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乃馨栽培技術論文

  康乃馨原名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L***,又名麝香石竹,屬石竹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康乃馨的培育及切花保鮮技術

  摘要 為了讓廣大花卉愛好者正確認識和掌握康乃馨的培育和保鮮技術,從康乃馨的品種分類、形態特性、生長習性、培養繁殖、病蟲害防治、切花采收與保鮮等方面進行詳細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 康乃馨;切花;分類;特徵特性;繁殖;保鮮

  中圖分類號 S682.1+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19-0190-01

  康乃馨原名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L***,又名麝香石竹,屬石竹科,石竹屬,原產歐洲南部、地中海沿岸至印度地區,在世界上已有2 000年的栽培歷史,為大眾型切花,其生產量佔全部切花的17%,僅次於菊花,為世界四大切花之一[1]。康乃馨應用廣泛,氣味芳香,易於儲存。其單位面積產量在所有室內切花生產中最高,能夠採用機械化、自動化規模生產。

  隨著康乃馨作為一種鮮切花越來越受人們的青睞,其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生產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高質量、高標準的鮮切花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因此,進一步瞭解康乃馨的生活習性及品種分類對生產高質量的鮮花將有很大幫助。鮮花的質量好壞關鍵就在於它的“鮮”,因此康乃馨的保鮮技術顯得格外重要,加強保鮮技術的研究將是決定康乃馨切花產業成敗的關鍵。

  1 康乃馨的特徵特性

  1.1 品種分類

  我國自歐美引入康乃馨進行栽培約有70年的歷史,栽培品種很多,大致可分為兩大類,即露地栽培種和溫室栽培種。露地栽培種耐寒力強,可露地越冬,常作二年生花卉栽培,適於花壇佈置及切花用;溫室栽培種呈亞灌木狀,具四季開花性,適於盆栽,但更多作切花生產。康乃馨品種眾多,花色各異,有黃色系、紅色系、白色系等型別。

  1.2 形態特性

  康乃馨為常綠亞灌木,作宿根花卉栽培。株高60~90 cm,正常花期5―10月。莖光滑,基部木質化,稍被白粉;葉對生,線狀披針形,全緣,基部抱莖,灰綠色,被白粉;花常單生或2~5朵簇生枝端,呈聚傘狀排列,其原始種及部分紫色栽培品種具淡丁香芳香。

  1.3 生長習性

  喜空氣流通、乾燥及日光充足之環境。要求排水良好、腐殖質豐富、保肥效能良好而微呈鹼性之粘質土壤,忌連作及低窪地。喜肥,能耐一定低溫,為冬季供應切花,現常作為設施栽培的品種。性好涼爽而不耐炎熱,理想的栽培地是夏季涼爽、溼度低,冬季溫暖的地區。

  2 繁殖技術

  2.1 扦插

  採用扦插育苗生產切花的時間要求分批、分期進行,溫室栽培以1―3月和9―11月為宜,露地栽培以4―6月和9―10月為宜,成活率高,生長健壯。插條規格及標準:生長點活力強,長10~12 cm,具4~5對葉,重約10 g,最好採用母株莖中部粗壯的3~4節生出的側芽。以膨脹珍珠岩和草木灰按7∶3拌勻的混合物作基質,基質深度8 cm為宜。株行距3.5 cm×2.0 cm。插前用50 mg/kg ABT-2生根粉或0.5%吲哚乙酸加0.5%奈乙酸或0.2%~0.5%吲哚丁酸噴插條基部。冬季扦插一般採用玻璃地棚或塑料薄膜地棚供插穗越冬生長之用[2]。

  2.2 組織培養

  康乃馨是較早組織培養成功的花卉之一,在生產上應用廣泛。材料為康乃馨側芽抽生的嫩莖,或在解剖鏡下取莖尖***0.2~0.5 mm***。嫩莖切成0.5~1.0 cm長的小段,用MS+6-BA***2 mg/L***+NAA***0.2 mg/L***作產生綠芽和繼代培養培養基,pH值調節至5.6~6.5。用MS+NAA***1~4 mg/L***作生根培養基。控制室溫24 ℃左右,並用日光燈加光8 h進行培養。

