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腳後跟痛的原因

  一些糖尿病患者沒有糖尿病足的典型症狀,腳後跟卻會出現莫名的疼痛,很多患者都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那麼,糖尿病腳後跟痛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瞭解下吧。

  糖尿病腳後跟痛的原因

  1、血糖高導致

  實際上,糖尿病患者由於長期的高血糖的原因,導致人們出現動脈硬化,微血管變窄,腳部血液迴圈不足等症狀發生,足部因為長期供血不足導致腳後跟疼痛的症狀發生。

  血糖高、血液濃稠會造成血管損傷和閉塞,還會導致損傷組織神經損傷,引起肢體血管的植物神經病變,進而導致糖尿病患者發生腳後跟疼痛的症狀。

  2、韌帶發炎

  絕大數人腳後跟疼痛是由於韌帶發炎引起的,人的腳後跟由33個關節和100多塊肌腱和韌帶組成,腳底的韌帶緊連著跟骨的底端,當人行走時,巨大的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的一個狹窄的區域內,反覆的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造成疼痛,同時,體重和後跟疼痛有一定的關係,一般來說較胖的人更容易患腳後跟疼痛。

  3、其它疾病

  腳後跟疼考慮兩類可能,若是是隱隱的疼,並且是累了之後痛苦悲傷加沉,可能是腎虛,考慮吃些補腎強筋骨的藥;若是尖疼,痛苦悲傷比力猛烈,則無可能是刪生,醫院能夠做個小手術,也能夠吃刪生的外成藥,痛苦悲傷難忍的話能夠加服行疼藥。大腳趾發麻可能是糖尿病的併發症,若是不安心,能夠去相關科室做個檢查。

  4、鞋子摩擦

  如果您是糖尿病腎病患者,四肢很有可能會出現浮腫現象,當腳浮腫出現的話,患者在行走很長時間就會導致摩擦,進而使腳疼痛難忍。

  5、長期站立

  如果您是售貨員、餐飲員等工作要求站立的,那麼也會產生腳後跟疼,這是正常的身體本能反應,這就需要經常坐坐,緩解疼痛。

  糖尿病人腳後跟痛的處理方法

  1、藥物治療

  我們首先應該做的就是控制患者的血糖,保證血糖的健康穩定。對於較為嚴重的糖尿病患者可使用降糖藥或胰島素進行治療。同時,檢查患者足部血管以及神經,對於發生了血管病變的患者及時使用藥物或手術方法進行疏通和修復,進而減輕患者足部的痛苦。

  對於發發生了嚴重潰瘍、壞疽的患者需要及時進行清創,控制感染。對於常規換藥沒有效果的患者,可使用於氏糖疽康之類的良藥進行換藥治療。同時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一些抗生素藥物控制傷口炎症感染。

  2、重視足部保養

  每日用溫水洗腳,連結血液輪迴,減輕區域性炎症。防寒保暖。冬季要出格留意腳部保暖,避免寒冷剌激。鞋的大小要合適,量地柔嫩、寬鬆,能讓所無腳趾平放和略為勾當。鞋底要無必然的厚度,外軟裡軟,特別鞋跟裡面要無彈性,鞋內最好墊無薄的鞋墊,那樣能將本身的體沉平均分派,鞋底過薄過軟還容難毀傷腳部。

  3、調整飲食

  糖尿病人可以是高鈣飲食,如蝦米皮、海帶、紫菜、酥魚、海藻、芝麻醬等,含鈣豐碩的動物骨頭湯,含維生素C豐碩的食物如新穎的蔬菜和生果,多喝牛奶、豆乳。100克豆腐渣外含鈣100毫克,幾乎取牛奶的含鈣量相等,是最價廉、最難得的補鈣佳品。

  治療腳後跟疼的方法

  1、偏方治療

  熟地山藥治足跟痛

  【處方組成】熟地12克,山藥25克,山萸肉12克,桑寄生12克,牛膝9克,木瓜12克。白芍25克。甘草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用水煎服。15日為1療程。

  【功能主治】補益肝腎,強筋健骨,主治老年人足跟痛***肝腎精血虧損***。

  2、理療

  使用矯正鞋墊

  矯正鞋墊緩解跖腱膜張力,減少刺激,舒緩疼痛;跟墊痛針對於老年人,跟墊彈力下降,整個足跟下方都有壓痛。海綿跟墊及封閉療法有效。

  久治無效的足跟痛還可以用跟骨砧孔減壓術。跟骨骨骺骨軟骨病發生於9歲左右的男孩,跟腱用力時疼痛及區域性壓痛。骨骺癒合後,症狀自愈。距骨下關節炎常發生於跟骨骨折後,如保守治療無效,應行跟距關節融合術。

  3、蘇木紅花湯治足跟痛

  蘇木、透骨草、紅花,七葉一枝花各30克。

  水煎湯加食醋泡洗患處。

  主治足跟痛。

  4、熱敷,用熱毛巾敷在痛處,15分鐘,涼了在換熱的毛巾,連續一週。

  5、如果以上方法兩週後沒有效果,建議到醫院骨科檢查一下,拍張片子看看有沒有增生!


  看過糖尿病人腳後跟痛的的人還: