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講章精選信心

  信心表現為對實現行為任務目標成敗的外在感知、情緒反應、外在意識,而若只相對於行為,信心亦可就定義為是對行為過程的反應。下面由小編為你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 ***主的兄弟雅各*** ——雅各書2:26

  經文:《路加福音》7章1節至10節   7:1 耶穌對百姓講完了這一切的話,就進了迦百農。 7:2 有一個百夫長所寶貴的僕人,害病快要死了。 7:3 百夫長風聞耶穌的事,就託猶太人的幾個長老,去求耶穌來救他的僕人。 7:4 他們到了耶穌那裡,就切切的求他說:“你給他行這事是他所配得的, 7:5 因為他愛我們的百姓,給我們建造會堂。” 7:6 耶穌就和他們同去。離那家不遠,百夫長託幾個朋友去見耶穌,對他說:“主啊,不要勞動,因你到我舍下,我不敢當! 7:7 我也自以為不配去見你。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 7:8 因為我在人的權下,也有兵在我以下。對這個說:‘去!’他就去;對那個說:‘來!’他就來;對我的僕人說:‘你作這事!’他就去作。” 7:9 耶穌聽見這話,就希奇他,轉身對跟隨的眾人說:“我告訴你們: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沒有遇見過。” 7:10 那託來的人回到百夫長家裡,看見僕人已經好了。

  《路加福音》7章記載了主耶穌治好迦百農百夫長的僕人的事情,迦百農百夫長的大信心,連那“知道人心裡所存的”***參約2:25***主耶穌都深感“希奇”***參路7:9***。那個迦百農的百夫長雖沒留下名字,但他的信心被主耶穌稱為“這麼大的信心”,到底大在何處呢?按著聖經的教訓,又是怎樣表現在行為上的呢?

  一、表現在他與僕人的關係上

  “奴僕”是當時社會最低層的人,被視為“會說話的工具”。但在百夫長眼裡,這個奴僕是寶貴的,他視之為自己的孩子***《路加福音》7章7節“我的僕人就必好了”,此處“僕人”的原文意思是“孩子”***。百夫長那讓主耶穌希奇的“大信心”,就表現在他對身邊那些最卑微的生命的尊重。

  只要讀過福音書的人,一定對主耶穌和當時被遺忘和邊緣化的人之間的相處不陌生,他自己甚至因此得到了一個“稅吏和罪人之友”***參太11:19***的綽號。這也是為什麼直到今天,我們依舊可以看到很多似乎被社會遺忘和淘汰了的人來到主的教會尋求安慰。一個個被忽略和遺忘的罪人可以在基督的教會裡開始全新的生活,事實上,這也正是主耶穌賦予教會的託付和使命。而對教會來講,與此相反的挑戰也一直沒有停止過,那就是對戴著金戒指、穿著華美衣服者的重視,以及對骯髒衣服者的輕看***參雅2:1—4***。

  某個學院教授倫理學的導師曾給他的研究生出過這樣一個考題:請寫出每天為你們打掃宿舍樓的清潔工和宿管員的姓名和背景,越詳細越好。結果他的研究生中幾乎沒人合格,更多人對此是一無所知。這一考題的用意是提醒他的學生們,請關注你身邊那些被遺忘和忽視的人。今天,我們中間認為自己對神有充足信心的,更當如此!

  二、表現在他與百姓的關係上   當時百夫長所在城市的猶太長老們為他做見證說:“他愛我們的百姓,給我們建造會堂。”***參路7:5***百夫長是羅馬帝國派駐在當地的官員,而猶太長老則是當地的民間領袖,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向來是很難協調的,常常充滿了明爭暗鬥。當這有行動的愛從猶太長老們的口中說出來時,我們有理由相信這見證是真的。

  作為治理百姓的人,百夫長應當愛自己的臣民,這是眾所皆知的。但挑戰是,他是否有相應的行動呢?信仰最大的挑戰就是將理論化為實際的行動。照理說,猶太人的會堂和作為外邦人的百夫長沒有什麼關係,但這個百夫長卻幫猶太人建造了會堂,可見他是真心愛自己的臣民,為他們著想、為他們辦事。

  神藉著聖經告訴我們說,他愛我們!他不但說給我們聽,還藉著耶穌,做給我們看。那就是當他讓耶穌基督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讓人知道了何為他的愛***參羅5:8;約壹3:16***當時的法利賽人失敗了***參太23:1--36***;初期教會也面臨如此的問題***參雅2:1—26***。

  今天,我們是否有足夠的如百夫長那樣的信心?這信心要求我們也要有愛的具體行動。這愛可是對為我們服務的人的一句感謝的話語或一個微笑;也可以是對亟須者的一份給予等。用愛的行動來拒絕冷漠和忽略,哪怕只是微小的舉動,哪怕不會被人長久地記得,但總是活出你我那活潑信心的實際行動了。

