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師職稱論文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革與發展,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個性也顯得越來越重要。下面是小編整理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談小學數學教師的基本功

  摘 要:教師的基本功,對於一個教師來說至關重要,它是教師的生命線,新時代教師仍需要積極地修煉自己的基本功。專業技術基本功對於教師來說,都有一定的基礎,因為每位教師當初在師範院校學習的時候就已經修煉了自己的專業技術功底。但是知識在不斷更新,社會在不停地進步,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各種教育技術層出不窮,這就是需努力加強學習,補充自己的知識層次,不然誰就會被淘汰。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小學教師肩負的責任更加重大,不斷修煉自己的基本功,我們義不容辭,責無旁貸。該文從教師應該具備的基礎知識、把握教材處理教材的能力,以及駕馭課堂能力等方面對數學教師的基本功素養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數學教師 基本功 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2***c***-0-01

  21世紀是知識經濟,要求教師具有綜合性的教學素質。對於一個小學數學教師來說,要有以下的基本功。

  1 紮實的基礎知識是最基本的條件

  “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因此教師必須具備紮實的基礎知識,才能把課教活。但是,僅僅精通本專業的知識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各門知識都是互相聯絡的,只有廣博,才能精深。所以要求教師在掌握基本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博覽群書,具有淵博的知識。很難想象一個語文知識水平不高的老師而能上好數學課。這基礎知識的說法,並不是單純地指教師的專業知識有多麼地過硬,組織課堂、輔導學生的能力尤其重要。

  2 處理教材的能力是教師創新能力的體現

  一個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充分地理解教材,吃透教材。做為新時代的教師,不能僅僅停留在“教教材”的層次上,更重要的是能夠達到“用教材教”,這就要求教師有充分理解教材的能力,通篇考慮整課內容在整個年級所佔的地位,甚至要要考慮這部分內容在整個小學數學中的地位、作用,它與已學內容的聯絡、區別,有些什麼特點,以及與後續內容的關係等等。教師還要做到根據學生的實際,對教學內容進行刪減增補,或者對教材內容的前後安排進行合理調整。恰當地使用教材的另一重要方面是,根據學情進行編選例題和習題。比如我在教學百分數的意義一課,就擺脫課本中枯燥的數學、乾癟地公式進行講述,而巧妙地引入了銀行利息的計算來進行百分點的滲透,一方面創設銀行存款的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通過簡單地例項來激發學生利用百分數進行計算的熱情。這樣一來,不僅降低了難度,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組織教學的能力是上好一節課的保障

  如何判定一節好課的標準,或者說如何評價一節課的成功與否,要看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是不是抓住了全體學生,調動了整個班級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如何引入新課、如何創造有利於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情境、如何引導學生的活動等,都是組織教學能力的體現。不管教師備課多麼充分,課堂中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偶發事件”這時候就更加考驗一個教師的能力。這讓筆者想起一次公開課上,上課的老師提出了一個在自認為很簡單的問題,並要求一個學生來回答,結果這學生完全沒有沿著老師的思路回答,答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這時候上課老師沒有適時地加以引導,而是對這名學生進行了斥責。事後大家都對這一偶發事件進行了反思,對這樣的場面教師該如何去處理進行了討論。不難看出,這一細節會反映出一個教師組織課堂的基本能力、駕馭課堂的技巧。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處理偶發事件的能力,也是對教師組織能力的一項檢驗。處理得當,就會對整節課,甚至對學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尤其是青年教師和非師範類畢業進入教育口的教師,更要特別注意學習老教師組織教學的能力。

  4 啟發學生思維的能力

  同一堂課,不同的教師去上,效果可能大不相同,關鍵之一就是看教師能否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如果教師掌握了啟發學生思維的方法,講解中善於抓住教材中的“啟發因素”,誘導學生積極思考,讓他們領略學習數學的樂趣,就會學得主動,學得不倦、輕鬆,這就是通常說的啟發式教學。

  有不少人把啟發式教學片面地理解成“精講多練”,其實分析與思維才是學生更重要的能力。讓學生通過分析,得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絡,又通過綜合,對數學有一個全面的理解和認識。再通過幾個簡單的應用題,達到知識能力的提高。

  比如這樣的一個應用題:“一班的同學做了14件手工製作,8副畫。送給低年級的小朋友,還剩下幾件作品?”教師引導學生想:要求出還剩下幾件,需要知道什麼?當然是一共做了多少件,送給小朋友多少件。***分析***題裡告訴了什麼?怎麼求一共做了多少作品?***綜合***通過這樣一分析一綜合,很容易地引導學生理解並解決了問題。

  5 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數學教師的語言應該是學生的表率。因為兒童具有很強的模仿力,教師的數學語言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數學語言。所以教師的語言力求用詞準確、簡明扼要、條理清楚、前後連貫、邏輯性強。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通過教師語言的示範作用,對學生的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響。

  比如:在教學乘法運算定律的簡便運算時:44×25=?我教給學生的一種算理:44×25=11×***4×25***是根據三年級學過的把一個數分解為兩個數的乘積,再運用乘法結合律。我講述後,又請幾名學生複述這種算理並且出了幾題類似的題目讓學生自己說。接著再問,還有比其他的解題方法呢?既讓學生鞏固這種算理,又再次給學生提供語言訓練的機會,轉為學生講,老師聽的輕鬆氛圍而且還發展了學生的思維***還可以用乘法分配律:***40+4***×25***。

  6 調查研究的能力

  古人日:“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既然教學過程包括了“教”與“學”兩個方面,因此,教師首先要會做調查研究,瞭解所教學生的基礎、缺陷、接受能力、學習習慣等。對於教師備好課,教學更有針對性,都是不可缺少的。青年教師和非師範類畢業的教師,尤其要重視加強這方面的鍛鍊。常常出現這樣的情況,有些教師自以為課備得很仔細,難點、重點都“抓”住了,但一堂課講下來,效果很差。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脫離學生實際,學生易懂的教師講了很多,學生不懂的卻輕輕帶過。其實重點、難點一方面要視教材而定,另一方面,也要向學生作調查研究,否則,就會變成無的放矢。數學教師的基本功,當然還不止上述幾個方面,只是它們與提高教學質量有更密切的關係。其他如繪製圖形、實際操作、使用工具書籍、分析教學質量等等,也是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功,是加強雙基教學、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所不可缺少的。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加強基本功訓練,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之處,使自己成為一個具有紮實基本功的優秀數學教師。

  參考文獻

  [1] 郝軍玲.小學數學教師基本功淺議[J].吉林教育,2008***19***:33.

  [2] 蘇季平.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1***51***:86.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