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講章面對逼迫的門徒

  門徒靠著上帝的手在民眾及信徒當中行了許多奇妙的事,信主的人數不斷加添,然而,就在教會不斷經歷復興與增長之時,外界的壓力與逼迫也跟著越演越烈。基督徒應當如何面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面對逼迫要有平和穩定的心態

  1、經歷上帝

  通過經文我們能夠感知到門徒們在經歷逼迫時,所表現出來的狀態及心態是非常坦然而穩定的,這不禁讓我們有些稀奇,因為門徒自跟從耶穌到建立教會他 們的信仰光景發生著很大的變化,在記載耶穌基督事蹟的福音書裡,很少看到門徒們的作為和閃光之處,反倒看到他們在耶穌身邊常軟弱、質疑、喪膽。而耶穌基督 釘上十字架受死埋葬之後,門徒的信仰光景更是一度進入低谷,變得很失落迷茫,甚至計劃拿起漁網重操舊業,直到耶穌復活,藉著大能的復活顯現及事實徹底的翻 轉了門徒們的信仰生命,基督徒降世人間為的是拯救世人脫離罪的苦境,然而這一切的實現都是藉著復活來達成,這些經歷過耶穌死裡復活的門徒,他們之所以不再 疑惑、坦然的將自己奉獻與基督,也是因著救恩成就的事實,故心態平和,在基督徒心裡,主已經勝了一切,人所做的抵擋又算得了什麼。不僅如此,門徒們在教會 建立之初,每日都經歷著基督大能的神蹟,基督徒們親自經歷聖靈的感動引領,基督的神蹟相伴左右:有病的人在基督裡得醫治、被鬼附的在主裡得以釋放、心懷不 解的人在祂裡面得安慰、內心剛硬的在耶穌裡得改變、陷在罪裡的在救主裡得赦免,這些神蹟就是門徒們堅定腳步跟隨主的決心所在,所以基督徒並不是聽見了什麼 大有信心,而是經歷了主恩才立定心智。門徒們堅定的相信耶穌信實的應許,耶穌對門徒說:我與你們同在,無論何時不曾改變,所以昇天之後的耶穌基督就以聖靈 的形式在門徒身邊,門徒們不曾喪膽,神的聖靈必要降在一切相信基督的人裡面,這就是艱難環境中的力量。

  2、經歷安慰

  上帝是奇妙的神,祂洞悉人的內心和需要,在門徒們遇到突如其來的逼迫之時,心裡難免產生疑惑和思慮,就在這時上帝親自差遣使者來到獄中開了監門, 領他們出來,這是何等奇妙的經歷與安慰,人的一生當中一定會有許多懼怕、擔憂的時候,而在此時耶穌基督的安慰就變得尤為重要、充滿意義。《詩篇》23篇4 節說:“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糟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主的杖與竿從未離開基督徒的身邊,當我們感到懼怕、擔憂的時 刻,上帝就會藉著祂的話語,像《詩篇》119篇50節說:“這話將我救活了,我在患難中,因此得‘安慰’。”基督徒藉著禱告裡的平安、肢體的扶助、環境的 出路、奇妙的預備來帶去安慰,故此基督徒面對環境及擔憂之時,無需喪膽,因為憂慮之時,正是經歷神的安慰之時。與此同時,基督徒在面對逼迫之時,或許需要 換個方向看待問題,上帝從來不會讓偶然的事情發生在基督徒的生命當中,逼迫的產生也是如此,門徒被關在監裡,天使出現之後說的那句話值得深思:你們去站在 殿裡,把這生命的道都講給百姓聽。對神而言逼迫並不代表絕望、更不象徵失敗,反倒是福音擴充套件與復興的開始,耶穌基督是在人的逼迫之下釘上了十字架,但這逼 迫卻成就實現了救恩。門徒被祭司並撒都該人下到監中,人們反倒開始關注事情的動向,人們以為福音就此沉寂,天使卻在這個時候將門徒救出,讓他們在到殿裡講 道,引起不小的轟動和影響力。這樣的逼迫在我們的中國教會也發生過許多,但這之後確是福音興起的重要時刻。故此,門徒們在逼迫下能夠具有平和的心態,更多 是藉著神安慰中的解惑,基督徒身上沒有偶然的事情發生,但事情的發生一定帶著來自神的指引、心意、和美好。

