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學學術論文如何取題目

  社會科學作為先進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謝謝你的閱讀。

  社會科學學術論文取題目

  論文寫作中首要一步是選題。選定題目並不難, 選好題目則不易。有人說, 選好題目是論著成功的一半, 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只有選好題目, 才能明確主攻方向, 確定主要內容,體現出論文的特點和優點, 反映出論文在學術研究中的地位和適應社會需求的程度。

  有人認為社科論文寫作的選題很容易, 隨便選定本專業的任何一個題目, 下一番功夫就能出成果; 有人則把選題看得很神祕, 左顧右盼下不了決心。這是兩種偏向: 前者帶有盲目性, 後者顯出動搖性。選擇題目一定要避免盲目性, 克服動搖性; 提高自覺性, 明確目的性。選題要考慮客觀的需要。有的是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只有經過一番研究才能滿足教學需要,提高教學質量。有的是現實鬥爭和社會實踐存在的問題, 要求我們下功夫研究, 從理論高度和深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和對策。有的是科學發展的需要, 在專業研究中有不少問題要求進行新的探索, 或者對別人的研究成果有不同的看法需要開展爭鳴。選題要心中有數。不論選定什麼題目, 都得先熟悉前人研究的情況。通過查閱書目、報刊資料索引或請教老師和同行, 瞭解前人對這個問題有哪些研究成果, 達到什麼程度, 存在什麼爭論, 還有什麼空白或薄弱環節, 以便繼承前人成果, 繼續向前開拓。如果自己有不同看法, 可提出商榷; 如果是空白或薄弱環節, 只要有條件就可以想法填補或加強。如果自己無力向前推進,那就不要選這個題目。選題要考慮自己的條件。諸如個人的興趣、愛好、基礎、長處、掌握的外文語種和熟練程度、蒐集資料的可能性等等。認真的選好題目,接下來社科論文寫作的就容易多了。

  社會科學學術論文

  社會科學客觀性芻議

  社會科學是從傳統的人文科學中分化出來的,它至今還帶有人文學科的痕跡。但是社會科學是一種科學研究,它的形成與發展受到自然科學的極大鼓舞,基本出發點是:社會及人類行為也可以像自然現象那樣由“科學”來研究;其根本任務是客觀地描述和分析社會***袁方,1995:14***。由於社會現象的特殊性,這項任務往往成為一個難題。社會科學不只是一個純粹的理論思維過程,也是一種文化和意識現象,它的形成和發展受到了社會的文化價值觀念的影響。伴隨著社會科學的產生和發展,客觀性問題就成為一個始終縈繞的問題,問題糾纏的大部分源於對“客觀性”的不同理解,因此,我們有必要對社會科學的客觀性展開進一步的探討和認識。

  一、基於社會科學的研究物件對其客觀性的認識

  從研究物件上說,自然科學的物件是自然界中的現象,是沒有人直接參與的現象,即自然客體。自然客體是一種物態性的實體存在,客觀實在性、可重複顯現性和歷史發展性是它的根本屬性***李文華,2006***。社會科學通常是指研究社會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它是一個包括經濟學、政治學、法律學、社會學等學科的龐大知識體系。社會世界的現象是有人直接參與的現象,即人***們***的心理和行為活動本身***王忠武,1999***。這個差異似乎一目瞭然,其實它隱藏著更深刻的分歧,甚至可以說,它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在其它方面呈現差異的主要源泉,同時也是社會科學在客觀性方面呈現爭論的源泉。

  從研究物件的角度來看,社會科學是以人類社會和社會中的人為研究物件,而自然科學以自然界為研究物件,二者在客觀性程度上的差別是顯然的。有人否定社會科學客觀性的一個重要依據就是:社會生活是有目的、有意識的人蔘與其中,社會現象本身多系主觀性所為,因而缺乏客觀性。這種觀點是把客觀性的含義看做那種無人介入的、純自然的客觀性。但是,筆者認為,客觀性包括“那些存在於人活動中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本質聯絡”的含義,從這個角度來看,社會科學的研究物件側重於研究客觀性的社會現象與社會規律,其社會功能集中表現在改善社會管理和制度文明建設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自身的客觀性。總體而言,從研究物件的角度來看,社會科學的客觀性程度可以說處於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之間的關鍵的中介地位上。且對於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均具有主導、規範、協調和控制作用。

  二、基於社會科學的知識對其客觀性的認識

  從實證主義和經驗主義的角度出發,社會科學的客觀性可以表現為社會科學知識的系統性。因果決定論和普遍性等幾個特性***袁方,1995:14-16***。具體而言,社會科學知識的系統係指社會科學的目的是系統地說明和解釋人類的社會行為,而這種說明也像自然科學那樣依據一定的邏輯法則。社會科學知識的因果決定論是指,社會科學家也像自然科學那樣假定,任何事物都有其發生的原因,也就是說,每一個事物都是由在它之前的某些事物所決定。社會科學知識的普遍性是指,要從多種因素中找出最主要的、對所有人都有影響的因素,並把這種普通的、簡化的因果說明應用於任何人,任何時間、地點,包含了不同文化價值下的人對同一種知識的理解和接受。

