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栽培技術論文

  杜鵑花別名映山紅,它是我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其有一個美譽就是“花中西施”。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篇一

  江西杜鵑的栽培技術

  摘 要:江西杜鵑***Rhododendron kiangsiense Fang***,杜鵑花科杜鵑花屬常綠灌木。花朵潔白、清香宜人,具有較高觀賞價值。江西杜鵑為1954年中國科學院在武功山進行植物考察時發現的新種,目前該種植物分佈範圍較窄,在武功山風景區內,種群數量不大,植株長勢不強,十分珍貴。江西的杜鵑花既適合盆栽又適合地栽,花葉兼美且用途廣泛。下面的內容將主要介紹江西杜鵑的生理特性和分佈,並對江西杜鵑栽培技術和繁殖方法進行探究。

  關鍵詞:江西杜鵑;生態習性;繁殖方法;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685 文獻標識碼:A

  1 外形特點

  杜鵑花葉革質,高1m左右。長圓狀橢圓形,長4.5cm、寬2.3cm左右,基部楔形,頂端鈍尖具小短尖頭,邊緣微微反捲,上部呈綠色,下部灰色被鱗斑,側脈8~9對;葉柄長3~5mm。花白色,有濃香味,通常兩朵並生於枝端,花梗長1~1.4cm;花冠闊漏斗形,長4~6.2cm,直徑4cm,5裂;雄蕊8;子房錐形,密被鱗斑。蒴果圓錐形。花期4~5月。

  2 生態習性及分佈

  這種花常見於岩石邊,一般都生長在海拔1000m左右的山坡和山脊上。這些地方的環境疏蔭,常年陰暗,所以,江西杜鵑不能在陽光下暴晒,氣候條件以夏季涼爽溼潤為宜。如果是烈日下成長,嫩葉極其容易灼傷,根部也同樣會受危害。為了提高杜鵑花的成活率,要將其栽種在疏鬆肥沃的酸性土壤上,排水不良的粘性土壤且含石灰質鹼性的是不能讓杜鵑成活的。

  3 繁殖的方法

  和一般的植物一樣,都可以用扦插、播種和嫁接的方法。而適合於生產用的方法一般為扦插和嫁接繁殖。

  3.1 扦插插穗

  以當年新生的嫩枝剛剛木質化的枝條,並掰下帶踵的,將一些毛頭修平後,剪取下面多餘的葉片,只留存頂端的4、5片嫩葉,對於枝條過長的,可以擷取頂梢。扦插以梅雨季節前成活率最高,一般5月下旬至6月上旬,這個時間段,插穗的老嫩程度適中,溫度和溼度都是最適宜的,成活率至少可以達到90%。生產中一般選用泥炭、黃山土、蘭花泥、腐熟鋸木屑、珍珠岩、河沙等作為基質,在插床的底部設計出7~8cm的排水層,便於排水,扦插的深度控制在插穗的1/3或者1/2處。為了促進枝條生根,需要用300PPm的萘乙酸、250PPm左右的吲哚丁酸浸泡處理。插穗工作完成後,重點管理的就是遮陽和噴水兩方面,其目的是讓插穗保持新鮮。在高溫季節,由於水分蒸發和吸收更快,要增加地面和葉面的噴水頻率,並注意降溫和通風。江西杜鵑約l個月髮根,頂部會在長根後抽梢,如果有花蕾長出,就要及時清除。為了讓小苗逐步壯實,到9月份的時候就要使其減少遮陽,10月份開始施加薄薄的肥料,下旬開始上盆栽。

  3.2 嫁接插穗

  嫁接的苗比扦插長的快,而且只需要採取一段嫩梢,不受時間的限制,隨時可以嫁接,而且還可以將多個穗條嫁接在同一株上。日常中,經常採用嫩枝頂端劈接的嫁接方法。在每年的5月中旬左右,是採用此種方法嫁接的最佳時間,選用2a生的獨幹毛鵑砧木,選取接穗的粗細要和新梢相仿,嫁接完成後,用塑料薄膜袋套除介面處連同接穗部分,把袋口紮緊。由於不能受陽光直射,所以要放置在蔭棚下,如果袋中沒有水珠,需要解開噴溼接穗後重新紮緊。7d後進行觀察,如果沒有枯萎,再過2個月後,去掉塑料袋,次春鬆綁。

  3.3 栽培技術的解析

  3.3.1 土壤

  優先選用比較肥沃疏鬆的黑土。也可用通透排水,富含腐殖質的土壤,例如經腐熟的鋸木屑、腐葉土、泥炭土、黃山土、松針土等。

  3.3.2 場地的選擇

  場地栽培環境分為室內和室外。室外是為了度過炎夏,室內是為了冬季防寒。江南地區,每逢4月中旬到11月上旬,都把杜鵑花放置在室外有落葉樹的自然陰涼下,也可以是人工搭設的蔭棚,目的是創造一個半陰雨涼爽的生長環境。同時,要保證地面的排水坡度,將花盆放在擱板上。

