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講章與主同行的講章

  基督教對我來說只是西方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而教堂則是西方建築藝術的典範。下面由小編為你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很久以來,基督教對我來說只是西方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而教堂則是西方建築藝術的典範。我曾參觀過多處教堂,對其建築佈局和室內裝飾極為欣賞。

  「家」一般的教會

  第一次去保羅堂的時候,只是好奇,想看看是一座怎樣的建築。進門之後,真是吃驚不小:只不過是一間普普通通的平房,沒有雕塑、沒有窗飾,卻充滿了人情味和溫馨。或許,「家」是它更貼切的名字。當時,我聽不懂廣東話,全然不知正進行著的崇拜內容,卻深為兄弟姊妹的虔誠與愛心所打動、吸引,心中頓生渴望,想了解他們為何會有如此堅定的信仰?

  在兄弟姊妹的幫助下,我的粵語聽力進步很快。對於到教會參加崇拜,也越來越喜歡了。唱聖詩使我覺得心曠神怡,而講道則教我辨明是非,學到了處世為人的道理。惟獨對於禱告,我仍無法理解。

  無法理解禱告

  我雖自小受到「無神論」的薰陶,但隨著知識的增長,越來越驚歎自然界的完美和秩序井然,意識到這一切絕非隨機碰撞可以達成。所以,一直相信這個世界是由造物主創造的,並在冥冥之中主宰著這個世界。在我的心目中,神的形象宛若一個威嚴的法官,祂在九重天外觀望著芸芸眾生的一舉一動,以定賞罰,因此我覺得,一切憑行為就是了,何必禱告呢?再說神是那麼的高不可攀,祂會垂聽我們的祈求嗎?

  認識了耶穌

  朱鳳姊妹瞭解到我的想法之後,就借給我「介紹你認識耶穌」的小冊子,作者是吳主光牧師。該書首先採用反論的手法,剖析未信者的心態;然後以充分的事實為論據,雄辯地證明耶穌基督的真實性。過去的我,一直認為耶穌只是小說家筆下的虛構人物。看完「介紹你認識耶穌」,我恍然大悟:原來耶穌基督確有其人,是天父差遣來為我們贖罪的代罪羔羊。於是我立刻向天父禱告,承認自己是罪人,並願意接受主耶穌基督為我個人的救主。

  認識耶穌之後,我對神的看法發生了改變,體會到神的慈愛,正如聖經上所說:「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人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三章十六節***。這時,我感到神原來是像父親般可親可敬。誰不願意親近自己的父親呢?於是,以前不被我所理解的禱告,現在成了我與天父交通的渠道——藉著禱告,我可以向天父訴說心裡的話,並感激祂的恩賜。

  行善目的改變

  未信主時,行事為人雖也奉行「擇善道而從之」的教訓,但出發點卻只是為了得到神的賞賜。信主後,知道我們得救是「本乎恩,又因著信」,「不是靠行為,乃是神所賜」。當我沐浴在神的白白賜予的恩典中時,心中充滿了對救恩的感激之情,行事為人極力遵守聖經的教導,為的是能夠榮耀神,與得救的恩典相稱。

  勇於改過

  未信主時,我總以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雖擔心犯過會受懲罰,惶惶不可終日,不知會有何種報應臨到頭上,卻沒有決心和信心改正過犯,認為追求完美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信主之後,知道我們的一切罪過都會得到赦免,於是向天父認罪,並靠著聖靈的提醒儘可能為過犯做補救。我又以耶穌基督為榜樣,有了追求完美的心,犯罪的次數明顯地減少了;同時,也改掉了許多壞習慣,改掉了借食物發洩的毛病。從前,每有煩心事,總以大吃大嚼來發洩,明知對身體健康不利,卻屢屢戒除不掉此惡習。信靠主後,遇有情緒低落,聖靈會在心中提醒,不要中了魔鬼的詭計,於是,我就開始禱告,告訴天父我為何心情不快,靠主的恩典,心情就慢慢地恢復了平靜,實在是滿心感激神。

  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未信主時,聽到「耶穌是生命」這句話,我的理解只停留於「信耶穌可以得永生」。信主日久之後,我切身體會了「耶穌是生命」的意義:這生命不單單是指永生,更重要的是指重生。從前我的生活沒有確定的目標,不知為何而活,也不知生命的意義何在。生活,在我純粹是一種機械延續而已。現在時時被「為主而活」的教誨激勵著,生活有了目標,也就自然地有了動力,整個人感到有一種新的旺盛的生命力注入,舉手投足也都有了一種嶄新的感覺,生活變得積極進取,對自己的信心也大大提高了。

  雖然信主才半年多,但日日夜夜與主同行,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主耶穌是我的救主。雖不知前路是花香滿徑還是荊棘叢生,然有主與我同行,心中便不懼怕。願更多的世人能夠開啟心門,分享這人生最大的美事。

  基督教講章:主惱怒的幾件事

  一.心裡剛硬不肯悔改的人

  1.悔改是進天國的第一步:太4:17從那時候,耶穌就傳起道來,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

  太3:1-2那時,有施洗的約翰出來,在猶太的曠野傳道,說:2“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

  徒2:37-38眾人聽見這話,覺得扎心,就對彼得和其餘的使徒說:“弟兄們,我們當怎樣行?”38彼得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

  我們看到,施洗約翰出來工作時,所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呼籲人悔改;耶穌出來工作時,所說的第一句話也是如此;門徒們所傳的福音也是呼籲人悔改,悔改是進入天國的必要條件,也是第一步。

  2.主惱怒不悔改的人:可3:1-5耶穌又進了會堂,在那裡有一個人枯乾了一隻手。2眾人窺探耶穌,在安息日醫治不醫治,意思是要控告耶穌。3耶穌對那枯乾一隻手的人說:“起來!站在當中。”4又問眾人說:“在安息日行善行惡,救命害命,哪樣是可以的呢?”他們都不作聲。5耶穌怒目周圍看他們,憂愁他們的心剛硬,就對那人說:“伸出手來!”他把手一伸,手就復了原。

  猶太人心裡剛硬,不肯悔改,耶穌就惱怒他們。

  3.主的警戒:路13:1-5正當那時,有人將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攙雜在他們祭物中的事告訴耶穌。2耶穌說:“你們以為這些加利利人比眾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這害嗎?3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4從前西羅亞樓倒塌了,壓死十八個人,你們以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嗎?5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

  主呼籲人悔改,也警戒那些人:“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

  二.攔阻小孩子到神面前來的人

  1.門徒攔阻小孩子到主面前:可10:13有人帶著小孩子來見耶穌,要耶穌摸他們,門徒便責備那些人。

  耶穌的工作繁忙,門徒怕小孩子們會影響耶穌的工作,就責備他們,不許小孩子到主面前來。

  2.耶穌惱怒門徒:可10:14-15耶穌看見就惱怒,對門徒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15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

  耶穌看見就惱羞成怒,叫小孩子到祂面前來,並且教訓門徒,要變成小孩子的樣式。

  3.耶穌給孩子們祝福:可10:16於是抱著小孩子,給他們按手,為他們祝福。

  耶穌愛小孩,抱著他們,為他們祝福。

  三.不遵行天父旨意的人

  1.遵行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天國:太7:21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

  稱呼‘主啊,主啊’的人很多,但耶穌說他們不能都進天國,唯獨遵行天父旨意的才能進去。

  2.主從來不認識作惡的人:太7:22-23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23我就明明地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

  這些稱呼‘主啊,主啊’的人都在用神所賜給他們的恩賜作工:傳道、趕鬼、行異能,但在神的眼中,他們是作惡的人,因為他們沒有遵行神的旨意,不得進天國。

  四.汙穢聖殿的人

  太21:12耶穌進了神的殿,趕出殿裡一切作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13對他們說:“經上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禱告的殿’,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

  耶穌時代的聖殿,已經成了賊窩,成為祭司們與商人勾結謀利的地方,聖殿裡沒有了敬拜神的聲音,反而充滿了賣鴿子、牛羊,兌換銀錢等的叫賣聲,成了做買賣的地方,耶穌看見就惱怒,潔淨了聖殿。

  五.不結果的無花果樹

  1.耶穌咒詛不結果的無花果樹:太21:18-19早晨回城的時候,他餓了,19看見路旁有一棵無花果樹,就走到跟前,在樹上找不著什麼,不過有葉子,就對樹說:“從今以後,你永不結果子!”那無花果樹就立刻枯乾了。

  無花果樹的功用就是結果子,供給人的需要,耶穌想從樹上找果子充飢,卻沒有果子,耶穌當即咒詛無花果樹,它立即就枯乾了。

  2.主人要把不結實的無花果樹砍了:路13:6-7於是用比喻說:“一個人有一棵無花果樹,栽在葡萄園裡。他來到樹前找果子,卻找不著,7就對管園的說:‘看哪,我這三年,來到這無花果樹前找果子,竟找不著。把它砍了吧,何必白佔地土呢!’

  主人把這顆無花果樹裁在葡萄園裡,是要它結果子來滿足主人的需要,但它三年都不結果,不過白佔地土罷了,所以主人要管園的把它砍了吧!

  六.不忠心的惡僕

  1.惡僕的惡行:太24:48-49倘若那惡僕心裡說:‘我的主人必來得遲’,49就動手打他的同伴,又和酒醉的人一同吃喝。

  惡僕有惡念也有惡行,他覺得主人必來得遲,因而無所顧忌,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動手打他的同伴,吃喝醉酒。

  2.主人處治惡僕:太24:50-51在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時辰,那僕人的主人要來,51重重的處治他***或作“把他腰斬了”***,定他和假冒為善的人同罪,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

  有一天,主人忽然來了,看到惡僕的惡行,就定他的罪,重重地處治他。

  七.又惡又懶的僕人

  1.又惡又懶的僕人的惡行:太25:24那領一千的也來,說:‘主啊,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25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銀子埋藏在地裡。請看,你的原銀子在這裡。’

  這個僕人用小人之心度主人的肚腹,把主人說成忍心的人。主人給了他一千銀子,是要他去做買賣,為主人賺取更多的銀子,他卻把銀子藏了起來。主人來到時,他只能把原銀子給主人。

  2.主人的處治:太25:26-30主人回答說:‘你這又惡又懶的僕人,你既知道我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27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到我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28奪過他這一千來,給那有一萬的。29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30把這無用的僕人丟在外面黑暗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

  主人憑惡僕的言行定他的罪,把他一千奪了過來,給了那有一萬的,三個僕人的結局是:得五千銀子的成了一萬一千,得二千銀子的成為四千,他們都得到了主人的賞賜;唯有得一千的最後一無所有,且受到主人的處治。

  八.被咒詛的人

  1.惡人的惡行:太25:41王又要向那左邊的說:‘你們這被咒詛的人,離開我,進入那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預備的永火裡去!42因為我餓了,你們不給我吃;渴了,你們不給我喝;43我作客旅,你們不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不給我穿;我病了,我在監裡,你們不來看顧我。’

  王責備被咒詛的人:在他餓了時,不給他吃;渴了時,不給他喝……

  2.惡人的不解:太25:44他們也要回答說:‘主啊,我們什麼時候見你餓了,或渴了,或作客旅,或赤身露體,或病了,或在監裡,不伺候你呢?’

  這些被咒詛的人對王的話十分不解,就問他說:“我們什麼時候不伺候你呢?”

  3.主人的處治:太25:45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不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不作在我身上了。’

  王清楚地告訴他們,他們不把善行做在王的弟兄中最小的一個身上,就是不做在王身上了。因為王與弟兄是一體的。

  基督教講章:主果然復活

  經文:路24:33-35

  復活節是讓每個基督徒特別感受到喜樂的一天。若沒有耶穌的復活,就沒有今天世界上的禮拜天。禮拜天是休息的一天,它是用來紀念耶穌的復活。當初的教會,根據主耶穌被釘死,在七日的第一日復活了,所以就定每年春分月圓的第一個禮拜天作為紀念耶穌的復活節。耶穌的復活是個重要的資訊,今天我們紀念他的復活也有著深遠的意義。

  我們的信仰就是建立在耶穌基督的復活上,沒有它就沒有今天的基督教。我們的信仰依據,就是耶穌的復活。正如保羅在林前15:14中所說:“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

  復活節能增強我們的信心,豐滿我們的屬靈生命,我們今天在此分享的資訊便是,主果然復活了。

  一、因著主的復活,我們的喜樂代替了憂愁

  《聖經》記載,主耶穌被釘死後,當時在耶穌身邊親近的門徒們,沒有一個不悲傷,沒有一個不軟弱。在約20:19中記載,“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晚上,門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猶太人,門都關了。”這表明了當時的門徒心中一片黑暗。

  約20:20記載,門徒原本在房中害怕猶太人,個個提心吊膽,這時耶穌向他們顯現,並告訴他們願他們平安。門徒便興奮起來,喜樂表現在他們臉上。而那兩個回故鄉的門徒,因耶穌復活向他們顯現,對他們講解聖經,讓他們知曉耶穌復活是必定的事情,並拿了餅祝謝後分給他們,結果這兩個人的眼睛突然開了,看到了復活的主,他們的心中就充滿了火熱。他們馬上回到耶路撒冷,告訴其他人,“主果然復活了!”

