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職稱論文要求例文

  教師是教學的專業人員,教師專業成長途徑多種多樣,有各種集體培訓、學習,還有各類進修、講座。下面是小編整理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漫談教師與閱讀

  摘要:教師是專業人員,教師專業成長途徑多種多樣。除了種類繁多的教師培養活動外,閱讀對教師的成長也必不可少。閱讀不是將文章從頭讀到尾,而是要會意,引思和共鳴。閱讀的意義在於:可以幫助我們更客觀地認識世界;可以使我們更豁達看待得失與捨得;可以更清醒地認識自我和真誠的悅納他人;可以讓我們在工作中更加的得心應手。

  關鍵詞 教師;閱讀;專業

  教師是專業人員,教師專業成長途徑多種多樣,有各種集體培訓、學習,還有各類進修、講座。這些途徑都是為了教師專業水平得到提高,更好地進行,取得更好地教學效果。但是除了種類繁多的教師培養活動,閱讀對教師的成長也必不可少。閱讀可以不斷給自己補充新知識,開拓視野。

  什麼是閱讀?閱讀,並不是將文章從頭讀到尾,而是要會意,引思和共鳴。以前我看《簡愛》,看完之後就會覺得像沒看過一樣,只是大致知道一個故事梗概,總感覺很多地方都不明白,其實這是淺閱讀,它吸引我的只是故事的情節,我只達到會意這一層。後來為了更能看清這本書,我反覆閱讀,慢慢的根據裡面一些劇情有所想有所思,開始跟著主人公思考問題,開始思考作者接下來會怎麼寫,這種思考是一種默然的交流,它帶領我瞧瞧地推開了許多不同的“窗戶”,讓我看到了另一個世界,體會到了別樣的風景,這就是引思。隨著重複閱讀的次數增多,我開始熟知每一個環節,也漸漸明白了作者意圖,以及為什麼寫這樣的文章,是在什麼樣背景情況下才創作的和它的價值所在,並且讓我對許多事物有了新的見解,這應該就是共鳴了。

  隨著閱讀的深入和閱歷的增加,有的時候我也會思考,我為什麼要去閱讀呢?後來我有一段時間沒有看任何書,可是我發現,有的時候遇到工作上的問題,又找不到人來解決的時候我就特別想去書店看看,想去找找答案;遇到一些煩心事兒的時候,除了和朋友聊以慰藉以外,我會想去看一些有趣兒的書,讓自己不要那麼鬱悶;當碰巧看到或聽到朋友的疑惑或者抱怨的時候我都會想起書中看到的事例和道理,然後說給朋友聽,我們一起談論一起解決問題。所以閱讀對我而言的四個意義:

  一、可以更客觀地認識世界

  世界史千變萬化的,它的真實面目我也不為所知,可是在閱讀中卻讓我看到了多彩的世界,例如一部《紅樓夢》,讓我看到了我國古代封建惡勢力獨霸一方的醜態與它最終將會走向滅亡的必然命運,讓我見識了人間的善惡美醜,我懂得了人間不只會有美好的事物,也會有骯髒和醜陋的靈魂。社會中的善惡美醜是並存的,即便以後我看到了醜惡的一面,我也不會因此而恐慌與退縮。

  二、可以更豁達看待得失與捨得

  在這兩點上我覺得在有關古人與禪的文章中更容易讓人徹悟。我一直特別喜歡《格言》這本雜誌,因為裡面的文章精簡不落後,每一期的禪語更是引人深思。所謂“得失身外物,苦樂平常事。”身處凡世間,又有幾個人能夠真的看透名利得失。一直以來我都覺得人很自私。然而,閱讀讓我變得不那麼自私,不那麼容易被利慾薰心,它教給我的不是方法,而是在漸漸養成一種心態,一種看輕得失,明白舍與得的道理的心態。就像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有天下難負之才,卻屢遭貶謫,“烏臺詩案”使其被貶至荒僻黃州,被無賴毆打卻自喜“無人識”。被太后啟用,如日中天,卻在太后逝後又成為貶謫嶺南第一人,可是蘇軾對這一切均坦然接受之,從中我能看到他不屈不饒的精神和達觀的人生態度。

  三、可以更清醒地認識自我和真誠的悅納他人

  我們很多人總是活在別人的評價之中,因為他人的肯定而快樂,因為他人的否定而痛苦。其實,我們應該把目光轉向內心深處,多問問自己追尋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它的價值在哪裡?在這一點上,《佛陀與想太多的豬》讓我更加的看清自己,同時也看到了生活中經常會發生的現象,雖然它只是一本類似漫畫的書,但是那裡面我看到了別人和自己的影子,看到了一直以來困擾我的東西,看到了自己的問題。如果沒有閱讀,我想我不會想這麼多,更不會讓我迷茫的前景雲開霧散。

  四、可以在工作中更加的得心應手

  作為教師,閱讀專業方面的書籍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這個假期中我認真的閱讀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發展指南》這兩本書,由於開學後我要開始帶領中班的幼兒,所以我提取各大領域中對我有用的內容進行記錄與整理分類,從年齡特點、目標以及對應的教育內容與要求三個方面進行學習,學完之後真的感覺豁然開朗,清晰的知道了中班的幼兒都需要哪方面的教育,我又應該用一種什麼樣的方法來開展活動。

  如果閱讀對我來說是不一樣的財富,那麼閱讀的方法就是開啟財富的鑰匙。其實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閱讀的方法可有可無,並且因人而異,因書而異。比如有的人就喜歡從頭讀到尾連貫性的閱讀,有的人就喜歡跳躍性的閱讀,有的人則喜歡選擇性閱讀,而我恰恰一種很隨性的人,所以這三種方法我都會用到。最常見的閱讀順序就是先看目錄,瞭解一本書的框架,在這一點上我和大家一樣,可是接下來我並不是一章一章的挨著讀下去,而是挑自己感興趣的或是現在急需解決問題的章節來讀,可能這樣看起來這人做事很無序,但是我覺得這是在帶著目的和問題去閱讀,正因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我才能再書中找到答案,當然,如果我沒有什麼問題,閒暇的時候我則喜歡跳躍性的閱讀,有的時候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比如我在假期閱讀《幼兒園教育指導》的時候,如果讓我一章一章的看下去,我可能剛看完幾個領域就覺得枯燥無味,不想再,而且各領域的目標,各年齡特點也沒記住多少,所以我只看各領域的目標和4――5歲幼兒年齡特點及教育內容與要求,這樣一來既節省了時間又讓我很清晰的對五大領域有了瞭解,反之即便全看完了,我可能也沒記住多少,更不想去看第二遍。再例如情節類的書就不適合跳躍性與選擇性的閱讀,反而連貫性的閱讀更有助於自己理解情節,體會到其中的意境。所以我覺得有效的閱讀方法不應該是墨守成規的,而是因人而異,因書而異的。

  總之,我對閱讀的感悟可以用世紀老人冰心的一句話來概括,這就是: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