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學術論文格式範文大全

  伴隨著當代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教育也在不斷的發展著,初中化學教學模式也在不斷的發展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淺談初中化學實驗與化學研究

  摘要:研究性學習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研究性學習指的是一種學習方式;狹義的研究性學習單指研究型課程,指“圍繞一個主題或問題,以小組學習為主要形式”

  關鍵詞:化學實驗;實驗探究;研究性學習;中學化學

  在化學實驗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實現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式學習向主動探究性學習的根本轉變。充分發揮化學實驗的探究功能,能極大程度的調動學生探究的主動性,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慾望。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教學尤其注重實驗,化學實驗是解決化學教學實際問題的主要途徑和方法。通過化學實驗開展研究性學習,增強了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促進了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開展。

  一、化學研究性學習,只有通過化學實驗才能更好進行

  實驗一直是化學研究的手段,更是化學教學的亮點和重點。在教學中,我堅持以實驗為切入點,進行了多次的教改嘗試。

  1.化學學習的特點決定了化學研究性學習要通過實驗才能更好地進行。當化學實驗被用作探究性學習的途徑時,化學實驗的創造性和探究性便充分顯示出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積極地動腦動手,體驗科學家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獲得科學探究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因此,化學實驗仍然是化學學科發展的最現實、最生動、最有效的物質載體。在實驗中學習化學無疑是最有效而又最重要的化學學習方法之一,更有利於學生進行化學研究性學習。

  2.化學實驗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求知探索的過程。化學實驗是人們認識和研究物質的一種科學方法,是人們根據研究的物件和研究的目的,創造性地運用科學知識和實驗手段,有計劃地實施研究性實踐活動的過程。化學發展的歷史也充分證明:化學科學的任何一項重大的突破,無一例外地是經過化學實驗而取得的。正如波義耳所說,沒有實驗,任何新的東西都不能深知。

  3.研究性學習中提出的假想需要化學實驗進行科學驗證。在研究性學習中,學生針對提出的問題,經過多渠道的收集資訊和深入的思考,將會提出有關問題解決的方案和問題答案的假設或猜想。通過化學實驗對提出的猜想或假設進行驗證,是學生進行化學研究性學習常用的方法。因此,化學實驗不僅是學生研究性學習時驗證假設或猜想的主要方法,也為學生將來從事科學研究提供了一種方法。

  二、在教學中要更好地把化學實驗融合到化學研究性學習中

  在化學教學中提倡和鼓勵學生通過化學實驗進行研究性學習,要充分挖掘化學實驗在研究性學習中的功能,發揮化學實驗在研究性學習中創設問題情境、驗證假設或猜想等環節中的作用,研究開發研究性實驗,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去發現和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化學實驗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實現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式學習向主動研究性學習的根本轉變。

  1.在化學研究性學習中教師要善於營造化學實驗的多變場景。化學的實驗融合到研究性學習中,本身具有較強的層次性:提出問題→假設→研究探索→結論→知識重建→能力形成,教師在介紹正規的科學概念和原理之前,讓學生先到實驗室做實驗,這完全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研究性學習”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基礎發掘課程資源,注重以學生的直接經驗和體驗為基礎運用學科知識。如設計區分食鹽水和酒精溶液的實驗方案,可以利用密度、氣味、沸點、導電性、揮發性、可燃性來區分,也可以根據AgNO3等試劑對溶液的特殊反應現象來區分,還可以根據生物細胞對溶液反應等去設計。實驗創新可訓練學生靈活運用創造思維方法,同時又能促進學生自覺地、有意識地去進行創新,並不斷提高自己的創造能力。

  2.以化學實驗驗證假說或猜想。以化學實驗驗證假說或猜想,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體驗和經歷用化學實驗驗證假說和猜想的機會。以化學實驗驗證假說或猜想,要注重引導學生設計一些與假設或猜想“相違背”的實驗方案和採用反證的實驗方案,以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演繹的思維方法和批判性思維能力。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反常”的實驗方案,讓學生在探究中產生新的問題,以提高研究性學習的質量和效果。