  後來,保羅在大馬士革的路上遇到復活的主,也給他的生命帶來了喜樂。當時他去腓立比傳福音,結果被人抓起來,關在監牢中。保羅沒有任何憂愁,他反而在監牢中喜樂地唱詩禱告。他能如此勇敢面對黑暗的勢力,就是因為他知道主已經復活,他靠著主戰勝黑暗的勢力。當他唱詩,地就震動,監牢的門被震開了。鎖鏈就脫落了。今天我們感謝神,雖然我們在世生活也遇到許多難處和不幸,但是我們不用難過與悲觀。

  箴17:22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為什麼有人無法喜樂?因為他們不認識復活的主。當我們心中有了復活的主,我們就會喜樂。我們今天信的主復活了,我們就更加喜樂。

  二、因著主的復活,我們的軟弱就變成了剛強

  主耶穌被釘死埋葬,讓門徒變得極恐慌,也產生了極大的軟弱。幾個平時跟隨主的婦女,因軟弱而痛哭。她們第二天到耶穌的墳墓去,無助地哭泣。平時跟隨主很久的彼得,他軟弱得連繼續傳福音的勇氣都沒有,而是返回家鄉打魚。

  這以後,主耶穌復活了,還主動向門徒顯現。那幾個去耶穌墓的婦女突然看見墓門開啟,天使顯現,告訴她們耶穌復活了。這些婦女立即把好訊息告訴給主耶穌的門徒。她們成了第一批宣告主復活資訊的主的使女。

  我們再看彼得,他也曾經軟弱過,曾在雞叫之前三次不認主。當他看見耶穌特別復活向他顯現後,他心中就剛強起來。到了“使徒行傳”時,他判若兩人。人們在他身上再也看不到軟弱,他真正顯現出磐石一樣的堅定。當時傳福音的環境很惡劣,可是彼得很有信心,不在乎生命的危險,他越發大聲地宣告:“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他盡心為主做見證,更有能力傳福音,曾一天帶領三千人信主。彼得的勇敢在於耶穌復活了,他就沒有理由再懼怕。據說彼得在羅馬傳福音時,當地人要殺他。彼得昂首挺胸走上刑場。彼得面對十字架,他只請求羅馬的兵丁, “我不配與我主一樣正釘十字架,請你把我倒釘在十字架上吧!”傳說後來彼得就這樣被倒釘在十字架上。後來,羅馬反而有了聖彼得大教堂,專門紀念彼得為主殉道。

  另外兩位要回家的門徒後來發現,與他們同行的正是復活的主。他們等不到天亮就馬上返回,他們更有信心與力量,回到耶路撒冷告訴其他門徒:“主復活了!”他們有這樣的心智,皆因耶穌是復活的主。

  馬丁路德改教時,曾受過教廷的迫害。他只得在十餘年中四處躲藏。他因此愁得唉聲嘆氣,軟弱到極點。她的妻子很堅強,常常安慰他,但安慰常常也失效。有一天,他的妻子受了聖靈感動,就在丈夫愁苦時,突然走到丈夫面前大哭著說:“耶穌死了,我們沒有希望了。”馬丁路德說:“不對,耶穌雖然死了,可在第三天就復活了,你為什麼要這麼傷心呢?”他的妻子就笑了說:“你既然知道耶穌能復活,你為什麼還要軟弱呢?”馬丁路德這才知道自己不該軟弱。他因此憑著這種勇氣剛強地去改教,終於獲得成功。

  三、主的復活,讓我們基督徒的盼望戰勝了絕望

  當年的基督徒因著耶穌被釘死,他們的信仰曾變得消沉絕望。主復活後,門徒的信仰得到盼望。基督徒最大的盼望就是建立在主的復活上。如同保羅說的:“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那就比眾人更加可憐。”因著耶穌復活,我們就得著了永生的盼望。自古以來,只有耶穌能給信他的人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的盼望。

  如果不信耶穌,心中沒有復活的主,我們就無法面對苦難。今天世上有很多人無法面對一些難題,他們的心被絕望的陰影籠罩。可是我們每個基督徒,會因著所信的能夠復活的主,就勇敢地面對一切困難。

  保羅告訴我們:“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朽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為要我們成就極重無比的榮耀,原來我們所顧念的不是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恆的。”耶穌復活了,再次證明他就是神的兒子,證明他勝過了黑暗的勢力,消滅了死亡的權勢。他應許將生命喜樂和平安都賜給我們。所以我們如果真與主在復活上聯合,我們就求上面的事。我們要常思念天上的事。這就是我們的信心,我們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