  3、保障歸屬

  基督徒是特殊的群體,這個特殊是因著救贖而帶來的改變,救贖可以使神人重新和好,這種和好就是身份上的恢復、恩典的恢復以及生命上的恢復。上帝創 造人的時候給與了人類對安全感和歸屬感的需要,人們用一生的年日裡藉著親情、愛情、金錢、名利想去尋找這種安全感和歸屬感,但這種尋索和認識終究沒能如 願,就是因為沒有歸回到在上帝裡的保障歸屬感,這種保障與歸屬感是明確自己在上帝面前的身份,這個身份是基督徒可以藉著耶穌重新恢復神兒女的身份,我們得 稱為神的王子並公主,而基督已經勝過了世界,神的兒女就不再被世界轄制、傷害、毀壞,故此,面對環境,基督徒心中當有的乃是一種平安、幸福、踏實的保障 感,因為我們的實底和保證在全能的上帝手中。與之相同,基督徒也會得到相應屬神的祝福,這個祝福是世界未曾給予,金錢名利難以滿足、心裡未曾有過的喜樂 感,都是上帝賜予屬祂兒女的寶貴。面對這些保證與福氣,基督徒就當存有平和坦然的心態去領受,任何從世界而來的消極都無法奪取基督徒具有的恆久保障。門徒 們在面對逼迫之時,許多人質疑他們為何不為生命擔憂,又或者說在初期教會裡看到門徒為了基督的緣故不惜獻上生命,其實並非門徒不愛惜並寶貴生命,乃是認識 到生命的施與出自神,生命的取去也是出於神。既生命掌管在神的手中,人就當照神的心意管理身體,並順服在祂的養護和帶領之中,反倒可以以平和的心態去認知 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面對逼迫要持守信仰的認知

  1、信仰本質

  門徒們在面對逼迫臨到後,除了在內心保持一顆積極穩定的心態之外,在認知上的持守也是強大的力量支撐,基督徒在思考一個問題,信仰的本質是什麼? 天使將使徒從監中救出說了一句話:你們把這生命的道講給百姓聽。這道是關乎生命的,上帝在創造之時已經把生命賦予人類,《創世記》第2章7節講道:“耶和 華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的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可見神所造的活人是具備屬靈並肉體生命的整全人,這口從神而來的靈氣帶給了人特殊的意 義,屬靈的內在生命是支撐人肉體生命的精神力量與指導方向,然而,人因著犯罪得以失去這個屬靈的支點,生活就開始變得麻木、茫然、索然無味並不知所措,這 實在是一種生命殘缺,人們雖然存有氣息,有正常的生活狀態,但失去核心的世人只能照著殘缺的意識和理解去對待肉體生命:或貪圖享樂、縱慾、揮霍生命、或謹 慎、憂愁、控制生命,但內心卻從未得到真正的喜樂和平安感,終究是因著沒能認識並得著完整的生命,故此門徒在艱難的境遇中依然堅守:將從神而來的生命之道 傳遞給世人,讓人們恢復到正確完備的生命光景和認識之中。不僅如此,耶穌基督救贖所帶來的祝福,更是恢復了世人將來所要得到的永恆生命,人以為生命的限度 只有七、八十年,但神卻為人預備了永生,人在地上只是暫時的寄居,這世界也不是永恆的處所,而真正的富樂之地是在永恆的國度之中,在那裡人們才可以享受生 命的恆久、完美的光景、全然的享受。所以,耶穌要將這生命的資訊藉著門徒持守傳遞出去,讓人重新建立屬靈、肉體、並永生的生命狀態,讓上帝所愛的民都能夠 歸入到這美福之中。

