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工業區衰落的原因

  20世紀50年代,尤其70年代以後,傳統工業區開始衰落,並經歷了長期的改造歷程。為什麼傳統工業區會衰落?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生產結構單一。魯爾區的工業生產以煤炭工業為基礎,鋼鐵工業為主導,高度集中於五大傳統工業部門。在這樣的生產結構中,如果某一工業部門生產衰落,將引起全區生產的衰落。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石油和天然氣的廣泛使用,煤炭的能源地位逐漸下降,從而直接導致煤炭的市場需求量的下降,這是造成煤炭工業的衰落的主要原因。鍊鋼耗煤量的降低是次要原因。

  ***3***世界性鋼鐵過剩。鋼鐵工業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市場需求量下降的綜合結果,表現為世界性鋼鐵過剩。

  ***4***新技術革命的衝擊。這是傳統工業區衰落的根本原因。

  魯爾區的綜合整治:

  20世紀60年代,魯爾區開始實施綜合整治的總體規劃,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

  ***1***產業結構調整。這是綜合整治的核心,一方面對煤炭、鋼鐵工業進行改造,另一方面積極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

  ***2***調整工業佈局。為就近獲得通過鹿特丹港進口的鐵礦石,鋼鐵工業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鋼鐵公司甚至將高爐建到荷蘭海邊。

  ***3***加強交通建設。魯爾區有稠密的鐵路網、高速公路網,萊茵河的水運也很便利。

  ***4***發展科技。這是維持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

  ***5***美化環境。通過治理工業汙染和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改變了重工業區汙染嚴重

  傳統工業區的區位特點

  魯爾區興起於19世紀中葉,已有一百多年曆史,被稱為“德國的心臟”。魯爾區發展的主要區位優點有:

  豐富的煤炭資源

  魯爾區實在魯爾煤田發展起來的。魯爾煤田儲量達,開採條件好。

  離鐵礦區較近

  魯爾區鐵礦資源較貧乏,但離法國東北部著名的鐵礦區較近。

  充沛的水源

  便捷的水陸交通

  魯爾區位於歐洲中部路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萊茵河、魯爾河、利珀河等天然河流和四條人工運河,不僅連成一體,而且都可通航,並能直通海洋。

  廣闊的市場

  德國以及西歐發達的工業,為魯爾區工業生產提供了廣闊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