  3 病蟲害防治

  3.1 枯萎病

  枯萎病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為香石竹尖鐮孢菌。在整個生長期均可發病。發病初期,植株地上部生長緩慢,同時根部變色[3]。該病病菌在土壤和病株中存活,可通過根和莖基部侵入植株,還可借插條傳播蔓延。此病在夏季發展最迅速,危害最嚴重。應選用無病插穗,發現病害應立即拔除病株,與其他花卉實行2~3年輪作。發病初期可噴施50%多菌靈500倍液或代森錳鋅500~600倍液,或對土壤消毒。

  3.2 葉斑病

  葉斑病主要侵害葉和莖,是一種世界性病害,有時也侵染花蕾和花[4-6]。該病在4月上旬至初冬均可發生,適宜生長溫度為25~30 ℃,溫室則全年都可發病,多雨季節發病最重。植株下部老葉發病多且重。生長期發病,可噴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5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700倍液,或5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500倍液。隔7~10 d噴1次,連噴2~3次。

  3.3 蟲害

  主要有種蠅、螻蛄,可用毒餌誘殺。溫室或塑料薄膜地棚內,最好在地床下設3 cm厚的黃沙層,以防蚯蚓入內活動。對蚜蟲、紅蜘蛛、夜盜蛾等蟲害,則可噴藥毒殺。

  4 切花保鮮技術

  4.1 採收

  對於大花型康乃馨既可在花蕾即將綻開時採收,也可以待外輪花瓣從花萼內露出時採收。而多花型康乃馨應在有2朵花已開放,其餘花蕾已透色時採收。採收時可用剪刀,也可用小型收割機。用剪刀時,應小心地將花枝剪下並從支撐網中拉出,避免折斷花莖。

  康乃馨的貯存壽命和瓶插壽命直接與其碳水化合物含量有關。而花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又與一天中的時間變化有關。在13:00―16:00,康乃馨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因此,應在此時間段內採收切花,以確保最大限度地延長切花壽命。

  4.2 保鮮

  採花後,放入乾淨或含有保鮮劑的水中[7]。冷藏溫度 -0.5~0 ℃,相對溼度90%~94%。康乃馨對乙烯敏感,因此花枝應插在含有乙烯抑制劑的保鮮液***300 mg/kg 8-羥基喹啉+50~100 mg/kg硝酸銀+5%~7%蔗糖***中貯藏。

  蕾期採收的康乃馨需要進行催花處理。大花型催花液:200 mg/kg 8-羥基喹啉檸檬酸鹽+25 mg/kg硝酸+50 mg/kg硫酸鋁+10%蔗糖。多花型催花液:300 mg/kg 8-羥基喹啉檸檬酸鹽+300 mg/kg噻苯達唑+10%蔗糖。

  5 參考文獻

  [1] 馮天哲.家庭養花病蟲害防治[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9.

  [2] 陳靜瑤,魏文雄.不同基質對康乃馨不正常組培苗的影響[J].福建農業科技,1996***3***:24.

  [3] 丁小維,樑雪妮,桂敏,等.不同激素配比對康乃馨芽增殖及玻璃化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06***4***:269-271.

  [4] 劉春鬆,葉輝,王良吉,等.香石竹的離體培養[J].安徽農業科學,2005***8***:1425-1485.

  [5] 趙志昆,田海霞.康乃馨主要病害的防治[J].西北園藝,2000***4***:37-38.

  [6] 李慧.康乃馨切花的保鮮[N].中國花卉報,2003-05-27***8***.

  [7] 潘尚芬.康乃馨鮮切花生產技術[J].農業科技與資訊,2008***19***:40-41.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