  2、信仰價值

  基督教的信仰經久不衰的在歷史的長河及鉅變中被持守傳遞,也是因著其中的價值,這個價值可以表現在一個國家與民族的社會、教會、更是個人的需要之 上。初期教會建立的時代,並不在一個安樂無慮的社會光景之下,當時以色列處在羅馬帝國的統治和影響之下,羅馬帝國名目繁多、苛刻的稅收大大增加了以色列百 姓生活的壓力,而羅馬帝國專政的治國方式又與以色列神授的治國方式大為不同,信仰的差異與不易接受的統治境遇,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以色列民在這 樣的狀況下心裡極其需要一種從信仰而來的出路、指引並強大的安慰,能夠使他們從這種消極不滿的境況裡帶領出來,此時福音的價值正運用於此,人們需要從信仰 裡獲得一種面對生活的力量、對事態的認識並全新的指引,這是特別的價值意義,門徒在初建教會之時如此持守,因為這是對於人最實際的幫扶。另外,使徒處在初 建教會的時期,教會的初型和模式對於將來教會的發展有著很重要的奠基作用,而門徒們對於福音的堅信態度、對信仰的持守行動、以及完全擺上的奉獻心智一直到 今天都是教會建立的主要方向,更是後來基督徒效法的榜樣和力量。信仰的第三個價值體現可以說更新改變了人們以往的信仰理解,猶太人的信仰是建立在與自己距 離甚遠,高於一切的上帝之間,需要祭司來傳遞,藉著對律法的遵行來實現信仰,崇拜的方式需要進入聖殿與神親近,然而福音的奇妙在於,神的兒子道成肉身成為 人的樣式,走進人群讓人直接親近神,世人不再需要藉著律法和規條就可以蒙受恩典,這救恩是因著信,以至於信就白白得享,而真正的信仰也要略過外在儀式,乃 是真正用心靈去建立經歷神,實在是最貼近而真實的信仰,所以門徒們所持守的信仰認知非常堅定,這份持守與堅定是因為信仰的價值珍貴無比。

  3、信仰傳承

  所以,信仰需要傳承,絕非佔為己有或將之隱藏,反倒是在傳遞與分享之中才能很好的體現出其中的影響與意義。當罪汙染世界的時候,上帝先是揀選了挪 亞,救恩臨到了一個家庭,這個家庭在上帝的眷顧之中脫離一切苦難與災害,之後恩典藉著他的後裔雅各,又傳遞給一個民族:以色列,以色列民族被稱為分別為聖 的民族,處處充滿著上帝的眷顧與扶助,神的約定與預備隨時與他們同在,他們成為了蒙受上帝美福的民族。這個民族的存在開始成就著上帝對世界的祝福,也藉著 這個名族的興盛許多外邦人開始認識、甚至投靠在上帝裡面,直到耶穌基督的救贖恩典成就,救贖的恩典從一家、一民族、一國度、傳承到整個世界,這恩典將屬於 整個人類,傳遞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門徒們深深的記著耶穌昇天前在《使徒行傳》第1章8節對他們的囑託:“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 作我的見證。”而門徒則是耶穌昇天之後,放在世界傳遞福音的承載,基督徒在心裡所持守、所堅定、所相信的福音不曾停息、不曾落空、這恩典是改變世界唯一的 可能,帶去人類得生的希望。

  面對逼迫要有剛強壯膽的見證

  1、剛強面對

  當門徒們面對大祭司及同人的迫害、壓力和質問的時候,他們並沒有因此退縮並喪膽,反倒剛強壯膽、坦蕩穩重的去見證神,因為真正的信仰能夠帶給人裡 外的更新和改變,一個真正被神得著並更新的人,內心經歷的改變是從缺乏到補足、轄制到釋放、壓抑到自由,短淺到寬廣,而這種內心的變化也會直接改變原來對 信仰的抵擋和不解,反倒轉換為對信仰的推崇和感嘆,這種內心世界的力量能夠使門徒在對待外界對信仰的壓制的時候以穩定剛強的狀態去面對,這種狀態其實就是 一種無形的見證,狀態的見證是基督徒身上寶貴的特質,基督徒在意識到上帝的實底和同在之後,就會因信仰產生一種強大的自信,自然而然的表露出來,當然,剛 強也是一種內心暗示,在告知一個基督徒在任何狀況之下都無需喪膽、牴觸,因為基督徒代表的不是自己,乃是上帝藉著我們所表達出來的帶領和作為,基督徒充滿 了從神而來的氣勢、正義和力量,當人們與基督徒接觸並相處的時候,就自然能夠感受到這種基督徒身上散發出的正面能量、誠懇真實、積極向上、這種影響力能夠 直接讓人內心感知到福音的能力並果效,促使人們願意走進探知上帝的存在於世界,這是門徒在特殊環境之中帶去的特別見證,這樣的見證直接觸動著人的內心深 處,也會在壓迫的環境當中帶去轉機,所以我們會看到猶太人對門徒的質問裡失去了原有的銳氣,反倒帶著弱勢的擔憂。