  3.3.3 選盆

  江西杜鵑的根系較淺,擴張非常緩慢,所以要採用通氣效能較好的小盆,避免出現澆水失控的現象,這樣不利於其生長。像價格低廉的瓦盆適合在家中種植觀賞。倘若是大規模生產,可以選擇硬塑料盆,既大方美觀又方便運輸,給生產減少一定的成本和損失。

  3.3.4 上盆時間的選擇

  到春季出房或者秋季進房時,進行上盆。上盆針對老棵和幼苗兩種。老棵只要不出問題,基本不需要換盆;幼苗期,換盆就比較頻繁,每隔2a左右就要換盆,10a後,4a左右更換1次。更換時,盆底填粗粒土,以便其排水,上盆後放於陰處伏盆數日,再移動到適當位置。

  3.3.5 澆水

  天氣情況、植株大小、盆土的乾溼程度以及生長髮育需要的不同,澆水要隨之靈活掌握。水質不能含有鹼性。若用自來水澆花,要在水缸中存放2d,且水溫要與盆土的溫度相近。初冬季節,植物對水分的需求降低,室內不加溫時,4d左右不澆水沒有問題。次年2月下旬,需要適當的增加澆水量,從3~6月末,植株對水分的需求增加,以供應開花抽梢,陽光明媚的天氣,每天澆1次,倘若水分不足,到傍晚時分,再進行1次補水。遇到陰雨時節,就要及時的排水,不要讓盆內有積水存在。到了炎熱的酷夏,土壤幹了,就要澆水,為了降溫增溼,午間和傍晚要在地面、葉面噴水,一般要持續到10月份。

  3.3.6 施肥

  栽植江西杜鵑對施肥有一定的要求,要勤施薄肥。選用富含磷質的肥料,可使葉亮花豔,但次日應以清水沖洗1次。如果是大面積的生產這種植物,可以選用複合肥或緩施肥料,1a施2次左右。

  3.3.7 遮陽的相關注意事項

  為了促進杜鵑花的生長,需要搭設高2m的遮陽棚,用透光率在25%左右的遮陰網,兩側也要掛簾遮光,遮陽工作從5月份開始,到11月份結束。

  3.3.8 修剪

  2~4a內要修剪幼苗,摘去花蕾和心,加速形成骨架,促使側枝的萌發,長成大棵後,剪除病枝、弱枝和紊亂樹形的枝條,都以疏剪為主。

  3.3.9 花期管理和控制

  江西杜鵑四季開花,開花時放於室內,可延續1個月。如果室內通風差,1~2周就應調換。花芽分化以後,移到20℃環境下,大約2周的時間即可開花。

  參考文獻

  [1] 王蘭明.杜鵑花栽培與病蟲害防治[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宋懷芬***1980-***,女,漢族,江西萍鄉人,江西省萍鄉市林業局武功山分局。研究方向:植物學。

  篇二

  杜鵑栽培管理技術探析

  【摘要】:本文主要介紹杜鵑花土壤及栽培盆的選擇,繁殖方法,修剪整形,施肥,防熱禦寒等一些管理措施,以希望對杜鵑花的種植者可以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 杜鵑花;栽培;管理

  杜鵑花別名映山紅,它是我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其有一個美譽就是“花中西施”。它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園藝品種是極其地豐富的,它的枝葉是稠密的、四季蒼翠、花色繁多且鮮豔奪目,人們喜歡把它佈置在園林之中,是極具有觀賞價值的,深得人心。關於栽培管理的一些知識介紹如下:

  1、栽培土和盆的選擇

  杜鵑種植時肥沃以及疏鬆的土是首選,通常是用微酸性的針葉土,培養土或者是用草埋土以及腐殖土進行混拌好來當作栽培的土,在進行配製需要的培養土的時候10%腐熟地有機肥可以進行加入而混合成,杜鵑是根系淺的植物, 土壤表層是它根系進行著生的地方,在種植時,花盆的選擇是按照栽培花苗的大小以及種類地不同選擇的,對花盆的選擇適中就好,過小對根的生長不利,直徑是15到20cm的可以選擇。注意用小盆時,盆土應該比盆面低1到2cm,如果用的是大盆,盆土應該比盆面低3到4cm。

  2、繁殖方法

  扦插、壓條、嫁接和播種等一些方法它都可以進行採用。播種進行成苗的話是比較慢的,除了用於新種的培育之外,這種方法一般是不採用的。

  2.1.壓條。在4―5月份時把植株中健壯的枝進行選用,在分枝點的6到7 cm地方進行環狀的剝皮3到4 cm,以傷及到木質部作為限度。用塑料的薄膜進行包紮呈現口袋的形狀,在袋子的內部填充上培養土,注意要經常保持土壤的溼潤,通常到10―11月份時就可以進行切割移植。

