由於長期處於這種不良的狀態,會使自己的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

  3、學習方面

  部分大學生“御宅族”不僅在生活上懶散,更是將這種態度帶到了學習上來。為了能過“宅”的更徹底,甚至拒絕了班級的社交活動、逃課等等,導致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掛科數目過多以至於不能畢業。

  4、能力培養方面

  長期依賴於網路的“御宅族”在社會化方面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大學生在進入校園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也會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來培養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但是“御宅族”生活各方面都依託於網路,導致其社會交往能力、組織能力等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五、解決對策

  1、建設積極的校園文化。校園文化活動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著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健康、向上、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對大學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滲透性、永續性和選擇性。校園裡開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能被大學生所能夠接受的文化活動可以吸引“御宅族”走出宿舍,積極參加到活動中來,陶冶他們的情操、充實精神生活,昇華道德境界,而不是一味的窩在宿舍上網消磨時間,打遊戲。

  2、積極探索和創新大學生教學模式。在處理大學生“御宅族”問題上更要堅持因材施教,針對他們特有的個性特點,加以引導,揚長避短,鼓勵他們在他們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刻苦鑽研,有所成就,而不是單純娛樂、打磨時間。同時,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於大學生來說,面臨就業等各方壓力也需要心理疏導,尤其對“御宅族”來說,由於他們喜歡自我封閉,常常會出現心理問題,所以加強其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

  3、加強父母與子女的交流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家庭,是大學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場所。父母與子女間的平等對話有利於青少年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的形成、獨立人格的培養。關注子女的身心健康,不僅僅侷限於對孩子的物質供給,要正確的引導和輔助孩子面對困難、挑戰。

  4、大學生“御宅族”主動調整狀態,積極的對自己的生活做出規劃。大學生在遇到壓力與挫折之時,要以積極的態度去應對,以樂觀的心態去解決,決不可選擇避世的方式去躲避,要學會除錯心理,坦然面對壓力。大學生應主動地與人交流,參與多種形式的現實交往活動,發揮在社會群體中的作用,從而認識自身價值。另外,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即使“宅”在家裡,也要對自己的日常生活有個規劃,要合理的安排作息時間並且每天花一小時左右進行室外活動。

  六、總結

  在這個自由、多彩、追求個性的時代,在不損害他人、社會的利益的前提下,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作為旁觀者,我們也沒有過多的權利對他人的生活方式進行置喙的餘地。對於現階段幾乎是風靡各大高校的“宅文化”,我們表示充分的尊重。但單就大學生的長遠發展而言,這種生活方式是不可取的。個性化可以使我們具有超越現實的獨特性和創造性,但是又不能忽視社會化,只有走出有形的“宅”和無形的內心的“宅”,才能擁有更加豐富多彩的生活,才不負我們大學四年的光陰。

  參考文獻:

  劉梅,大學生“御宅族”現象分析及對策探索,職業教育,2012.09.25 張潔,大學生“宅文化”的心理探究,達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6.15 羅芳,國內“御宅族”大學生產生的原因分析,青春歲月,2011.12.23 彭瓊,淺談“御宅族”現象及其心理學分析,湖南省桃源縣人民法院法官論壇,2011.03.29

  部分詞條知識參考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