  2、傳講基督

  基督徒除了在態度上榮耀見證神之外,最為直接普遍的方式乃是藉著傳講,但基督徒應當傳講什麼呢?在門徒們與猶太當局的對話中能夠發現,門徒們在嚴 峻的環境中傳講耶穌有幾個部分:1、耶穌是君王,耶穌基督道成肉身是被神高舉,而成為永遠的君王,這個君王絕非世界一國、一民族、一時期的君王,祂來是要 在人的心裡作主作王,為世人開闢道路,而這個王權是已經勝過了惡者王權的勢力,要帶領人們走出被罪惡轄制的世界,走向成義蒙福的恩典裡,故此,希律王和一 切擔憂耶穌威脅他們政權的人實為錯意並狹隘了。2、耶穌是救贖主,人們之所以行在黑暗中,是因為被罪惡影響侵害,並且深陷其中無法掙脫,耶穌來是要給人知 罪、悔罪、脫離罪的心智,並且親自施行赦免更新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救拔人掙脫黑暗的勢力,走向光明。3、耶穌是復活主,耶穌的復活是在告知世人,人人都 要經歷復活,復活之後的人只有藉著耶穌才能承受榮耀的永生,享受如祂一樣的完善、奇妙、榮美的狀態,承受將來的永生。這是門徒們的見證,雖然是簡短的講 論,但卻涵蓋了關乎神子恩典賜予世人:罪惡的脫離、今生的指引、並永恆的生命。如聖經《使徒行傳》第4章12節的經文所記:“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 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這是對世人的見證:除了耶穌,沒有人能夠帶來關乎離罪、指引、永生的恩。

  3、行為順服

  當然,門徒除了言論上的見證外,更需要藉著對基督旨意的順服得以做出見證。猶太當局說:你們不可再傳基督,門徒沒有懼怕和退縮,反倒繼續在會眾當 中傳講基督生命的道,門徒說:“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門徒們對於上帝的話有著完全的相信並信賴,這種相信帶出了他們在內心深處對上帝話語的認同, 他們願意尋著基督的帶領去侍奉,天使的指引並囑託顯得非常重要,這託付不是出於人意、不是出於衝動、更不是出於反抗,乃是神要親自藉著門徒成就祂自己的旨 意。當時在初期教會的時代,情景較今天尤為特殊,傳福音的機遇較為珍貴,形式較為獨特,故此上帝藉著那個特殊充滿壓力的境遇,差遣祂的門徒正面壓力去傳講 福音,實在是對於當時那個時代的特殊啟示。今天這個時代雖與初期教會有所差異,但基督徒卻需要保守在上帝裡面的順服,順服在上帝話語、旨意、帶領並託付當 中,藉著踐行神話語在自己的行為當中,是最有力的見證,很少有人關注基督徒的言語,但更多人卻願意觀察思量基督徒的行為。故此,對今天的我們是一種提醒: 基督徒捍衛信仰最好的方式,則是在言行上都榮神益人。

  結語:

  親愛的弟兄姐妹,藉著今天的分享讓我們回到初期教會的時期,不僅讓我們看到初期教會的復興,也更是看到了教會的逼迫,對於今天的基督徒的確是非常 重要的歷史,更是一個反思,教會的建立並非一帆風順,甚至會不斷經歷風雨並阻撓,但福音的實質並果效永不改變。基督徒在面對信仰的壓力與環境之時,要報有 平和穩定的心態去面對,因為上帝始終同在,要讓我們經歷奇妙、經歷安慰、並找到歸屬。無論境遇如何,世界都要轉變,但唯獨信仰的本質、價值並傳承需要被持 守,成為耶穌基督精兵的見證,在狀態上、言論上、更是在行為上彰顯基督的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