  3.充分發揮化學實驗的探究功能。在化學教學領域中,長期以來人們過分誇大了實驗所起的驗證原理、通過形象直觀的方式獲取知識和培養實驗技能的作用。以化學實驗作為研究性學習的途徑,就必須變“驗證性實驗”為“研究性實驗”,恢復化學實驗研究性的本來面貌。

  三、在學習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1.教師要善於營造良好的研究性學習的氛圍。學生對事物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的願望,學習的進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種自然傾向的激發。教師必須注意給學生營造寬鬆、民主、自由的氣氛。英國哲學家約翰・密爾曾說過: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氣裡自由自在地呼吸。在通過化學實驗進行研究性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實驗方案,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經受挫折的磨練,並體驗探究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2.在進行化學研究性學習中化學實驗並非惟一途徑。化學實驗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途徑,但並非是惟一的途徑。有些內容用研究性學習並不一定需要通過化學實驗來進行,特別是對學生具有較多知識背景的內容和物質微觀結構的學習更是如此。如學生對原子結構模型提出質疑,我們無法通過實驗進行探究,但可以通過化學史料,沿著科學家的研究足跡,去想象、去思考。因此,在化學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具體學習內容和學校的教學條件等,引導學生科學、合理地選擇研究性學習的途徑。

  3.通過化學實驗讓學生理解科學的原則――實事求是。化學實驗教學中,必須要加強理論學習,提高實驗教學技能,樹立嚴謹細緻、認真科學的態度,要尊重客觀規律,實事求是,實實在在地引導學生完成實驗教學的任務,才能達到理想的目的。

  總之,通過這幾年關於新課改的多次培訓,再結合本人多年來的化學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我認為“研究性學習”的確是化學教學中一把“很有殺傷力”的利器,而“化學實驗”則是這把利器遊刃有餘的主戰場。簡而言之,沒有化學實驗就談不上化學研究性學習,化學實驗在化學研究性學習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篇二

  淺談中學化學實驗與綠色化學

  【摘 要】為適應環境教育與環境保護的需要,化學實驗中採取必要的環保措施以及通過化學實驗加強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

  【關鍵詞】化學實驗;綠色化;環保教育

  綠色化學,又稱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綠色化學是人類和自然和諧的化學,是21世紀化學發展的方向和議題。

  一、中學化學實驗綠色化的意義

  中學化學實驗所使用的藥品,大體可以分為這樣幾類:酸、鹼、鹽***包括重金屬鹽***、有機物等幾大類。不少物質是對環境、生物都是有毒有害的。如果這些藥品使用後不加處理就排入環境是非常有害的。

  1.中學化學實驗中所使用的有毒有害藥品總量較大。雖然每一次化學實驗所使用的藥品不多,然而眾多的實驗,眾多的學生,眾多的學校在較長時間內所使用的藥品量是很驚人的。實驗所產生的廢物排放量同樣不可小視。早在10年前就有專家提出要重視實驗室的汙染問題。

  2.化學實驗後的廢棄藥品如果不加處理而排入環境將十分有害。雖然這種汙染沒有某些化工企業那麼嚴重,但如果直接將化學實驗後的廢棄藥品如果不加處理而排入環境,這會給學校在樹立學生好的環境保護意識與培養環保自覺性等方面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我們不僅要重視環境教育宣傳,更重要的是要在實際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使他們在作實驗的活動中學會一些簡單治理汙染的方法。而更重要的是能提升他們關愛環境的道德情感。

  二、實現化學實驗綠色化的一些方法探索

  1.在化學實驗中養成師生回收實驗廢棄物的好習慣。無論是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演示實驗,還是學生分組化學實驗都必須作好回收實驗廢棄物的工作。教師在課堂做演示實驗時要隨時準備好回收實驗廢棄物的容器,這樣的引導是實現化學實驗綠色化的關鍵。學生做分組實驗時,準備不同的廢物回收容器回收作實驗時所產生的廢棄化學藥品。教師要積極引導,宣傳教育,並加以督促檢查。通過這些手段使學生在實驗中養成回收廢棄物的習慣。

  2.通過具體的實驗讓學生感受到實驗廢棄物直接排入環境是有害的。觀察實驗後收集的廢棄物的顏色,感受其氣味,測定其PH值。再與正常水體進行比較,或做生物在實驗廢物中存活實驗。如我們做完酸、鹼、鹽實驗後的實驗回收液中放入小魚只存活了十多分鐘。學生通過具體的事例與資料感受到直接將化學藥品排入環境的危害。