  三、表現在他與朋友的關係上

  俗話說“高處不勝寒”,那些位高權重的人,往往在生活中缺少真正的朋友。但作為一個治理一方的官長,迦百農的百夫長不但有朋友,我們還看到他影響了他的朋友們,甚至猶太的長老們。這表現在他們願意為他的奴僕而奔波***參路7:3***,這是百夫長的信心滿有影響力的表現。

  對某些基督徒來講,他們的信仰生活就意味著進到了一個封閉的圈子中,身邊除了基督徒,不再有其他人;更甚者,還美其名曰這樣的信仰生活是為追求分別為聖。事實上,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基督徒害怕與暫時還沒認識神的人互相交往,而聖經所應許我們的信仰生活不是這樣的。我們可以聽到當神呼召亞伯拉罕時,是應許他要讓他成為“叫別人得福……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的人***參創12:1—3***。或許轉換成今天的語言,就是要讓他成為大有影響力的人!人生的追求目標絕不應該定睛在錢財上,影響力才更重要!

  今天,神並沒有應許我們對他那充足的信心會使我們擁有大批可供使用的資源,或是可以左右政治或歷史的某個環節;但他應許我們,可以在我們周圍的朋友中運用和發揮我們那正面的影響力,讓我們不但擁有朋友,更能影響到朋友,但反省現狀,我們不得不承認,今天不是我們影響了身邊的人,而往往是身邊的朋友影響了我們。我們實在還是“小信的人”!

  四、表現在他與耶穌的關係上   信心的終極也是最重要的焦點,當然要歸於我們與耶穌的關係上。百夫長與主耶穌之間的關係,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他是沒有看見就信的榜樣。聖經告訴我們說“百夫長風聞耶穌的事”***參路7:3***而託朋友去求主。主自己曾說過:“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參約20:29***今天我們更是如此, “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是愛他。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他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參彼前1:8*** 。

  2.他相信只要耶穌說一句話,他的僕人就必好了***參路7:7***。在當時的語境下,這是隻有神才有的權能!在猶太人還在詢問耶穌“你到底是誰”的時候,百夫長已經用他的行動宣告說“你就是神自己”。

  3.他深深覺得自己的不配***參路7:7***。在別人的眼裡,他是“配得的”***參路7:4***,但他自己比別人更清楚自己的情形,知道自己是“不配的”。這是那些越來越靠近神的人所留下的清楚見證,從古到今都是如此。就如保羅從一開始說自己也是使徒***參加2:8***,後來說自己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稱為使徒***參林前15:9***,最後他說自己是罪人中的罪魁***參提前l:15***。此猶如照鏡,人越靠近神,就越對自己有清楚的認識。這也要成為今天每一位對神有信心之人那不變的見證!

  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百夫長作為一個外邦人,他活出了神的選民***以色列人***中不曾有過的真正的信心生活,這是有主耶穌親自給他做見證的***參路7:9***。可見信心並不是因為一個人是基督徒就自然擁有了,恰恰相反,它要真實地顯明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才能算數。主的兄弟長老雅各在教會的初期就寫了《雅各書》,以最簡單的語言以最有力的方式向基督徒們提出挑戰: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表現***也是死的。今天我們的信心又表現在哪裡呢?

  基督教講章:基督徒關於信心的四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還沒有聽道以前,神創造人的時候已經放在人裡面的信心。那這種信心不是“得救”的信心,這種信心不是“蒙稱義”的信心;這種信心不是與“救恩”有關係的信心,這種信心我們應當給它一個名稱叫作“基本信心”,原有的信心,是神創造的時候給人自然的信心。那這個基本信心,fundamentalfaith,原有的信心,originalfaith,或者這是自然信心,naturalfaithisalreadyin-plantedbyGodwhenmanarecreated.當人被造的時候神已經把這種最簡單的,最基礎性的,最根本的,最自然的信心已經原有的放在人裡面。所以天下沒有一個人可以說“我沒有信嘛,所以你不要怪我不信,因為我沒有信,因為我沒有機會聽道,神也不對我講話,所以不能因聽道產生通道,所以我沒有信你不要怪我。”……因為上帝早就把這些最基本的信心給了人,所以“無神論”是不可成立的。“無神論”是無可推諉的。……聖經裡面的印證是什么呢?聖經裡面羅馬書第一章十九節、二十節,羅馬書怎么說呢?“原來有關上帝的事情,人所能明白的已經顯明在人的心裡。”