  從以上羅列出的幾個社會科學知識的性質,可以看出社會科學在形式和內容上追求像自然科學知識那樣的客觀性和科學性。與自然科學相比,由於社會現象的不確定因素更多,偶然性和獨特性也更大;社會科學所研究的現象比較複雜、異質性較大,而且更多地受到個人因素的影響。這使得社會科學知識的系統性不強,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不嚴謹,往往難以達到對社會現象的客觀、準確和系統的認識,社會科學知識也更容易受研究者本人的世界觀、政治信仰、價值觀等因素的影響,而與所要反映的社會現象存在偏差。因此,從社會科學知識這個維度來說,目前社會科學的客觀性僅僅是一種“準客觀性”,亦或說是一種類客觀性,難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客觀性。

  三、基於社會科學的方法論對其客觀性的認識

  早期社會科學由於受機械物理學為核心的自然科學科學的深度影響,堅持將社會科學的主觀性視作不同主張的分水嶺,主觀性與“心理的、有價值的”等同。“心理的”具有私人性***袁繼紅,2008***。孔德、迪爾凱姆等人推崇用自然科學方法研究社會現象,排斥任何心理的因素,探索事物之間重複出現的社會規律,追求普遍的唯一的本,即方法論上的實證主義。因而,孔德等人將“心理的”對立面視為“客觀的”,並主張用觀察法、實驗法、統計方和比較法等研究社會現象。此外,李凱爾特、狄爾泰等人則將社會科學研究的觸角置於人類社會現象特有的價值上,人類自由意志賦予社會現象獨有的價值。一切自然的東西都不具有價值,因而不能用自然科學的方法研究社會科學***文化科學***,社會科學的課題具有私人性、獨特性,只能採用“表意的”方法,把握主觀的物件。“客觀性”在此作為主觀性的對立面被拒斥在外。然而,這兩類主張由於都固守著明確的界限,無法克服本身的侷限性,前者固守在價值無涉的自然領域,一味尋求社會科學的客觀性,而不顧社會科學自身的特點,後者則強調社會科學屬於價值領域,認為社會科學不存在客觀性,陷入主觀主義的泥潭。

  實際上,大部分社會科學家都介於實證主義與主觀主義這兩個極端之間。其中,韋伯的方法論思想最具代表性,他對社會科學的客觀性也作出了自己獨特的理解和認識。韋伯認為,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有本質的不同,後者含有社會成員對自己和他人行為的主觀理解,也就是說,“社會事實最終歸結為可理解的事實”。此外,韋伯指出,由於人的社會行為是有意義、有目的的,因而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對於這種規律性的行為可以採用自然科學的方法加油研究。為此,韋伯提出了“理想型別”和“價值中立”兩個核心概念,也確保社會科學能像自然科學那樣具有客觀性,同時也能很好的區分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差異性。

  四、總結:社會科學客觀性何以可能

  科學研究的客觀性是指任何研究者,不管他們屬於哪個階級、哪個黨派,信仰哪一宗教,只要他們採用同樣的科學方法,就能夠得出同樣的研究結論***袁方,1995:16***。社會科學由於具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和機制,如研究物件比較複雜、異質性、偶然性和獨特性較大;易受到個人因素的影響等,同時也難以擺脫與價值的親和性關係。因此,社會科學的客觀性是建立在主觀基礎上的,是在價值關聯基礎上獲得的認識被價值立場下的人的普遍理解和接受的社會事實。所以,如果社會科學研究沒有與任何文化價值相關聯,那麼任何處於價值立場下的人對於研究認識就難以理解和接受,也就因此取消了客觀性的可能性實現,從這一點說價值關聯是客觀性的基礎。

  社會科學對社會和歷史的認識是一個在動態中近似實現的過程,是一個從文化意義上對歷史因果分析的不斷認識,是一個追求知識對具體實在的經驗有效性和對這種經驗有效性不斷在文化價值上重新界定的過程***賴金良,1996***。社會科學研究客觀性的表現是:這種研究由於實現了文化價值所界定的針對經驗實在的有效性而被文化的人類所普遍理解和接受。社會科學研究的客觀性基礎是文化價值和價值關聯,這種研究的客觀性來源則是這種研究所賴以獲取的手段是被普遍理解和可接受到的,這種手段就是各種不同的理想型別以及研究方法和技術,而這種手段的客觀性基礎是理想型別的開放性、研究方法和技術的客觀性和有效性。縱然如此,但是要想真正實現社會科學的客觀性並被其他學科所認可,其道路還是很艱難,需要社會科學研究者付出巨大的努力。

  參考文獻:

  [1]袁方,社會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2]袁繼紅,基於方法的社會科學客觀性何以可能[J]四川工農學報,2008***5***

  [3]王忠武,論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的三位一體關係[J],科學學研究,1999***3***

  [4]李文華,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五個差異――兼論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現實意義[J]科學學研究,2006***6***

  [5]賴金良,什麼是社會科學以及社會科學的客觀性[J]哲學研究,19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