  2.2扦插。在6到7月份時來進行嫩枝的扦插。要選擇的枝是當年粗壯枝以及節間最短的枝條,把它剪成插條,3~5 cm是它的長度,在它頂部2~3葉片要留下,扦插的土壤要那種疏鬆的且富含有腐殖質地酸性的,在插之後25~30 ℃是要進行保持的溫度,同時要進行蓋簾來把陽光遮蔽住,在經過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可以進行生根了。幼苗是在第二年春天的時候進行移植而上盆的,在第三年就可以進行開花了。這種做法成活率頗高。

  2.3播種。這種方法多在新品種培育時所採用。在開花時人工授粉是要進行的,以把種子進行收穫。那些常綠的樹種要在當年及時的播在溫室之內,那些落葉的樹種是可以貯藏到春天的時候在進行播種。進行播種地土壤以杜鵑花進行生長地的山泥最好,同時也是可以用那些酸性的腐葉土與壤土各一半進行混合之後來使用的。因為它的種子是細小的,在溫床之上或者是在花盆之內是要進行仔細的播種的18~20 ℃是要進行保持的溫度,在大約半個月之後發芽,進行移植是在培養五到六個月的時間就可以了。

  2.4分株嫁接。這種嫁接法是主要用來那些名貴的品種來繁殖的,90%以上它的成活率是可以達到的。在通常情況下在四到八月份是用的2年生的粗品的杜鵑作為砧木,劈接採用的是嫩枝。在進行嫁接之後的40到50天就可以成活了,在大約60天的時間就可以剪離母體了。在冬天的時候是要移入到室之內哎陽光是充足的地方進行養護,在1到2年的時間就可以進行開花了。

  3、整形與修剪

  常常用在樹形的整理修枝以及摘心,在春天時來進行。把偏枝、被病蟲為害了之後的殘枝或者是在冬天的時候凍傷地枯枝還有就是那些過密地枝條進行剪去。等到開花的年齡,開花花多是常有的現象,這會耗費了養分,花後的新枝是十分地擁擠,所以應該在春天時酌情的把那些多餘的花進行剪去。在它處於壯齡期間,在夏天的時候肥水是充沛的,那些強壯徒長的枝時常會發出的,對全株來說都是不利的,這是進行修剪得重點。杜鵑花大多頂部生花序。人為的把頂芽給去掉就是我們所說的摘心,是可以節約養分的,還可以把下面的新枝的早發給促進了,這可以為將來的樹形打好基礎,因此這多半是在幼樹上時就進行的。有時樹形是不齊的,我們是可以在那些有缺損得部位用摘心得方法把它多生枝條給刺激了,目的是把它的樹冠所具有的完整給充實了。杜鵑花的枝杆是耐修剪的,很潛伏芽萌發的能力是在剪了之後所具有的,是容易進行人工造型的,是可以作為優良盆景的材料。

  4、施肥

  須狀根是杜鵑所具有的根系的形態,細的就像頭髮一樣,所以對於施肥的濃度只要稍微有點不當,肥傷就會造成。更嚴重的肥傷是在使用了生肥以及過量的施肥還有在高溫時處於休眠期時進行的施肥。注意在施肥時進行薄肥而勤施的原則是要掌握好的。在春天的3―4月份時進行一次磷肥的施用,礬肥水是在每十天進行施1次;在每月的時間裡施用2次的礬肥水在 5到7月份的時候可以做的,1次磷肥的追施是在它進行開花之前的每10天的時間進行,2~3是連續進行的次數; 1~2次的氮以及磷的混合的肥料是在花後施用的; 在盛夏時,杜鵑的生長會逐漸地的變得緩慢而會處在半休眠狀態,我們為了把老葉脫落、新葉發黃給防止了,是不適合施肥的;在進入了第二次旺盛的生長期時,以磷肥作為主要的液肥是要進行1~2次追施的,以把它的生長以及孕蕾地需要給滿足,施肥的間隔大約是半個月時間,注意肥料一定是要腐熟的,並是要摻90%的水。在每次進行施肥以後,澆一次清水是必要的,同時鬆土及時的進行,目的有利於通氣。在冬天休眠以及處於梅雨季節時不可以進行施肥。

  5、防熱禦寒

  杜鵑花不僅怕酷熱還怕嚴寒,12~25 ℃是最合適它進行生長的溫度,在氣溫是超過了30 ℃或者是比5 ℃低的話,它的生長就會停滯並且會進入到休眠的狀態,所以,進行防晒遮蔭的工作是在夏天的時候要做的,防寒保暖的工作是在冬天的時候應該進行的。在夏天的時候為了把陽光的直射給防止了,人們是喜歡把花盆放在室內的,但是因為室之內的光線太弱了,同時通風以及溼度也是不夠的,在有的時候還會進行大量的落葉,所以在白天的時候如果是放在室內的話,在晚間的時候就應該把它移到室外; 在冬天的時候進行露地的栽培,注意在夜間的話薄膜是應該用的來進行遮蓋,目的是防寒,以把凍害的發生給防止了。

  作者簡介:

  張宇振,男,漢族,1975.5-河南盧氏縣人,本科學歷,現任河南省盧氏縣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綠化隊隊長,工程師,主要從事城區綠化建設與管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