  這個基本信心是希伯來書第十一章第六節所講的“信心”。那么,你說“來到上帝面前就必須有信心”,信什么?信上帝的存在。信神是創造者,這是信。然後因為這個信心你就來到上帝的面前,一來到上帝面前,上帝就賜恩給你。上帝所賜的恩其中最重要最大的福氣,最上好的福氣就是“聽明白他的話”。當神的話臨到你的時候,你就產生了第二輪的信心,因聽道而產生通道的信,這是第二輪的信。

  第三個信心是什么呢?第三個信心是事奉的時候聖靈特別賜下的,為某一種需要所給你的信心。正像哥林多前書第十二章裡面所講的,“有人蒙聖靈賜給他信心”***參:哥林多前書:12章9節***。那這樣,是九種聖靈恩賜中間,這是那一段裡面記載出來的九種恩賜。其實聖靈所賜下的不單是那九種,但裡面有一種是有一些蒙上帝的靈賜給他信心。那這些人做事的時候是比別人勇敢,這些人做事的時候是比別人更有把握,因為神把一種信心放在他裡面,他看見了別人沒有看見的,他敢做別人所不敢做的,他有一個真正的膏抹和真正的力量在他面,所以他就做出來了。這個是一種很特別的信心,這個是第三種信心。不是聽道產生出來的信心,是神的靈直接賜恩,直接給他有特殊恩賜的一種信心,這是第三種信心。

  第四種信心是什么?第四種信心是天天繼續不斷依靠,抓住神的應許,投入在神的主權之下,順服神的腳蹤,繼續去尋求神的旨意一天到晚靠他有信心,這是第四種的信心。這樣,第一種信心是基本的,每一個人有的,連“無神論”裡面也有這個種子的。第二種信心,因為聽道產生出來的信心。第三種信心是你賜恩給他的時候,他有事奉的勇氣的一種信心。第四種的信心,是基督徒的責任,是每一天每時每刻要依靠上帝,信靠他,投靠他,仰望他,每天跟隨他的信心。那這第四種的信心是與生活有關的,我們不是靠我們的行為而活,我們是靠著信靠神的信仰而活,我們是靠著他信實而生活,我們是靠著他的應許而生活,我們靠著他的不變性而生活,我們靠著他絕對誠信真實的本性而生活,這個信心使我們天天信靠他,常常仰望他,是繼續不斷從得救到死不可減少的信心。這是第四種的信心。

  那你說,“請問唐牧師,這四種信心中間,為什么你不提到信耶穌得救的那個信心呢?”那個信心在哪裡啊?那個信心在哪裡?在第一還是在第二里面?第三、還是在第四?在第幾?在第二里面。所以我最後的一段就要把第二信心裡面的救贖性的這一方面的信心講完了我就結束今天的查經。那,這個接受主,領受救恩的信心,也就是保羅說“你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就必得救”***參:使徒行傳:16章31節***的那個信心。那當信主耶穌,這信心的範圍就專一對著那個獨一的名。“天下人間我們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什么?得救***參:使徒行傳:4章12節***。也只有賜下一個名,所以,當信主耶穌,就是單單在他的救贖,在他的死而復活的福音裡面產生信仰的信心,這當然是聽道來的。聽什么道呢?有關係耶穌基督的道。所以“通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參:羅馬書:10章17節***。當你傳道的時候有關於耶穌基督的生、死、復活、昇天與再來,這個一個歷史性的系列成為人的信仰的時候,你才是真正傳福音。傳福音是傳一個最好的訊息,而且是傳獨一的好訊息,theonlygoodnews。這唯一的,獨一的好訊息在歷史過程中,不是在想象中間玄妙吊在空中的天馬行空的,不是的!這信心是實際的,是在時空裡面的,是道成肉身的,是神在人間與人同在,以馬內利真正發生過的事蹟。也就是童女所生,被不義的人所捉,然後被釘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的罪,照著預言死而救贖我們成為中保,為我們被埋葬,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又昇天,坐在父的右邊,作祭司,作中保,以後再來拯救我們,論到這些歷史事蹟的,historicalevents這些有系統的,有連貫性的,consistencyofthesalvationofGod,這個叫作gospel,Euaggelion希臘文,就是好訊息。那你聽了這個以後,你就產生信心。你信什么呢?信耶穌為你而生,是為你而死,為你而被埋葬,為你而復活,為你而昇天,為你而再來,這個信就產生個別與神之間中保裡面的結合,我們與中保的結合,在基督裡與他一同死,與他一同復活,這個叫作信心。

  基督教講章:無偽的信心

  提摩太後書第一章提到兩個女人,一個是提摩太的外祖母羅以,另一個是提摩太的母親友妮基。她們的名字被記載在聖經裡,是因為她們的生命中有一寶貴的品德:“無偽的信心”***提後一:5***。讓我們以此來共同思想和彼此勉勵。