  3.環境汙染的治理最重要的是從源頭控制廢物的產生與排放。首先就要減少藥品的用量。比如將液體藥品的濃度在不影響實驗現象與結論的前提下儘量降低一些。其次使用小型號的化學實驗儀器對減少實驗廢棄物的排放量同樣十分重要。使用小型號的實驗儀器幫助學生糾正這一貪多的毛病很有效果。

  4.利用學校現有的條件師生共同對實驗後的廢棄物加以處理。這是培養學生環境行為能力的重要方面。在對實驗廢棄物的回收處理中我們有這樣一些做法。

  ***1***回收利用。在初中,做完KClO3與MnO2經加熱製取O2的化學實驗後,我們讓學生和老師一起對實驗後的廢棄物進行分離處理。不僅有得到MnO2,同時還得到KCl。還讓學生在化學實驗中感受到廢物其實也是資源。雖然回收的藥品不是很多,但環境教育方面的價值是無法估量的。

  ***2***利用一段時間裡所使用的藥品的自身性質相互反應,達到初步處理的目的。如酸液與鹼液之間發生中和,藥品自身的沉降、稀釋、暴光、氧化還原。利用這些簡單易行的方法達到初步處理的目的。

  ***3***利用學校現有資源條件處理實驗廢棄物。實驗中回收的廢酸用於沖洗廁所,用學校食堂所產生的雞蛋殼處理廢酸,使用鍋爐產生的炭渣吸附有色有毒物質等。這些簡單的措施在學校環境教育中產生過很好的影響。當然受條件與技術方面的限制我們採取的處理實驗廢棄物的措施還是很簡單的。

  5.改進某些排放有毒物質的實驗,使某些有害的物質轉化為無害的物質,甚至是有益的物質。也可以將某些易產生有害物質的實驗換成無害物質產生的實驗。我們現在使用的新版初中化學教材***九年級***中製氧氣實驗,反應原料已由H2O2取代了KClO3,克服了KClO3分解有少量Cl2產生的缺點,這是綠色化設計得以應用的良好體現。

  6.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對實驗原理、裝置、流程、實驗過程進行模擬,用文字、聲音、影象、動畫的效果讓學生在計算機螢幕上做實驗,達到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既讓學生學會了實驗方法,而且使那些毒性大、危險性大、試劑昂貴的實驗變成了綠色化的實驗,自始至終,不會對人體和環境造成汙染。

  三、化學實驗綠色化探索的體會

  創設生動活潑的現實環境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教育,這是環境教育的最好方式。探索化學實驗綠色化正是我們研究這一問題的出發點和歸宿。化學實驗教學正好將化學學習與環保教育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讓我們所做的化學實驗多是環保的實驗,綠色的實驗。這是學習環境教育的需要。也是培養未來人才的需要。綠色化學要求與環境教育的宗旨是高度一致的,在實施環境教育時,必須圍繞綠色化學觀點進行。在實施環境教育過程中,一方面要向學生闡明綠色化學的觀點、要求,使他們樹立起防治汙染、保證人類生存質量的責任感;另一方面,結合綠色化學要求,教給學生防治汙染的重要方法――減量、減廢、回收、再生和拒用等。

  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同時又是每個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中學化學教育也應該面向全體學生,面向每個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環保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被提高到十分重要的高度。實現化學實驗的綠色化就是我們保護環境的一項具體行動。在素質教育中體現綠色化學思想,既是傳播綠色化學觀點的需要,也是培養學生對社會、對將來的責任感的需要,更是培養創新精神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環境化學》武漢大學出版社1986年出版

  [2]劉懷樂.中學化學實驗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1997年

  [3]張月梅,何曉燕.中學化學實驗綠色化設計的方法論研究.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4,***5***:31

  [4]王學鬆,丁菲.中學化學實驗的綠色化研究.化學教育.1999,***11***:8

  [5]王家聖.綠色化學實驗的設計.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1,***8―9***:77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海縣北坍初級中學***

  看了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