  一.信心

  提到無偽的信心,先思想一下“信心”。我們是活在一個要看見才相信的世界裡。世人以為“講信心”是基督徒的事,他們以相信為迷信,為時代的落伍者。殊不知人類每天都活在信心裡,最簡單的例子就如:睡覺,吃東西,待人接物,讀書,做生意,科學研究等,都需要信心。若把信心從這一切中挪去,這世界將失去平衡,成為一個恐懼不安,甚至可說是瘋狂的世界,何等可怕。

  筆者某次與朋友搭飛機往某地去,朋友是個傳道人,那次是他第一次乘飛機,他進入機艙時相當興奮;因他對神有信心,對人***機師***有信心,對物***飛機***也有信心,故他能盡情欣賞機內外的情景,滿心喜樂讚美主。另有一朋友則相反,對神對人對飛機都沒有信心,人坐在飛機裡,卻一直提心吊膽,深怕飛機會掉下去,內心沒有平安和喜樂。

  其實,沒有信心的生活,是可憐不安,沒有喜樂的貧窮生活。但感謝神,祂創造人時,就把信心放在人裡面,使我們在屬物質的世界裡可以靠著信心去生活。至於在屬靈領域中,人也可靠信心去嘗試接受屬靈的福分,但可惜許多人不肯用信心去接受屬靈的事,以至失去許多神所要賜給人的平安和喜樂。

  希伯來書記載:“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來一一:1***耶穌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約二○:29***求主助我們對神對人對己有信心,做個蒙神賜福的人!

  二.虛假的信心

  “無偽的信心”這句話會讓我們聯想到信心有真又有假,怎樣的信心是假的呢?雅各書提到“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雅二:17,20,26***。虛假的信心就是死的信心,因不能產生與信心相稱的行為;死就是沒有生命,沒有作用。雅各以魔鬼作比方:“你信上帝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錯,魔鬼也信,卻是戰驚。”***雅二:19***福音書則記載:“他〔魔鬼〕見了耶穌,就俯伏在祂面前,大聲喊叫說:‘至高上帝的兒子耶穌,我與你有甚麼相干?求你不要叫我受苦!’”***路八:28***

  從以上的經文可見魔鬼信上帝只有一位,信耶穌是至高上帝的兒子,它信的都對,可是它自己怎麼說呢?它說:“我與你有甚麼相干?”何等可怕且可悲!這種信心與主沒有絲毫關係,其結局是沒有平安,沒有盼望,只有恐懼戰兢,且導致永遠沉淪滅亡!你我的信心如何?求主光照我們!

  三.無偽的信心

  “想到你心裡無偽之信,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羅以和你母親友妮基心裡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裡。”***提後一:5***甚麼是無偽的信心?

  1. 真實的信心。這種信心不單在頭腦上有對神對耶穌和對真理的知識,而且是把所信接受到心裡,並表現在行為上。真信心是一種行動的信心,是可經驗的信心,是貫乎靈,魂,體的信心,是通過你的思想,心靈,意志的。因此,無偽的信心不是迷信,不是盲從。

  2. 有生命的信心。提摩太的外祖母羅以,心中有無偽的信心,影響了其女兒友妮基,而友妮基的信心也影響了其兒子提摩太,影響了四周圍的人,一直到現在也影響了我們。這表明這種信心是活潑的,是一種有生命的信心,經上說:“人有了上帝的兒子就有生命,沒有上帝的兒子就沒有生命。”***約壹五:12***又說:“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五:17***無偽的信心因為是有生命的信心,所以是會繁殖的,這種寶貴的信心是每個信徒所必須擁有的,這樣我們才會注重傳福音,教會才能增長!

  3. 是經得起考驗的信心。提摩太的外祖母羅以信耶穌時,是在教會的初期,是基督教大受政zh i和宗教迫害的時期。她若沒有真實和活的信心,她一定站不住;然而她不但站立得住,且幫助她女兒友妮基也有這種信心。而友妮基的丈夫是希臘人,她的信心若非真實和有生命的,一定會受到外邦人的影響而遠離真道。所以無偽的信心是經得住考驗的。

  4. 是以神的話為根據的信心。“並且知道你是從小明白聖經,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提後三:15***提摩太從小就明白聖經,是他外祖母及母親教導的結果。他們無偽的信心是建於神的話語上,他們從神的話語認識神是獨一且是全能全在全知的神,是慈愛,聖潔又公義的神;因此他們全然信靠這樣的一位神口中所出的一切話。他們靠神的話語而活,因為神的話語是靈,是生命。亞伯拉罕蒙神稱義,成為信心之父,也只因他單信耶和華所說的話。你我的信心以何為依歸?是隨環境或心情的改變而改變,還是單靠神的話而堅立穩固?無偽的信心是單以神的話為依歸的信心。

  求主賜我們有無偽的信心,使用我們讓別人及教會得福!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